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世家妇> 分节阅读_67

分节阅读_67

  的极重,在京城里面,这样的官,不算遍地都是,也是车载斗量了,商户人家果然没见识。
  婉潞心头刚想起这句话,就看见朱氏的眼,自己的继母也是商户人家出身,可和他们全不一样,这人和人果真不同。婉潞忙道:“娘,既已全知道他家打这样主意,难道浅妹妹不做什么打算?”朱氏轻叹:“儿媳侍奉公婆,婆婆调理儿媳,这也是明公正道的事情,你舅母虽有些忍不住想为女儿出头,但他家做的也没露出什么痕迹,难道就为婆婆管儿媳严了些就要上门出头,这样的话,别人不说方家刻薄儿媳,倒要说朱家没有教养,一点小事就要出头。”
  哎,浅草在朱家时候,也是千疼万爱,出嫁时候朱老爷心疼女儿,嫁妆里光田地就有五百亩,还带着一所庄房,店铺两间,陪嫁丫鬟四个,家人两房,每年光店铺和田地收的租子就有一千多两,足够一个中等人家富裕地过上一年。
  这样丰厚的嫁妆,也挡不住一旦发迹公婆的变脸,方知县没成知县前,方太太提起这个儿媳来可是赞了又赞。人拿的起主意,为人又宽厚又大方,比自己女儿还要心疼几分。
  浅草是个实心人,婆婆这样说,她孝敬婆婆更加精心,朱老爷和朱太太觉得女儿嫁的好,对亲家更加感激。选官要用钱,方家家底不厚,朱老爷除为女婿跑腿之外,还拿出一千两银子活动,这才刚过几日就变成这样?
  婉潞又叹了一声,朱氏拍拍她:“好了,你也别叹气了,你浅妹妹虽然有些气恼,但更觉好笑,只是冷眼瞧着他们所为,横竖再怎么伺候,还有丫鬟呢,方亲家太太不过就是让你浅妹妹铺床叠被,伺候用饭,洗衣做饭这些她就算想让你浅妹妹去洗,也要顾着别人的眼啊。”
  说的婉潞又笑了,有些撒娇地偎到朱氏怀里:“浅妹妹既有了主意,又要女儿做什么?”朱氏拍着婉潞的身子,就好像她还小一样:“虽然就做这些,但你舅母心疼你妹妹,担心长此以往身子熬坏了,你回了京,就多往方家走走,让方家晓得什么才是体面人。”
  婉潞嗯了一声,朱氏又叹道:“我的儿,你命可真好。”婉潞笑嘻嘻睁开眼:“这也是娘带来的福气。”朱氏摸一摸她的头发:“在娘家的福气是天生的,到了婆家这福气就要自己找了,你婆婆可真是个好人。”婉潞又嗯一声,再没有说话。风悠悠地吹进来,打了个转儿又吹出去,不惊扰她们母女的谈话。
  船到通州码头,众人上岸换车,赵二老爷的知州任已经满了,侯爷在京给他活动,选了杭州同知,全家去杭州去了。
  赵思贤也没停留,只是给通州知州衙门送了帖子,称自己路过不及来拜就带着家人继续赶路。到了婉潞家乡,朱氏离家日久还是想家的,见家乡风貌一切如常,自己家的宅子也收拾的干净,对平九太太谢了又谢,婉潞夫妻在这里住了两日,和亲朋故旧喝了一顿酒,也就重新整装回京。
  比起婉潞,赵思贤可要激动的多,离京城还有三日就在那里念叨不知祖父祖母身体可还安好?月太君去年也过了七十大寿,婉潞夫妻远在金陵,派人送回来了寿礼,听说办的极为热闹,在京城的这些贵妇人里面,月太君也算是头一份的尊荣富贵了。
  还说不晓得楚夫人头上有没有添了白发?弟弟妹妹们可还听话?侄子侄女们也有定亲的,瑜之去年五月出嫁了,今年已经听到她有喜的消息,不想自己就要做舅公了,真觉得老了。
  念叨的婉潞都有些受不了,车又小,智哥儿他们和奶妈坐在后面车上,只有小儿子和婉潞他们坐在一起,婉潞点一点小儿子的额头:“你听听你爹,车轱辘话都说了一路,也不想想给你起个好名字,可怜我的儿现在还被叫宝宝。”
  赵思贤咦了一声就去握儿子的手:“这不快到京了,名字就让爹娘他们起,也算孝敬他们。”婉潞是故意这样说,逗赵思贤说别的话,见他凑上来就顺着他:“除了八小姑,连七小姑都定了亲,等年底出嫁呢,也不晓得八小姑要许个什么样的人家。”
  四太太预备了两年,本以为自己女儿无论家世相貌人品都是上上之选,就算不能做太子正妃,一个良娣也跑不了。太子选妃的结果在去年终于出来,选的是秦侍郎家的小女儿,这个结果一出来,京城中人都觉得奇怪。
  秦侍郎官位不显,不过是工部侍郎,他的女儿也不是天仙样的容貌,文采也不见出众,为什么会花落秦家呢?还是后来有人点破:“官位虽不显,却也不低,秦侍郎的夫人以智谋出色,据说这位秦侍郎在当府县官的时候,判案大多听夫人的。夫人管束内院有方,教出来的孩子既不粗俗也不太过古板。这位秦小姐容貌虽不算特别出色,但温柔沉静,有大家之风。太子妃可是未来皇后,只要文通即可,又不是选状元,文采出众不过是锦上添花,并不是必备条件,综合起来看,这位秦小姐样样都不特别拔尖,可是样样都又通,这样的人,自然就是皇后的最好人选。”
  这样的话一传出来,这让有几家一心培养女儿琴棋书画的人家懊丧的很,皇后可不是妃嫔,又不需以色侍人,这些东西能通就好,何必一定要精通呢?
  四太太落了空,气的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挣扎起床后就要张罗给思聪寻亲事,只是她的眼界极高,这家不好,那家不要。虽说思聪是侯爷的侄女,可是四老爷毕竟只是个五品郎中,官位在朝中不算什么,四太太挑别人,别人自然也在挑她,挑了这么几个月,还没定下来。
  赵思贤虽不好说长辈的不是,四太太的脾气他也不大喜欢,微微皱眉道:“哎,八妹妹本来聪明活泼可爱,又是这样的出身,怎么都不难嫁的,可是遇到四婶这样的,也就只有慢慢地看。”说着赵思贤想起一事:“智哥儿都四岁了,前些日子还有人和我打听,想让他做女婿,你说咱们的儿子,什么样的人才能配上他?”
  婉潞心中早有主意,笑着道:“智哥儿还小,等七八岁时看出情形再订婚不迟,况且冷眼瞧去,也好给他挑个好的,不然按这各家说来的,都是天仙般相貌,温柔的脾性,谁家也不肯说自己孩子的不是,挑错了挑个不好的回来,日后他们夫妻不得,还不是我们两口吃埋怨。”
  说着家常话,想着以后的日子,京城已经就在眼前,赵思贤早派人送了信回去,离城十里就有人来接,接人的是八爷和九爷,听到下人来抱,赵思贤停下车子,让两个弟弟上前。
  一年不见,八爷比起原先要沉稳许多,离京时候,九爷还是个孩子,现在也已十五了,跟着哥哥给六哥六嫂行礼,他是这辈男丁里唯一的庶出,比起神采飞扬的八爷,要多了些局促。
  赵思贤拉起两个弟弟赞了几声,有感慨下时光催人老,也就没有再上车,而是和弟弟们一起骑马往京城里去。九爷的话历来不多,赵思贤也对这个小弟弟素来有些忽视,见他规规矩矩地跟在他们后面,不由对他笑道:“小九历来话都不多,你定了亲马上就要娶亲的人了,以后你家里是你当家作主,什么事都要你自己来,再这样话不多,怎么当家?”
  九爷还是一笑,八爷哎了一声:“六哥,这事说来还要怪做弟弟的。”怎么怪起他?赵思贤眉头一皱,八爷已经道:“小时候常为九弟是姨娘生的,不免轻视了他,常在背后欺负他,去年回京见他还是有些畏缩才自感自己不对,本是同胞手足,我不帮衬倒罢了,反而欺负他,这种禽兽所为我原先竟理所当然,实在不该。”
  说着又是叹气,赵思贤不由笑了:“你们兄弟和睦,也不枉我的一番苦心。”九爷这才开口:“八哥自从去了金陵回来就跟变了个人一样,祖母还说这是你教导有方,等你回京时候,要重重赏你呢。”
  教导有方,赵思贤瞧一眼身后的车子,也是妻子的主意,不过婉潞再三叮嘱不让自己说出来,也只好认了这个功劳。
  他们策马进城,京城的大街依旧那样繁华,当马蹄踏上京城街道的时候,赵思贤才觉得心中有什么东西激荡,一种叫思乡的情绪充斥全身,浓的化都化不开。
  下人们在前面开路,他们一行人缓缓行走,婉潞也揭开帘子往外看,京城又回来了,此时婉潞已不是五年前那个有些忐忑的新嫁娘,而是从容面对一切的成熟少妇。
  作者有话要说:我家女主长大了,突然有些伤感,呜呜呜。
  议亲
  -->
  车声辘辘,赵府已经近在眼前,赵思贤离府邸还有段路的时候就翻身下马,牵着缰绳往前面走。侯爷已经带着人在那里等候,见到他,赵思贤急忙跪地行礼:“父亲在屋里等着儿子进门就是,何必出门相迎,劳动父亲,让儿子十分惭愧。”
  侯爷扶起他,看着三年不见的儿子,他面上比原先沉稳不说,官声还极好,陛下也曾问起过,有了这样一个儿子在旁辅佐,自己也能放心把赵府交到大爷手上。侯爷脸上露出笑容拉着他的手:“你是我第一个出去外放的儿子,三年不见,着实想的慌,不过就是几步路,哪里来的辛苦?”公公亲自来门口迎接,婉潞得了报信,也要下车来见过公公。
  侯爷止住她,他们父子从前门进去,婉潞的车还是像原先一样拐进那条巷子,在角门前下车。秦氏已带了人在那等候,见到婉潞就笑着说:“三年不见,六婶婶越发水灵,这江南的水土可真养人,哪像我们在这京城,大风吹的人脸上都皱了。”
  秦氏还是那样快人快语,婉潞含笑道:“三嫂嫂风采依旧,哪里就老了呢?”秦氏上前携了她的手,奶妈们抱了孩子们跟在后面,智哥儿已经四岁多了,在马车里坐的憋闷,奶妈虽抱着他,他过了几步就蹭了下来,在小道上跑起来,不时瞪着眼睛去瞧,好像要和自己记忆中的相合。
  瑾姐儿见哥哥这样,本来乖乖被奶妈抱着的她也在奶妈怀里扭动身子,奶妈又怕她摔,又怕被责骂,一个不小心就被她从怀里刺溜一下窜下来。奶妈刚要再去抱瑾姐儿,瑾姐儿已经叫:“哥,哥,等我。”智哥儿回头瞧了瞧妹妹,虽没停下来脚步却慢了,瑾姐儿才不管奶妈要来抓自己,蹬蹬就跑上前拉住哥哥的手:“哥,那个,好看。”
  瑾姐儿指的是旁边的花,现在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一簇牡丹花开的红艳艳的,小姑娘喜欢红色,手直直地指着。智哥儿也觉得好看,想给妹妹摘下来,可是这里虽然瞧着有些熟悉,但不是自己家啊?能不能摘呢?
  奶妈总算赶上来拉住他们两个:“哥儿姐儿,你们俩乖乖走路,要去见祖父祖母。”瑾姐儿不肯走,还是指着花:“好看,我要。”这声音总算把前面走着说话的婉潞和秦氏惊动了,秦氏见瑾姐儿倔强地指着花不肯走,笑着道:“侄女好眼力,一看就看中这火炼金丹,只是这花是老侯爷心爱之物,不能攀折的。”
  瑾姐儿年纪虽小,也能听出不能要,扁扁嘴就要哭,婉潞忙抱起她:“乖啊,花开在枝头更好看,我们不要摘,快些跟娘去见曾祖他们。”瑾姐儿虽然没有哭,但那小嘴还是撅着,逗的秦氏又笑了,伸手摸摸她的脸:“侄女长的真好看,比我娘家侄儿小一岁,那傻小子可没她聪明,也不知有没有福气攀门亲?”
  婉潞的眉皱了皱,怎么刚进门不久,秦氏就看中瑾姐儿了?不过婉潞还是笑着道:“姐儿现在还小,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品性相貌,我和六爷说过,总要等孩子长到个七八岁,能看出品性来,再给他们各自议亲,不然不晓得日后的品性,也是耽误了别人家的孩子。”
  秦氏嗯了一声:“六婶婶果然想的周到,难怪婆婆对你赞不绝口,我和大嫂都被比下去了。”婉潞抿唇一笑:“三嫂在家管家,事情比我想的周到多了,我不过是事情少,才看起来周到些。”
  一行人已经来到月太君上房,丫鬟们依旧穿梭在屋里屋外,却还是鸭雀不闻,秦氏携着婉潞走进屋里,脸上的笑容更加热烈:“老太君,您盼了许久的六奶奶回来了。”
  月太君不像从前样坐在那里,已经在楚夫人和潘氏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婉潞急忙跪下道:“孙媳妇见过老太君,一别数年,不得在老太君面前侍奉,孙媳妇实在寝食不安。”月太君已经亲手扶起了她,连说几个好字,孩子们也上前见过曾祖母。
  婉潞又一一给楚夫人,四太太问安,楚夫人见到几个孙儿,不等他们行礼就拉过来在怀里抚摸,四太太虽然受了礼,也给了瑾姐儿和小儿子见面礼,那神色还是平平。
  见过长辈,又和妯娌们叙礼,潘氏比起三年前更加沉默,只是淡淡问了几句路上可好,苏静初见到婉潞分明有些激动,她在过去三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婚前纵有才名,也要消磨在这种琐事里面。
  水氏周氏都随丈夫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