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世家妇> 分节阅读_81

分节阅读_81

  女也不是女官,皇后一直想把她嫁出去,她的身份问题也就拖延下来。
  婉潞安抚地握紧她的手,问了她娘和妹妹的事,听淑娥说皇后一直派人去送信,王太太母女过的也很安稳。婉潞笑道:“这也是你的缘法,不然拿多少银子,想无数办法,也讨不了皇后娘娘这样的欢喜。”淑娥也笑了,想起父丧之后种种事情,对婉潞满是感激地道:“若不是姐姐伸出援手,只怕地下又添一丝冤魂。”
  婉潞再次握紧她的手,苏总管的声音响起:“我说二位,皇后娘娘赐你们与她同食,这边都要吩咐传膳了,娘娘命老奴来寻你们呢。”与皇后娘娘同食,这是多么大的恩典,苏总管又笑着对淑娥道:“恭喜王姑娘得配佳婿,状元公我见过,虽不如探花郎那么俊俏,也是一等一的人物。”
  淑娥面上不由泛起羞涩,苏总管带她们来到另一侧殿,皇后坐在那里,怀中还搂着个粉妆玉琢的小姑娘,那小姑娘一双眼转个不停,看见淑娥已经叫了出来:“王姐姐,听说你要嫁人了,大喜大喜。”
  见这小姑娘穿着公主的服饰,记得皇后所出的大二四三位公主年纪都比她大,这位是?淑娥已经笑了:“谢五公主的吉言,妾走了之后,皇后娘娘面前,还要五公主多多照顾。”原来是五公主,她的娘是个知县的女儿,以良家子得选宫廷,在宝林位上熬到美人才有了她,生下她后晋为婕妤,没想到生五公主的时候伤了身子,熬不得两年就去了,皇帝按例追封她为修容,留下五公主就交到皇后这里抚养。
  婉潞还在行礼,皇后已经让淑娥拉起她:“五儿还小呢,别折坏了她。”婉潞的腿不过弯了弯,头点了点,只当行了个半礼。
  宫女已把晚膳摆好,有了婉潞这位外人,五公主也规矩坐好,她娘就是位美人,此时细看,更觉五公主是位美人,眉目精致地和画上似的,小嘴没有涂胭脂,也像枝头新绽的樱桃。
  见婉潞瞧着五公主,皇后笑眯眯地道:“我记得你的大儿子今年也有七岁了吧,定亲没有?”婉潞恭敬起身:“年纪还小,尚未定亲。”皇后摸一摸五公主的头:“可惜和她差了辈数,不然倒是一对好姻缘。”淑娥已经笑了:“娘娘平日里没有事,就替智哥儿琢磨门好亲事,娘娘看中的人,那定错不了。”
  虽然说说笑笑,宫里的晚膳也是色香味俱全,婉潞一餐饭吃下来,也汗湿了衣衫。吃完陪着皇后喝茶消食闲坐一会,皇后也就让婉潞退下:“你进宫也一天了,只怕家里还有事情,先回去吧,等那日有空再来进宫找我说话。”
  皇后虽然和蔼,婉潞也不敢放松,行礼退下。出了昭阳宫,一阵风吹来,婉潞不由打了个喷嚏,依旧是苏总管送她出去,听到婉潞打喷嚏,苏总管忙道:“这里是个风口,六奶奶请随老奴走快一些。”
  一路无话到了宫门,丫鬟婆子已经等急了,楚夫人也遣了数人来瞧婉潞出宫没有,接到婉潞,丫鬟婆子们这才放心。婉潞上车之前,把袖子里笼着的那些荷包悄悄地全塞给了苏总管:“这些东西,留着给总管您赏人用。”
  苏总管笑的眼一眯,谢过了赏,婉潞又道:“我这妹妹在宫里平时多靠您照顾,哪敢当您的谢。”苏总管又一笑:“那也是皇后娘娘的恩典,六奶奶日后若惦记着王姑娘,老奴在宫外也有所宅子,六奶奶有什么吩咐自可到那里去。”婉潞连道几声不敢,却也细细把地址记在耳里。
  上车后婉潞才觉得轻松些,闭着眼捶一捶腿,自己是为了续宗的事才被皇后传召,楚夫人一定很失望吧?不过自己弟弟有了这么个好弟妇,那也是锦上添花,娘也能安心些。
  回到侯府,楚夫人听到婉潞进宫的缘由,面上的失望之色是盖也盖不住的,但她很快就柔声道:“你入宫一天也乏了,下去歇息着吧。”
  婉潞行礼退下,听到楚夫人喃喃自语:“当日要是把你八妹妹……”话没说完楚夫人就懊悔住口,挥手示意婉潞退下。思聪的身孕算起来也有四个月了,婉潞也曾去探望,发现她只长肚子,不长身子。郡主当家怎么也不会刻薄她养身的补药,戚王也想早日有嫡子,早让一个太医专门住在王府照料她的身孕,到现在都只长肚子,也不知道背地里受了多少不可说的气。
  第二日皇后宫中传来谕旨,将原山东县丞王某长女赐嫁状元平续宗,朱氏听婉潞说过淑娥无数的好处,此时得偿所愿,自然是心满意足,况且又有皇后谕旨,更是锦上添花。
  续宗本已择定六月回乡祭祖,现在就要赶在祭祖前把婚事办完。办婚事总不能在朱老爷的宅子,又要办宅子,置办家具。状元买新宅娶媳妇,又是奉旨完婚,无数的人都凑了上来,愿白白把宅子送给续宗。
  续宗家里有朱氏当家,当然晓得不能贪这样的小便宜,况且平家本还有钱,花了三千两在朱宅附近买了所三进的院子,前面正厅,中间有书房,后面还带了个一亩的小花园,花园里也有花厅,正好给女客摆酒听戏用。
  这本是某侯府给他们老太爷晚年清修预备的宅子,没想到后来家里为了争产闹个不休,只得把这宅子卖出。要价本就不高,朱老爷去瞧过,见房屋花园都修葺的十分整齐,心里很满意,就是不晓得朱氏怕不怕忌讳。
  朱氏反道:“人的运总要靠着自己,哪是一所宅子就能左右,况且当日谁不说定安侯府的宅子不好,现在襄国公阖府住在里面,还不是兴旺发达,这种事,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有什么好怕的?”
  朱老爷虽是做生意的,遇到的事情不少,对这些本就不大相信,见朱氏肯了,也就买下宅子,朱老爷本要出这笔钱做贺外甥的礼,朱氏哪里肯收,说在京里这一年来,已经在朱老爷这里受了无数,光赏钱就发出去上千。
  兄妹俩争执半天,最后朱氏也没要了朱老爷的银子,朱老爷没有办法,只得抢着把朱氏房里的家具定了,说这就当给朱氏补些嫁妆。朱氏见哥哥话到这份上,也只得收了那些家具。
  喜日子定在五月十五,取人月两圆之意。侯爷的孝虽没满,赵思贤做为孙子的孝期已经满了,虽不好脱素穿吉,也能穿点普通颜色,婉潞正好过来给朱氏帮忙娶儿媳妇。
  虽然日子紧,好在人手多,算起来也是至亲,楚夫人也让几个得力的管家去帮忙,再加上朱老爷这里的人手,不到半个月,宅子已经铺设的花簇簇的,到处张灯结彩,新房里布置齐整,连王太太也被接到京城看女儿出嫁。
  王太太和朱氏见面,两亲家又是互相恭维,鸾娥已经十三,也是个俊俏女子,淑娥不在家的日子,她帮着王太太料理家务,迎来送往,瞧着比同龄女子老成许多。
  朱氏又拉过鸾娥的手赞了又赞,还问她定亲没有?鸾娥再老成,提起这件事也害羞的,只是低头不语。王太太在旁边笑着道:“这丫头和别人有些不同,人家是相媳妇,她倒好,要去相女婿,说婚姻是人生一大事,若像她爹把她姐许配给梅家一样,到败落时若不是她姐争气,只怕就要受无数的奚落,所以一定要挑一户人品出众的人家。”
  鸾娥咬住下唇扭扭身子露出羞涩神色,朱氏倒拍桌:“这样好,本就人生一大事,那能胡乱了呢。”鸾娥扯住王太太袖子撒娇,王太太拍拍她,笑着对朱氏:“亲家太太你别赞她,越赞她越左性。”
  话虽这样说,谁都看出王太太一脸的骄傲,婉潞她们陪着说笑一会,王太太母女也就安置在朱老爷的宅子。淑娥已经出宫,进了安郡王府待嫁,思梅体贴她,特意命人把王太太母女接到王府,让她们母女姐妹见面。
  转眼就是喜日子,婉潞已经禀过楚夫人,续宗喜期时候要到平宅住几日,楚夫人同意不说,还让她把四个孩子也带去,说给朱氏解解闷。
  智哥儿七岁,最小的福姐儿也已一岁半,朱氏见了这几个外孙,更是喜的合不拢嘴,母女也能联榻睡几夜。淑娥的嫁妆已经送了过来,外面的托词都说是思梅预备的,但那些东西一瞧就是宫里才有的,虽比不上公主郡主出嫁的规矩,和当日瑜之出嫁差不多。
  送嫁妆来的是淑娥的陪嫁,这倒都是安郡王府的人,王府出来的人在礼仪之上比起侯府的更要周到和气,恭敬地给朱氏行礼问安。淑娥的陪嫁朱氏也不好安排,只让管家带着他们下去歇息就道:“哎,这么多的人,你弟弟的俸禄够养吗?”
  状元的授官不过是翰林院修撰,一年的俸禄满打满算也就两百两银子,难怪朱氏会这样说,婉潞抿嘴笑了:“娘您实在是太欢喜了,弟弟的俸禄不够,弟妹的嫁妆摆着是做什么用的?”母女俩说笑一阵,管家娘子已经进来:“表姑奶奶来了。”
  方家见续宗中了状元,荣耀更胜自家,方太太恨的牙痒,不过随便让浅草来了趟就不许她来,婉潞本来打算浅草要明日来,谁晓得今日就到,刚说个请字就看见浅草走了进来,面上的神色有些喜气,笑嘻嘻地行了礼就对朱氏道:“姑母不会嫌侄女来的太晚,还空手来吧?”
  朱氏把她拉了起来:“我的儿,你来我就十分高兴,哪有嫌你的道理。”婉潞递过一瓣橙子:“今儿不晓得吹什么风,你婆婆舍得放你出来?”浅草哼了一声:“她的官夫人威风快抖不成了,这时想起我这个儿媳妇了,是催我来寻你说情的。”
  故雨
  -->
  说情?难道是方姑爷被罢官?朱氏拍一拍浅草的手:“他毕竟是你丈夫,你和你婆婆之间再有什么,你们是结发夫妻,他的事就是你的事,何必这样幸灾乐祸?”浅草打个哈欠,趴到朱氏怀里娇滴滴地叫了声姑母:“我把婆婆看的比自己亲娘还亲,结果呢,拿了我家的银子选了官就想休我,休我不得又在中间挑三窝四,她亲自挑的那位姨奶奶,在任上作威作福,现在全四川的官员都晓得他宠妾灭妻,上司行本到部里,要罢了他的官,这时想起我来了,开口也没什么好话,只是说我以后享不了福,呸,他当官的福气我可有享过?出门应酬都从不带我,她倒摆足老封君的谱。”
  说到最后几句,浅草眼里流下泪,朱氏忙拍着她:“好孩子,我晓得你心里的苦,只是这夫妻本是同林鸟,你也没有看热闹的道理。”浅草直起身擦一擦泪,脸上漾出笑容:“我的确没有瞧热闹,这不,就来求姐姐了。”
  婉潞叹了口气:“浅妹妹,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妹夫罢官并不是件坏事,他在家歇两年,也晓得嫡妻的要紧,等再过几年事情慢慢平息了,再行谋起复也不是难事。况且……”
  婉潞没说出来,浅草明白侯府此时是多事之秋,忙笑道:“姐姐,你也不用说,我自然明白,不过既被人托了,总要说一句,不然就要被埋怨。”
  “谁埋怨你了?难道还要欺你没有娘家可走?”朱太太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接着帘子掀起,朱太太走了进来。浅草和婉潞忙忙站起身相迎,浅草还半是埋怨地道:“原来娘也在,怎么听见女儿来了也不出来?”朱太太一张脸满是喜气:“我还正预备让人去请你呢,谁知你就来了,你也去瞧瞧你弟妹的新房,那嫁妆阔气的,我可从没见过。”
  说着就拉着浅草要走,边走还边唠叨:“就该让你那没见过世面的婆婆来瞧瞧,什么样才叫体面人家,别以为儿子中个进士就眼长到额头上。”浅草软软叫了声娘:“你女婿,对我还算好,不过就是爱听婆婆的话罢了,这也是他孝顺,应该的。”
  朱太太哼了一声:“女儿啊,这当着你姑母的面,我就告诉你,男人对女人好,可不是只会听老娘话的那种,当年我嫁进朱家时候,婆婆不也嫌过我吗?你爹是怎么说的,这做婆婆的,自己也有女儿,就不要自己的女儿当宝,别人的女儿当草。婆婆不也听了,虽待我不如你姑母,也是知冷知热的。总要人心换人心,他要真待你好,这样大事上怎么不敢驳你婆婆的回,让带小妾上任就上任,把正头妻丢在家里不管,这叫哪门子的待你好?”
  朱氏见朱太太越说越气,忙上前道:“大嫂,那些都是他们孩子们的事,各人一个脾气,方姑爷耳根有些软,既是好事也是坏事,等罢了官回京来住着,他们小夫妻再慢慢商量别事,为宠妾灭妻罢的官,明面上他也不会胡作,侄女也是个聪明人,响鼓不用重锤,我们做老的,只要在旁边看着就好。”
  此时已经到了新房,里面铺设整齐,在房里的是安郡王府送来的陪嫁丫鬟,瞧见她们进来,上前行礼问安,让座请茶。等她们各自坐定,这几个丫鬟也就退出去让她们自在说话,朱太太叹了口气:“哎,天下婆婆要都似你姑母这样,做母亲的也就放心了。”朱氏轻轻推把朱太太:“大嫂又何必自谦,你这婆婆不也做的人人称赞?”朱太太面上泛起得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