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_免费小说-最新最好看小说完本排行榜>书库>历史军事>关羽> 第十一章 拒曹操云长献计(上)

第十一章 拒曹操云长献计(上)

  第十一章拒曹操云长献计(上)
  第十一章(上)拒曹操关羽献计
  失小沛张飞败走
  1
  刘、王二人领兵回到许都,一齐为刘备陈情。
  曹操大怒,紧盯着跪在厅内的刘岱与王忠,大声斥责。
  “汝等行前,我一再叮嘱,只可虚张声势,千万不可接战!待我荡平袁绍,挥师徐州,方可进兵。汝等怎敢违我军令?”
  “丞相之令,我等怎敢违抗?”
  曹操闻言更怒。
  “那,汝等为何擅自进兵?”
  “我等进兵,乃奉丞相之令。”
  曹操闻言,霍然而起。
  “甚么?奉本相之令”
  刘岱从怀中取出信,双手呈上。
  曹操满脸疑惑,示意左右去取。
  左右取过交给曹操。
  曹操一看,更怒。将信掷在刘岱脸上。
  “饭桶!连真假也分不出?与我推出,斩了!”
  荀yu急忙出班谏阻。
  “丞相,二人本非刘备对手,又中刘备诡计,虽有罪,然罪不当死。请丞相恕之!”
  曹操对二人为刘备陈情耿耿于怀。
  “我遣二人讨刘备,二人反来为刘备说情。仅凭此暗通刘备之嫌,即可治其死罪,本相怎能恕之?”
  荀攸听出曹操心结,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二人明知有暗通刘备之嫌,还一齐为刘备脓情,岂不令人深思?”
  徐州之事,曹操与荀攸心照不宣。听了荀攸的话,曹操一时无言以对。
  郭嘉见了,也开了口。
  “是啊。丞相,刘备称车胄伏兵瓮城,意图加害,才不得已杀之;今又放还二位将军与五万人马,以示并无反意。若果真如此,二将倒给我带回了缓和之机呀。丞相又何必斩之呢?”
  程昱一听郭嘉道出“缓和”二字,便大叫起来。
  “刘备欺丞相太甚,岂可与他缓和?”
  车胄欲害刘备,反被刘备所杀,致曹刘反目,程昱本来难辞其咎。如今他不思反省,反而张狂,荀攸顿生恼色。
  “仲德,若非车胄相逼,刘备会杀车胄么?刘备若有反意,不想缓和,会发还五万人马么?丞相自用刘备,连灭当世豪强吕布、袁术。丞相自征诸侯以来,有过如此大胜么?再说,丞相素重关羽威武,如今,得刘备便可得关羽。若丞相籍此与刘备缓和,再假其力灭其他诸侯,其利岂不更大?”
  程昱自知其失,也无理再反驳,只好不开口。
  曹操素重荀攸之谋,也素重关羽,今听他言“得刘备便可得关羽”,顿时露出了缓和之意。
  郭嘉见此,又趁热打铁。
  “是啊。若丞相弃此缓和之机,兴兵讨伐,虽胜券在握,势必自伤,且自此中断了用刘备之路,并多了一个劲敌。如此,于丞相有百害而无一利也!”
  程昱自知其计惹祸,不再开口。
  曹操听了,怒气渐消。
  “好,既然诸位力请不杀,那就罢去二人爵禄,待罪立功。”
  刘备得知刘、王二人回京险些遭斩,料和解业已难行,心中十分抑郁。
  关、张知刘备之意,只好相劝。
  “哥哥,那曹贼不识好歹,必欲与哥哥为敌,那就杀他个人仰马翻,方知我厉害!”
  “是啊,兄长。那曹贼,能和则和,不能和,也无甚可虑。”
  关羽也劝着。
  刘备却忧色不减。
  “彼强我弱,怎可不虑?”
  关羽见刘备过分担忧,又劝起来。
  “方今天下,诸侯夺利,战火不断。此时,若曹贼重兵向我,袁绍与其他诸侯必趁机夺利。曹贼必弃我而自保。兄长何必多虑?”
  刘备听了,仍忧心忡忡。
  “袁绍曾传檄发兵,然未出河北,便止步不前。袁绍尚且如此,其他诸侯更不待言了。”
  关羽见刘备终难解忧,又说。
  “此前袁绍不敢轻进,乃因曹贼重兵相峙。若曹贼重兵向我,其地空虚,袁绍岂会坐失良机?”
  刘备听了,疑虑稍释。
  这时,糜芳进来了。
  “皇叔,徐盟主带领徐州绅民,送年货来了。”
  徐盟主率着一群绅民,进了院内,送来了猪、羊、鸡、鸭等年货。
  刘备满脸笑容,匆匆出来了。他身后跟着关、张等人。
  徐盟主一见刘备出来,便高兴地迎了上去。
  “皇叔啊,城中绅民,送了些年货啊!”
  “哎呀!如此叨扰,实在感谢呀!”
  “皇叔说哪里话?方今徐州,绅民安宁,百业兴旺,全托皇叔之福啊!”
  一个送年货的大爷也满怀感激地开了口。
  “是啊!如今天下,兵荒马乱,我们还能过上好日子,全靠皇叔您呀!”
  一个送年货的大娘更激动,她拉着刘备的手,连连摇着。
  “皇叔啊,你的兵,带得好啊!如今徐州,大姑娘小媳妇儿呀,夜晚都敢出门儿啦!”
  众人也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刘备也很激动。
  “各位父老乡亲,只要我在徐州,定保徐州平安!”
  徐盟主一听,顿生惊疑。
  “皇叔如此说,莫不是有离去之意?”
  刘备笑了笑。
  “我等自不会离开,但那曹贼要如何,非我等能断啦。”
  徐盟主一听,立即慨然开了口。
  “那曹操若来,我当率万民请命!皇叔不必多虑!”
  “若他派兵来呢?”
  “若他派兵,徐州万民便与皇叔一道,誓死保卫徐州!”
  众人听了,也一齐慨然作答。
  “对!徐州万民,愿随皇叔保卫徐州!”
  刘备感激得热泪盈眶。
  关、张也很感动。
  刘备感激不已,连连拱手。
  “多谢父老乡亲!多谢父老乡亲!”
  曹操正在书房中写《孟德新书》。
  曹丕进来禀道。
  “父亲,袁绍已回冀州。”
  曹操闻禀,停书抬头,满脸喜色。
  “我料他必回!果然!”
  门口,刘备正在看贴春联。
  关羽匆匆来到刘备身旁,小声说。
  “兄长,袁绍回冀州了。”
  刘备并不怎么惊奇。
  “这一天,终于来了!”
  关羽听了刘备之言,知他心中实属无可奈何,便问了一句。
  “我等当如何?”
  “曹贼已不忧河北,来春必然伐我。”
  刘备神色严峻。
  关羽也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曹操罢黜了刘岱与王忠,仍然积郁难平?又得知袁绍回冀州,便召集文武,商议兵伐刘备之事。
  “诸位,刘备一再欺我,还将罪责推予车胄,实在可恶!今袁绍已回冀州,河北暂且无患,正是讨刘备之良机。诸将谁愿领先锋?”
  许褚立即挺身而出。
  “丞相,许某愿为先锋!”
  荀yu听曹操欲用兵,立即谏阻。
  “丞相,如今正值隆冬,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不可用兵啦!”
  还没等曹操开口,程昱便反驳起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今各方平静,正是伐刘备良机,岂可坐失?”
  夏侯渊一听,顿时大怒。
  “甚么坐失?你去营中看看,将士冻得连刀枪都握不牢,还如何打仗?”
  郭嘉听了,也觉得当下不宜用兵。
  “是啊。丞相,方今奇寒,若要用兵,亦当来春。在下以为,丞相遣人招降张绣,倒正当其时。”
  荀攸听了,立即附和。
  “是啊。张绣若降,来春发兵,便全然无忧了。”
  曹操听了,更是高兴。
  “如此甚好!”
  虽是新春,刘备却并无喜色,独自一人在低头思索。
  糜芳兴冲冲地进来了。
  “皇叔,徐盟主说,元宵夜,城中将大放灯,请皇叔观赏。”
  刘备并未兴奋,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噢,知道了,你且去吧。”
  糜芳刚转身离去,关羽又匆匆进来了。
  “兄长,张绣降了曹贼!”
  刘备一愣。
  关羽见了,又开了口。
  “兄长,袁绍已撤,张绣已降,春天已临,皆利曹贼伐我。我当早作防备呀!”
  “是啊。二弟有何打算?”
  “我想,我兄弟可兵分三路。兄长坐镇徐州,三弟屯兵小沛,我驻扎下邳,形成猗角之势,方利我拒曹贼。”
  “我也有此打算,只怕三弟独自领军……”
  刘备十分犹豫。
  “事到如今,更无良策。兄长与他约法三章,或可无忧。”
  刘备叹了口气。
  “唉!也只得如此了。”
  2
  正当此时,董承家奴与其妾私通之事突发,家奴外逃向曹操告密,称董承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欲害曹操。
  曹操大怒,当即拿了董承等人,又令许褚去抄董府。听说许褚抄出了不少罪证,曹操与众文武都满脸怒容地聚在相府大厅,以候验看。
  许褚匆匆进厅,便高叫起来。
  “丞相,在董承密室,搜出了衣带诏与义状!”
  “呈上来!”
  许褚直接将衣带诏与义状呈给了曹操。
  曹操匆匆展开,又匆匆看起来。
  曹操越看,越怒不可遏。
  众文武无一人出声,都怒容满面地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怒气冲天,在看义状。
  见义状上写着:左将军刘备。
  曹操大惊。又定睛细看。
  义状上,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还按了血红的手印!
  曹操狂怒地将义状“砰”的一声拍在案上,气得直喘粗气。
  众文武见曹操狂怒如此,尽皆大惊。
  曹操气喘稍定,才咬呀切齿地开了口。
  “我待刘备不薄!可他!早就暗结董承,阴谋害我!恨煞我也!恨煞我也!”
  曹操以脚跺地还不解恨,又以拳砸案。
  他的手已砸出了血,竟浑然不觉。
  众文武一片震怒。
  程昱第一个怒吼起来。
  “丞相!请速速出兵!诛杀刘备!”
  众文武也一齐怒吼。
  “对!诛杀刘备!”
  曹操目露凶光,一拳重重地砸在案上。
  刘备在低头踱步,黯然神伤。
  关、张二人匆匆进了帐。见了刘备神情,二人更知大事不妙,急忙开口问。
  “兄长急召,不知何事?”
  “董国舅与五位义士,还有身怀龙种的董妃,都被曹贼害了!”
  关、张闻讯大惊。
  “啊?”
  “那英娘呢?”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而是讲出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
  “曹贼已发兵二十万,前来攻我!”
  关、张二人并不惊讶,反而振奋起来。
  “哼!他来得正好!我便杀他,与董国舅报仇!”
  张飞磨拳擦掌。关羽却连忙问计。
  “兄长将如何迎敌?”
  刘备没再多说,立即下令。
  “三弟!”
  “在!”
  “你率一万人马,速去小沛驻防!”
  张飞顿露喜色。
  “是!”
  张飞领令欲去,刘备急忙叫住了他。
  “三弟,你此番独自领军,我将与你约法三章。”
  张飞立即回身。
  哥哥请讲!
  “一、不许饮酒!二、无令不许出兵!三、不许打士兵!可记住了?”
  张飞一听,顿露不悦之情,回话也明显无力。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神色,知他心中抵融,露出了少见的严厉。
  “你且道来!”
  “不饮酒、不打人、不无令出兵。”
  “好!你当切切谨记,不可有违!”
  “是。”
  张飞回答得有气无力,拖声拉气,显然心有不悦。
  刘备见了,正色厉声。
  “可记住了?”
  张飞见刘备声色俱厉,才大声回话。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郑重起来,才口气和缓了。
  “三弟。我等虽征战有年,却从未临过如此强敌。此役关乎存亡,万万不可大意呀!”
  “是!”
  张飞去了。
  刘备又对关羽开了口。
  “二弟,你率五万人马去下邳。”
  听说让自己率五万人马,关羽急忙开了口。
  “兄长!……”
  刘备明白关羽之意,立刻阻止了他。
  “二弟休争。曹贼此来,非比往常。徐州不下,曹贼定不罢休。为日后计,二弟须多带人马,你可明白?”
  “明白!”
  “我让你嫂嫂也随去。”
  关羽昂然而起。
  “定不负兄长重托!”
  听说董承被全家抄斩,关羽便一直惦记者英娘。一回营中,他便吩咐哮天进京打探……
  “国舅被杀,不知英娘如何。你去许都,打探打探。”
  哮天手摸脑勺,一脸为难。
  “我?行么?”
  关羽见了,并未责怪,反而好言抚慰。
  “我知你为难,然此事不便遣他人。”
  哮天明白了关羽的心曲,慨然允了。
  “好,我去!”
  “曹贼刚诛国舅,此去甚险,你当谨慎从事。”
  “少爷放心!就是曹贼抓住我,我也甚么都不说。”
  “我已领兵在此,不惧那曹贼。我是担心你。”
  “少爷不必担心我。我一个小毛孩儿,谁会以我为意?”
  “好。国舅遇害已半月。英娘知我在徐州,并未来寻,恐已遭不测。然不去打探,我又不死心。我今领兵去下邳。你去许都,若打探不得,便速速返回,到下邳找我。可记好了?”
  “嗯!”
  哮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曹操率大军赴徐州征刘备。正前行间,忽然一阵狂风,沙尘四起。
  曹操与众人皆举手至额,以避沙尘入眼。
  尘雾中,队中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叭”的一声,一面青红相间的牙旗旗杆,被风拦腰折断。
  曹操见了,吃了一惊,立即下令。
  “且住!”
  队伍停下了。
  “传!众谋士见我!”
  左右得令,立即高声相传。
  “传众谋士,丞相召见!”
  不一会儿,众谋士纷纷奔到了曹操周围,一个个神色急切地望着曹操,纷纷询问。
  “丞相急召,不知何事?”
  “适才狂风大作,折断牙旗,不知主何吉凶?”
  曹操还有些心神不定。
  众谋士皆露惊异之色。
  荀yu第一个询问起来
  “丞相,适才风从何来?折断何旗?”
  “风从东南来,折断青红牙旗。”
  荀yu听了,掐指算了起来。
  曹操与众谋士都关切地望着他。
  荀yu算过,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今夜刘备将劫寨。余皆不足虑。”
  曹操听了,疑色稍解。
  程昱听了,却急起来。
  “丞相,刚进兵便折旗,殊为不吉!为何只主劫寨?”
  郭嘉也满脸疑色。
  “是啊。丞相,既有凶兆,还当审慎才是啊!”
  听了二人的话,曹操又犹豫起来。
  荀yu见了,仍神色镇定地开了口。
  “丞相不必多虑。仅主劫寨而已。”
  程昱还是不信。
  “尚未交兵,即现凶兆,为何仅主劫寨?”
  荀yu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露。丞相,无需多虑!”
  曹操疑色并未全释,但他仍然点了点头。
  刘备分布了军马,又将一封信交给了孙乾。
  “先生速去河北,就言曹军倾巢出动,京都空虚,此乃取许都之天赐良机!若袁本初出兵,我愿牵制曹操大军,以保河北人马一举拿下许都!”
  “是!”
  2
  正当此时,董承家奴与其妾私通之事突发,家奴外逃向曹操告密,称董承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欲害曹操。
  曹操大怒,当即拿了董承等人,又令许褚去抄董府。听说许褚抄出了不少罪证,曹操与众文武都满脸怒容地聚在相府大厅,以候验看。
  许褚匆匆进厅,便高叫起来。
  “丞相,在董承密室,搜出了衣带诏与义状!”
  “呈上来!”
  许褚直接将衣带诏与义状呈给了曹操。
  曹操匆匆展开,又匆匆看起来。
  曹操越看,越怒不可遏。
  众文武无一人出声,都怒容满面地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怒气冲天,在看义状。
  见义状上写着:左将军刘备。
  曹操大惊。又定睛细看。
  义状上,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还按了血红的手印!
  曹操狂怒地将义状“砰”的一声拍在案上,气得直喘粗气。
  众文武见曹操狂怒如此,尽皆大惊。
  曹操气喘稍定,才咬呀切齿地开了口。
  “我待刘备不薄!可他!早就暗结董承,阴谋害我!恨煞我也!恨煞我也!”
  曹操以脚跺地还不解恨,又以拳砸案。
  他的手已砸出了血,竟浑然不觉。
  众文武一片震怒。
  程昱第一个怒吼起来。
  “丞相!请速速出兵!诛杀刘备!”
  众文武也一齐怒吼。
  “对!诛杀刘备!”
  曹操目露凶光,一拳重重地砸在案上。
  刘备在低头踱步,黯然神伤。
  关、张二人匆匆进了帐。见了刘备神情,二人更知大事不妙,急忙开口问。
  “兄长急召,不知何事?”
  “董国舅与五位义士,还有身怀龙种的董妃,都被曹贼害了!”
  关、张闻讯大惊。
  “啊?”
  “那英娘呢?”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而是讲出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
  “曹贼已发兵二十万,前来攻我!”
  关、张二人并不惊讶,反而振奋起来。
  “哼!他来得正好!我便杀他,与董国舅报仇!”
  张飞磨拳擦掌。关羽却连忙问计。
  “兄长将如何迎敌?”
  刘备没再多说,立即下令。
  “三弟!”
  “在!”
  “你率一万人马,速去小沛驻防!”
  张飞顿露喜色。
  “是!”
  张飞领令欲去,刘备急忙叫住了他。
  “三弟,你此番独自领军,我将与你约法三章。”
  张飞立即回身。
  哥哥请讲!
  “一、不许饮酒!二、无令不许出兵!三、不许打士兵!可记住了?”
  张飞一听,顿露不悦之情,回话也明显无力。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神色,知他心中抵融,露出了少见的严厉。
  “你且道来!”
  “不饮酒、不打人、不无令出兵。”
  “好!你当切切谨记,不可有违!”
  “是。”
  张飞回答得有气无力,拖声拉气,显然心有不悦。
  刘备见了,正色厉声。
  “可记住了?”
  张飞见刘备声色俱厉,才大声回话。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郑重起来,才口气和缓了。
  “三弟。我等虽征战有年,却从未临过如此强敌。此役关乎存亡,万万不可大意呀!”
  “是!”
  张飞去了。
  刘备又对关羽开了口。
  “二弟,你率五万人马去下邳。”
  听说让自己率五万人马,关羽急忙开了口。
  “兄长!……”
  刘备明白关羽之意,立刻阻止了他。
  “二弟休争。曹贼此来,非比往常。徐州不下,曹贼定不罢休。为日后计,二弟须多带人马,你可明白?”
  “明白!”
  “我让你嫂嫂也随去。”
  关羽昂然而起。
  “定不负兄长重托!”
  听说董承被全家抄斩,关羽便一直惦记者英娘。一回营中,他便吩咐哮天进京打探……
  “国舅被杀,不知英娘如何。你去许都,打探打探。”
  哮天手摸脑勺,一脸为难。
  “我?行么?”
  关羽见了,并未责怪,反而好言抚慰。
  “我知你为难,然此事不便遣他人。”
  哮天明白了关羽的心曲,慨然允了。
  “好,我去!”
  “曹贼刚诛国舅,此去甚险,你当谨慎从事。”
  “少爷放心!就是曹贼抓住我,我也甚么都不说。”
  “我已领兵在此,不惧那曹贼。我是担心你。”
  “少爷不必担心我。我一个小毛孩儿,谁会以我为意?”
  “好。国舅遇害已半月。英娘知我在徐州,并未来寻,恐已遭不测。然不去打探,我又不死心。我今领兵去下邳。你去许都,若打探不得,便速速返回,到下邳找我。可记好了?”
  “嗯!”
  哮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曹操率大军赴徐州征刘备。正前行间,忽然一阵狂风,沙尘四起。
  曹操与众人皆举手至额,以避沙尘入眼。
  尘雾中,队中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叭”的一声,一面青红相间的牙旗旗杆,被风拦腰折断。
  曹操见了,吃了一惊,立即下令。
  “且住!”
  队伍停下了。
  “传!众谋士见我!”
  左右得令,立即高声相传。
  “传众谋士,丞相召见!”
  不一会儿,众谋士纷纷奔到了曹操周围,一个个神色急切地望着曹操,纷纷询问。
  “丞相急召,不知何事?”
  “适才狂风大作,折断牙旗,不知主何吉凶?”
  曹操还有些心神不定。
  众谋士皆露惊异之色。
  荀yu第一个询问起来
  “丞相,适才风从何来?折断何旗?”
  “风从东南来,折断青红牙旗。”
  荀yu听了,掐指算了起来。
  曹操与众谋士都关切地望着他。
  荀yu算过,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今夜刘备将劫寨。余皆不足虑。”
  曹操听了,疑色稍解。
  程昱听了,却急起来。
  “丞相,刚进兵便折旗,殊为不吉!为何只主劫寨?”
  郭嘉也满脸疑色。
  “是啊。丞相,既有凶兆,还当审慎才是啊!”
  听了二人的话,曹操又犹豫起来。
  荀yu见了,仍神色镇定地开了口。
  “丞相不必多虑。仅主劫寨而已。”
  程昱还是不信。
  “尚未交兵,即现凶兆,为何仅主劫寨?”
  荀yu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露。丞相,无需多虑!”
  曹操疑色并未全释,但他仍然点了点头。
  刘备分布了军马,又将一封信交给了孙乾。
  “先生速去河北,就言曹军倾巢出动,京都空虚,此乃取许都之天赐良机!若袁本初出兵,我愿牵制曹操大军,以保河北人马一举拿下许都!”
  “是!”
  2
  正当此时,董承家奴与其妾私通之事突发,家奴外逃向曹操告密,称董承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欲害曹操。
  曹操大怒,当即拿了董承等人,又令许褚去抄董府。听说许褚抄出了不少罪证,曹操与众文武都满脸怒容地聚在相府大厅,以候验看。
  许褚匆匆进厅,便高叫起来。
  “丞相,在董承密室,搜出了衣带诏与义状!”
  “呈上来!”
  许褚直接将衣带诏与义状呈给了曹操。
  曹操匆匆展开,又匆匆看起来。
  曹操越看,越怒不可遏。
  众文武无一人出声,都怒容满面地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怒气冲天,在看义状。
  见义状上写着:左将军刘备。
  曹操大惊。又定睛细看。
  义状上,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还按了血红的手印!
  曹操狂怒地将义状“砰”的一声拍在案上,气得直喘粗气。
  众文武见曹操狂怒如此,尽皆大惊。
  曹操气喘稍定,才咬呀切齿地开了口。
  “我待刘备不薄!可他!早就暗结董承,阴谋害我!恨煞我也!恨煞我也!”
  曹操以脚跺地还不解恨,又以拳砸案。
  他的手已砸出了血,竟浑然不觉。
  众文武一片震怒。
  程昱第一个怒吼起来。
  “丞相!请速速出兵!诛杀刘备!”
  众文武也一齐怒吼。
  “对!诛杀刘备!”
  曹操目露凶光,一拳重重地砸在案上。
  刘备在低头踱步,黯然神伤。
  关、张二人匆匆进了帐。见了刘备神情,二人更知大事不妙,急忙开口问。
  “兄长急召,不知何事?”
  “董国舅与五位义士,还有身怀龙种的董妃,都被曹贼害了!”
  关、张闻讯大惊。
  “啊?”
  “那英娘呢?”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而是讲出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
  “曹贼已发兵二十万,前来攻我!”
  关、张二人并不惊讶,反而振奋起来。
  “哼!他来得正好!我便杀他,与董国舅报仇!”
  张飞磨拳擦掌。关羽却连忙问计。
  “兄长将如何迎敌?”
  刘备没再多说,立即下令。
  “三弟!”
  “在!”
  “你率一万人马,速去小沛驻防!”
  张飞顿露喜色。
  “是!”
  张飞领令欲去,刘备急忙叫住了他。
  “三弟,你此番独自领军,我将与你约法三章。”
  张飞立即回身。
  哥哥请讲!
  “一、不许饮酒!二、无令不许出兵!三、不许打士兵!可记住了?”
  张飞一听,顿露不悦之情,回话也明显无力。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神色,知他心中抵融,露出了少见的严厉。
  “你且道来!”
  “不饮酒、不打人、不无令出兵。”
  “好!你当切切谨记,不可有违!”
  “是。”
  张飞回答得有气无力,拖声拉气,显然心有不悦。
  刘备见了,正色厉声。
  “可记住了?”
  张飞见刘备声色俱厉,才大声回话。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郑重起来,才口气和缓了。
  “三弟。我等虽征战有年,却从未临过如此强敌。此役关乎存亡,万万不可大意呀!”
  “是!”
  张飞去了。
  刘备又对关羽开了口。
  “二弟,你率五万人马去下邳。”
  听说让自己率五万人马,关羽急忙开了口。
  “兄长!……”
  刘备明白关羽之意,立刻阻止了他。
  “二弟休争。曹贼此来,非比往常。徐州不下,曹贼定不罢休。为日后计,二弟须多带人马,你可明白?”
  “明白!”
  “我让你嫂嫂也随去。”
  关羽昂然而起。
  “定不负兄长重托!”
  听说董承被全家抄斩,关羽便一直惦记者英娘。一回营中,他便吩咐哮天进京打探……
  “国舅被杀,不知英娘如何。你去许都,打探打探。”
  哮天手摸脑勺,一脸为难。
  “我?行么?”
  关羽见了,并未责怪,反而好言抚慰。
  “我知你为难,然此事不便遣他人。”
  哮天明白了关羽的心曲,慨然允了。
  “好,我去!”
  “曹贼刚诛国舅,此去甚险,你当谨慎从事。”
  “少爷放心!就是曹贼抓住我,我也甚么都不说。”
  “我已领兵在此,不惧那曹贼。我是担心你。”
  “少爷不必担心我。我一个小毛孩儿,谁会以我为意?”
  “好。国舅遇害已半月。英娘知我在徐州,并未来寻,恐已遭不测。然不去打探,我又不死心。我今领兵去下邳。你去许都,若打探不得,便速速返回,到下邳找我。可记好了?”
  “嗯!”
  哮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曹操率大军赴徐州征刘备。正前行间,忽然一阵狂风,沙尘四起。
  曹操与众人皆举手至额,以避沙尘入眼。
  尘雾中,队中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叭”的一声,一面青红相间的牙旗旗杆,被风拦腰折断。
  曹操见了,吃了一惊,立即下令。
  “且住!”
  队伍停下了。
  “传!众谋士见我!”
  左右得令,立即高声相传。
  “传众谋士,丞相召见!”
  不一会儿,众谋士纷纷奔到了曹操周围,一个个神色急切地望着曹操,纷纷询问。
  “丞相急召,不知何事?”
  “适才狂风大作,折断牙旗,不知主何吉凶?”
  曹操还有些心神不定。
  众谋士皆露惊异之色。
  荀yu第一个询问起来
  “丞相,适才风从何来?折断何旗?”
  “风从东南来,折断青红牙旗。”
  荀yu听了,掐指算了起来。
  曹操与众谋士都关切地望着他。
  荀yu算过,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今夜刘备将劫寨。余皆不足虑。”
  曹操听了,疑色稍解。
  程昱听了,却急起来。
  “丞相,刚进兵便折旗,殊为不吉!为何只主劫寨?”
  郭嘉也满脸疑色。
  “是啊。丞相,既有凶兆,还当审慎才是啊!”
  听了二人的话,曹操又犹豫起来。
  荀yu见了,仍神色镇定地开了口。
  “丞相不必多虑。仅主劫寨而已。”
  程昱还是不信。
  “尚未交兵,即现凶兆,为何仅主劫寨?”
  荀yu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露。丞相,无需多虑!”
  曹操疑色并未全释,但他仍然点了点头。
  刘备分布了军马,又将一封信交给了孙乾。
  “先生速去河北,就言曹军倾巢出动,京都空虚,此乃取许都之天赐良机!若袁本初出兵,我愿牵制曹操大军,以保河北人马一举拿下许都!”
  “是!”
  2
  正当此时,董承家奴与其妾私通之事突发,家奴外逃向曹操告密,称董承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欲害曹操。
  曹操大怒,当即拿了董承等人,又令许褚去抄董府。听说许褚抄出了不少罪证,曹操与众文武都满脸怒容地聚在相府大厅,以候验看。
  许褚匆匆进厅,便高叫起来。
  “丞相,在董承密室,搜出了衣带诏与义状!”
  “呈上来!”
  许褚直接将衣带诏与义状呈给了曹操。
  曹操匆匆展开,又匆匆看起来。
  曹操越看,越怒不可遏。
  众文武无一人出声,都怒容满面地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怒气冲天,在看义状。
  见义状上写着:左将军刘备。
  曹操大惊。又定睛细看。
  义状上,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还按了血红的手印!
  曹操狂怒地将义状“砰”的一声拍在案上,气得直喘粗气。
  众文武见曹操狂怒如此,尽皆大惊。
  曹操气喘稍定,才咬呀切齿地开了口。
  “我待刘备不薄!可他!早就暗结董承,阴谋害我!恨煞我也!恨煞我也!”
  曹操以脚跺地还不解恨,又以拳砸案。
  他的手已砸出了血,竟浑然不觉。
  众文武一片震怒。
  程昱第一个怒吼起来。
  “丞相!请速速出兵!诛杀刘备!”
  众文武也一齐怒吼。
  “对!诛杀刘备!”
  曹操目露凶光,一拳重重地砸在案上。
  刘备在低头踱步,黯然神伤。
  关、张二人匆匆进了帐。见了刘备神情,二人更知大事不妙,急忙开口问。
  “兄长急召,不知何事?”
  “董国舅与五位义士,还有身怀龙种的董妃,都被曹贼害了!”
  关、张闻讯大惊。
  “啊?”
  “那英娘呢?”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而是讲出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
  “曹贼已发兵二十万,前来攻我!”
  关、张二人并不惊讶,反而振奋起来。
  “哼!他来得正好!我便杀他,与董国舅报仇!”
  张飞磨拳擦掌。关羽却连忙问计。
  “兄长将如何迎敌?”
  刘备没再多说,立即下令。
  “三弟!”
  “在!”
  “你率一万人马,速去小沛驻防!”
  张飞顿露喜色。
  “是!”
  张飞领令欲去,刘备急忙叫住了他。
  “三弟,你此番独自领军,我将与你约法三章。”
  张飞立即回身。
  哥哥请讲!
  “一、不许饮酒!二、无令不许出兵!三、不许打士兵!可记住了?”
  张飞一听,顿露不悦之情,回话也明显无力。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神色,知他心中抵融,露出了少见的严厉。
  “你且道来!”
  “不饮酒、不打人、不无令出兵。”
  “好!你当切切谨记,不可有违!”
  “是。”
  张飞回答得有气无力,拖声拉气,显然心有不悦。
  刘备见了,正色厉声。
  “可记住了?”
  张飞见刘备声色俱厉,才大声回话。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郑重起来,才口气和缓了。
  “三弟。我等虽征战有年,却从未临过如此强敌。此役关乎存亡,万万不可大意呀!”
  “是!”
  张飞去了。
  刘备又对关羽开了口。
  “二弟,你率五万人马去下邳。”
  听说让自己率五万人马,关羽急忙开了口。
  “兄长!……”
  刘备明白关羽之意,立刻阻止了他。
  “二弟休争。曹贼此来,非比往常。徐州不下,曹贼定不罢休。为日后计,二弟须多带人马,你可明白?”
  “明白!”
  “我让你嫂嫂也随去。”
  关羽昂然而起。
  “定不负兄长重托!”
  听说董承被全家抄斩,关羽便一直惦记者英娘。一回营中,他便吩咐哮天进京打探……
  “国舅被杀,不知英娘如何。你去许都,打探打探。”
  哮天手摸脑勺,一脸为难。
  “我?行么?”
  关羽见了,并未责怪,反而好言抚慰。
  “我知你为难,然此事不便遣他人。”
  哮天明白了关羽的心曲,慨然允了。
  “好,我去!”
  “曹贼刚诛国舅,此去甚险,你当谨慎从事。”
  “少爷放心!就是曹贼抓住我,我也甚么都不说。”
  “我已领兵在此,不惧那曹贼。我是担心你。”
  “少爷不必担心我。我一个小毛孩儿,谁会以我为意?”
  “好。国舅遇害已半月。英娘知我在徐州,并未来寻,恐已遭不测。然不去打探,我又不死心。我今领兵去下邳。你去许都,若打探不得,便速速返回,到下邳找我。可记好了?”
  “嗯!”
  哮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曹操率大军赴徐州征刘备。正前行间,忽然一阵狂风,沙尘四起。
  曹操与众人皆举手至额,以避沙尘入眼。
  尘雾中,队中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叭”的一声,一面青红相间的牙旗旗杆,被风拦腰折断。
  曹操见了,吃了一惊,立即下令。
  “且住!”
  队伍停下了。
  “传!众谋士见我!”
  左右得令,立即高声相传。
  “传众谋士,丞相召见!”
  不一会儿,众谋士纷纷奔到了曹操周围,一个个神色急切地望着曹操,纷纷询问。
  “丞相急召,不知何事?”
  “适才狂风大作,折断牙旗,不知主何吉凶?”
  曹操还有些心神不定。
  众谋士皆露惊异之色。
  荀yu第一个询问起来
  “丞相,适才风从何来?折断何旗?”
  “风从东南来,折断青红牙旗。”
  荀yu听了,掐指算了起来。
  曹操与众谋士都关切地望着他。
  荀yu算过,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今夜刘备将劫寨。余皆不足虑。”
  曹操听了,疑色稍解。
  程昱听了,却急起来。
  “丞相,刚进兵便折旗,殊为不吉!为何只主劫寨?”
  郭嘉也满脸疑色。
  “是啊。丞相,既有凶兆,还当审慎才是啊!”
  听了二人的话,曹操又犹豫起来。
  荀yu见了,仍神色镇定地开了口。
  “丞相不必多虑。仅主劫寨而已。”
  程昱还是不信。
  “尚未交兵,即现凶兆,为何仅主劫寨?”
  荀yu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露。丞相,无需多虑!”
  曹操疑色并未全释,但他仍然点了点头。
  刘备分布了军马,又将一封信交给了孙乾。
  “先生速去河北,就言曹军倾巢出动,京都空虚,此乃取许都之天赐良机!若袁本初出兵,我愿牵制曹操大军,以保河北人马一举拿下许都!”
  “是!”
  2
  正当此时,董承家奴与其妾私通之事突发,家奴外逃向曹操告密,称董承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欲害曹操。
  曹操大怒,当即拿了董承等人,又令许褚去抄董府。听说许褚抄出了不少罪证,曹操与众文武都满脸怒容地聚在相府大厅,以候验看。
  许褚匆匆进厅,便高叫起来。
  “丞相,在董承密室,搜出了衣带诏与义状!”
  “呈上来!”
  许褚直接将衣带诏与义状呈给了曹操。
  曹操匆匆展开,又匆匆看起来。
  曹操越看,越怒不可遏。
  众文武无一人出声,都怒容满面地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怒气冲天,在看义状。
  见义状上写着:左将军刘备。
  曹操大惊。又定睛细看。
  义状上,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还按了血红的手印!
  曹操狂怒地将义状“砰”的一声拍在案上,气得直喘粗气。
  众文武见曹操狂怒如此,尽皆大惊。
  曹操气喘稍定,才咬呀切齿地开了口。
  “我待刘备不薄!可他!早就暗结董承,阴谋害我!恨煞我也!恨煞我也!”
  曹操以脚跺地还不解恨,又以拳砸案。
  他的手已砸出了血,竟浑然不觉。
  众文武一片震怒。
  程昱第一个怒吼起来。
  “丞相!请速速出兵!诛杀刘备!”
  众文武也一齐怒吼。
  “对!诛杀刘备!”
  曹操目露凶光,一拳重重地砸在案上。
  刘备在低头踱步,黯然神伤。
  关、张二人匆匆进了帐。见了刘备神情,二人更知大事不妙,急忙开口问。
  “兄长急召,不知何事?”
  “董国舅与五位义士,还有身怀龙种的董妃,都被曹贼害了!”
  关、张闻讯大惊。
  “啊?”
  “那英娘呢?”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而是讲出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
  “曹贼已发兵二十万,前来攻我!”
  关、张二人并不惊讶,反而振奋起来。
  “哼!他来得正好!我便杀他,与董国舅报仇!”
  张飞磨拳擦掌。关羽却连忙问计。
  “兄长将如何迎敌?”
  刘备没再多说,立即下令。
  “三弟!”
  “在!”
  “你率一万人马,速去小沛驻防!”
  张飞顿露喜色。
  “是!”
  张飞领令欲去,刘备急忙叫住了他。
  “三弟,你此番独自领军,我将与你约法三章。”
  张飞立即回身。
  哥哥请讲!
  “一、不许饮酒!二、无令不许出兵!三、不许打士兵!可记住了?”
  张飞一听,顿露不悦之情,回话也明显无力。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神色,知他心中抵融,露出了少见的严厉。
  “你且道来!”
  “不饮酒、不打人、不无令出兵。”
  “好!你当切切谨记,不可有违!”
  “是。”
  张飞回答得有气无力,拖声拉气,显然心有不悦。
  刘备见了,正色厉声。
  “可记住了?”
  张飞见刘备声色俱厉,才大声回话。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郑重起来,才口气和缓了。
  “三弟。我等虽征战有年,却从未临过如此强敌。此役关乎存亡,万万不可大意呀!”
  “是!”
  张飞去了。
  刘备又对关羽开了口。
  “二弟,你率五万人马去下邳。”
  听说让自己率五万人马,关羽急忙开了口。
  “兄长!……”
  刘备明白关羽之意,立刻阻止了他。
  “二弟休争。曹贼此来,非比往常。徐州不下,曹贼定不罢休。为日后计,二弟须多带人马,你可明白?”
  “明白!”
  “我让你嫂嫂也随去。”
  关羽昂然而起。
  “定不负兄长重托!”
  听说董承被全家抄斩,关羽便一直惦记者英娘。一回营中,他便吩咐哮天进京打探……
  “国舅被杀,不知英娘如何。你去许都,打探打探。”
  哮天手摸脑勺,一脸为难。
  “我?行么?”
  关羽见了,并未责怪,反而好言抚慰。
  “我知你为难,然此事不便遣他人。”
  哮天明白了关羽的心曲,慨然允了。
  “好,我去!”
  “曹贼刚诛国舅,此去甚险,你当谨慎从事。”
  “少爷放心!就是曹贼抓住我,我也甚么都不说。”
  “我已领兵在此,不惧那曹贼。我是担心你。”
  “少爷不必担心我。我一个小毛孩儿,谁会以我为意?”
  “好。国舅遇害已半月。英娘知我在徐州,并未来寻,恐已遭不测。然不去打探,我又不死心。我今领兵去下邳。你去许都,若打探不得,便速速返回,到下邳找我。可记好了?”
  “嗯!”
  哮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曹操率大军赴徐州征刘备。正前行间,忽然一阵狂风,沙尘四起。
  曹操与众人皆举手至额,以避沙尘入眼。
  尘雾中,队中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叭”的一声,一面青红相间的牙旗旗杆,被风拦腰折断。
  曹操见了,吃了一惊,立即下令。
  “且住!”
  队伍停下了。
  “传!众谋士见我!”
  左右得令,立即高声相传。
  “传众谋士,丞相召见!”
  不一会儿,众谋士纷纷奔到了曹操周围,一个个神色急切地望着曹操,纷纷询问。
  “丞相急召,不知何事?”
  “适才狂风大作,折断牙旗,不知主何吉凶?”
  曹操还有些心神不定。
  众谋士皆露惊异之色。
  荀yu第一个询问起来
  “丞相,适才风从何来?折断何旗?”
  “风从东南来,折断青红牙旗。”
  荀yu听了,掐指算了起来。
  曹操与众谋士都关切地望着他。
  荀yu算过,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今夜刘备将劫寨。余皆不足虑。”
  曹操听了,疑色稍解。
  程昱听了,却急起来。
  “丞相,刚进兵便折旗,殊为不吉!为何只主劫寨?”
  郭嘉也满脸疑色。
  “是啊。丞相,既有凶兆,还当审慎才是啊!”
  听了二人的话,曹操又犹豫起来。
  荀yu见了,仍神色镇定地开了口。
  “丞相不必多虑。仅主劫寨而已。”
  程昱还是不信。
  “尚未交兵,即现凶兆,为何仅主劫寨?”
  荀yu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露。丞相,无需多虑!”
  曹操疑色并未全释,但他仍然点了点头。
  刘备分布了军马,又将一封信交给了孙乾。
  “先生速去河北,就言曹军倾巢出动,京都空虚,此乃取许都之天赐良机!若袁本初出兵,我愿牵制曹操大军,以保河北人马一举拿下许都!”
  “是!”
  2
  正当此时,董承家奴与其妾私通之事突发,家奴外逃向曹操告密,称董承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欲害曹操。
  曹操大怒,当即拿了董承等人,又令许褚去抄董府。听说许褚抄出了不少罪证,曹操与众文武都满脸怒容地聚在相府大厅,以候验看。
  许褚匆匆进厅,便高叫起来。
  “丞相,在董承密室,搜出了衣带诏与义状!”
  “呈上来!”
  许褚直接将衣带诏与义状呈给了曹操。
  曹操匆匆展开,又匆匆看起来。
  曹操越看,越怒不可遏。
  众文武无一人出声,都怒容满面地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怒气冲天,在看义状。
  见义状上写着:左将军刘备。
  曹操大惊。又定睛细看。
  义状上,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还按了血红的手印!
  曹操狂怒地将义状“砰”的一声拍在案上,气得直喘粗气。
  众文武见曹操狂怒如此,尽皆大惊。
  曹操气喘稍定,才咬呀切齿地开了口。
  “我待刘备不薄!可他!早就暗结董承,阴谋害我!恨煞我也!恨煞我也!”
  曹操以脚跺地还不解恨,又以拳砸案。
  他的手已砸出了血,竟浑然不觉。
  众文武一片震怒。
  程昱第一个怒吼起来。
  “丞相!请速速出兵!诛杀刘备!”
  众文武也一齐怒吼。
  “对!诛杀刘备!”
  曹操目露凶光,一拳重重地砸在案上。
  刘备在低头踱步,黯然神伤。
  关、张二人匆匆进了帐。见了刘备神情,二人更知大事不妙,急忙开口问。
  “兄长急召,不知何事?”
  “董国舅与五位义士,还有身怀龙种的董妃,都被曹贼害了!”
  关、张闻讯大惊。
  “啊?”
  “那英娘呢?”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而是讲出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
  “曹贼已发兵二十万,前来攻我!”
  关、张二人并不惊讶,反而振奋起来。
  “哼!他来得正好!我便杀他,与董国舅报仇!”
  张飞磨拳擦掌。关羽却连忙问计。
  “兄长将如何迎敌?”
  刘备没再多说,立即下令。
  “三弟!”
  “在!”
  “你率一万人马,速去小沛驻防!”
  张飞顿露喜色。
  “是!”
  张飞领令欲去,刘备急忙叫住了他。
  “三弟,你此番独自领军,我将与你约法三章。”
  张飞立即回身。
  哥哥请讲!
  “一、不许饮酒!二、无令不许出兵!三、不许打士兵!可记住了?”
  张飞一听,顿露不悦之情,回话也明显无力。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神色,知他心中抵融,露出了少见的严厉。
  “你且道来!”
  “不饮酒、不打人、不无令出兵。”
  “好!你当切切谨记,不可有违!”
  “是。”
  张飞回答得有气无力,拖声拉气,显然心有不悦。
  刘备见了,正色厉声。
  “可记住了?”
  张飞见刘备声色俱厉,才大声回话。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郑重起来,才口气和缓了。
  “三弟。我等虽征战有年,却从未临过如此强敌。此役关乎存亡,万万不可大意呀!”
  “是!”
  张飞去了。
  刘备又对关羽开了口。
  “二弟,你率五万人马去下邳。”
  听说让自己率五万人马,关羽急忙开了口。
  “兄长!……”
  刘备明白关羽之意,立刻阻止了他。
  “二弟休争。曹贼此来,非比往常。徐州不下,曹贼定不罢休。为日后计,二弟须多带人马,你可明白?”
  “明白!”
  “我让你嫂嫂也随去。”
  关羽昂然而起。
  “定不负兄长重托!”
  听说董承被全家抄斩,关羽便一直惦记者英娘。一回营中,他便吩咐哮天进京打探……
  “国舅被杀,不知英娘如何。你去许都,打探打探。”
  哮天手摸脑勺,一脸为难。
  “我?行么?”
  关羽见了,并未责怪,反而好言抚慰。
  “我知你为难,然此事不便遣他人。”
  哮天明白了关羽的心曲,慨然允了。
  “好,我去!”
  “曹贼刚诛国舅,此去甚险,你当谨慎从事。”
  “少爷放心!就是曹贼抓住我,我也甚么都不说。”
  “我已领兵在此,不惧那曹贼。我是担心你。”
  “少爷不必担心我。我一个小毛孩儿,谁会以我为意?”
  “好。国舅遇害已半月。英娘知我在徐州,并未来寻,恐已遭不测。然不去打探,我又不死心。我今领兵去下邳。你去许都,若打探不得,便速速返回,到下邳找我。可记好了?”
  “嗯!”
  哮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曹操率大军赴徐州征刘备。正前行间,忽然一阵狂风,沙尘四起。
  曹操与众人皆举手至额,以避沙尘入眼。
  尘雾中,队中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叭”的一声,一面青红相间的牙旗旗杆,被风拦腰折断。
  曹操见了,吃了一惊,立即下令。
  “且住!”
  队伍停下了。
  “传!众谋士见我!”
  左右得令,立即高声相传。
  “传众谋士,丞相召见!”
  不一会儿,众谋士纷纷奔到了曹操周围,一个个神色急切地望着曹操,纷纷询问。
  “丞相急召,不知何事?”
  “适才狂风大作,折断牙旗,不知主何吉凶?”
  曹操还有些心神不定。
  众谋士皆露惊异之色。
  荀yu第一个询问起来
  “丞相,适才风从何来?折断何旗?”
  “风从东南来,折断青红牙旗。”
  荀yu听了,掐指算了起来。
  曹操与众谋士都关切地望着他。
  荀yu算过,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今夜刘备将劫寨。余皆不足虑。”
  曹操听了,疑色稍解。
  程昱听了,却急起来。
  “丞相,刚进兵便折旗,殊为不吉!为何只主劫寨?”
  郭嘉也满脸疑色。
  “是啊。丞相,既有凶兆,还当审慎才是啊!”
  听了二人的话,曹操又犹豫起来。
  荀yu见了,仍神色镇定地开了口。
  “丞相不必多虑。仅主劫寨而已。”
  程昱还是不信。
  “尚未交兵,即现凶兆,为何仅主劫寨?”
  荀yu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露。丞相,无需多虑!”
  曹操疑色并未全释,但他仍然点了点头。
  刘备分布了军马,又将一封信交给了孙乾。
  “先生速去河北,就言曹军倾巢出动,京都空虚,此乃取许都之天赐良机!若袁本初出兵,我愿牵制曹操大军,以保河北人马一举拿下许都!”
  “是!”
  2
  正当此时,董承家奴与其妾私通之事突发,家奴外逃向曹操告密,称董承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欲害曹操。
  曹操大怒,当即拿了董承等人,又令许褚去抄董府。听说许褚抄出了不少罪证,曹操与众文武都满脸怒容地聚在相府大厅,以候验看。
  许褚匆匆进厅,便高叫起来。
  “丞相,在董承密室,搜出了衣带诏与义状!”
  “呈上来!”
  许褚直接将衣带诏与义状呈给了曹操。
  曹操匆匆展开,又匆匆看起来。
  曹操越看,越怒不可遏。
  众文武无一人出声,都怒容满面地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怒气冲天,在看义状。
  见义状上写着:左将军刘备。
  曹操大惊。又定睛细看。
  义状上,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还按了血红的手印!
  曹操狂怒地将义状“砰”的一声拍在案上,气得直喘粗气。
  众文武见曹操狂怒如此,尽皆大惊。
  曹操气喘稍定,才咬呀切齿地开了口。
  “我待刘备不薄!可他!早就暗结董承,阴谋害我!恨煞我也!恨煞我也!”
  曹操以脚跺地还不解恨,又以拳砸案。
  他的手已砸出了血,竟浑然不觉。
  众文武一片震怒。
  程昱第一个怒吼起来。
  “丞相!请速速出兵!诛杀刘备!”
  众文武也一齐怒吼。
  “对!诛杀刘备!”
  曹操目露凶光,一拳重重地砸在案上。
  刘备在低头踱步,黯然神伤。
  关、张二人匆匆进了帐。见了刘备神情,二人更知大事不妙,急忙开口问。
  “兄长急召,不知何事?”
  “董国舅与五位义士,还有身怀龙种的董妃,都被曹贼害了!”
  关、张闻讯大惊。
  “啊?”
  “那英娘呢?”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而是讲出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
  “曹贼已发兵二十万,前来攻我!”
  关、张二人并不惊讶,反而振奋起来。
  “哼!他来得正好!我便杀他,与董国舅报仇!”
  张飞磨拳擦掌。关羽却连忙问计。
  “兄长将如何迎敌?”
  刘备没再多说,立即下令。
  “三弟!”
  “在!”
  “你率一万人马,速去小沛驻防!”
  张飞顿露喜色。
  “是!”
  张飞领令欲去,刘备急忙叫住了他。
  “三弟,你此番独自领军,我将与你约法三章。”
  张飞立即回身。
  哥哥请讲!
  “一、不许饮酒!二、无令不许出兵!三、不许打士兵!可记住了?”
  张飞一听,顿露不悦之情,回话也明显无力。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神色,知他心中抵融,露出了少见的严厉。
  “你且道来!”
  “不饮酒、不打人、不无令出兵。”
  “好!你当切切谨记,不可有违!”
  “是。”
  张飞回答得有气无力,拖声拉气,显然心有不悦。
  刘备见了,正色厉声。
  “可记住了?”
  张飞见刘备声色俱厉,才大声回话。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郑重起来,才口气和缓了。
  “三弟。我等虽征战有年,却从未临过如此强敌。此役关乎存亡,万万不可大意呀!”
  “是!”
  张飞去了。
  刘备又对关羽开了口。
  “二弟,你率五万人马去下邳。”
  听说让自己率五万人马,关羽急忙开了口。
  “兄长!……”
  刘备明白关羽之意,立刻阻止了他。
  “二弟休争。曹贼此来,非比往常。徐州不下,曹贼定不罢休。为日后计,二弟须多带人马,你可明白?”
  “明白!”
  “我让你嫂嫂也随去。”
  关羽昂然而起。
  “定不负兄长重托!”
  听说董承被全家抄斩,关羽便一直惦记者英娘。一回营中,他便吩咐哮天进京打探……
  “国舅被杀,不知英娘如何。你去许都,打探打探。”
  哮天手摸脑勺,一脸为难。
  “我?行么?”
  关羽见了,并未责怪,反而好言抚慰。
  “我知你为难,然此事不便遣他人。”
  哮天明白了关羽的心曲,慨然允了。
  “好,我去!”
  “曹贼刚诛国舅,此去甚险,你当谨慎从事。”
  “少爷放心!就是曹贼抓住我,我也甚么都不说。”
  “我已领兵在此,不惧那曹贼。我是担心你。”
  “少爷不必担心我。我一个小毛孩儿,谁会以我为意?”
  “好。国舅遇害已半月。英娘知我在徐州,并未来寻,恐已遭不测。然不去打探,我又不死心。我今领兵去下邳。你去许都,若打探不得,便速速返回,到下邳找我。可记好了?”
  “嗯!”
  哮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曹操率大军赴徐州征刘备。正前行间,忽然一阵狂风,沙尘四起。
  曹操与众人皆举手至额,以避沙尘入眼。
  尘雾中,队中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叭”的一声,一面青红相间的牙旗旗杆,被风拦腰折断。
  曹操见了,吃了一惊,立即下令。
  “且住!”
  队伍停下了。
  “传!众谋士见我!”
  左右得令,立即高声相传。
  “传众谋士,丞相召见!”
  不一会儿,众谋士纷纷奔到了曹操周围,一个个神色急切地望着曹操,纷纷询问。
  “丞相急召,不知何事?”
  “适才狂风大作,折断牙旗,不知主何吉凶?”
  曹操还有些心神不定。
  众谋士皆露惊异之色。
  荀yu第一个询问起来
  “丞相,适才风从何来?折断何旗?”
  “风从东南来,折断青红牙旗。”
  荀yu听了,掐指算了起来。
  曹操与众谋士都关切地望着他。
  荀yu算过,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今夜刘备将劫寨。余皆不足虑。”
  曹操听了,疑色稍解。
  程昱听了,却急起来。
  “丞相,刚进兵便折旗,殊为不吉!为何只主劫寨?”
  郭嘉也满脸疑色。
  “是啊。丞相,既有凶兆,还当审慎才是啊!”
  听了二人的话,曹操又犹豫起来。
  荀yu见了,仍神色镇定地开了口。
  “丞相不必多虑。仅主劫寨而已。”
  程昱还是不信。
  “尚未交兵,即现凶兆,为何仅主劫寨?”
  荀yu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露。丞相,无需多虑!”
  曹操疑色并未全释,但他仍然点了点头。
  刘备分布了军马,又将一封信交给了孙乾。
  “先生速去河北,就言曹军倾巢出动,京都空虚,此乃取许都之天赐良机!若袁本初出兵,我愿牵制曹操大军,以保河北人马一举拿下许都!”
  “是!”
  2
  正当此时,董承家奴与其妾私通之事突发,家奴外逃向曹操告密,称董承秘密联络朝中大臣,欲害曹操。
  曹操大怒,当即拿了董承等人,又令许褚去抄董府。听说许褚抄出了不少罪证,曹操与众文武都满脸怒容地聚在相府大厅,以候验看。
  许褚匆匆进厅,便高叫起来。
  “丞相,在董承密室,搜出了衣带诏与义状!”
  “呈上来!”
  许褚直接将衣带诏与义状呈给了曹操。
  曹操匆匆展开,又匆匆看起来。
  曹操越看,越怒不可遏。
  众文武无一人出声,都怒容满面地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怒气冲天,在看义状。
  见义状上写着:左将军刘备。
  曹操大惊。又定睛细看。
  义状上,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还按了血红的手印!
  曹操狂怒地将义状“砰”的一声拍在案上,气得直喘粗气。
  众文武见曹操狂怒如此,尽皆大惊。
  曹操气喘稍定,才咬呀切齿地开了口。
  “我待刘备不薄!可他!早就暗结董承,阴谋害我!恨煞我也!恨煞我也!”
  曹操以脚跺地还不解恨,又以拳砸案。
  他的手已砸出了血,竟浑然不觉。
  众文武一片震怒。
  程昱第一个怒吼起来。
  “丞相!请速速出兵!诛杀刘备!”
  众文武也一齐怒吼。
  “对!诛杀刘备!”
  曹操目露凶光,一拳重重地砸在案上。
  刘备在低头踱步,黯然神伤。
  关、张二人匆匆进了帐。见了刘备神情,二人更知大事不妙,急忙开口问。
  “兄长急召,不知何事?”
  “董国舅与五位义士,还有身怀龙种的董妃,都被曹贼害了!”
  关、张闻讯大惊。
  “啊?”
  “那英娘呢?”
  刘备没有回答关羽,而是讲出了一条更重磅的消息。
  “曹贼已发兵二十万,前来攻我!”
  关、张二人并不惊讶,反而振奋起来。
  “哼!他来得正好!我便杀他,与董国舅报仇!”
  张飞磨拳擦掌。关羽却连忙问计。
  “兄长将如何迎敌?”
  刘备没再多说,立即下令。
  “三弟!”
  “在!”
  “你率一万人马,速去小沛驻防!”
  张飞顿露喜色。
  “是!”
  张飞领令欲去,刘备急忙叫住了他。
  “三弟,你此番独自领军,我将与你约法三章。”
  张飞立即回身。
  哥哥请讲!
  “一、不许饮酒!二、无令不许出兵!三、不许打士兵!可记住了?”
  张飞一听,顿露不悦之情,回话也明显无力。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神色,知他心中抵融,露出了少见的严厉。
  “你且道来!”
  “不饮酒、不打人、不无令出兵。”
  “好!你当切切谨记,不可有违!”
  “是。”
  张飞回答得有气无力,拖声拉气,显然心有不悦。
  刘备见了,正色厉声。
  “可记住了?”
  张飞见刘备声色俱厉,才大声回话。
  “记住了!”
  刘备见张飞郑重起来,才口气和缓了。
  “三弟。我等虽征战有年,却从未临过如此强敌。此役关乎存亡,万万不可大意呀!”
  “是!”
  张飞去了。
  刘备又对关羽开了口。
  “二弟,你率五万人马去下邳。”
  听说让自己率五万人马,关羽急忙开了口。
  “兄长!……”
  刘备明白关羽之意,立刻阻止了他。
  “二弟休争。曹贼此来,非比往常。徐州不下,曹贼定不罢休。为日后计,二弟须多带人马,你可明白?”
  “明白!”
  “我让你嫂嫂也随去。”
  关羽昂然而起。
  “定不负兄长重托!”
  听说董承被全家抄斩,关羽便一直惦记者英娘。一回营中,他便吩咐哮天进京打探……
  “国舅被杀,不知英娘如何。你去许都,打探打探。”
  哮天手摸脑勺,一脸为难。
  “我?行么?”
  关羽见了,并未责怪,反而好言抚慰。
  “我知你为难,然此事不便遣他人。”
  哮天明白了关羽的心曲,慨然允了。
  “好,我去!”
  “曹贼刚诛国舅,此去甚险,你当谨慎从事。”
  “少爷放心!就是曹贼抓住我,我也甚么都不说。”
  “我已领兵在此,不惧那曹贼。我是担心你。”
  “少爷不必担心我。我一个小毛孩儿,谁会以我为意?”
  “好。国舅遇害已半月。英娘知我在徐州,并未来寻,恐已遭不测。然不去打探,我又不死心。我今领兵去下邳。你去许都,若打探不得,便速速返回,到下邳找我。可记好了?”
  “嗯!”
  哮天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曹操率大军赴徐州征刘备。正前行间,忽然一阵狂风,沙尘四起。
  曹操与众人皆举手至额,以避沙尘入眼。
  尘雾中,队中旌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叭”的一声,一面青红相间的牙旗旗杆,被风拦腰折断。
  曹操见了,吃了一惊,立即下令。
  “且住!”
  队伍停下了。
  “传!众谋士见我!”
  左右得令,立即高声相传。
  “传众谋士,丞相召见!”
  不一会儿,众谋士纷纷奔到了曹操周围,一个个神色急切地望着曹操,纷纷询问。
  “丞相急召,不知何事?”
  “适才狂风大作,折断牙旗,不知主何吉凶?”
  曹操还有些心神不定。
  众谋士皆露惊异之色。
  荀yu第一个询问起来
  “丞相,适才风从何来?折断何旗?”
  “风从东南来,折断青红牙旗。”
  荀yu听了,掐指算了起来。
  曹操与众谋士都关切地望着他。
  荀yu算过,平静地开了口。
  “丞相,今夜刘备将劫寨。余皆不足虑。”
  曹操听了,疑色稍解。
  程昱听了,却急起来。
  “丞相,刚进兵便折旗,殊为不吉!为何只主劫寨?”
  郭嘉也满脸疑色。
  “是啊。丞相,既有凶兆,还当审慎才是啊!”
  听了二人的话,曹操又犹豫起来。
  荀yu见了,仍神色镇定地开了口。
  “丞相不必多虑。仅主劫寨而已。”
  程昱还是不信。
  “尚未交兵,即现凶兆,为何仅主劫寨?”
  荀yu笑了笑。
  “天机不可泄露。丞相,无需多虑!”
  曹操疑色并未全释,但他仍然点了点头。
  刘备分布了军马,又将一封信交给了孙乾。
  “先生速去河北,就言曹军倾巢出动,京都空虚,此乃取许都之天赐良机!若袁本初出兵,我愿牵制曹操大军,以保河北人马一举拿下许都!”
  “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