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_免费小说-最新最好看小说完本排行榜>书库>都市青春>我独享卡池> 第126章 我有一法只渡有缘人(求月票)

第126章 我有一法只渡有缘人(求月票)

  第126章 我有一法只渡有缘人(求月票)
  听完上仙的话,沈妙薇只觉得对方高深莫测。
  因为她近日确实遇到了糟心事和不寻常的怪事——全都被上仙“王希之”给说中了。
  “上仙法眼。”
  她忙再拜,语气更是恭敬几分。也不再迟疑,便开口讲述起来。
  沈妙薇是沈家独女,生母早逝,父亲沈瀚现为北联政府二把手,纳有三房姨太太。
  北联政府占据锁龙关以北地盘,相当于大麓北境之王。与中土晨国、南部晋国两方军阀势力分庭抗礼。
  沈家在北联省城平海市地位崇高,其父沈瀚被称为“沈帅”,说一不二,被人敬畏。
  而沈妙薇所说的糟心事便源于此。
  北联一把手,总司令谢兴龙为当今谢家掌舵人,其膝下有四子。长子于前年被人暗杀,二子离家出走,幺子尚且年幼,唯独三子谢炎枢正处弱冠,并未婚娶。
  于是,谢兴龙请媒上门提亲,想与沈家联姻。
  沈妙薇极为抗拒此事。
  先不说谢炎枢相貌丑陋,方头大耳、五短身材,此人性子更是恶劣至极,欺男霸女、不学无术……还有传闻,其染上“梦瓷”(西洋药膏),且嗜好风月与马吊。
  好在沈父对女儿疼爱有加,也不愿她嫁给那纨绔,坠入火坑。
  此事便连拒两次。
  怎奈谢家强势,似是不肯罢休,又请来各路名流说客、组织画展、送礼,甚至还让沈妙薇曾经的一位绘画老师登门劝说。
  总之费尽心思想促成这门亲事。
  前天,谢炎枢还递来代笔书信,邀约沈妙薇外出踏春。
  可把她膈应坏了。
  沈父在家时还好说,谢家也不会做什么出格事,可若是沈父有事外出呢?
  沈妙薇总不至于一直躲在家里。
  她便向上仙求助。
  “夫天地熔炉,锻铁为钢。九霄雷霆,淬玉成光。昔韩非子云‘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王希想了想,语气平静道。
  “沈家小姐,你缺乏力量,故而畏手畏脚,被世俗所扰。倘若你有力量,又何惧那谢家逼亲,谢三对你不轨?”
  “……”
  闻言,沈妙薇陷入了沉默。
  “上仙说的是。”
  她表情落寞暗淡,眉宇伤感。
  “可我只是一介女子,除了绘画丹青,并无所长……大麓尚武,外有洋寇入侵,内有军阀乱战,父亲掌管兵马,可这些又与我何干?”
  “我没有掌握力量的资格。”
  倏地,沈妙薇似是这才读懂上仙的意思,猛抬头,满脸希冀道:
  “小女子冒昧,上仙以梦相托,又借画现身,是否愿救小女子于苦海?”
  王希去洗手间刷了个牙,又洗了把脸,趁机思考了一番。
  他对玄妙异世界所知甚少,勇协数据库中记载的也多为迷宫和灾害信息,参考性不高……沈妙薇很特殊,她绘的画形成了双方交流的媒介。
  王希可通过她,进一步了解那方世界的详情。并且,这沈家大小姐身份不低,想必还是个富婆,结交一番有助于他未来的冒险探索之旅。
  “上仙?”
  沈妙薇右手轻搭着左腕,置于腹前,微蹲低头,保持着仕女礼。
  可等了半天,都没听见回应,不由焦急忐忑。
  “上仙您还在吗?”
  终于,那缥缈淡漠的声音传来:
  “我有一法,只渡有缘人。”
  沈妙薇不由一喜,脑袋更低了。
  “不知小女子算不算得上有缘人?可得上仙法门否?”
  “世外大梦几千秋,不知今夕是何年。冥冥惺忪唯识卿,独有春风到眼前。”
  那不可捉摸的声音似是带笑。
  “沈家小姐自然算是有缘人。”
  闻言,沈妙薇心中一喜。
  她虽是女子,却也饱读诗书,不禁暗暗咋舌。
  上仙乃是世外高人,竟一觉睡了几百上千年……两人的相识,似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她眸中莹然有光,双手交迭于腹前,深深一拜。青丝垂落间,嗓音轻颤却字字郑重:
  “上仙垂怜,妙薇何德何能,竟蒙赐缘法。昔闻‘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今得仙缘点化,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
  “妙薇愿执弟子礼,晨昏供奉,谨遵教诲。若蒙不弃……家中虽无琼浆玉露,却有祖传‘松烟墨’一方,乃前朝大麓御赐之物。另藏《九霄环佩》古琴一张,音色清越,或可伴上仙清修。”
  语罢,她忽觉唐突,颊生红晕,忙补充:
  “自然,凡俗之物难入仙眼,总比那金砖珠宝银元强些。若上仙另有差遣,妙薇纵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
  王希躺在客厅沙发上,砸吧着嘴。
  这姑娘确实是个知书达礼的富家女。但他要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又不是万能牌,根本带不过来。
  “沈家小姐有心了。”
  王希说着,念头转动。
  传什么法呢?
  首先排除「伦道尔锻体法」和「凛冬冥想法」,这两门功法明显不合适。前者是挨打的战场锻体术,后者需要苛刻的天赋体质。
  「月夜呼吸法」也不行,毕竟都不清楚玄妙世界有没有魔力。
  只有「梨园九韵戏」了。
  “你眼下不过凡俗,贸然接触仙法有害无益,也难以入门,需谨记循序渐进……我先传你一门强身健体之法,不说以一敌百,寻常八九壮汉也近不得你身,若遭遇不可敌之危险,亦能凭矫健身手逃命保全,如何?”
  “妙薇谢上仙传法!”
  女孩连忙道。
  她生怕怠慢,又取来纸笔。
  随着王希将「梨园九韵戏」的法门道出,沈妙薇以行书落笔,快速记录。
  少倾。
  一篇六百余字的功法便记在了纸上,沈妙薇置笔浏览,又小声默念。
  她面露不解,朝画像恭敬问道:
  “上仙,这法门怎……怎有点像是戏班子练的?”
  “世俗百道皆为法。”
  画像传来平静的回答。
  “贩夫走卒、伶人画工,若至精微处,皆可通玄。世人只道修仙须斩断红尘,可笑总向云外寻仙,殊不知‘大道至简,触目皆真。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沈妙薇呢喃,面颊微红,既觉得上仙言辞不雅,但又认为暗含深理。
  又听那上仙年轻清朗的嗓音道:
  “庖丁解牛,由技入道。张旭观剑,笔走龙蛇。一草一木,一饮一啄,无非天道。”
  “你若悟了,戏台便是福地,锣鼓便是雷音。若不悟,纵踏遍三十六洞天,也不过一介凡俗。”
  “禅宗有云‘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你今日所问,三百年前早有人答了。”
  “谨遵上仙教诲。”
  沈妙薇起身行礼,认真道:
  “妙薇定刻苦修习九韵戏,不负上仙所望。”
  “善,孺子可教也。”
  王希故作高人,语气欣慰。
  这时,沈妙薇悄悄抬眸,偷瞄着画像上的俊俏郎君,冷不丁问了句:
  “不知上仙可否现身一叙,妙薇想亲手奉茶,为您抚琴。”
  “……”
  王希沉默了。
  别说他没法现身,就算可以,也不太愿意与这姑娘打照面。
  仙人不说仙气飘飘,也得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装扮。他现在光着膀子大裤衩子,脚底踹着一对人字拖……逼格怕是会瞬间掉光。
  “你我终会相见,眼下时机未到。”
  “上仙何出此言?”
  沈妙薇不解。
  王希掏了掏耳朵,张口就来:
  “此番苏醒乃天道指引,吾欲重返人间渡此劫,更往高处。”
  “渡、渡劫?!”
  女孩很是惊讶。
  神仙渡劫,必定凶险。
  “大梦经年,红尘未了。此去当历三千风雪,九万悲欢……届时,我们自会见面。”
  “上仙欲渡红尘劫,妙薇知晓了。如若所需,尽情吩咐。”
  女孩深吸口气,道。
  眼底生出一抹期待。
  期待与上仙的见面。
  片刻后。
  小洋楼二层闺房卧室里,响起了阵阵清泉流响般的琴音。
  却是一袭旗袍的沈妙薇正端坐画前,焚香抚琴。
  因为“上仙大梦一场,不知凡间岁月”,故而由她为上仙讲述了一番当今大麓的情况,以及最近在平海市发生的怪事。
  ‘城东民区莫名动乱,相熟邻里互相残杀,乃至亲人朋友也不放过,死伤无数。’
  ‘城西出现数对年轻男女离奇暴毙,死状干瘪如皮。’
  ‘城南闹瘟,偶闻狮吼,不少商贾与平民患病。’
  ‘城外据传有樵夫遇见二丈高的奇怪道士,领十余童男童女于郊野穿过,眨眼不见。’
  王希回想沈妙薇所述。
  他愈发觉得那方世界诡谲危险。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志怪之说,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玄妙世界与童话世界一样,确实存在着超凡力量。
  但相较于魔物,王希觉得那些妖精鬼怪恐怕更难对付……
  说不定,还真有神仙。
  ‘走一步算一步,等到真正降临后,再做打算。’
  王希思量着。
  ‘最起码,先从沈妙薇这里,大致了解到了基本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像只无头苍蝇。’
  待沈家小姐抚琴一曲后。
  只听那画像发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妙薇姑娘琴技精湛,我沉睡许久,苏醒后便能聆听此曲,甚慰。”
  “若将来能有幸目睹希之先生仙容,定当面为您起舞……”
  沈妙薇听到夸赞,面颊泛红。
  她抿着小嘴,露出酒窝,喃喃道:
  “真期望那一天的到来。”
  (本章完)
  “妙薇谢上仙传法!”
  女孩连忙道。
  她生怕怠慢,又取来纸笔。
  随着王希将「梨园九韵戏」的法门道出,沈妙薇以行书落笔,快速记录。
  少倾。
  一篇六百余字的功法便记在了纸上,沈妙薇置笔浏览,又小声默念。
  她面露不解,朝画像恭敬问道:
  “上仙,这法门怎……怎有点像是戏班子练的?”
  “世俗百道皆为法。”
  画像传来平静的回答。
  “贩夫走卒、伶人画工,若至精微处,皆可通玄。世人只道修仙须斩断红尘,可笑总向云外寻仙,殊不知‘大道至简,触目皆真。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沈妙薇呢喃,面颊微红,既觉得上仙言辞不雅,但又认为暗含深理。
  又听那上仙年轻清朗的嗓音道:
  “庖丁解牛,由技入道。张旭观剑,笔走龙蛇。一草一木,一饮一啄,无非天道。”
  “你若悟了,戏台便是福地,锣鼓便是雷音。若不悟,纵踏遍三十六洞天,也不过一介凡俗。”
  “禅宗有云‘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你今日所问,三百年前早有人答了。”
  “谨遵上仙教诲。”
  沈妙薇起身行礼,认真道:
  “妙薇定刻苦修习九韵戏,不负上仙所望。”
  “善,孺子可教也。”
  王希故作高人,语气欣慰。
  这时,沈妙薇悄悄抬眸,偷瞄着画像上的俊俏郎君,冷不丁问了句:
  “不知上仙可否现身一叙,妙薇想亲手奉茶,为您抚琴。”
  “……”
  王希沉默了。
  别说他没法现身,就算可以,也不太愿意与这姑娘打照面。
  仙人不说仙气飘飘,也得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装扮。他现在光着膀子大裤衩子,脚底踹着一对人字拖……逼格怕是会瞬间掉光。
  “你我终会相见,眼下时机未到。”
  “上仙何出此言?”
  沈妙薇不解。
  王希掏了掏耳朵,张口就来:
  “此番苏醒乃天道指引,吾欲重返人间渡此劫,更往高处。”
  “渡、渡劫?!”
  女孩很是惊讶。
  神仙渡劫,必定凶险。
  “大梦经年,红尘未了。此去当历三千风雪,九万悲欢……届时,我们自会见面。”
  “上仙欲渡红尘劫,妙薇知晓了。如若所需,尽情吩咐。”
  女孩深吸口气,道。
  眼底生出一抹期待。
  期待与上仙的见面。
  片刻后。
  小洋楼二层闺房卧室里,响起了阵阵清泉流响般的琴音。
  却是一袭旗袍的沈妙薇正端坐画前,焚香抚琴。
  因为“上仙大梦一场,不知凡间岁月”,故而由她为上仙讲述了一番当今大麓的情况,以及最近在平海市发生的怪事。
  ‘城东民区莫名动乱,相熟邻里互相残杀,乃至亲人朋友也不放过,死伤无数。’
  ‘城西出现数对年轻男女离奇暴毙,死状干瘪如皮。’
  ‘城南闹瘟,偶闻狮吼,不少商贾与平民患病。’
  ‘城外据传有樵夫遇见二丈高的奇怪道士,领十余童男童女于郊野穿过,眨眼不见。’
  王希回想沈妙薇所述。
  他愈发觉得那方世界诡谲危险。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志怪之说,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玄妙世界与童话世界一样,确实存在着超凡力量。
  但相较于魔物,王希觉得那些妖精鬼怪恐怕更难对付……
  说不定,还真有神仙。
  ‘走一步算一步,等到真正降临后,再做打算。’
  王希思量着。
  ‘最起码,先从沈妙薇这里,大致了解到了基本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像只无头苍蝇。’
  待沈家小姐抚琴一曲后。
  只听那画像发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妙薇姑娘琴技精湛,我沉睡许久,苏醒后便能聆听此曲,甚慰。”
  “若将来能有幸目睹希之先生仙容,定当面为您起舞……”
  沈妙薇听到夸赞,面颊泛红。
  她抿着小嘴,露出酒窝,喃喃道:
  “真期望那一天的到来。”
  (本章完)
  “妙薇谢上仙传法!”
  女孩连忙道。
  她生怕怠慢,又取来纸笔。
  随着王希将「梨园九韵戏」的法门道出,沈妙薇以行书落笔,快速记录。
  少倾。
  一篇六百余字的功法便记在了纸上,沈妙薇置笔浏览,又小声默念。
  她面露不解,朝画像恭敬问道:
  “上仙,这法门怎……怎有点像是戏班子练的?”
  “世俗百道皆为法。”
  画像传来平静的回答。
  “贩夫走卒、伶人画工,若至精微处,皆可通玄。世人只道修仙须斩断红尘,可笑总向云外寻仙,殊不知‘大道至简,触目皆真。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沈妙薇呢喃,面颊微红,既觉得上仙言辞不雅,但又认为暗含深理。
  又听那上仙年轻清朗的嗓音道:
  “庖丁解牛,由技入道。张旭观剑,笔走龙蛇。一草一木,一饮一啄,无非天道。”
  “你若悟了,戏台便是福地,锣鼓便是雷音。若不悟,纵踏遍三十六洞天,也不过一介凡俗。”
  “禅宗有云‘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你今日所问,三百年前早有人答了。”
  “谨遵上仙教诲。”
  沈妙薇起身行礼,认真道:
  “妙薇定刻苦修习九韵戏,不负上仙所望。”
  “善,孺子可教也。”
  王希故作高人,语气欣慰。
  这时,沈妙薇悄悄抬眸,偷瞄着画像上的俊俏郎君,冷不丁问了句:
  “不知上仙可否现身一叙,妙薇想亲手奉茶,为您抚琴。”
  “……”
  王希沉默了。
  别说他没法现身,就算可以,也不太愿意与这姑娘打照面。
  仙人不说仙气飘飘,也得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装扮。他现在光着膀子大裤衩子,脚底踹着一对人字拖……逼格怕是会瞬间掉光。
  “你我终会相见,眼下时机未到。”
  “上仙何出此言?”
  沈妙薇不解。
  王希掏了掏耳朵,张口就来:
  “此番苏醒乃天道指引,吾欲重返人间渡此劫,更往高处。”
  “渡、渡劫?!”
  女孩很是惊讶。
  神仙渡劫,必定凶险。
  “大梦经年,红尘未了。此去当历三千风雪,九万悲欢……届时,我们自会见面。”
  “上仙欲渡红尘劫,妙薇知晓了。如若所需,尽情吩咐。”
  女孩深吸口气,道。
  眼底生出一抹期待。
  期待与上仙的见面。
  片刻后。
  小洋楼二层闺房卧室里,响起了阵阵清泉流响般的琴音。
  却是一袭旗袍的沈妙薇正端坐画前,焚香抚琴。
  因为“上仙大梦一场,不知凡间岁月”,故而由她为上仙讲述了一番当今大麓的情况,以及最近在平海市发生的怪事。
  ‘城东民区莫名动乱,相熟邻里互相残杀,乃至亲人朋友也不放过,死伤无数。’
  ‘城西出现数对年轻男女离奇暴毙,死状干瘪如皮。’
  ‘城南闹瘟,偶闻狮吼,不少商贾与平民患病。’
  ‘城外据传有樵夫遇见二丈高的奇怪道士,领十余童男童女于郊野穿过,眨眼不见。’
  王希回想沈妙薇所述。
  他愈发觉得那方世界诡谲危险。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志怪之说,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玄妙世界与童话世界一样,确实存在着超凡力量。
  但相较于魔物,王希觉得那些妖精鬼怪恐怕更难对付……
  说不定,还真有神仙。
  ‘走一步算一步,等到真正降临后,再做打算。’
  王希思量着。
  ‘最起码,先从沈妙薇这里,大致了解到了基本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像只无头苍蝇。’
  待沈家小姐抚琴一曲后。
  只听那画像发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妙薇姑娘琴技精湛,我沉睡许久,苏醒后便能聆听此曲,甚慰。”
  “若将来能有幸目睹希之先生仙容,定当面为您起舞……”
  沈妙薇听到夸赞,面颊泛红。
  她抿着小嘴,露出酒窝,喃喃道:
  “真期望那一天的到来。”
  (本章完)
  “妙薇谢上仙传法!”
  女孩连忙道。
  她生怕怠慢,又取来纸笔。
  随着王希将「梨园九韵戏」的法门道出,沈妙薇以行书落笔,快速记录。
  少倾。
  一篇六百余字的功法便记在了纸上,沈妙薇置笔浏览,又小声默念。
  她面露不解,朝画像恭敬问道:
  “上仙,这法门怎……怎有点像是戏班子练的?”
  “世俗百道皆为法。”
  画像传来平静的回答。
  “贩夫走卒、伶人画工,若至精微处,皆可通玄。世人只道修仙须斩断红尘,可笑总向云外寻仙,殊不知‘大道至简,触目皆真。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沈妙薇呢喃,面颊微红,既觉得上仙言辞不雅,但又认为暗含深理。
  又听那上仙年轻清朗的嗓音道:
  “庖丁解牛,由技入道。张旭观剑,笔走龙蛇。一草一木,一饮一啄,无非天道。”
  “你若悟了,戏台便是福地,锣鼓便是雷音。若不悟,纵踏遍三十六洞天,也不过一介凡俗。”
  “禅宗有云‘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你今日所问,三百年前早有人答了。”
  “谨遵上仙教诲。”
  沈妙薇起身行礼,认真道:
  “妙薇定刻苦修习九韵戏,不负上仙所望。”
  “善,孺子可教也。”
  王希故作高人,语气欣慰。
  这时,沈妙薇悄悄抬眸,偷瞄着画像上的俊俏郎君,冷不丁问了句:
  “不知上仙可否现身一叙,妙薇想亲手奉茶,为您抚琴。”
  “……”
  王希沉默了。
  别说他没法现身,就算可以,也不太愿意与这姑娘打照面。
  仙人不说仙气飘飘,也得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装扮。他现在光着膀子大裤衩子,脚底踹着一对人字拖……逼格怕是会瞬间掉光。
  “你我终会相见,眼下时机未到。”
  “上仙何出此言?”
  沈妙薇不解。
  王希掏了掏耳朵,张口就来:
  “此番苏醒乃天道指引,吾欲重返人间渡此劫,更往高处。”
  “渡、渡劫?!”
  女孩很是惊讶。
  神仙渡劫,必定凶险。
  “大梦经年,红尘未了。此去当历三千风雪,九万悲欢……届时,我们自会见面。”
  “上仙欲渡红尘劫,妙薇知晓了。如若所需,尽情吩咐。”
  女孩深吸口气,道。
  眼底生出一抹期待。
  期待与上仙的见面。
  片刻后。
  小洋楼二层闺房卧室里,响起了阵阵清泉流响般的琴音。
  却是一袭旗袍的沈妙薇正端坐画前,焚香抚琴。
  因为“上仙大梦一场,不知凡间岁月”,故而由她为上仙讲述了一番当今大麓的情况,以及最近在平海市发生的怪事。
  ‘城东民区莫名动乱,相熟邻里互相残杀,乃至亲人朋友也不放过,死伤无数。’
  ‘城西出现数对年轻男女离奇暴毙,死状干瘪如皮。’
  ‘城南闹瘟,偶闻狮吼,不少商贾与平民患病。’
  ‘城外据传有樵夫遇见二丈高的奇怪道士,领十余童男童女于郊野穿过,眨眼不见。’
  王希回想沈妙薇所述。
  他愈发觉得那方世界诡谲危险。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志怪之说,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玄妙世界与童话世界一样,确实存在着超凡力量。
  但相较于魔物,王希觉得那些妖精鬼怪恐怕更难对付……
  说不定,还真有神仙。
  ‘走一步算一步,等到真正降临后,再做打算。’
  王希思量着。
  ‘最起码,先从沈妙薇这里,大致了解到了基本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像只无头苍蝇。’
  待沈家小姐抚琴一曲后。
  只听那画像发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妙薇姑娘琴技精湛,我沉睡许久,苏醒后便能聆听此曲,甚慰。”
  “若将来能有幸目睹希之先生仙容,定当面为您起舞……”
  沈妙薇听到夸赞,面颊泛红。
  她抿着小嘴,露出酒窝,喃喃道:
  “真期望那一天的到来。”
  (本章完)
  “妙薇谢上仙传法!”
  女孩连忙道。
  她生怕怠慢,又取来纸笔。
  随着王希将「梨园九韵戏」的法门道出,沈妙薇以行书落笔,快速记录。
  少倾。
  一篇六百余字的功法便记在了纸上,沈妙薇置笔浏览,又小声默念。
  她面露不解,朝画像恭敬问道:
  “上仙,这法门怎……怎有点像是戏班子练的?”
  “世俗百道皆为法。”
  画像传来平静的回答。
  “贩夫走卒、伶人画工,若至精微处,皆可通玄。世人只道修仙须斩断红尘,可笑总向云外寻仙,殊不知‘大道至简,触目皆真。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沈妙薇呢喃,面颊微红,既觉得上仙言辞不雅,但又认为暗含深理。
  又听那上仙年轻清朗的嗓音道:
  “庖丁解牛,由技入道。张旭观剑,笔走龙蛇。一草一木,一饮一啄,无非天道。”
  “你若悟了,戏台便是福地,锣鼓便是雷音。若不悟,纵踏遍三十六洞天,也不过一介凡俗。”
  “禅宗有云‘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你今日所问,三百年前早有人答了。”
  “谨遵上仙教诲。”
  沈妙薇起身行礼,认真道:
  “妙薇定刻苦修习九韵戏,不负上仙所望。”
  “善,孺子可教也。”
  王希故作高人,语气欣慰。
  这时,沈妙薇悄悄抬眸,偷瞄着画像上的俊俏郎君,冷不丁问了句:
  “不知上仙可否现身一叙,妙薇想亲手奉茶,为您抚琴。”
  “……”
  王希沉默了。
  别说他没法现身,就算可以,也不太愿意与这姑娘打照面。
  仙人不说仙气飘飘,也得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装扮。他现在光着膀子大裤衩子,脚底踹着一对人字拖……逼格怕是会瞬间掉光。
  “你我终会相见,眼下时机未到。”
  “上仙何出此言?”
  沈妙薇不解。
  王希掏了掏耳朵,张口就来:
  “此番苏醒乃天道指引,吾欲重返人间渡此劫,更往高处。”
  “渡、渡劫?!”
  女孩很是惊讶。
  神仙渡劫,必定凶险。
  “大梦经年,红尘未了。此去当历三千风雪,九万悲欢……届时,我们自会见面。”
  “上仙欲渡红尘劫,妙薇知晓了。如若所需,尽情吩咐。”
  女孩深吸口气,道。
  眼底生出一抹期待。
  期待与上仙的见面。
  片刻后。
  小洋楼二层闺房卧室里,响起了阵阵清泉流响般的琴音。
  却是一袭旗袍的沈妙薇正端坐画前,焚香抚琴。
  因为“上仙大梦一场,不知凡间岁月”,故而由她为上仙讲述了一番当今大麓的情况,以及最近在平海市发生的怪事。
  ‘城东民区莫名动乱,相熟邻里互相残杀,乃至亲人朋友也不放过,死伤无数。’
  ‘城西出现数对年轻男女离奇暴毙,死状干瘪如皮。’
  ‘城南闹瘟,偶闻狮吼,不少商贾与平民患病。’
  ‘城外据传有樵夫遇见二丈高的奇怪道士,领十余童男童女于郊野穿过,眨眼不见。’
  王希回想沈妙薇所述。
  他愈发觉得那方世界诡谲危险。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志怪之说,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玄妙世界与童话世界一样,确实存在着超凡力量。
  但相较于魔物,王希觉得那些妖精鬼怪恐怕更难对付……
  说不定,还真有神仙。
  ‘走一步算一步,等到真正降临后,再做打算。’
  王希思量着。
  ‘最起码,先从沈妙薇这里,大致了解到了基本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像只无头苍蝇。’
  待沈家小姐抚琴一曲后。
  只听那画像发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妙薇姑娘琴技精湛,我沉睡许久,苏醒后便能聆听此曲,甚慰。”
  “若将来能有幸目睹希之先生仙容,定当面为您起舞……”
  沈妙薇听到夸赞,面颊泛红。
  她抿着小嘴,露出酒窝,喃喃道:
  “真期望那一天的到来。”
  (本章完)
  “妙薇谢上仙传法!”
  女孩连忙道。
  她生怕怠慢,又取来纸笔。
  随着王希将「梨园九韵戏」的法门道出,沈妙薇以行书落笔,快速记录。
  少倾。
  一篇六百余字的功法便记在了纸上,沈妙薇置笔浏览,又小声默念。
  她面露不解,朝画像恭敬问道:
  “上仙,这法门怎……怎有点像是戏班子练的?”
  “世俗百道皆为法。”
  画像传来平静的回答。
  “贩夫走卒、伶人画工,若至精微处,皆可通玄。世人只道修仙须斩断红尘,可笑总向云外寻仙,殊不知‘大道至简,触目皆真。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沈妙薇呢喃,面颊微红,既觉得上仙言辞不雅,但又认为暗含深理。
  又听那上仙年轻清朗的嗓音道:
  “庖丁解牛,由技入道。张旭观剑,笔走龙蛇。一草一木,一饮一啄,无非天道。”
  “你若悟了,戏台便是福地,锣鼓便是雷音。若不悟,纵踏遍三十六洞天,也不过一介凡俗。”
  “禅宗有云‘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你今日所问,三百年前早有人答了。”
  “谨遵上仙教诲。”
  沈妙薇起身行礼,认真道:
  “妙薇定刻苦修习九韵戏,不负上仙所望。”
  “善,孺子可教也。”
  王希故作高人,语气欣慰。
  这时,沈妙薇悄悄抬眸,偷瞄着画像上的俊俏郎君,冷不丁问了句:
  “不知上仙可否现身一叙,妙薇想亲手奉茶,为您抚琴。”
  “……”
  王希沉默了。
  别说他没法现身,就算可以,也不太愿意与这姑娘打照面。
  仙人不说仙气飘飘,也得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装扮。他现在光着膀子大裤衩子,脚底踹着一对人字拖……逼格怕是会瞬间掉光。
  “你我终会相见,眼下时机未到。”
  “上仙何出此言?”
  沈妙薇不解。
  王希掏了掏耳朵,张口就来:
  “此番苏醒乃天道指引,吾欲重返人间渡此劫,更往高处。”
  “渡、渡劫?!”
  女孩很是惊讶。
  神仙渡劫,必定凶险。
  “大梦经年,红尘未了。此去当历三千风雪,九万悲欢……届时,我们自会见面。”
  “上仙欲渡红尘劫,妙薇知晓了。如若所需,尽情吩咐。”
  女孩深吸口气,道。
  眼底生出一抹期待。
  期待与上仙的见面。
  片刻后。
  小洋楼二层闺房卧室里,响起了阵阵清泉流响般的琴音。
  却是一袭旗袍的沈妙薇正端坐画前,焚香抚琴。
  因为“上仙大梦一场,不知凡间岁月”,故而由她为上仙讲述了一番当今大麓的情况,以及最近在平海市发生的怪事。
  ‘城东民区莫名动乱,相熟邻里互相残杀,乃至亲人朋友也不放过,死伤无数。’
  ‘城西出现数对年轻男女离奇暴毙,死状干瘪如皮。’
  ‘城南闹瘟,偶闻狮吼,不少商贾与平民患病。’
  ‘城外据传有樵夫遇见二丈高的奇怪道士,领十余童男童女于郊野穿过,眨眼不见。’
  王希回想沈妙薇所述。
  他愈发觉得那方世界诡谲危险。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志怪之说,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玄妙世界与童话世界一样,确实存在着超凡力量。
  但相较于魔物,王希觉得那些妖精鬼怪恐怕更难对付……
  说不定,还真有神仙。
  ‘走一步算一步,等到真正降临后,再做打算。’
  王希思量着。
  ‘最起码,先从沈妙薇这里,大致了解到了基本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像只无头苍蝇。’
  待沈家小姐抚琴一曲后。
  只听那画像发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妙薇姑娘琴技精湛,我沉睡许久,苏醒后便能聆听此曲,甚慰。”
  “若将来能有幸目睹希之先生仙容,定当面为您起舞……”
  沈妙薇听到夸赞,面颊泛红。
  她抿着小嘴,露出酒窝,喃喃道:
  “真期望那一天的到来。”
  (本章完)
  “妙薇谢上仙传法!”
  女孩连忙道。
  她生怕怠慢,又取来纸笔。
  随着王希将「梨园九韵戏」的法门道出,沈妙薇以行书落笔,快速记录。
  少倾。
  一篇六百余字的功法便记在了纸上,沈妙薇置笔浏览,又小声默念。
  她面露不解,朝画像恭敬问道:
  “上仙,这法门怎……怎有点像是戏班子练的?”
  “世俗百道皆为法。”
  画像传来平静的回答。
  “贩夫走卒、伶人画工,若至精微处,皆可通玄。世人只道修仙须斩断红尘,可笑总向云外寻仙,殊不知‘大道至简,触目皆真。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沈妙薇呢喃,面颊微红,既觉得上仙言辞不雅,但又认为暗含深理。
  又听那上仙年轻清朗的嗓音道:
  “庖丁解牛,由技入道。张旭观剑,笔走龙蛇。一草一木,一饮一啄,无非天道。”
  “你若悟了,戏台便是福地,锣鼓便是雷音。若不悟,纵踏遍三十六洞天,也不过一介凡俗。”
  “禅宗有云‘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你今日所问,三百年前早有人答了。”
  “谨遵上仙教诲。”
  沈妙薇起身行礼,认真道:
  “妙薇定刻苦修习九韵戏,不负上仙所望。”
  “善,孺子可教也。”
  王希故作高人,语气欣慰。
  这时,沈妙薇悄悄抬眸,偷瞄着画像上的俊俏郎君,冷不丁问了句:
  “不知上仙可否现身一叙,妙薇想亲手奉茶,为您抚琴。”
  “……”
  王希沉默了。
  别说他没法现身,就算可以,也不太愿意与这姑娘打照面。
  仙人不说仙气飘飘,也得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装扮。他现在光着膀子大裤衩子,脚底踹着一对人字拖……逼格怕是会瞬间掉光。
  “你我终会相见,眼下时机未到。”
  “上仙何出此言?”
  沈妙薇不解。
  王希掏了掏耳朵,张口就来:
  “此番苏醒乃天道指引,吾欲重返人间渡此劫,更往高处。”
  “渡、渡劫?!”
  女孩很是惊讶。
  神仙渡劫,必定凶险。
  “大梦经年,红尘未了。此去当历三千风雪,九万悲欢……届时,我们自会见面。”
  “上仙欲渡红尘劫,妙薇知晓了。如若所需,尽情吩咐。”
  女孩深吸口气,道。
  眼底生出一抹期待。
  期待与上仙的见面。
  片刻后。
  小洋楼二层闺房卧室里,响起了阵阵清泉流响般的琴音。
  却是一袭旗袍的沈妙薇正端坐画前,焚香抚琴。
  因为“上仙大梦一场,不知凡间岁月”,故而由她为上仙讲述了一番当今大麓的情况,以及最近在平海市发生的怪事。
  ‘城东民区莫名动乱,相熟邻里互相残杀,乃至亲人朋友也不放过,死伤无数。’
  ‘城西出现数对年轻男女离奇暴毙,死状干瘪如皮。’
  ‘城南闹瘟,偶闻狮吼,不少商贾与平民患病。’
  ‘城外据传有樵夫遇见二丈高的奇怪道士,领十余童男童女于郊野穿过,眨眼不见。’
  王希回想沈妙薇所述。
  他愈发觉得那方世界诡谲危险。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志怪之说,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玄妙世界与童话世界一样,确实存在着超凡力量。
  但相较于魔物,王希觉得那些妖精鬼怪恐怕更难对付……
  说不定,还真有神仙。
  ‘走一步算一步,等到真正降临后,再做打算。’
  王希思量着。
  ‘最起码,先从沈妙薇这里,大致了解到了基本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像只无头苍蝇。’
  待沈家小姐抚琴一曲后。
  只听那画像发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妙薇姑娘琴技精湛,我沉睡许久,苏醒后便能聆听此曲,甚慰。”
  “若将来能有幸目睹希之先生仙容,定当面为您起舞……”
  沈妙薇听到夸赞,面颊泛红。
  她抿着小嘴,露出酒窝,喃喃道:
  “真期望那一天的到来。”
  (本章完)
  “妙薇谢上仙传法!”
  女孩连忙道。
  她生怕怠慢,又取来纸笔。
  随着王希将「梨园九韵戏」的法门道出,沈妙薇以行书落笔,快速记录。
  少倾。
  一篇六百余字的功法便记在了纸上,沈妙薇置笔浏览,又小声默念。
  她面露不解,朝画像恭敬问道:
  “上仙,这法门怎……怎有点像是戏班子练的?”
  “世俗百道皆为法。”
  画像传来平静的回答。
  “贩夫走卒、伶人画工,若至精微处,皆可通玄。世人只道修仙须斩断红尘,可笑总向云外寻仙,殊不知‘大道至简,触目皆真。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道在瓦甓,法在屎溺……”
  沈妙薇呢喃,面颊微红,既觉得上仙言辞不雅,但又认为暗含深理。
  又听那上仙年轻清朗的嗓音道:
  “庖丁解牛,由技入道。张旭观剑,笔走龙蛇。一草一木,一饮一啄,无非天道。”
  “你若悟了,戏台便是福地,锣鼓便是雷音。若不悟,纵踏遍三十六洞天,也不过一介凡俗。”
  “禅宗有云‘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你今日所问,三百年前早有人答了。”
  “谨遵上仙教诲。”
  沈妙薇起身行礼,认真道:
  “妙薇定刻苦修习九韵戏,不负上仙所望。”
  “善,孺子可教也。”
  王希故作高人,语气欣慰。
  这时,沈妙薇悄悄抬眸,偷瞄着画像上的俊俏郎君,冷不丁问了句:
  “不知上仙可否现身一叙,妙薇想亲手奉茶,为您抚琴。”
  “……”
  王希沉默了。
  别说他没法现身,就算可以,也不太愿意与这姑娘打照面。
  仙人不说仙气飘飘,也得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装扮。他现在光着膀子大裤衩子,脚底踹着一对人字拖……逼格怕是会瞬间掉光。
  “你我终会相见,眼下时机未到。”
  “上仙何出此言?”
  沈妙薇不解。
  王希掏了掏耳朵,张口就来:
  “此番苏醒乃天道指引,吾欲重返人间渡此劫,更往高处。”
  “渡、渡劫?!”
  女孩很是惊讶。
  神仙渡劫,必定凶险。
  “大梦经年,红尘未了。此去当历三千风雪,九万悲欢……届时,我们自会见面。”
  “上仙欲渡红尘劫,妙薇知晓了。如若所需,尽情吩咐。”
  女孩深吸口气,道。
  眼底生出一抹期待。
  期待与上仙的见面。
  片刻后。
  小洋楼二层闺房卧室里,响起了阵阵清泉流响般的琴音。
  却是一袭旗袍的沈妙薇正端坐画前,焚香抚琴。
  因为“上仙大梦一场,不知凡间岁月”,故而由她为上仙讲述了一番当今大麓的情况,以及最近在平海市发生的怪事。
  ‘城东民区莫名动乱,相熟邻里互相残杀,乃至亲人朋友也不放过,死伤无数。’
  ‘城西出现数对年轻男女离奇暴毙,死状干瘪如皮。’
  ‘城南闹瘟,偶闻狮吼,不少商贾与平民患病。’
  ‘城外据传有樵夫遇见二丈高的奇怪道士,领十余童男童女于郊野穿过,眨眼不见。’
  王希回想沈妙薇所述。
  他愈发觉得那方世界诡谲危险。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志怪之说,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毕竟,玄妙世界与童话世界一样,确实存在着超凡力量。
  但相较于魔物,王希觉得那些妖精鬼怪恐怕更难对付……
  说不定,还真有神仙。
  ‘走一步算一步,等到真正降临后,再做打算。’
  王希思量着。
  ‘最起码,先从沈妙薇这里,大致了解到了基本情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像只无头苍蝇。’
  待沈家小姐抚琴一曲后。
  只听那画像发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妙薇姑娘琴技精湛,我沉睡许久,苏醒后便能聆听此曲,甚慰。”
  “若将来能有幸目睹希之先生仙容,定当面为您起舞……”
  沈妙薇听到夸赞,面颊泛红。
  她抿着小嘴,露出酒窝,喃喃道:
  “真期望那一天的到来。”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