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李府
  晚饭过后,经过一晚上的默默观察,刘昊对李家的成员,已经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死要面子的继母曹氏。
  贪得无厌的伯母许氏。
  马大哈舅舅曹三德。
  看似文质彬彬的军官队长堂哥李重甲。
  以后的日子估计会很热闹吧!
  刚刚回到房间,茶都没来得及喝一杯。
  “咚,咚,咚”
  “少爷,老夫人病情有所好转,正吵着要见你呢?”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三声敲门声,管家福伯的儿子富贵,在门外叫道。
  “哦,我马上去。”
  刘昊对着镜子简单的整理一下仪容。
  就外老太太的院子跑去。
  “啪”刘昊一把推开老太太的房门,对着李玉堂,许氏,曹氏三人点了点头。
  后直接绕过李重甲,来到老太太的面前抓着她那双粗老的手道:“奶奶,我是重光,我回来了!”
  老太太用她那颤抖的双手捧着刘昊的脸颤抖的说:“回来就好”
  “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在外面没吃饭啊?”老太太心疼的说。
  “是啊!因为孙儿太想您老,想您想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所以才会变得怎么瘦的,奶奶您要尽快的好起来,到时候还像小时候一样督促我吃饭,睡觉好不好。”刘昊在老太太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抹着,心中却是暗赞:果然表演课没白学,这个时候竟还能派上用场。
  “咳咳咳”老太太一阵猛咳。
  老太太猛咳过后,精神看似好了一点,对着刘昊说道:“阿光啊!唱歌!”
  刘昊一脸茫然的看着她问:“唱什么歌?”
  老太太吃力地说:“我教过你的,我最新欢的。”
  刘昊一脸茫然的看着李玉堂,希望他能给个提示。
  “月光光”
  李玉堂比了一个嘴型。
  刘昊稍微的愣了一下,然后立马领悟。这不是小的时候母亲教我唱的歌吗?在熟悉不过了。
  “嗯,嗯”清了清嗓子唱到: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训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
  阿爷睇牛
  去上山岗
  ……………………
  ……………………
  刘昊一遍又一遍的唱着,连续唱了三遍后
  老太太突然间一口血水从口中喷出。
  “奶奶,奶奶,”刘昊快步上前,扶起老人,轻轻的抚拍她的后背。
  边拍,边说“没事,没事,吐完这口血就好了。”
  一个小时候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中医背着药箱从老太太房间出来。
  “怎么样了大夫?”李玉堂急忙上前问道。
  老中医摸了摸胡子故作高深的道:“这个病啊!是老太太一口瘀血憋在心口,气血瘀阻,肝肾亏虚,刚刚也许是老人家见到了,孙子,一激动把心口的瘀血给吐出来了。气通了这病也就好一半了。”
  “您是说老太太的身体能够康复”听到老中医说的话,李玉堂原本糟糕透顶的心情瞬间一扫而空。
  老中医十分肯定的回答道:“当然,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啊!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只要能好好休养调理,关键是心境要好,不能过度激动,这样的话十之八九能康复如初。”
  “大夫真是谢谢您了!”
  “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告辞了!明天再过来给老太太看病。”
  “好,大夫请”说完李玉堂亲自送他出去。
  一夜无事。
  一大清早就被老太太派人过来叫去给老太太讲笑话。
  好不容易哄完等老太太吃过午饭睡下,又被他那便宜老爹李玉堂叫去参观什么新军演习典礼。
  在行驶去校场的马车内,刘昊打着哈欠问道:“老爹,这铁山到底是什么来头?”
  李玉堂说:“这铁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他们家世代都是武将出现,现在是摄政王面前的大红人,被派下广州任广东将军。”
  刘昊暗叹道:“这么说,这铁山来头不小啊?”
  李玉堂看了看刘昊然后在他耳边细声道:“等下出去说话要注意点,估计是有人把目光放在你身上了。”
  刘昊笑了笑道:“爹放心,我知道分寸。”
  时间就在刘昊和李玉堂两人之间的一答一问之中流逝。
  转眼马车就行驶到了校场门口。
  停车,下车。
  李玉堂带着刘昊穿过士兵形成的人形墙,到大门口递交了请帖,登记了捐款数目,捐款人姓名。
  后走进校场内部找到自己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做好。
  等人全部到齐后,先是两广总督张鸣岐上台说了一大堆没用的开场白。
  然后就派一位官员拿着红本本在台上朗诵捐款者的名单。
  第一个就念叨商绅代表李玉堂,捐资3万元。之后全体鼓掌。李玉堂则起身拱了拱手。
  接着某某某,捐款1万元。
  某某某捐款九千元。
  每个念到名字的富商都会起身拱一拱手。
  用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读完捐款者的名单。
  之后那位官员又道:“下面有请广东将军兼钦差大臣铁大人做训示。”
  “啪啪啪”
  好
  好
  好
  下面到处都是叫好声和拍手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