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4
影响他的心情,甚至是学业……夫人,这个家现在可都指望着大少爷呢”
“那我就得把这口气咽下去吗?”董夫人从来就不是个意志坚定的,冯妈妈这么一说,她又犹豫了,但是心头的那口气却怎么都顺不了,她恨恨的道:“以她莫拾娘的出身和模样,能够嫁给毅儿不知道是烧了什么高香,她应该知道感恩,懂得惜福,不用我说她就应该主动的为我分忧,但是你看看她,我抬举她,让她管家,她却问我要什么账册,要什么银子……真是气煞我了”
“夫人,您既然要让大少奶奶管家,她向您要账册,要银子那也是理所应当的,您真不该在这个上面为难她,要是传到林家,还以为您放权,让她管家是假,算计她的嫁妆是真呢?”看着有些迟疑不定的董夫人,冯妈妈又加了一把劲,道:“夫人,不管您对大少奶奶有多少意见和不满,但是她终究是大少爷自己看中,二少爷对她也很是尊重,您要真的是铁了心为难她,两个少爷迟早会和您离心的。夫人,老奴知道,您这么想也是为了这个家,也是想让大家的日子过得宽裕一些,但要是因此让两个少爷烦心,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进而影响您在他们心中的地位,那才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你说的也有道理”董夫人点点头,然后心有余恨的道:“那天敬茶也就是这样吗?我不过是让她多跪了一会子,不想喝她那杯茶,毅儿就给我脸子看,诚儿稍好一点,但也在一旁为她说着好话,我看这两个小子都被她给蒙蔽了。”
董夫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别人的劝说她总是能够听得进去——当然,这也是她最大的缺点,因为只要和她亲近一些的人,只要对她摆出一副苦口婆心为她好的姿态,所说的话她就能够听得进去,然后便改变自己的主意,所以她注定是个左右摇摆不定的人。
“夫人,那是因为两位少爷把您当成了至亲至爱的人,而大少奶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自家人,遇上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不都是劝着自己人让一让吗?”冯妈妈极会说话,这么一句话就让董夫人心里舒坦了起来,觉得儿子们那般做并不见得就是向着拾娘和自己这个当娘的对着干。
“可是就这么让她什么都不用付出就接管内宅,我这心里……”被冯妈妈这么一通劝说,董夫人心里对拾娘的怨气倒也消失的差不多了,但是让她眼睁睁地看着拾娘手上有可以改善生活的嫁妆,自己却不能占到点便宜,她这心里还是不甘心——儿媳由林家姑娘变成了林家义女,带到董家的嫁妆也有原本想的能够助儿子仕途舒畅的十里红妆变成了只能稍微改善窘境的微薄嫁妆,还看得到碰不了,她这心里着实难受。
“夫人,家中的情况是那个样子,大少奶奶管了家之后自然就能明白,她想要把家管好,多少的补贴一些家用,要不然的话她就只能辜负您和大少爷对她的期望。我想,大少奶奶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取舍的。”冯妈妈知道董夫人想要打拾娘嫁妆的主意,也知道董夫人这是生活所迫,心里除了叹息之外,没有别样的想法——曾几时,她是那么的清高,而现在却被现实改变的这般的市侩,做起她曾经最是不屑的事情来却是那么的自然。
这话说的好像自己交给莫拾娘的是个乱摊子一样董夫人不悦的瞪了冯妈妈一眼,但是却又忍不住苦笑起来,董家现在可不就是一个乱摊子没有为董祯毅准备婚礼之前,董家小有积蓄,那是董夫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那是给董祯毅进京赶考用的。董夫人再怎么不解事,也知道儿子上京城赶考花钱的地方一定很多,都说穷家富路,他对京城虽然略有印象,但花钱的地方并不会比别的赶考学子少,甚至因为他的身份还要更多一些——董家在京城的故交旧友不在少数,虽然这些年那些人没有对他们孤儿寡母照拂一二,但是却不意味着董祯毅进京之后就可以忽视他们的存在,不上门去拜访,而上门总不能空着手,那才是董祯毅进京之后对大的一笔花费。
为了儿子的前程,董夫人倒真的是煞费苦心,她的打算却因为董祯毅的受伤而夭折,后来因为婚期提前,董夫人思索再三,便将这笔钱花费在了为董祯毅张罗婚事上面,想着反正林舒雅进门的时候会带着大笔的嫁妆,只要她进门,就能把这个窟窿给补上。但是,事情总是不如人意,进门的是拾娘,嫁妆也不想象中少得多,董家现在还真的是个乱摊子——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话,董夫人就算早就有了将家务事下放的打算,速度也不会这么快。
想到这里,董夫人心里的不快又少了一些,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我还是不要费这个神,做这种出力不讨好,还遭人嫌弃的事情算了”
董夫人这样说了,冯妈妈却没有松气,趁火打铁的道:“那夫人准备什么时候把这个账册交给大少奶奶呢?”
“这个啊……”董夫人沉吟起来,如果不做再账册上做什么手脚的话,她当然是恨不得马上就把这个乱摊子交给拾娘,但是她早上已经变卦了一次,这才到下午又改变主意,她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她看着冯妈妈道:“你说什么时候给她比较好呢?”
“依老奴看,晚一天夫人就要多一天的烦恼,还是早点把家里那些烦心的事情交给大少奶奶去操心,您也好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好好的教导姑娘。”冯妈妈虽然不像王宝家的那般嘴甜,也没有她那么多的主意能哄得董夫人欢喜,但是 天天跟在董夫人身边,不但最了解董夫人的性情,也最知道她心里的念头,她不但看出董夫人的意图,还说了她心头现在最关心的事情之一,道:“夫人,大少爷三年之后定然可以高中,那个时候姑娘也正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您可得抓紧时间,将姑娘教成一个名门淑媛,然后给她找一门好亲事啊”
“你说的没错,我应该尽快把事情交给莫拾娘,然后专心的教导瑶琳,务必在她及笄以前,将她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名门淑媛,这样的话才能给她找一门好亲事。”冯妈**话让董夫人不再迟疑,和女儿的未来相比,同拾娘置气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董瑶琳出生之后没有过过几年幸福安乐的好日子,也没有个教养嬷嬷好生教养,甚至连个随时提点她的奶娘都没有,是该好好地教导了,要不然的话以后怎么给她找一个满意的婆家啊“那夫人准备一会儿把大少奶奶叫过来把这个事情早点处理了,还是让老奴跑一趟,让老奴和大少奶奶说?”冯妈妈看着董夫人,她这般急切的想让董夫人交接是因为她知道董夫人的脾性,自己能够说服她,让她改变主意,不再做什么手脚,王宝家的就能再次说服她,让她又改了主意,她必须就让事情成为定局,要不然的话大少爷的托付就无法完成了。
“你跑一趟吧”董夫人没有察觉到冯妈妈话里的玄机,顾着自己的面子随意的选了一个,然后又皱起眉头,道:“那银钱怎么办?我手上已经没有多少余钱了?这个莫拾娘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她早上就已经问我银钱的事情了,现在看我退让了,一定会咬死不放的。”
冯妈妈知道董夫人说的是实话,就算在新娘子换了人之后,董夫人将婚礼的费用省了不少,但也没有省多少下来,就算加上随礼的红包,她手里也不会超过三百两银子,而马上又该给两个少爷往学堂交束脩,董祯诚今年也进了望远学堂。望远学堂是望远城一等一的好学堂,费用也是一等一的高,半年下来一个少爷少不得六十两银子,要是再给大少奶奶一部分银钱的话,夫人可连个胭脂花粉都不能买了。
“要不这样”冯妈妈装作思索了一会,试探的道:“夫人将家中的产业一并交给大少奶奶来管理,得的盈利正好用来支付家中的用度。”
“这不成?”董夫人摇摇头,道:“将家中的产业交给她的话我用银钱怎么办?难不成让我这个当婆婆的伸着手朝她要?我可不过那样的日子”
“夫人可以将一处收益还可以的扣下,直接告诉大少奶奶那是你留下来零花的,老奴想大少奶奶不会斤斤计较的,夫人你看可好?”冯妈妈出着主意,这是董祯毅拜托她说服董夫人,让董夫人不要折腾之后,她仔细想出来的办法,她比董祯毅清楚董夫人,更明白董夫人的心思。
“这个主意好”冯妈**话让董夫人眼睛一亮,道:“就把田产留下来,别的都交给莫拾娘就是”
这……冯妈妈看着董夫人一阵无言,董家的产业不多,也就一处田产和三个铺子,三个铺子都是惨淡经营,每年能得个三四十两银子就顶天了,主要依靠的还是那六十亩田地,董夫人将田产留下和什么都不给有多少区别啊
第九十四章接受
“这是家里用度的账册?”拾娘轻轻地翻看了两页,脸上带了笑意,道:“夫人不是说只记了什么时候置办了什么东西的吗,怎么我看各项支出了多少银钱也写上了?是我听错了,还是夫人说错了?”
冯妈妈脸上发烫,那些话不过是王宝家的为了给夫人解围,想出来敷衍拾娘的,她不相信拾娘被骗过了,要不然的话大少爷不会这么快就找上自己,让自己劝着董夫人不要折腾了,她原以为拾娘会略过此事,却没有想到拾娘却不是个轻易饶人的。
“不过,这样就更好了,起码方便了不少。”拾娘也不是那种抓死了不放的,看到冯妈妈脸红就放过了这件事情。她听董祯毅提起过,冯妈妈是董夫人的陪嫁丫鬟,比董夫人长了五六岁,是董夫人的生母留在她身边照顾她,侍候她的,她说的话董夫人还是能够听得进去一些,想要这个家呆的舒服一些,和她打好关系很有必要。
“还有这些~”冯妈妈又拿了三本账册给拾娘,道:“家里有三处铺子,一处茶叶铺子,一处点心铺子,还有一处脂粉铺子,也一并交给大少奶奶管理,铺子里的收益用来支付家中的各项开支。”
有了拾娘之前的话,冯妈妈原本就觉得心虚的话说的更心虚了——拮据的苦日子董夫人实在是过得怕了,而冯妈妈又不能说得太过,所以到最后她也没有说服董夫人,让她将田产交给拾娘管理,自己拿一处铺子的收益当零花。她相信拾娘一定知道这其中的区别,光是账册她就不愿吃哑巴亏了,还不知道她会因为这个怎样发难呢“用收益来支付家中的开支?”拾娘抬眼看着冯妈妈,眼中带着深思,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董家除了这三处勉强经营的铺子之外,还有六十亩的良田,就在她的陪嫁庄子附近,每年的产出还算不错,董家主要就是靠佃户交上来的租子支撑的,而现在在她面前的却没有田产,想必是被董夫人给扣下了。将三处铺子交给自己,让自己用这三处没有多少收益的铺子承担整个董家的用度,既让自己往里面贴了钱,又显得自己很大度,这个办法不错,是眼前的妈妈想出来的吗?不是她看扁了董夫人,要是她能想到这么一个主意的话,早就用上了,哪能等到现在。
“如果生意好的话,这三处铺子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冯妈妈心虚的道,这三处铺子据说以前生意不错的时候,不能说日进斗金,但一年三四百两的收益却还是有的,要不然董夫人五年前也不会趁着圣旨的余威,拼着和董家三房七房翻脸也要将这三个铺子给夺回来了。但董夫人不善经营,又没有靠得住的能干人,这铺子回到到了董夫人手里之后,这生意是一落千丈,只能惨淡经营了。
那么也就是说生意一般或者不好的时候,这收益可就很差了拾娘听出冯妈妈没有说出来的那些话,她嘴角微微挑起一个笑,道:“家中就这三处产业吗?”
她就知道大少奶奶没有那么好糊弄冯妈妈心里苦笑,但是却也没有隐瞒,直接道:“大少奶奶,除了这三处铺子之外,还有一处田产,是六十亩良田,但是那处田产被夫人留下了。老奴不敢瞒您,这四处产业,就这田产收益最好,每年大概能有两百两银子,而这三处铺子加起来也不过是三四十两银子。”
“夫人扣下了田产?”拾娘轻轻地一挑眉,却没有发难,而是问道:“是因为夫人要开始好好的教养小姑了吗?”
“是”冯妈妈点点头,她没有想到拾娘会为董夫人找理由,虽然她准备给拾娘的也是这也理由,她解释道:“夫人以前最关心的还是大少爷,对姑娘难免疏漏了教养,而现在大少爷有您照顾,姑娘又到了该好好学规矩的年纪,她自然要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姑娘身上了。”
“夫人的心思我能够理解,我也知道,女儿家不比男子,要娇养,要养出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眼光,这花费不比维持一个家少。”拾娘颇为理解的说了一句,却不期然的想起莫夫子对自己的教养来,严格的来说是不完整的,毕竟他是男人,但是她却有理由相信莫夫子已经给了自己他所能给予的最好教养。
“大少奶奶能够理解夫人的一片慈母之心就好”拾娘的话并没有让冯妈妈轻松,能够理解并不代表能够接受,她放松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