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南阳黄忠
郭嘉也查到了俩个,一个是二十来岁,一个年纪和徐福差不多,十三四岁。前者是个屠夫,后者是郭图的远亲。不用说,历史上的那个“鬼才”一定是后者了。
至于武威贾文和,此时已经在太学治学多年后,于前些年回了西凉了。
武将和谋士不一样,贸然改变他们人生轨迹,会造成很多变化,所以高哲没有强行接郭嘉过来,然后通过沈富之手资质郭嘉求学,让刘基多带带这个小老弟,没事搞点对高哲的个人崇拜。
俗称,政~治教~育!
最重要的,南阳黄忠已经被沈富找到,武艺高强,为人忠厚,在南阳有名声的,只是黄忠并非是荆州黄家的分支,生活有些窘迫。
历史上这位大器晚成的五虎上将也是在南阳黄巾之战后开始崭露头角,刘表下荆州的时候聘为麾下中郎将的。
此时他正带着自己的儿子四处求医,以至于家徒四壁,生活困窘不堪,而且黄忠为人有气节,不肯做抢匪之事,只是偶尔上山打猎改善饮~食。
沈富先是资助黄忠,随后抬出高哲名声,来邀请黄忠入北地,黄忠只是以无甚功劳,推辞不受。
随时沈富只得暗中资助,传信与高哲。
高哲记得黄叙应该是哮喘,古时候哮喘就像痨病一样,几乎无法治愈,但高哲觉得左慈能活这么久,养生和医术肯定不差。
让沈富先把黄忠一家匡来北地在说,只言有道家仙师善医术,或许可以治疗令郎的疾病。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沈富的资助上,黄忠一家向河套而来。
匈奴单于和中郎将张修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草原上的一场风波又即将开始了,大事将起啊。
高哲本人也是勤练武艺,气息渊长,与典韦步战能斗个三十回合,马战更是能五十回合不败,已经比薛礼进步的更明显了。
自从个人武力增长之后,高哲就喜欢上了骑射,经常带着李存孝,李元霸,还有薛礼以习骑射为名纵横草原,威压各部落。
与此同时,高哲与乔玄也通上了联系,对与高哲的所作所为,乔玄非常赞许,小小年纪便能护甲一方,而且高哲走的路也是乔玄,也是高哲父亲曾经走过路。
所以乔玄发布人脉,重新认了高家这门亲戚,俩人互送礼物,友好往来。
乔玄在最后的时候,为高哲谋了一个官。
光和二年(西元179年),六月十五,并州朔方郡,临戎城。
一名内侍使节举着圣旨道:“大汉皇帝制曰:“朕惟知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
乃文武全才,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
尔绥边将军高哲,高氏名族,破卷通经,以幼身继承父志,平定北疆异族战乱,然近日,北疆继其烽烟,鲜卑虎视。兹特授尔为宁朔将军,戍守卢龙赛。
锡之敕命于戏,威振夷狄。望卿再立功勋。
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华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暂锡武牟,原授爵一等等列侯,临戎县候,恩赐食邑千户。
另加丕绩,钦哉。
敕命光和二年六月十五日之〃々宝”
“谢主隆恩!臣高哲领旨!”高哲起身接过圣旨,又暗示典韦将礼物递给那个宣旨宦官。
这中间花的钱不少,就算高哲不想给也不行。
别说是宦官了,高哲与五原太守王智相交,也是贿赂不少。
遍及两汉,行贿索贿之风盛行,不说西汉,东汉名士贪污者也不少。
例如已故的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马融,其出身扶风茂陵马氏,乃开国元勋后裔,东汉名将马援的侄孙。
马融是传奇女学者班昭的学生,后来与张衡、王符、崔瑗、许慎等一流学者结为密友,广泛交流,吸收他们的知识,而自己又能取长补短,所以被公认为当时最渊博的学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显贵至极的人物,竟然也会利用为官之便,四处贪污纳贿,为此饱受世人责难。
盖因世家出身之人,多数生活奢侈,马融亦然,他生性还十分放荡。其曾仿效孔子,广收门徒数千人,经常坐在紫红色的大帐内,让弟子们跪在帐前,令歌伎舞女列在周围表演,很少有弟子能不分心,一心一意学习。
后世称“.ˇ设帐”为设馆授徒,便由此而来。
东汉士人受贿寻常,除非家境富裕不缺钱者,宦官亦然,毕竟他们之中多数都是家里贫困才挥刀自宫,入宫当太监的,不多捞点钱财,怎么对得起自己?
像后来的左丰索贿卢植,也就不那么奇怪了,不过一来卢植不想给,自己一个中郎将,帝国三大军队统领,被一个小黄门威胁,面子上就过不去。
二来,卢植没钱,是的!(了的好)卢植确实没钱,他也和马融一样,开帐收徒无数,一部分钱财就靠这些人供应。
这里面的弟子中就有声明不先,而且除了最开始交了一次束脩后就,没有任何孝敬的刘备,所以卢植几乎不记得有这个人。
打发了宦官离去后,高哲面露起笑容。
“将军,这个圣旨是什么意思啊?”一旁的薛礼问道。
“升官,加食邑,然后出征北疆!”高哲淡淡一笑回答道。
这是便宜舅祖父乔玄发挥了作用啊,这个宁朔将军可以四品,已经有了开府的权限,而且品级已经不下于与高哲关系一般的中郎将张修了。
才四年,高哲就爬上了这个位置,也不得不说时来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