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虐杀小豆丁

  马德里城外战事依然激烈,党西班牙军队推进到这里的时候,共和政府就已经迁都了。
  坦克部队已经在外围交手,西班牙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战绩和dé国人坦克的快速突进是分不开的。
  在二战中,要说哪个国家的坦克质量最差,那就非苏俄的坦克莫属了。
  火力不错,装甲低,至于推进能力那简直就是垫底。
  T-34坦克看上去非常有名,其实是各国主战坦克中最差的,只不过是宣传的结果,似乎是因为两国的关系吧。
  比如现在还有资料上显示苏俄和dé国共同划分波兰是出于和dé国签订协议的无奈,为了遵守协议才这么做的。
  这不是扯淡么!侵略就是侵略,无论是出于对领土的渴求还是将战线推进到波兰,增加战略纵深预防dé国的进攻,都是不错的理由,国家利益而已,没必要去美化。
  鼎鼎大名的T-34坦克发动机寿命只有300-400小时,全590速也就是区区的一千多公里。战场上哪来那么多全速,所以甚至大部分坦克开动300公里就已经报废了。
  而无论是谢尔曼坦克还是豹式坦克,这不过是一次中修的距离。
  当然他们的T-34坦克一般是活不过100公里就被击毁了,这也是为什么要造6.7万辆T-34的原因。
  苏俄的战略思想就是,造出来然后消耗小,接着继续制造,反正也用不了多久。
  这是一种悲哀,没有精密工业,只能粗制滥造的悲哀。
  性能不足,只能数量来弥补,
  苏联靠的是坦克海战术,降低成本拼消耗,而dé国自然是不能这么干。
  鲁道夫不会受到后世所谓军事专家的影响,大肆的去学苏俄,用T-34那套,降低坦克性能形成数量优势。
  因为苏俄根本就造不出大量的精工坦克,而且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防(bgah)守方,也不需要靠着坦克去推进。
  只要停在那里,dé国人来了,顶上去就是了。
  对于dé国来说精密的工业才是他们的根本,坦克海需要,但是绝不是靠降低性能,因为他们
  苏俄的战役都是靠人命和物资去堆出来的,不断的消耗dé国人和他们的武器,等到dé国消耗不起了,他们就胜利了。
  双方的战损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苏俄人可以肆意的浪费他们的坦克兵,步兵的生命,dé国人耗不起。
  苏俄人有法国人,ying国人,米国人的帮助东西夹击。dé国人也没有,只有一个不那么靠谱的意大利。
  所以鲁道夫依然要走精英路线,你能总共造十万两坦克,那么我就在你苏俄战场投入三万辆,四万辆豹式,而且是更精密的豹式。更强大的虎式,让你的坦克海见鬼去吧。
  双方坦克在马德里外遭遇。
  即便是处于防守方,但是共和军依然是希望掌握主动的。
  T-26坦克目前苏俄在西班牙的主力坦克,比他们的T-24坦克要先进得多,当然仅仅是在火力方面。
  45MM的坦克炮,在二战中简直就是个渣,但是在现在绝对是强悍的移动堡垒了,即便是他只有区区的15-20MM的护甲。
  虽然这种坦克的防御力很差,但是45MM的坦克炮威力已经是不错了。
  能够在上千米的距离上就对西班牙的坦克造成压制,而西班牙叛军那种10吨都不到的坦克,安装的还是小口径的机关炮。
  T-26坦克隆隆作响开上了战场,后面跟着的是共和军。
  “T-26?快退!”
  党西班牙国民军看到的是苏俄人的坦克后,列车长脸色就变了,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下了命令。
  他们是小豆丁CV系列坦克,重不过6吨,武器是8毫米的机枪。
  对方有十吨,45毫米的坦克炮。,可以轻易的击毁自己。
  西班牙国民军不傻,在第一时间,步兵选择了后撤,坦克开始倒钩调头。
  只不过,坦克这种东西前进或许速度还不算太慢,掉头,就目前来说还是个技术活。
  步兵们瞬间就跑的没影了,但是坦克可没那么快。
  跟在T-26坦克后面的西班牙共和军兴奋的大叫,被dé国坦克一路冲杀,他们已经好久没试过在战场上碾压对手的感觉了。
  这也是西班牙国民军能快速推进的原因,dé国人的坦克直接不带步兵,最快的速度前冲,国民军步兵远远的落在他们的身后。
  冲到他们的阵地上就是一顿肆虐,更不用说双方在平原中相见了。
  现在苏联老大哥的坦克一出现就把国民军给吓跑了。
  T-26在共和军的欢呼下加大速度,脱离了步兵的保护往前冲去。
  在相距大概800米的时候,一辆坦克便是停了下来。
  “瞄准!开火!”
  列车长义气风发的大喊道。
  “轰!”坦克炮一抖,45MM的炮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向前飞去。
  不得不说苏联人的技术要比西班牙人好得多,而且他们根本不用考虑国民军的坦克反击,至少在命中率上。
  穿甲弹直接命中了CV小豆丁,15MM的装甲根本无法防护住45MM的穿甲弹袭击,直接被撕开一个口子,炮弹钻了进去。
  “轰!”
  坦克直接被贯穿,熊熊大火直接燃烧起来,要不是坦克里面没有炮弹,还会是一场绚丽的殉爆。
  在T-26面前,这种小豆丁不堪一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