分节阅读_15
就可以讨好的。”拾娘摇摇头,如果老太太这么好忽悠的话,周妈妈不会特意过来提醒,而她也不会和碧溪联手,算计清溪为自己挡一挡了,她轻声道:“奴婢看老太太气色极好,眉宇间又有着淡淡的喜色,奴婢想,老太太这些日子定然遇上了什么好事,心情极好,所以才会被奴婢几句话逗笑了。”
“遇上了什么好事?”林永星皱眉,然后摇摇头,道:“在寺里吃斋念佛,连个外人都见不着,能遇上什么好事?你肯定错了”
“要不然奴婢和大少爷打个赌?”拾娘带了几分慧黠的看着林永星,寺里看似清净,可是却不见得真是清净之地,相反,哪里才是最容易发生故事的地方。
听到打赌两个字,林永星就觉得胃里一阵痉挛,忙不迭的摇头,道:“我才不和你打什么赌呢?你这个丫头怎么可能赌没有把握的事情呢,我才不上你的当。不过,你说奶奶会遇上了什么好事情呢,能让她回来都保持好心情?”
“这个奴婢不敢说”拾娘摇摇头,道:“或许是遇上了什么高僧大德,为老夫人指点迷津,为她解决了心头的忧虑,或许是在寺里遇上了多年没有联系的至交好友,也或许是无意中抽中了上上签,说她福寿连绵……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啊”
“高僧大德?她去的不过是城外的灵秀寺,虽然香火还算旺盛,可是庙小菩萨也小,哪里有什么高僧大德,奶奶去那里不过是为二叔一家求平安罢了”林永星撇撇嘴,不过他心里也在嘀咕,每次从灵秀寺回来,奶奶的心情总是不大好,就算没事也要找点事情出来,这一次怎么会例外了呢?难不成真的遇上了什么好事情?
第二十一章 消息
林永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了拾娘的那番话,让她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他也觉得林老太太眉宇间有着藏不住的喜色,整个人精神很好,而她以往从寺院里吃斋回来之后,心情总是不大好,总是板着一张脸,让饭桌上的气氛都显得压抑起来。
“娘,这些菜都是媳妇特意吩咐厨房为您准备的,您看看合不合您今天的胃口?”林太太说这话的时候陪了十二分的小心,每次老太太礼佛回来都会找自己的麻烦,她都已经习惯了。
“不错,一看就知道你费了不少心思,换了个人哪里能够做的这么妥帖”老太太的话让坐着的人都吃了一惊,都忍不住的将目光投向老太太,今儿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怎么老太太居然没有挑刺,更灵异的是她居然夸了林太太。
“娘满意就好”林老爷虽然觉得很惊讶,但是老太太不挑刺他心里自然是最欢喜的,他笑呵呵的道:“都来了,就开饭吧娘,您不知道,您去了寺里吃斋念佛这段时间,我们都是各自随便吃一点,哪里有心思像今晚这样好好地坐在一起吃饭。”
“一家人还是要坐在一起吃饭才热闹”老太太也笑呵呵的,然后轻轻地瞟了一眼牵着林舒琴准备落座的齐姨娘,淡淡地道:“这里不用你侍候了,你先回去吧等吃完了饭我会让丫鬟婆子把永林和舒琴送回去的。”
齐姨娘神色一僵,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向对她和颜悦色的老太太骤然之间会翻了脸,立在那里有些不好下台。
林老爷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勉强,不过还是笑着对老太太道:“娘,您不是说一家人要坐在一起才热闹吗,怎么又让齐氏先回去呢?”
“这里坐着的都是正经主子,哪里有她一个妾的位子?”老太太不以为然的道,她似乎完全不记得让齐姨娘上桌还是她的意思了一般,她冷淡的道:“要是让外人知道,还不知道要怎么笑话我们林家呢”
“奶奶,您不是说姨娘是良妾,又生了我们兄妹两个,有功于林家,也有资格做下来一起用饭吗?”林永林看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留也不好走也不好的齐姨娘,小脸上带了一丝忿色。齐姨娘对他教育的是很好,但也只是教他待人处事的礼貌,让他好好读书,为林家也为自己争口气而已理解,他好好读书可是他终究,至于内宅的那些事情,齐姨娘却是一点都没有教过他,更没有教过他这种时候要保持沉默,不能冒失的开口。
林永林的话让老太太的脸一黑,狠狠地剜了齐姨娘一眼,转过头对林老爷道:“你看看,这是什么规矩,大人说话在一旁插嘴不说,还说些不顺耳的话。”
“林儿,还不跪下给奶奶认错”林老爷先是呵斥了林永林一声,然后不等林永林有什么反应,便陪着笑脸道:“娘,孩子还小不懂事,只知道心疼姨娘,您就不要和他认真了”
林老太太看着接到齐姨娘的眼色,不甘不愿的起身跪下的林永林,没有好气的道:“还小?还不懂事?我看是教养的不好这样吧,一直让他呆在齐姨娘身边也不是一回事,趁着还没有被人教歪了,把他早点和齐姨娘隔开了吧,姨娘原本就没有资格教养孩子”
老太太的话让林老爷脸上的笑容也有些挂不住了,而齐姨娘更是脸色苍白,身子也摇摇欲坠,她用一双满是委屈的眼睛看着林老爷,眼中除了委屈还带着浓浓的祈求之色,不过她还没有忘记这是什么地方,又有些什么人,也只敢这样了。
林太太轻轻地垂下眼睑,遮住了里面的深思,她不明白老太太今天怎么忽然变了一个人似地,话语间都向着自己说话,是有事情要自己帮忙呢还是换了一种手段让自己和林老爷生隙?林太太暂时不敢确定,不过她衷心的希望是前者——现在的老太太已经是个很大的麻烦了,要是手段再多些的话,她真的会疲以应付了。
“娘,饭菜都凉了,先吃饭,有什么事情等吃完饭再慢慢商量吧”林老爷的视线轻轻的扫过看不出心思的林太太,再看了看带了几分倔强和怨气的次子,道:“林儿,你也先起来,和你姨娘一道回去,好好的想想你今天错在哪里,想不通的话不准吃饭”
“是”林永林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他现在也知道形势比人强,他要是再倔着的话,自己被责罚还是小事,老太太一定会迁怒姨娘,最让他忧心的是虎视眈眈的嫡母会把他和姨娘分开,姨娘说过,自己是她的命根子,要是离了自己,姨娘一定活不下去的。所以,林老爷这么一说,他就恭顺的点头,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
看着齐姨娘和林永林离开,林舒琴嘴巴一瘪,一声就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用眼睛瞪着林太太,似乎这一切都是林太太造成的一样林太太心里冷笑,她虽然不知道齐姨娘到底教了这对兄妹什么,但是她能够确定的是齐姨娘一定灌输了他们自己是坏人,要远着自己、提防自己害他们的思想,她现在懒得理会他们,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这般和嫡母生分吃亏的到底是谁了。
“哭什么哭,我还没死呢”对林永林这个庶出的孙子老太太还有几分喜爱,也多了几分宽容和耐心,但是对林舒琴她是一点喜爱都没有,立刻没有好生气的呵斥一声,然后对林老爷道:“让人把她领走,不要在这里哭得我头疼”
林老爷叹气,好好的一顿饭还没有开始吃就已经让他胃口全无了,他挥挥手,林舒琴的奶娘忙不迭的上前牵着林舒琴去了,饭厅了终于安静下来。
“老大家的,我看这两个孩子都被齐姨娘教的有些左姓,你该拿出嫡母的样子,把他们接到身边来好好的教养了。”虽然齐姨娘母子三人都走了,老太太还是放不过的道:“老大,我知道将两个孩子留在齐姨娘身边是你的主意,觉得把孩子留在生母身边会好一些,不过这件事情你考虑的很不周全,让人知道了还不埋汰你媳妇,说她容不小庶子庶女,气量狭小?”
“娘,这两个孩子打生下来就没有离开过齐姨娘,这样忽然之间让他们离开齐姨娘,实在是仓促了些。”到了这个份上,林太太不能再保持缄默,她才不想养两个已经养不亲的庶子庶女,大家想不看不顺眼膈应是小事,万一两个人有个什么闪失,自己还要担罪责。
“是啊,娘晓芬说的没错,就算要将他们交给晓芬教养也需要从长计议,不急在这么一时半会。“林老爷也知道将庶子庶女养在齐姨娘身边不是长久之计,别的不说,让人知道了说他们不但是姨娘生的还是姨娘养的,以后婚事都不会太顺畅,但是要说把他们交给林太太,他也不是那么放心,老太太当年怎么对付妾室和庶子庶女的林老爷就算没有一清二楚,也知道大半,林太太比老太太精明厉害,要是林永林和林舒琴落在她的手里,养废了养残了或者干脆就养不大都是有可能的。
“我只是和你说这件事情,让你放到心里去,没有说明天就让他们搬地方”老太太说这件事情不过是为了向林太太示好,并不是想要插手这件事情,也不要林老爷立刻给她答复。
“奶奶,别说那些烦心的事情了”林永星一直冷眼旁观,看着老太太为难齐姨娘母子三人,见她这会说的差不多了,立刻笑着插话,道:“孙儿今天一见到奶奶,就觉得奶奶精神特别好,心情似乎也很不错,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知道奶奶是不是遇上了什么好事?”
“你这孩子越来越会说话逗奶奶开心了奶奶在寺里吃斋念经,能遇上什么好事啊”老太太嗔了一声,脸上立刻爬满了笑容,觉得这个孙子从来没有今天这么乖觉,这么会说话,她笑呵呵的道:“不过,奶奶在寺里倒是遇到了一个人,然后从她嘴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还真被拾娘给说中了林永星心里对拾娘再一次表示了佩服,脸上却堆满了笑容,问道:“什么好消息能让您看起来忽然间年轻了几十岁啊能过给孙儿听听吗?”
“当然可以,我原本也打算说给你们听的。”老太太呵呵一笑,道:“我在寺里遇到了老2媳妇的一个表姐,她和老2家的一直都很亲,这两年也没有断了联系,我啊,从她那里打听到了老2家的消息。”
呃?林老爷和林太太都微微的一怔,二太太家就在望远城,这些年一直都说二太太和家里也没有什么联系,怎么会冒出一个知道他们消息的什么表姐呢?而林太太比林老爷想得更多了一些,她终于明白老太太态度大变的原因了。
第二十二章 夫妻夜谈(上)
“你说娘是什么意思?”自从用过晚饭,和林太太回了正房,林老爷的眉头就没有舒展开来过,他看着同样有些头疼的林太太,想问问她的意见。
“显而易见,娘是希望你能不计前嫌,忘了以前和二叔的不愉快,接纳二叔一家。”林太太不相信林老爷会猜不出林老太太的心思,那可是他亲娘啊二太太的那位表姐告诉老太太,当年林二爷在京城活动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门路,捐了一个八品的县丞,不过那地方稍微远了些,所以没能及时将信息送回来。因为是耗尽家财才捐到了这个官,林二爷很珍惜,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一方的父母官,而他也确实是做的不错,就连两年前今上夺回皇位之后的大清洗都没有受到波及,林二爷依旧当他的县丞,甚至在今年年初任期满的时候,还得了上官的嘉奖推荐,要让他升迁。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林二爷带着一家妻儿再次回京城,等候吏部调令的时候,他的底细被人查了出来,说他的官不但是捐的,还是戾王任命的。既然和戾王扯上了关系,别说是升迁,就连回去继续当他的县丞都不可能了,好在他这几年也算是尽忠职守,只是革了他的职,并没有追究他附逆的罪行。
林二爷受了这样的打击,一病不起,但是他知道京城并非久留之地,拖着病体带着妻儿离开了京城,找了一个清净的地方养病,现在病已经养的七七八八,没有什么大碍了,无处可取的林二爷只好带着妻儿返乡。
人说近乡情怯,林二爷现在也是这样,原本只要半个月的路程硬是让他磨磨蹭蹭的走了两个月,每到一个地方都回去探亲访友,二太太的这位表姐就是他们探望的人之一,她说就林二爷的那速度,怎么着也要五六天才能回到望远城。
听到这个消息,老太太虽然心疼幼子受的苦,但是心里却还是很开心的,她这几年吃斋念佛不就是为幼子一家求平安吗?只是,让她担心的是幼子回来之后没有落脚的地方,要知道当初林二爷可是把他名下所有的财产,不管是铺面还是田产房产都买了个一干二净,什么都不剩。而二太太的那位表姐也说了,林二爷的家财早已散尽,就连二太太的妆奁也被花得所剩无几了,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好意思回来。林二爷回来之后住什么地方,又靠什么过日子,都是问题林老太太自己倒是有些私房,但是在分家的时候已经补贴了林二爷不少,剩下的并不多,就算是再把它们全部给了林二爷也不过能让他们一家过的宽裕一点,林老太太哪里舍得让幼子过那样的日子,但是要让林老爷救济的话……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