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凤来寺城

  自从那日父子之间的谈话之后,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光景,忙忙碌碌的春耕也已经结束了。
  这一日,在春寒料峭之中,熊伏左兵卫一大清早地就将次郎和三郎的行李准备好了,叮嘱着太郎看家之后,就带着自己两个小一些的儿子向着村外走去。
  熊伏村外的道路上,也有着几个村子里的青壮在等候,春耕结束之后,村子里也要去市集里购买些生活的物质,这些小青年们也倒是可以顺便见见世面。
  战国乱世里,就算是山里也不安稳,除了各种各样的猛兽之外,大山里的某些山头还是有一些山贼在盘踞,当然,说是山贼,不过是些山外的流民逃避战乱之后躲避到大山里,然后并不给任何势力缴纳贡赋的存在,当然,说他们是山贼的原因到也简单,就是这些山民们除了种地之外,另外一大副业就是抢劫,平日里居则为民,出则为匪,是这大山里各个家族最为头疼的存在。
  几个村子里的青壮年,各个裹着一身灰黑色的麻布衣服,手中拄着一根齐眉高的哨棒,肩挑着山里的土产,在狭窄的山路上健步如飞。而在前头开路的,便是身为武士兼为村长的熊伏左兵卫,只见他身着一件干净一些的灰袍,头戴斗笠,腰挂长刀,背后背着行囊,脚踏一双草鞋,左手拄着一根长矛,右手牵着一头毛驴。而毛驴之上端坐着的,便是他的两个儿子,次郎和三郎。
  熊伏次郎虽说几年之前,就已经随着父亲去过凤来寺城了,但依旧是十分的兴奋,坐在毛驴之上,对着身后的三郎叽叽喳喳的讲着凤来寺城的景象。但是作为主角的熊伏三郎,却是坐在毛驴之上昏昏沉沉地打着瞌睡,主要是过去的这一个月中,忙碌的春耕快要把他给累坏了,根本没有听见熊伏次郎在说些什么。
  这一次的旅途倒也顺遂,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天色黯淡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凤来寺城。
  所谓凤来寺城者,位于熊伏家的熊伏村西南处十几里开外,是方圆几十里处最大的人类聚集地,也是此地贵族武士凤来寺家的本据。
  凤来寺城,原本便叫凤来寺,是这片大山里的寺庙,只是自战国大乱以来,处处人心动荡,各地舞刀弄枪,豪杰四起,战乱不休,流民无家可归,而山里头的和尚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寺产,便也各自组建起了自己的武装,僧兵。
  而岛国的和尚又与中原的和尚们不同,岛国的和尚是不禁酒肉,不禁婚娶的,而又在战国时代开启之后组建僧兵,各个寺庙的和尚们就立马开始了战国大名化和世俗化,与外界的贵族武士们也没有什么不同了。
  凤来寺城,说是一座城,只是在中原人眼光的三郎开来,这终究只是一座大型山寨而已,了不起这就是一座防卫森严的地主大院。
  整座凤来寺城依托凤来山,又以山腹处的凤来寺为中心,往下延伸构筑了两道城墙,凤来寺大殿之外构筑的一人高的石质矮墙称之为一之丸,一之丸之外的几十米处,以木头为材料构筑的另一道城墙便称之为二之丸,二之丸再往外,就是一大片没有城墙保卫的木质房屋,便称之为城下町。
  站在山脚下的城下町之中,熊伏次郎和村子里的几个青壮在哪里啧啧称叹,小小的熊伏村与这座凤来寺城的差距也着实是太大了,也不怪这些山民们个个称奇。便是熊伏三郎,虽说对着这座城市的规模毫不惊讶,但也对着这古色古香的战国建筑好奇不已,借着月光在四处乱看。
  只是这个时候终究天色已晚,几米之外就已经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了,只听见熊伏左兵卫招呼一声,几个熊伏村的来人便随着村长的召唤往城下町里面走去。
  弯弯绕绕没多久,就走到了一间大房子的门前,门前挂着一块招牌,货栈。所谓货栈者,仓库是也,给各个过路的行商存贮商货的地方。货栈这种地方,也不是天天都有人存货的,地方空着也是空着,货栈的拥有者倒也精打细算,把仓库里空闲的地方便宜租给相熟的山民休息打地铺,赚些茶水钱,倒也不算浪费。
  熊伏左兵卫敲开了货栈的大门,给了相熟的货栈看门人几个大钱,便带着村子里的人往货栈里走去,货栈里空间广大,既不漏雨,也不透风,而且地上还有许多的稻草铺叠,相比于城下町中唯一的客栈,实在是便宜太多了。
  这时候的天色已经很暗了,熊伏左兵卫先将毛驴栓在后院的马厩里,又去看门人那里讨来了油灯,来到货栈里后就招呼着众人将地上的稻草铺叠成床型,再然后让众人开始洗漱修息,他提着油灯,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次郎和三郎与众人一块往后院的水井处打水洗漱。大半个时辰之后,山里头的乡亲们一阵嬉闹之后,油灯也已经燃烧殆尽,一群人才怡怡然地走了回来,睡到了刚刚铺垫好的床铺之上,不一会儿,疲惫的人们鼾声四起,一夜天明。
  正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第二天一早,熊伏三郎便觉得自己身上瘙痒无比,起身一看,发现自己全身上下长起了红疹,这可把三郎吓了一跳,便赶紧将事情告诉了父亲熊伏左兵卫。但哪知熊伏左兵卫一点也不着慌,随口说道:“这不过是虱子咬的罢了。”说完后,便在门外抓起一把土尘,口吐一口唾沫,在手中和了一和,就往三郎的身上抹去。
  小小的三郎哪里挣扎得过大人,不一会儿便抹得一身灰,小三郎气的头上青筋直冒,只是却又无可奈何。
  小儿子三郎的无奈表情逗得熊伏左兵卫哈哈大笑,却又让他感觉有些疑惑,因为三郎爱干净的习惯看着实在是不像自己家的孩子,更不像是大山里的孩子,着实是让他很困惑不解啊。
  天色已亮,熊伏村众人洗漱完毕之后,熊伏左兵卫就让村子里的青壮们去城下町之中的市集里卖掉村子里的土产,再购买些村子里急需的物资,而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却在货栈里整顿仪表,这已经是来到凤来寺城的第二天了,也该是拜访自己的主家凤来寺元慧的时候了。
  凤来寺元慧,即是凤来寺的住持,也是凤来寺家的家主,他即是和尚,也是城主,更是这方圆几十里大山的领主。
  吃过带来的早饭,熊伏左兵卫便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往山上的凤来寺走去,整个凤来寺的城下町倒也不是很大,不过走了十几分钟,一行三人就走到了三之丸的门前。
  熊伏左兵卫快步往前两步,躬身对着门前的两个看门足轻说道:“还请向主家报告,家臣熊伏左兵卫与他的两个儿子前来拜见家主。”
  门前的两个足轻对视了一眼,脸上表情戏谑,也不回话,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两个足轻一见眼前这个如老农般男人,便知道这一定就是本家在外不受信用的地头武士,否则哪有这般的对着两个小小的足轻低声下气的。
  这两个足轻想的倒也是对的,熊伏家被收录在凤来寺家的家臣录中也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因为这个事情,整个熊伏村饿死了将近一半人,说是对凤来寺家没有怨恨,谁信?所以凤来寺家对熊伏家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信任可言。
  熊伏左兵卫的头鞠了更低了,为了能够进入凤来寺城中,为了让两个儿子能够进入凤来寺的寺子屋,这个男人再一次地把尊严踩在脚底下,他的脸上露出了谄媚的笑容,又在胸口摸出了几个大钱,往前一步殷勤地塞入了前面一个足轻的手中。
  那个足轻颠了颠手中的几个大钱,又笑着分了几枚给另一个足轻,便对着眼前的熊伏左兵卫大声喊道:“知道了,你就在这里等着吧!”说完,便打开大门,往着山城里不慌不忙地走去。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头顶上的太阳也开始高高悬起,热辣的阳光照耀在熊伏家父子三人的身上,而三人却如同雕像般矗立在大门前,一动也不敢动。
  “熊伏家的境遇还真是糟糕啊!”熊伏三郎顶着头顶的大太阳默默地想到。“也不知道里面的人什么时候出来啊!”
  有道是说曹操,曹操就到,熊伏三郎不过是在心里吐槽了几句,山城里就有几个人走了出来,当先一人,样貌不过是四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却比现今只有三十多岁的熊伏左兵卫还要精神。
  “哈哈,是熊伏家的人来了啊,别再在外面站着了,快进来吧。”那人还没走到门前,笑声倒是先传了过来。
  熊伏左兵卫见到来人,连忙迎上前去,躬身拜道:“熊伏左兵卫携两子,熊伏次郎和熊伏三郎,拜见龙堂寺大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