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华山之巅

  凌晨五点多,我们爬到了华山东峰。
  东峰也叫朝阳峰,峰顶东面是万仞绝壁。东峰顶上有一块大约六七十平米的比较平整的地方,峰顶别处长满了很多巨大的松树。
  这时候已经有很多人上到了东峰顶上。
  明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象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啊。
  我们此刻却没有感受到远峰近树依稀可辨的美景之欢愉。
  因为山里气候本来就很低,加之山顶风很大,我们站了一会就感觉到寒风侵体,蔼蔼都有些发抖了。
  很多人都到旁边的一间简易房里去租大衣,一个小时七十块钱。
  我打开背包,拿出我的外套给蔼蔼穿上。因为爬山的时候很热,我把外套脱下来装在背包里了。
  要不我去租件大衣,看见蔼蔼还是显得很冷,我心有不忍的说道。
  算了吧,一会太阳就该出来了,蔼蔼说,你冷不?
  有点,我说,不过不要紧,我能扛得住。
  小平头看来身体还是有些单薄,不住的在地上跳。后来在披肩发的催促下极不情愿的过去租了一件大衣。
  小平头把大衣穿上,把披肩发拉过去钻到了他的怀里。
  我看见小平头和披肩发两个人都一脸的幸福样。
  山风依旧很大,吹得山顶的松树哗哗作响,吹到山谷的时候竟然打起了风哨子。
  我站在那里有些瑟瑟发抖。
  蔼蔼走过来抱住我。
  好些了吗?蔼蔼轻轻的问道。
  好多了,我贴着蔼蔼的头发,在她耳边轻轻的说,现在暖和多了。
  快六点的时候,东方起了一线鱼肚白。
  峰顶的人们都静静的站立在风中,静候日出的到来。
  六点三十分,日出还没有出现。
  七点,日出还没有来。
  我们在东峰顶上等了近乎两个小时,既没有看到日出,也没有看见云海。
  有些人嘴里咒骂着,大家相继作鸟兽散。
  顺着峰顶的山路,我们继续攀爬,到达华山南峰的时候,太阳出来了,已经斜挂在半空里了。
  南峰是华山最高的山峰,海拔接近2500米。峰顶有一个箩筐大的水窝,据说里面的水直通东海。
  我拿出相机给蔼蔼拍了几张照片。
  我们一起照个合影吧,蔼蔼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好啊。我收起了相机。
  我和蔼蔼四处寻找小平头和披肩发,想让他们给我们两个照相,只是在人群中遍找不见。
  估计刚才从东峰走的时候走散了。我说。
  或许他们去别的地方玩了。蔼蔼说。
  后来我们另外找了一个游客给我们拍了合影。
  蔼蔼照相的时候,最喜欢摆的姿势就是《泰坦尼克号》里露西和杰克在船头那样,她双手张开,我从后面搂住她的腰。
  (要不要晒一下这张照片呢?)
  。
  。
  。
  。
  。
  。
  。
  (不好意思啊,关于我和蔼蔼的照片,后来我全部偷偷的烧掉了。。。呲牙。。。至于为什么,以后你会懂得。。。)
  从南峰一路游玩绕到华山西峰,时间已近正午了。
  西峰顶上是一片巨大的连接在一起的石块。
  我和蔼蔼坐在大石头上吃了些东西,喝了点水。
  太阳一出来,温度回升的很快,石头晒得都有些发烫了。
  当年华山论剑的地方就应该是这里了,我对蔼蔼说,你看这场地多宽敞。
  应该在南峰吧,蔼蔼说,弹丸之地方显英雄能耐嘛。
  当时应该是没有打架,相互之间只是比划招数,我笑道,就看谁的修为高,反应快。
  哦,那应该是吧,《神雕》当中最后也没有相互比划,蔼蔼笑道,就几个人嘴上说说,就把五绝给定下了。
  然后我们一起说到杨过和姑姑、胡斐和程灵素、还有独自骑着白马归去的李文秀。
  古人真是潇洒,蔼蔼说,他们爱就爱的死去活来,恨就恨得刻骨铭心。
  那些都是小说,我说道,现实中毕竟少有。
  谁说的?蔼蔼看着我说,柳如是、董小宛,还有红娘子甚至张爱玲,她们可都是真人。
  蔼蔼说完站了起来,走到巨石边上,双手张开,对着远处大声的喊道:锅——巴,我——爱——你!我——爱——你!
  我过去抱住蔼蔼,在她耳边轻声说,傻孩子,我爱你,我坚信我会一直爱你,我希望这份爱的期限也是一万年!
  我看见大颗大颗的泪水从蔼蔼眼里流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