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塞思黑

  第228章 塞思黑
  弘历这里和老十三相视一笑。
  他总算是兑现了在老十三面前的承诺,即让弘晟被过继给老十,且被老十圈禁看管。
  他已经提建议给老十,为让弘晟深刻认识到错误,当给其一个比狗窝大那么一点的圈禁环境,让其好好尝尝被禁闭在狭窄空间里的滋味,而使其能够深刻反省到自己陷害叔伯们的错误。
  老十对於弘晟这种构陷叔伯的行为最是不满,自然没有拒绝。
  但老三这时注意到了老十三微挑的眉毛。
  因为,老三一直都在暗中注意老十三,乃至认为是老十三在报復他和报復他的儿子。
  “老十三!”
  “你这个卑鄙耻之徒,我没想到你还会把上代恩怨,牵扯到下代身上!”
  “弘晟明明已经向你赔罪,你何故还要对他下手,你是非得把我大清搅得亡国吗?!”
  所以,受不了自己最爱儿子被过继的老三当场破防,在这时怒指向了老十三。
  弘历为此朝老三看了过来。
  老十、老十四等也看了过来。
  老十三自己则也变了脸色。
  啪!
  但雍正这时突然拍案而起,走到老十三面前,明显最为生气:
  “老三!你不要在这里东拉西扯,顛倒黑白!”
  “皇上,臣没有顛倒黑白,此事能发生,毋庸置疑就是老十三在挟私报復!“
  “他不顾全大局,非揪著当年的事不放,非得把下一代也搅进这恩怨里面来,是非得把大清搅得亡了国,才肯罢休!”
  老三很是义正辞严地对雍正拱手解释道。
  弘历听了这番言辞都忍不住想要给老三鼓掌,夸夸这三伯真是能言善辩,会找道德的制高点,仿佛皇帝雍正要是都不支持他,都显得没有那么深明大义,而算不上是为大清的贤君了。
  弘晟这时也被老三的这番理由所震撼到,而一脸钦佩地看了老三一眼,心想,阿玛到底是阿玛,即便在如此危局下,也能拿著维护大清社稷的大义来反咬老十三一口。
  “阿玛说的对!”
  弘晟下意识地附和了一句,然后转向雍正:
  “四叔明鑑,欲要把清搅合亡国的还有弘历!”
  弘晟说到这里冷冷看了弘历一眼:“他早就和十三叔联合了起来,没准还有十四叔,甚至还会有十叔,为的就是架空您,他自己好早日夺得大位,只是在这之前,他得先利用十三叔、十叔等跟我阿玛的矛盾扳倒我阿玛!”
  他清楚记得他想掐皇孙的事,只有弘历看到,所以,现在雍正提到这事后,他就也恨上了弘历,而把弘历也拉进来,说弘历和老十三在结党。
  “因为,我阿玛没想过要跟他沆瀣一气,只想忠於四叔您,替四叔您扫清阻碍您推行新政的障碍!”
  “请四叔您明鑑,阿玛逼臣侄做的事,也是迫不得已,是为了您才做的!”
  弘晟为此跪了下来,向雍正重重叩首。
  雍正这时看了弘历一眼。
  弘历心里冷笑,他可不是雍正,不会在这件事上陷入自证的陷阱,而只向雍正拱手:
  “汗阿玛,您圣明,堂兄果然本性极坏!”
  “他原来不是不知道三伯要他做的事罪恶滔天,他是知道,而且是有意配合!难怪他会有意掐死皇孙!”
  弘晟听后面色一白。
  他没想到,弘历会从这个角度攻击他,说他是在故意配合老三做坏事。
  这无疑把他说成是跟他阿玛一样坏的人。
  偏偏这还是他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这让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辩白。
  老三也不由得闭了眼。
  雍正看向了弘晟。
  抬著头的弘晟注意到了雍正那不善的目光,忙丟下了头,下意识地否认道:
  “四叔容稟,臣侄没有掐死皇孙之意,弘历是在誹谤侄,他在誹谤侄啊!”
  “你说我在誹谤你,那为何你不知道劝三伯早点来庆贺皇孙出生的事?“
  “三伯糊涂,难道你也跟著糊涂?”
  “还是说,三伯刻意来迟,而你也在刻意跟著来迟,而难掩自己对皇孙出生一事的不满?!”
  弘历詰问起弘晟来。
  他没拿谁先挑衅老十三,谁先构陷老十四这种人尽皆知的事说事,而是故意拿涉及日常细节的小事来问弘晟。
  因为,他清楚,雍正最在乎这些细节,也对这些细节最为注意。
  在大清这个皇权极大的时代,要想让对手彻底没有扭转结果的机会,就得时刻让皇权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弘历没有选择能让老十三、老十四乃至老十更加达到的理由说事,而拿那更引起雍正共鸣的事来说事。
  雍正听到弘历提到老三来迟时,心里就已经起了无名火,而想到了那日老三姍姍来迟的场景,然后听弘历质问弘晟为何没提醒老三,更是让他深以为然,对弘晟也更恨上了几分。
  弘晟这时下意识地自证起来:“我是没有提醒阿玛来得早一些,但我和阿玛不都来了吗?!”
  “很好!”
  “汗阿玛,您听见了吧,他自己承认没有提醒三伯。”
  “他这要么是真不忠不孝,要么是真蠢!但根据他刚才顛倒黑白的说辞,他应该是不忠不孝,而不是真蠢!”
  弘历继续给弘晟扣帽子,逼著弘晟继续自证,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弘晟彻底破防暴怒,而起身指著弘历:“弘历!你这个无耻卑鄙之徒,是你在这里顛倒,来得早和来得晚有什么区別,你嘛揪著这种鸡蒜的事不放?!”
  “汗阿玛,堂兄这是真的不忠不孝,居然敢训飭!”
  “儿臣於国,是堂堂亲王,於家,是其堂弟,他却这么辱骂儿臣;而在他眼里,对皇孙表露不满这种涉及礼法的事居然是小事!“
  “儿臣本以为他只是被三伯教唆坏了,没想到,他果然若您所言,是本性极坏,还是您更圣明!”
  弘历心里大喜,他就等著弘晟破防自证。
  这样,弘晟就会露出更多漏洞,给他抓住,而让他在雍正面前更好的发挥。
  而且,弘历还一直抓住雍正之前给弘晟“本性极坏”这个点,让素来好面子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任何错处的雍正,主观上更愿意支持他的观点。
  雍正这时已经彻底对弘晟失望。
  尤其是弘历带著一种佩服的口吻说他圣明,弘晟的確本性极坏,而弘晟又说他也特別在乎的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雍正更是对弘晟厌恶到了极致,觉得弘晟对礼法的蔑视已经到了常严重的地步,也就冷声道:“弘历说的没错。”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是阿其那,是赛思!”
  接著,雍正更是厉声指著弘晟,大声骂了起来,骂后,都还在颤抖著双唇。
  雍正的暴怒让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弘晟自己也十分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失態的和弘历爭执了一下而已,自己四叔怎么愤怒的恨不得杀了自己,居然骂自己是阿其那,塞思黑,还说自己不配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衡臣,擬旨!”
  “閒散宗室弘晟,皇考在世亦言其不肖,如今更是逶过於父,舍忠於君—过继圈禁亦不能惩其罪,著改旨將弘晟黄带子革去,改名为塞思黑!”
  “朕亦將撰文祭告奉先殿,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鑑戒!“
  雍正这时下了旨,且依旧把康熙搬了出来,说康熙也早就看不惯弘晟。
  “至於允祉!”
  雍正说到这里,也冷冷看向了允祉。
  “原系昏庸下质,不明大义之人!”
  “从前皇考因伊不孝不忠,屡经降上諭切责,朕御极以来,允祉举动无礼。妄行瀆奏之处、不可枚举。“
  “朕思现在惟此一兄,故事事容忍,但允祉今日於诸王大臣前、愤怒情状,实属悖逆。”
  “但朕兄弟內、如此等者几人,故为此种狂妄,必欲令朕將伊等治罪,其心诚不可解,良由朕不能感化所致,亦未可谓皆若辈之罪也。”
  “故允祉免其褫爵拘禁,从宽著降亲王为郡王,撤去佐领五个,视其改过与否。”
  允祉退后了几步,接著就万念俱灰地跪了下来:“臣谢皇上开恩!”
  弘晟则已瘫倒在地。
  数日后,弘历来了老十府上。
  老十则指著被新筑高墙围起来的小屋说:“塞思黑就被关在里面!”
  “三伯糊涂,难道你也跟著糊涂?”
  “还是说,三伯刻意来迟,而你也在刻意跟著来迟,而难掩自己对皇孙出生一事的不满?!”
  弘历詰问起弘晟来。
  他没拿谁先挑衅老十三,谁先构陷老十四这种人尽皆知的事说事,而是故意拿涉及日常细节的小事来问弘晟。
  因为,他清楚,雍正最在乎这些细节,也对这些细节最为注意。
  在大清这个皇权极大的时代,要想让对手彻底没有扭转结果的机会,就得时刻让皇权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弘历没有选择能让老十三、老十四乃至老十更加达到的理由说事,而拿那更引起雍正共鸣的事来说事。
  雍正听到弘历提到老三来迟时,心里就已经起了无名火,而想到了那日老三姍姍来迟的场景,然后听弘历质问弘晟为何没提醒老三,更是让他深以为然,对弘晟也更恨上了几分。
  弘晟这时下意识地自证起来:“我是没有提醒阿玛来得早一些,但我和阿玛不都来了吗?!”
  “很好!”
  “汗阿玛,您听见了吧,他自己承认没有提醒三伯。”
  “他这要么是真不忠不孝,要么是真蠢!但根据他刚才顛倒黑白的说辞,他应该是不忠不孝,而不是真蠢!”
  弘历继续给弘晟扣帽子,逼著弘晟继续自证,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弘晟彻底破防暴怒,而起身指著弘历:“弘历!你这个无耻卑鄙之徒,是你在这里顛倒,来得早和来得晚有什么区別,你嘛揪著这种鸡蒜的事不放?!”
  “汗阿玛,堂兄这是真的不忠不孝,居然敢训飭!”
  “儿臣於国,是堂堂亲王,於家,是其堂弟,他却这么辱骂儿臣;而在他眼里,对皇孙表露不满这种涉及礼法的事居然是小事!“
  “儿臣本以为他只是被三伯教唆坏了,没想到,他果然若您所言,是本性极坏,还是您更圣明!”
  弘历心里大喜,他就等著弘晟破防自证。
  这样,弘晟就会露出更多漏洞,给他抓住,而让他在雍正面前更好的发挥。
  而且,弘历还一直抓住雍正之前给弘晟“本性极坏”这个点,让素来好面子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任何错处的雍正,主观上更愿意支持他的观点。
  雍正这时已经彻底对弘晟失望。
  尤其是弘历带著一种佩服的口吻说他圣明,弘晟的確本性极坏,而弘晟又说他也特別在乎的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雍正更是对弘晟厌恶到了极致,觉得弘晟对礼法的蔑视已经到了常严重的地步,也就冷声道:“弘历说的没错。”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是阿其那,是赛思!”
  接著,雍正更是厉声指著弘晟,大声骂了起来,骂后,都还在颤抖著双唇。
  雍正的暴怒让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弘晟自己也十分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失態的和弘历爭执了一下而已,自己四叔怎么愤怒的恨不得杀了自己,居然骂自己是阿其那,塞思黑,还说自己不配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衡臣,擬旨!”
  “閒散宗室弘晟,皇考在世亦言其不肖,如今更是逶过於父,舍忠於君—过继圈禁亦不能惩其罪,著改旨將弘晟黄带子革去,改名为塞思黑!”
  “朕亦將撰文祭告奉先殿,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鑑戒!“
  雍正这时下了旨,且依旧把康熙搬了出来,说康熙也早就看不惯弘晟。
  “至於允祉!”
  雍正说到这里,也冷冷看向了允祉。
  “原系昏庸下质,不明大义之人!”
  “从前皇考因伊不孝不忠,屡经降上諭切责,朕御极以来,允祉举动无礼。妄行瀆奏之处、不可枚举。“
  “朕思现在惟此一兄,故事事容忍,但允祉今日於诸王大臣前、愤怒情状,实属悖逆。”
  “但朕兄弟內、如此等者几人,故为此种狂妄,必欲令朕將伊等治罪,其心诚不可解,良由朕不能感化所致,亦未可谓皆若辈之罪也。”
  “故允祉免其褫爵拘禁,从宽著降亲王为郡王,撤去佐领五个,视其改过与否。”
  允祉退后了几步,接著就万念俱灰地跪了下来:“臣谢皇上开恩!”
  弘晟则已瘫倒在地。
  数日后,弘历来了老十府上。
  老十则指著被新筑高墙围起来的小屋说:“塞思黑就被关在里面!”
  “三伯糊涂,难道你也跟著糊涂?”
  “还是说,三伯刻意来迟,而你也在刻意跟著来迟,而难掩自己对皇孙出生一事的不满?!”
  弘历詰问起弘晟来。
  他没拿谁先挑衅老十三,谁先构陷老十四这种人尽皆知的事说事,而是故意拿涉及日常细节的小事来问弘晟。
  因为,他清楚,雍正最在乎这些细节,也对这些细节最为注意。
  在大清这个皇权极大的时代,要想让对手彻底没有扭转结果的机会,就得时刻让皇权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弘历没有选择能让老十三、老十四乃至老十更加达到的理由说事,而拿那更引起雍正共鸣的事来说事。
  雍正听到弘历提到老三来迟时,心里就已经起了无名火,而想到了那日老三姍姍来迟的场景,然后听弘历质问弘晟为何没提醒老三,更是让他深以为然,对弘晟也更恨上了几分。
  弘晟这时下意识地自证起来:“我是没有提醒阿玛来得早一些,但我和阿玛不都来了吗?!”
  “很好!”
  “汗阿玛,您听见了吧,他自己承认没有提醒三伯。”
  “他这要么是真不忠不孝,要么是真蠢!但根据他刚才顛倒黑白的说辞,他应该是不忠不孝,而不是真蠢!”
  弘历继续给弘晟扣帽子,逼著弘晟继续自证,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弘晟彻底破防暴怒,而起身指著弘历:“弘历!你这个无耻卑鄙之徒,是你在这里顛倒,来得早和来得晚有什么区別,你嘛揪著这种鸡蒜的事不放?!”
  “汗阿玛,堂兄这是真的不忠不孝,居然敢训飭!”
  “儿臣於国,是堂堂亲王,於家,是其堂弟,他却这么辱骂儿臣;而在他眼里,对皇孙表露不满这种涉及礼法的事居然是小事!“
  “儿臣本以为他只是被三伯教唆坏了,没想到,他果然若您所言,是本性极坏,还是您更圣明!”
  弘历心里大喜,他就等著弘晟破防自证。
  这样,弘晟就会露出更多漏洞,给他抓住,而让他在雍正面前更好的发挥。
  而且,弘历还一直抓住雍正之前给弘晟“本性极坏”这个点,让素来好面子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任何错处的雍正,主观上更愿意支持他的观点。
  雍正这时已经彻底对弘晟失望。
  尤其是弘历带著一种佩服的口吻说他圣明,弘晟的確本性极坏,而弘晟又说他也特別在乎的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雍正更是对弘晟厌恶到了极致,觉得弘晟对礼法的蔑视已经到了常严重的地步,也就冷声道:“弘历说的没错。”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是阿其那,是赛思!”
  接著,雍正更是厉声指著弘晟,大声骂了起来,骂后,都还在颤抖著双唇。
  雍正的暴怒让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弘晟自己也十分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失態的和弘历爭执了一下而已,自己四叔怎么愤怒的恨不得杀了自己,居然骂自己是阿其那,塞思黑,还说自己不配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衡臣,擬旨!”
  “閒散宗室弘晟,皇考在世亦言其不肖,如今更是逶过於父,舍忠於君—过继圈禁亦不能惩其罪,著改旨將弘晟黄带子革去,改名为塞思黑!”
  “朕亦將撰文祭告奉先殿,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鑑戒!“
  雍正这时下了旨,且依旧把康熙搬了出来,说康熙也早就看不惯弘晟。
  “至於允祉!”
  雍正说到这里,也冷冷看向了允祉。
  “原系昏庸下质,不明大义之人!”
  “从前皇考因伊不孝不忠,屡经降上諭切责,朕御极以来,允祉举动无礼。妄行瀆奏之处、不可枚举。“
  “朕思现在惟此一兄,故事事容忍,但允祉今日於诸王大臣前、愤怒情状,实属悖逆。”
  “但朕兄弟內、如此等者几人,故为此种狂妄,必欲令朕將伊等治罪,其心诚不可解,良由朕不能感化所致,亦未可谓皆若辈之罪也。”
  “故允祉免其褫爵拘禁,从宽著降亲王为郡王,撤去佐领五个,视其改过与否。”
  允祉退后了几步,接著就万念俱灰地跪了下来:“臣谢皇上开恩!”
  弘晟则已瘫倒在地。
  数日后,弘历来了老十府上。
  老十则指著被新筑高墙围起来的小屋说:“塞思黑就被关在里面!”
  “三伯糊涂,难道你也跟著糊涂?”
  “还是说,三伯刻意来迟,而你也在刻意跟著来迟,而难掩自己对皇孙出生一事的不满?!”
  弘历詰问起弘晟来。
  他没拿谁先挑衅老十三,谁先构陷老十四这种人尽皆知的事说事,而是故意拿涉及日常细节的小事来问弘晟。
  因为,他清楚,雍正最在乎这些细节,也对这些细节最为注意。
  在大清这个皇权极大的时代,要想让对手彻底没有扭转结果的机会,就得时刻让皇权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弘历没有选择能让老十三、老十四乃至老十更加达到的理由说事,而拿那更引起雍正共鸣的事来说事。
  雍正听到弘历提到老三来迟时,心里就已经起了无名火,而想到了那日老三姍姍来迟的场景,然后听弘历质问弘晟为何没提醒老三,更是让他深以为然,对弘晟也更恨上了几分。
  弘晟这时下意识地自证起来:“我是没有提醒阿玛来得早一些,但我和阿玛不都来了吗?!”
  “很好!”
  “汗阿玛,您听见了吧,他自己承认没有提醒三伯。”
  “他这要么是真不忠不孝,要么是真蠢!但根据他刚才顛倒黑白的说辞,他应该是不忠不孝,而不是真蠢!”
  弘历继续给弘晟扣帽子,逼著弘晟继续自证,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弘晟彻底破防暴怒,而起身指著弘历:“弘历!你这个无耻卑鄙之徒,是你在这里顛倒,来得早和来得晚有什么区別,你嘛揪著这种鸡蒜的事不放?!”
  “汗阿玛,堂兄这是真的不忠不孝,居然敢训飭!”
  “儿臣於国,是堂堂亲王,於家,是其堂弟,他却这么辱骂儿臣;而在他眼里,对皇孙表露不满这种涉及礼法的事居然是小事!“
  “儿臣本以为他只是被三伯教唆坏了,没想到,他果然若您所言,是本性极坏,还是您更圣明!”
  弘历心里大喜,他就等著弘晟破防自证。
  这样,弘晟就会露出更多漏洞,给他抓住,而让他在雍正面前更好的发挥。
  而且,弘历还一直抓住雍正之前给弘晟“本性极坏”这个点,让素来好面子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任何错处的雍正,主观上更愿意支持他的观点。
  雍正这时已经彻底对弘晟失望。
  尤其是弘历带著一种佩服的口吻说他圣明,弘晟的確本性极坏,而弘晟又说他也特別在乎的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雍正更是对弘晟厌恶到了极致,觉得弘晟对礼法的蔑视已经到了常严重的地步,也就冷声道:“弘历说的没错。”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是阿其那,是赛思!”
  接著,雍正更是厉声指著弘晟,大声骂了起来,骂后,都还在颤抖著双唇。
  雍正的暴怒让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弘晟自己也十分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失態的和弘历爭执了一下而已,自己四叔怎么愤怒的恨不得杀了自己,居然骂自己是阿其那,塞思黑,还说自己不配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衡臣,擬旨!”
  “閒散宗室弘晟,皇考在世亦言其不肖,如今更是逶过於父,舍忠於君—过继圈禁亦不能惩其罪,著改旨將弘晟黄带子革去,改名为塞思黑!”
  “朕亦將撰文祭告奉先殿,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鑑戒!“
  雍正这时下了旨,且依旧把康熙搬了出来,说康熙也早就看不惯弘晟。
  “至於允祉!”
  雍正说到这里,也冷冷看向了允祉。
  “原系昏庸下质,不明大义之人!”
  “从前皇考因伊不孝不忠,屡经降上諭切责,朕御极以来,允祉举动无礼。妄行瀆奏之处、不可枚举。“
  “朕思现在惟此一兄,故事事容忍,但允祉今日於诸王大臣前、愤怒情状,实属悖逆。”
  “但朕兄弟內、如此等者几人,故为此种狂妄,必欲令朕將伊等治罪,其心诚不可解,良由朕不能感化所致,亦未可谓皆若辈之罪也。”
  “故允祉免其褫爵拘禁,从宽著降亲王为郡王,撤去佐领五个,视其改过与否。”
  允祉退后了几步,接著就万念俱灰地跪了下来:“臣谢皇上开恩!”
  弘晟则已瘫倒在地。
  数日后,弘历来了老十府上。
  老十则指著被新筑高墙围起来的小屋说:“塞思黑就被关在里面!”
  “三伯糊涂,难道你也跟著糊涂?”
  “还是说,三伯刻意来迟,而你也在刻意跟著来迟,而难掩自己对皇孙出生一事的不满?!”
  弘历詰问起弘晟来。
  他没拿谁先挑衅老十三,谁先构陷老十四这种人尽皆知的事说事,而是故意拿涉及日常细节的小事来问弘晟。
  因为,他清楚,雍正最在乎这些细节,也对这些细节最为注意。
  在大清这个皇权极大的时代,要想让对手彻底没有扭转结果的机会,就得时刻让皇权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弘历没有选择能让老十三、老十四乃至老十更加达到的理由说事,而拿那更引起雍正共鸣的事来说事。
  雍正听到弘历提到老三来迟时,心里就已经起了无名火,而想到了那日老三姍姍来迟的场景,然后听弘历质问弘晟为何没提醒老三,更是让他深以为然,对弘晟也更恨上了几分。
  弘晟这时下意识地自证起来:“我是没有提醒阿玛来得早一些,但我和阿玛不都来了吗?!”
  “很好!”
  “汗阿玛,您听见了吧,他自己承认没有提醒三伯。”
  “他这要么是真不忠不孝,要么是真蠢!但根据他刚才顛倒黑白的说辞,他应该是不忠不孝,而不是真蠢!”
  弘历继续给弘晟扣帽子,逼著弘晟继续自证,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弘晟彻底破防暴怒,而起身指著弘历:“弘历!你这个无耻卑鄙之徒,是你在这里顛倒,来得早和来得晚有什么区別,你嘛揪著这种鸡蒜的事不放?!”
  “汗阿玛,堂兄这是真的不忠不孝,居然敢训飭!”
  “儿臣於国,是堂堂亲王,於家,是其堂弟,他却这么辱骂儿臣;而在他眼里,对皇孙表露不满这种涉及礼法的事居然是小事!“
  “儿臣本以为他只是被三伯教唆坏了,没想到,他果然若您所言,是本性极坏,还是您更圣明!”
  弘历心里大喜,他就等著弘晟破防自证。
  这样,弘晟就会露出更多漏洞,给他抓住,而让他在雍正面前更好的发挥。
  而且,弘历还一直抓住雍正之前给弘晟“本性极坏”这个点,让素来好面子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任何错处的雍正,主观上更愿意支持他的观点。
  雍正这时已经彻底对弘晟失望。
  尤其是弘历带著一种佩服的口吻说他圣明,弘晟的確本性极坏,而弘晟又说他也特別在乎的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雍正更是对弘晟厌恶到了极致,觉得弘晟对礼法的蔑视已经到了常严重的地步,也就冷声道:“弘历说的没错。”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是阿其那,是赛思!”
  接著,雍正更是厉声指著弘晟,大声骂了起来,骂后,都还在颤抖著双唇。
  雍正的暴怒让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弘晟自己也十分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失態的和弘历爭执了一下而已,自己四叔怎么愤怒的恨不得杀了自己,居然骂自己是阿其那,塞思黑,还说自己不配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衡臣,擬旨!”
  “閒散宗室弘晟,皇考在世亦言其不肖,如今更是逶过於父,舍忠於君—过继圈禁亦不能惩其罪,著改旨將弘晟黄带子革去,改名为塞思黑!”
  “朕亦將撰文祭告奉先殿,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鑑戒!“
  雍正这时下了旨,且依旧把康熙搬了出来,说康熙也早就看不惯弘晟。
  “至於允祉!”
  雍正说到这里,也冷冷看向了允祉。
  “原系昏庸下质,不明大义之人!”
  “从前皇考因伊不孝不忠,屡经降上諭切责,朕御极以来,允祉举动无礼。妄行瀆奏之处、不可枚举。“
  “朕思现在惟此一兄,故事事容忍,但允祉今日於诸王大臣前、愤怒情状,实属悖逆。”
  “但朕兄弟內、如此等者几人,故为此种狂妄,必欲令朕將伊等治罪,其心诚不可解,良由朕不能感化所致,亦未可谓皆若辈之罪也。”
  “故允祉免其褫爵拘禁,从宽著降亲王为郡王,撤去佐领五个,视其改过与否。”
  允祉退后了几步,接著就万念俱灰地跪了下来:“臣谢皇上开恩!”
  弘晟则已瘫倒在地。
  数日后,弘历来了老十府上。
  老十则指著被新筑高墙围起来的小屋说:“塞思黑就被关在里面!”
  “三伯糊涂,难道你也跟著糊涂?”
  “还是说,三伯刻意来迟,而你也在刻意跟著来迟,而难掩自己对皇孙出生一事的不满?!”
  弘历詰问起弘晟来。
  他没拿谁先挑衅老十三,谁先构陷老十四这种人尽皆知的事说事,而是故意拿涉及日常细节的小事来问弘晟。
  因为,他清楚,雍正最在乎这些细节,也对这些细节最为注意。
  在大清这个皇权极大的时代,要想让对手彻底没有扭转结果的机会,就得时刻让皇权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弘历没有选择能让老十三、老十四乃至老十更加达到的理由说事,而拿那更引起雍正共鸣的事来说事。
  雍正听到弘历提到老三来迟时,心里就已经起了无名火,而想到了那日老三姍姍来迟的场景,然后听弘历质问弘晟为何没提醒老三,更是让他深以为然,对弘晟也更恨上了几分。
  弘晟这时下意识地自证起来:“我是没有提醒阿玛来得早一些,但我和阿玛不都来了吗?!”
  “很好!”
  “汗阿玛,您听见了吧,他自己承认没有提醒三伯。”
  “他这要么是真不忠不孝,要么是真蠢!但根据他刚才顛倒黑白的说辞,他应该是不忠不孝,而不是真蠢!”
  弘历继续给弘晟扣帽子,逼著弘晟继续自证,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弘晟彻底破防暴怒,而起身指著弘历:“弘历!你这个无耻卑鄙之徒,是你在这里顛倒,来得早和来得晚有什么区別,你嘛揪著这种鸡蒜的事不放?!”
  “汗阿玛,堂兄这是真的不忠不孝,居然敢训飭!”
  “儿臣於国,是堂堂亲王,於家,是其堂弟,他却这么辱骂儿臣;而在他眼里,对皇孙表露不满这种涉及礼法的事居然是小事!“
  “儿臣本以为他只是被三伯教唆坏了,没想到,他果然若您所言,是本性极坏,还是您更圣明!”
  弘历心里大喜,他就等著弘晟破防自证。
  这样,弘晟就会露出更多漏洞,给他抓住,而让他在雍正面前更好的发挥。
  而且,弘历还一直抓住雍正之前给弘晟“本性极坏”这个点,让素来好面子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任何错处的雍正,主观上更愿意支持他的观点。
  雍正这时已经彻底对弘晟失望。
  尤其是弘历带著一种佩服的口吻说他圣明,弘晟的確本性极坏,而弘晟又说他也特別在乎的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雍正更是对弘晟厌恶到了极致,觉得弘晟对礼法的蔑视已经到了常严重的地步,也就冷声道:“弘历说的没错。”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是阿其那,是赛思!”
  接著,雍正更是厉声指著弘晟,大声骂了起来,骂后,都还在颤抖著双唇。
  雍正的暴怒让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弘晟自己也十分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失態的和弘历爭执了一下而已,自己四叔怎么愤怒的恨不得杀了自己,居然骂自己是阿其那,塞思黑,还说自己不配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衡臣,擬旨!”
  “閒散宗室弘晟,皇考在世亦言其不肖,如今更是逶过於父,舍忠於君—过继圈禁亦不能惩其罪,著改旨將弘晟黄带子革去,改名为塞思黑!”
  “朕亦將撰文祭告奉先殿,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鑑戒!“
  雍正这时下了旨,且依旧把康熙搬了出来,说康熙也早就看不惯弘晟。
  “至於允祉!”
  雍正说到这里,也冷冷看向了允祉。
  “原系昏庸下质,不明大义之人!”
  “从前皇考因伊不孝不忠,屡经降上諭切责,朕御极以来,允祉举动无礼。妄行瀆奏之处、不可枚举。“
  “朕思现在惟此一兄,故事事容忍,但允祉今日於诸王大臣前、愤怒情状,实属悖逆。”
  “但朕兄弟內、如此等者几人,故为此种狂妄,必欲令朕將伊等治罪,其心诚不可解,良由朕不能感化所致,亦未可谓皆若辈之罪也。”
  “故允祉免其褫爵拘禁,从宽著降亲王为郡王,撤去佐领五个,视其改过与否。”
  允祉退后了几步,接著就万念俱灰地跪了下来:“臣谢皇上开恩!”
  弘晟则已瘫倒在地。
  数日后,弘历来了老十府上。
  老十则指著被新筑高墙围起来的小屋说:“塞思黑就被关在里面!”
  “三伯糊涂,难道你也跟著糊涂?”
  “还是说,三伯刻意来迟,而你也在刻意跟著来迟,而难掩自己对皇孙出生一事的不满?!”
  弘历詰问起弘晟来。
  他没拿谁先挑衅老十三,谁先构陷老十四这种人尽皆知的事说事,而是故意拿涉及日常细节的小事来问弘晟。
  因为,他清楚,雍正最在乎这些细节,也对这些细节最为注意。
  在大清这个皇权极大的时代,要想让对手彻底没有扭转结果的机会,就得时刻让皇权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弘历没有选择能让老十三、老十四乃至老十更加达到的理由说事,而拿那更引起雍正共鸣的事来说事。
  雍正听到弘历提到老三来迟时,心里就已经起了无名火,而想到了那日老三姍姍来迟的场景,然后听弘历质问弘晟为何没提醒老三,更是让他深以为然,对弘晟也更恨上了几分。
  弘晟这时下意识地自证起来:“我是没有提醒阿玛来得早一些,但我和阿玛不都来了吗?!”
  “很好!”
  “汗阿玛,您听见了吧,他自己承认没有提醒三伯。”
  “他这要么是真不忠不孝,要么是真蠢!但根据他刚才顛倒黑白的说辞,他应该是不忠不孝,而不是真蠢!”
  弘历继续给弘晟扣帽子,逼著弘晟继续自证,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弘晟彻底破防暴怒,而起身指著弘历:“弘历!你这个无耻卑鄙之徒,是你在这里顛倒,来得早和来得晚有什么区別,你嘛揪著这种鸡蒜的事不放?!”
  “汗阿玛,堂兄这是真的不忠不孝,居然敢训飭!”
  “儿臣於国,是堂堂亲王,於家,是其堂弟,他却这么辱骂儿臣;而在他眼里,对皇孙表露不满这种涉及礼法的事居然是小事!“
  “儿臣本以为他只是被三伯教唆坏了,没想到,他果然若您所言,是本性极坏,还是您更圣明!”
  弘历心里大喜,他就等著弘晟破防自证。
  这样,弘晟就会露出更多漏洞,给他抓住,而让他在雍正面前更好的发挥。
  而且,弘历还一直抓住雍正之前给弘晟“本性极坏”这个点,让素来好面子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任何错处的雍正,主观上更愿意支持他的观点。
  雍正这时已经彻底对弘晟失望。
  尤其是弘历带著一种佩服的口吻说他圣明,弘晟的確本性极坏,而弘晟又说他也特別在乎的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雍正更是对弘晟厌恶到了极致,觉得弘晟对礼法的蔑视已经到了常严重的地步,也就冷声道:“弘历说的没错。”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是阿其那,是赛思!”
  接著,雍正更是厉声指著弘晟,大声骂了起来,骂后,都还在颤抖著双唇。
  雍正的暴怒让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弘晟自己也十分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失態的和弘历爭执了一下而已,自己四叔怎么愤怒的恨不得杀了自己,居然骂自己是阿其那,塞思黑,还说自己不配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衡臣,擬旨!”
  “閒散宗室弘晟,皇考在世亦言其不肖,如今更是逶过於父,舍忠於君—过继圈禁亦不能惩其罪,著改旨將弘晟黄带子革去,改名为塞思黑!”
  “朕亦將撰文祭告奉先殿,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鑑戒!“
  雍正这时下了旨,且依旧把康熙搬了出来,说康熙也早就看不惯弘晟。
  “至於允祉!”
  雍正说到这里,也冷冷看向了允祉。
  “原系昏庸下质,不明大义之人!”
  “从前皇考因伊不孝不忠,屡经降上諭切责,朕御极以来,允祉举动无礼。妄行瀆奏之处、不可枚举。“
  “朕思现在惟此一兄,故事事容忍,但允祉今日於诸王大臣前、愤怒情状,实属悖逆。”
  “但朕兄弟內、如此等者几人,故为此种狂妄,必欲令朕將伊等治罪,其心诚不可解,良由朕不能感化所致,亦未可谓皆若辈之罪也。”
  “故允祉免其褫爵拘禁,从宽著降亲王为郡王,撤去佐领五个,视其改过与否。”
  允祉退后了几步,接著就万念俱灰地跪了下来:“臣谢皇上开恩!”
  弘晟则已瘫倒在地。
  数日后,弘历来了老十府上。
  老十则指著被新筑高墙围起来的小屋说:“塞思黑就被关在里面!”
  “三伯糊涂,难道你也跟著糊涂?”
  “还是说,三伯刻意来迟,而你也在刻意跟著来迟,而难掩自己对皇孙出生一事的不满?!”
  弘历詰问起弘晟来。
  他没拿谁先挑衅老十三,谁先构陷老十四这种人尽皆知的事说事,而是故意拿涉及日常细节的小事来问弘晟。
  因为,他清楚,雍正最在乎这些细节,也对这些细节最为注意。
  在大清这个皇权极大的时代,要想让对手彻底没有扭转结果的机会,就得时刻让皇权站在自己这边。
  所以,弘历没有选择能让老十三、老十四乃至老十更加达到的理由说事,而拿那更引起雍正共鸣的事来说事。
  雍正听到弘历提到老三来迟时,心里就已经起了无名火,而想到了那日老三姍姍来迟的场景,然后听弘历质问弘晟为何没提醒老三,更是让他深以为然,对弘晟也更恨上了几分。
  弘晟这时下意识地自证起来:“我是没有提醒阿玛来得早一些,但我和阿玛不都来了吗?!”
  “很好!”
  “汗阿玛,您听见了吧,他自己承认没有提醒三伯。”
  “他这要么是真不忠不孝,要么是真蠢!但根据他刚才顛倒黑白的说辞,他应该是不忠不孝,而不是真蠢!”
  弘历继续给弘晟扣帽子,逼著弘晟继续自证,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弘晟彻底破防暴怒,而起身指著弘历:“弘历!你这个无耻卑鄙之徒,是你在这里顛倒,来得早和来得晚有什么区別,你嘛揪著这种鸡蒜的事不放?!”
  “汗阿玛,堂兄这是真的不忠不孝,居然敢训飭!”
  “儿臣於国,是堂堂亲王,於家,是其堂弟,他却这么辱骂儿臣;而在他眼里,对皇孙表露不满这种涉及礼法的事居然是小事!“
  “儿臣本以为他只是被三伯教唆坏了,没想到,他果然若您所言,是本性极坏,还是您更圣明!”
  弘历心里大喜,他就等著弘晟破防自证。
  这样,弘晟就会露出更多漏洞,给他抓住,而让他在雍正面前更好的发挥。
  而且,弘历还一直抓住雍正之前给弘晟“本性极坏”这个点,让素来好面子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任何错处的雍正,主观上更愿意支持他的观点。
  雍正这时已经彻底对弘晟失望。
  尤其是弘历带著一种佩服的口吻说他圣明,弘晟的確本性极坏,而弘晟又说他也特別在乎的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雍正更是对弘晟厌恶到了极致,觉得弘晟对礼法的蔑视已经到了常严重的地步,也就冷声道:“弘历说的没错。”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是阿其那,是赛思!”
  接著,雍正更是厉声指著弘晟,大声骂了起来,骂后,都还在颤抖著双唇。
  雍正的暴怒让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弘晟自己也十分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失態的和弘历爭执了一下而已,自己四叔怎么愤怒的恨不得杀了自己,居然骂自己是阿其那,塞思黑,还说自己不配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衡臣,擬旨!”
  “閒散宗室弘晟,皇考在世亦言其不肖,如今更是逶过於父,舍忠於君—过继圈禁亦不能惩其罪,著改旨將弘晟黄带子革去,改名为塞思黑!”
  “朕亦將撰文祭告奉先殿,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鑑戒!“
  雍正这时下了旨,且依旧把康熙搬了出来,说康熙也早就看不惯弘晟。
  “至於允祉!”
  雍正说到这里,也冷冷看向了允祉。
  “原系昏庸下质,不明大义之人!”
  “从前皇考因伊不孝不忠,屡经降上諭切责,朕御极以来,允祉举动无礼。妄行瀆奏之处、不可枚举。“
  “朕思现在惟此一兄,故事事容忍,但允祉今日於诸王大臣前、愤怒情状,实属悖逆。”
  “但朕兄弟內、如此等者几人,故为此种狂妄,必欲令朕將伊等治罪,其心诚不可解,良由朕不能感化所致,亦未可谓皆若辈之罪也。”
  “故允祉免其褫爵拘禁,从宽著降亲王为郡王,撤去佐领五个,视其改过与否。”
  允祉退后了几步,接著就万念俱灰地跪了下来:“臣谢皇上开恩!”
  弘晟则已瘫倒在地。
  数日后,弘历来了老十府上。
  老十则指著被新筑高墙围起来的小屋说:“塞思黑就被关在里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