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招兵买马

  铁元君笔下的《舌尖上的横店》,在内容、技术以及专业程度上,肯定远远达不到未来央妈拍摄《舌尖》那种高度,但他并不担心。
  就目前而言,华夏存在的纪录片不少,但涉及饮食文化的却不多,拍摄形式也大都以采访或者介绍的方式,简单粗暴并且干巴巴的,这样的形式只不过是纪录片最原始的拍摄手法。
  《舌尖》为什么能够引起现象级的热潮,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如何,其开创性的叙事手法绝对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放弃了填鸭式的说教,而是采取了讲故事的手法。
  这其实也是国外顶级纪录片的最高原则之一,就像BBC拍摄的《美丽中国》,《舌尖》在表现手法上,很大程度上就借鉴了《美丽中国》的方式。
  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铁元君要的就是那个开创性的名头。
  ……
  横店影视城,阿强酸菜鱼。
  现在已经是晌午,正是饭点的时候,店里坐满了食客。
  铁元君他们占了一张桌子,他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剧本写好了,就想着尽快把剧组搭建起来,今天邀请的三人都是他前段时间观察好的,觉得还成。
  “小君,没开玩笑?”
  坐在铁元君对面的三炮问了一句,摇了摇手里的剧本,有点不敢相信,桌上另外俩人,此时也停下了手里的筷子,看着铁元君。
  三炮的问题也是他们想问的,不怪他们惊讶,以前哥们几个喝酒,灌了点猫尿,嘴就把不住门,说些大话都是常有的事,再说了,酒桌上的话能信吗。
  铁元君说过要拍电影的事情,但他们都认为是酒后胡话,今天倒好,这小子直接把剧本都拿出来了。
  mmp,这是来真的啊!一个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群演居然抖了起来。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制网络剧,但既然都要搭剧组的摊子了,那和拍电影、电视剧也没啥区别吧,那得多少钱?
  “三炮哥,剧本都已经在你手里,难道还有假。”铁元君笑着说道。
  “这得花不少钱吧?”
  李胖子插了句话,已经说的很委婉了,要不是和铁元君熟,换着别人,肯定直接指着对方的鼻子开喷,你特么有钱么。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我拍的纪录片,人物形象不多,对演员的没啥特别高的要求,我合计了一下,算上我,5个人就成,经常出镜的就三个,我,三炮哥,外加一女主角。”
  铁元君灌了口啤酒,继续说道。
  “而且网络剧和电影不一样,什么灯光、布景、调色,能避免就避免,画面质量我也没多大要求,最主要就是叙述故事,所以花不了太多钱。”
  其实铁元君也想过拍的更好一些,不过自家情况自家知道,所以,只能舍弃一些东西。
  他手头就小30万,小团队除去自己以外,三炮他们三个都是中特,属于群演里面的中上层,出工的话每天200到300,跟组高一点。
  女主角他还没想好找谁,主要没有遇见合适的,他打算去电影学院试试运气,现在新人那么多,谁都需要机会,总能找到便宜的。
  在加上后期制作、剪辑,如果拍摄周期控制在一个月以内,成本应该能在20万以内搞定,那样的话还能有10万的截留,即使最坏的情况将来失败了,也不必担心饿死。
  听万铁元君的话,三炮和其他俩人交换了下眼神,点了点头。
  “成,反正拿钱干活,在哪都一样,更何况还能上镜,没准托你的福,兴许将来咱们也能当个角儿玩玩。”
  一帮人哈哈大笑了起来,事情谈成,气氛就热烈起来了,该吃吃,该喝喝。
  “小君,你说的这个网络剧有啥搞头?别身家砸里头,到时候泡都冒不起来,还有你的好?”
  李胖子酒喝高了,说话就没了什么顾忌,他始终不看好铁元君,对网络剧不了解的他,认为这是偏门。
  “李哥,我有数。互联网什么的咱们不谈,但有一样我是知道的,现在年轻人上网的越来越多。”
  铁元君因为刚和他们谈妥,这会有点高兴,所以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现在年轻人有多少耐烦坐在电视机前,没多少吧,他们都喜欢上网,上网干什么呢?听歌、追剧、玩游戏,就那么几样,所以啊这是个机会。”
  其实他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没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视频网站的兴起,导演这门行业进入的门槛,将会变得越来越低。
  投资小,见效快,随便租一台DV相机,是个人都能拍网剧,所以,这也导致了后来烂剧泛滥。
  “你说的我都不懂,不过年轻好,经得起折腾,输了大不了从来……”
  “胖子,马尿灌多了吧,小君这还没开始,你个棒槌就开始乌鸦嘴。”
  三炮踢了一脚喝多了李胖子,国人都在意个吉利,他怕李胖子迷迷糊糊的说出更丧气的话。
  “我这是为他好。”胖子嘴里嘟囔,把三炮噎个半死。
  铁元君笑了笑不在意,也不继续分辨,只要这些人吧活计干好就成,其它的都不重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