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姐赏了三
最后这个小姑娘叫紫艾,怯生生的模样,回答话时,略微有些恐慌的盯着曲黑,等待答案。
初步的询问之下,只有紫艾排除不曾有异状,翠眉形容柔和有了紫绪的例子不再害怕,红杏也是十分配合。
“你们三个确诊是梅毒,噢,花篓病!”
嫣娘刚刚撩开帘子,便看见了这等情形,心里不禁一凉,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这段时日,关门修养吧。”嫣娘整了整容色,缓步走了进来,刚刚打发了差役,脸上带有倦色在曲黑面前正坐,“你刚才说我也有痒,神医拜托了?”
“你们四个准备打针吧!”曲黑蹲在地上,取出一烤灯,烘烤针具,没有一次性针管,高温消毒曲黑还是懂的。
这程序紫黛也经过了,便依言而作,红杏、翠眉虽觉别扭,但也照作了,看她们三人的动作,嫣娘考虑良久,别无它法……
曲黑准备完毕,一抬头,眼前一片白花花,差点亮瞎曲黑的双眼,四个人,八条大腿,摆成一排,何其壮观!何其雄伟!何其观止!何其……
“救命啊!你们不会对我怎么样吧!不会有非分之想吧,我上有老下有小……”曲黑捂着脸,躲在角落,双手抱胸,瑟瑟发抖。
“神医,不是打针吗?”
“打针只需露屁股一角,不用全脱……”
“哈,哈……”众女笑成一团,刚才的尴尬不翼而飞,看曲黑这样,这才对吗,向来是我们挑逗各种郎君才对。
不过嫣娘却怎么也看不出曲黑对得起瑟瑟发抖这四个字,你捂眼睛的手缝开那么大干什么,不过,这调节气氛的功夫还是一流的,算了,这点便宜,姐赏了!
出了彩绣馆四五百米,路边竖着一根望杆,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大书‘浔阳楼’三字。”
上了楼,临街的一间雅间内,进门香几上摆一座宣铜宝鼎,文具里列几方汉玉图书。时大彬小瓷壶,精砂细做;王羲之兰亭帖,带草连真。白纸壁挂一幅美人图画,红罗帐系一双线结牙钩。漆盒中放一串金刚子,百零八粒;锦囊内贮一张七弦琴,玉轸金徽消闲的有两副围棋双陆,遣闷的是一炉奄叭龙涎。正是一点红尘飞不到,胜似蓬莱小洞天。
“小姐,点这么多?”
舒兰和杏儿坐在圆桌前,杏儿局促不安,菜其实并不多,只有四样。
一个灵脂肉,这灵脂肉采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配以绍酒和酱油等调料烧制而成。一小方色泽红艳、晶亮丰腴的肉块静静的躺在紫砂小盅盖碗里,味醇汁浓,酥烂香糯,入口即化。唇齿间有酒香慢慢的流淌,又丝毫没有抢了五花肉的风头,相得益彰。此地有《炖肉歌》中赞美,“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一个是干炸响铃,干炸响铃是传统名菜,用精制豆腐皮和少许猪肉末制成,成菜腐皮薄如蝉翼,咀嚼起来声声带响,脆如响铃,因此得名“干炸响铃”。此菜色泽金黄,酥香可口,外皮松脆突出了豆香,内馅鲜嫩增添了食欲,食用时再辅以甜酱、葱白屑或花椒盐,就更感香甜可口,风味引人。
还有浔阳卤鸭,对于来浔阳楼的人来说,一道正宗的浔阳卤鸭,总能勾发味蕾最美好的回忆。这浔阳卤鸭制作过程是由诀窍的,其关键就是焖卤鸭的锅并非在煤炭中烧的,而是放在高温的沙子上,沙子保持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如此烤出的鸭肉酥烂而香醇。卤好的鸭子酱汁红润,看着就能打动食欲,夹起一块往嘴中送,先感到馥郁的酱香,接着有一丝醇厚的甜味,鸭肉酥而不绵,卤汁稠浓醇口。
最后一道荷叶粉蒸肉,相传与此地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有关。当地菜馆厨师,为适应赏景品味的需要,特用“曲院风荷”的鲜荷叶,将炒熟的香米粉和调味的肉包裹起来蒸制而成。以后,随着西湖“曲院风荷”逐渐盛名,“荷叶粉蒸肉”也是声誉日增。荷叶粉蒸肉是一道夏令应时菜肴,肉质酥烂不腻,透出荷叶清香,佐酒、下饭或夹饼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