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朝廷诏令
第226章 朝廷诏令
一场夜袭,杀的鲜卑军心大乱,折损三千余人。♀杂$志$虫♀
别无他法,阙机,下令大军后撤二十里再扎营,缺少攻城器械,只能等待鲜卑中军的到来,派出四散游骑,防备汉军再次袭击营地。
同时派人把乌桓军的乌延叫了过来,一顿痛骂,斥责其狼狈逃跑不抵抗,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
皇城南宫,崇德殿内,灵帝刘宏跪坐在御案后,有些漫不经心。摆两下头,额头前十二冕旒不住抖动,眼神有些飘忽,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样子。
“陛下临朝,百官觐见!”尚书令、大宦官曹节,立在灵帝身侧,曹着苍老的声音,缓缓道。进殿众臣,排好次序,~齐声拜见。
整齐的参拜声在大殿内回荡,极有气势,刘宏回过神来,淡淡道了句“免礼平身!”
对于家国大事,经过这些年的消磨,刘宏早没了兴趣。
初期的雄心壮志,随着大汉的国势日衰,也变成了得过且过。
与其操心繁杂的天下事务,还不如及时行乐来得逍遥,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帝位不失便可。
刘宏死后,谥号位“灵”,灵帝的解释为“乱而不损曰灵”,可见他的荒~银了。
汉灵帝十分好银,他在后宫里随时随地看中了哪个妹子长得美~艳就拉到创上交~欢。
汉朝的宫廷女子与后世不同的是都穿着开~裆~裤,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而且开~裆~裤里面什么也不穿,为的就是让皇帝临幸起来方便,连衣服都不用脱。
明朝末年的张献忠让姬妾在室内全裸着晃荡,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这是后话了。
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汉灵帝喜好与众多姬妾在西花园中裸体游玩,盛夏为了避暑,他令人盖了一个游泳馆与姬妾日夜饮酒交~欢。
宫女年纪在十四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都浓~妆艳~抹,托个精~光与让一同果~浴。
汉灵帝感叹说“假如一万年都如此,就是天上的神仙了。”
汉灵帝还有一个独特的喜好——角色扮演!
在后宫专设一市集,让宫中的婢女嫔妃打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而他自己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玩得不亦乐乎。
他白昼与宫女们贸易,夜里就抱着她们恣~意地银`乐寻~欢。
事实上刘宏还曾经在西园里,安排一些狗,与宫女教~陪,当真是荒~银无度,也就比后世五胡乱华时候那几个胡人建立的朝廷好一点。
直到何进塞进来一个女子入了后宫才好一些,刘宏开始专宠此女,不过眼下刘宏又有了新欢,那就是王美人。
回归正卷。
刘宏对于士人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斗争,灵帝心里清楚得很,任其发展冲突,甚至推波助澜,支持宦官,打压士子!
对于宦官的“乱政”,他明白其中的危害,但他手中也只有宦官这张牌能拿得出手。
至于消灭宦官干政,刘宏更是想都不会想,没有宦官集团的制衡,谁来压制士族世家,让他们一家独大,他这皇帝位置坐得怕就不安稳了。
轻轻打了个哈欠,对曹节示意一眼,曹节心领神会,高声欲如往常一般道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戏词。
“陛下,臣有事启奏!”
曹节还未张口,太尉刘宽便出列禀道。
“说!”
纵使旒珠遮住了刘宏脸面,望不出表情,刘宽仍然感到了刘宏语气中的不耐烦。
然军国大事,事关北疆安定,即便君王不喜,刘宽也硬着头皮开口禀道。
“鲜卑大王檀石槐,聚三万之众,作乱幽州,并州,如今已然攻破柳城,占据大半右北平郡县郡。
眼下鲜卑军先锋军正围攻卢龙塞,下一步只怕会进一步攻略郡县,残害百姓,大汉若不加反应,幽州动乱只怕眼前呀!”
大汉这是怎么了,几乎年年都有动乱,天灾人祸,未有间歇。就今年,四月江夏蛮反,酒泉那边的地震还未解决,这边鲜卑人又寇边,刘宏闻言颇有些心力交瘁之感。
· ········求鲜花· ·········
不过似乎鲜卑人年年寇边,侵略并州,幽州,也没什么稀奇的把。
“不是说匈奴与鲜卑正在争斗么?稍加安抚支持匈奴,便可!怎么如今鲜卑人又大军南下了?”
刘宏带着些怒气,话锋直指去年的朝堂争论。
不少大臣忍不住将目光瞥向太傅袁隗,袁隗双手抱腹而立,微弯着腰,面无表情,只是瞳孔深处弥漫着浓郁的阴沉。
“悔不该不听然明公之言呀!”崇德殿内嗡嗡作响,有人隐在其中叹道。
轻拍御案,刘宏问道“说吧,该怎么应对,廷议有什么结果?”
“宁朔将军,临戎县侯高哲,自请命率军支援幽州,击溃鲜卑人,取檀石槐首级!”太尉杨宽出列禀告道。
高哲走了几个门路,张让,赵忠等等,至于刘宽,这位显得宽厚的长者与高哲的恩师张然明是故交,且都是关西人。
关西世家自皇甫规去世,段颖自刎,张然明归乡之后在军队方面就开始没落了,眼下上得了台面的,也就宁朔将军高哲与河东太守董卓了。
司徒杨赐出列禀道“鲜卑蛮夷之辈,来势汹汹,不服王化,不知礼仪,不知好歹,必须施以严厉打击,以报熹平六年三万汉军之仇!”
提到熹平六年,一众大臣皆沉默,就是连刘宏也有些害怕,鲜卑人太强大的,关键是汉朝之前想招安,和亲鲜卑檀石槐,却被拒绝。
刘宽再次出言道“宁朔将军高哲曾参与熹平四年云中之战,击败过鲜卑大王檀石槐,可令其出战。”
“就这么办吧!传诏,以宁朔将军高哲为破鲜卑中郎将,总领幽州战事,令幽州刺史郭勋,右北平郡太守刘政,率兵反击,幽州上下倾力支持,尽快平定鲜卑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