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_免费小说-最新最好看小说完本排行榜>书库>历史军事>关羽> 第十六章 斩颜良大显神威(上)

第十六章 斩颜良大显神威(上)

  第十六章斩颜良大显神威(上)
  第十六章斩颜良大显神威(上)
  1
  曹操在书房写《孟德新书》。
  曹丕神色紧张,匆匆来到书房。
  “父亲,接东郡太守刘延急报,袁绍遣颜良为先锋,率十万精兵来攻,已抵黎阳!”
  曹操闻报,一惊而起。
  “甚么?”
  曹操接刘延告急,急忙聚文武计议。
  “袁绍犯我,颜良率十万精兵已抵黎阳,诸位以为如何?”
  孔融听曹操问计,急忙开了口。
  “丞相,袁绍势大,只可与和,不可与战。”
  荀yu听孔融主和,轻蔑地一笑。
  “丞相,袁绍乃无用之人,何必议和?”
  孔融听荀yu竟如此小视袁绍,当即予以驳斥。
  “袁绍土广民强。其部下,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善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颜良、文丑,勇冠三军;高览、张合、淳于琼等,皆世之名将。岂可称袁绍为无用之人?”
  荀yu一听,反而讥笑孔融少见多怪,灭自己威风。
  “文举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袁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辈谋臣,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其余辈,尽皆碌碌。绍兵纵有百万,何足道哉?”
  曹操听了,笑了起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若尽知袁绍班底,我何惧哉?传令,发兵十五万,分三路而进,荡平袁绍!”
  曹操传令毕,起身向后堂而去。
  曹丕紧随其后,显然心中有事。
  “父亲,关羽曾有言,建功相报,功成自去。今知父亲用兵,若前来请战,如之奈何?”
  “我自有应对。”
  曹操不回头,不停步,随口扔下一句。
  果然如曹丕所料,关羽得知曹操将发兵,立刻前来请战。
  “丞相,闻袁绍大军犯境,丞相率兵亲征。关羽蒙丞相厚爱,无以为报,今愿为前部,立功相报!”
  曹操赶紧扶起关羽,神色颇为欣喜。
  “袁绍不足为虑,未敢烦劳将军。若有甚事,当来相请。”
  遭到曹操婉拒,虽不出关羽意外,仍令他抑郁。
  关羽回到书房,仍心中充满忧思。
  “我虽朝朝练武,然不上沙场,终难一逞我怀呀!如何是好?”
  曹操率领大军,一路浩荡而行。
  一骑飞奔而至,到曹操军前翻身下马。
  “禀丞相!颜良率军,一路所向无敌,已攻至白马,东郡全线告急!望丞相火速驰援!”
  这大出曹操意外,急忙布署应对。
  “曹仁!”
  “曹仁在!”
  “我亲提大军五万,火速往白马,阻击颜良!汝率十万大军,继续按计而行!”
  “曹仁遵命!”
  曹操布署毕,加鞭而行。众将士急随其后。
  曹操军抵白马,登上一座土山。左右立刻竖起青罗盖,曹操端坐其下,远眺山下敌阵,顿时神色惊骇。
  曹操身后众文武,也都尽露惊色。
  山下平地,颜良已列阵完毕。
  曹操远远一望,山下袁军旗帜整肃,刀枪林立,阵势森严,声势浩大,磅礴雄浑。
  颜良绣袍金甲,持刀立马,威风八面,立于阵前门旗之下。
  孔融看了山下敌阵,又看了一眼荀yu,对曹操开了口。
  “丞相,颜良一路所向无敌,列阵如此威严,恐非等闲之辈也!”
  曹操看着山下敌阵,也不禁大加赞赏。
  “是啊,列阵雄壮如此,威严如此,世所少见!颜良,真大将也!”
  曹操赞叹毕,转头对宋宪。
  “将军乃吕布麾下猛将,今可否取颜良首级?”
  宋宪听曹操点到自已,立刻挺身而出,慷慨而言。
  “末将自随丞相,寸功未建。今定取颜良首级,以报丞相之恩!”
  宋宪说完,提枪上马,下山奔向敌阵。
  颜良横刀立马,威风凛凛地立于门旗之下。
  他的刀背上,挂着一串铁环。
  两军鼓声大作。宋宪大吼着,杀向颜良。
  颜良也不答话。见宋宪杀来,提刀便砍。颜良舞刀的呼呼声中,又有铁环的“哗哗”声,听起来更生震慑恐赫感。
  宋宪举枪去架。谁知颜良势大力沉,宋宪虽架住了,他坐下的马却承受不住,前腿已经跪下了。
  随着马前腿跪下,宋宪也向前栽去。他就势一滚,飞身一跃,凌空一枪,便将袁军一将剌下了马,随即落身马背,又来战颜良。
  颜良见了,也不免吃了一惊。
  土山顶,曹操与众文武人人神色紧张。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山下。
  山下阵前,颜良越战越勇。舞刀的呼呼声和哗哗的铁环声一阵紧似一阵。
  宋宪大汗淋漓,只有慌忙招架之功,已无丝毫还手之力。
  土山顶,曹操与众文武人人提心吊胆,瞪大双眼惊恐地盯着山下。
  “不好!宋宪招架不住了!快鸣金收兵!”
  曹操突然叫起来。
  还没等传令鸣金,山下阵前,颜良已一刀将宋宪斩于马下。
  曹操与众人顿时发出了“啊”的一声惊呼。
  魏续立即挺身而出,高声请战。
  “丞相!颜良杀我同伴,魏续誓报此仇!”
  “好!待你得胜而归,我为你庆功!”
  “魏续定不负丞相!”
  魏续高声应毕,提矛上马,下山杀向敌阵。
  曹操与众文武又紧张地注视着。
  山下阵前,魏续大吼着,杀向颜良。
  颜良一声不作,照头一刀。
  哗的一声环响紧接“当”的一声炸响,魏续的矛柄已断为两截!
  还没等魏续回过神来,魏续已被顺势而下的刀锋一劈两半儿!
  土山顶,曹操与众文武尽皆瞪目张口,无人出声。
  片刻之后,曹操才由惊转怒,霍然而起,愤然大叫。
  “谁与我斩之!”
  徐晃挺身而出。
  “丞相!待徐晃取敌首级!”
  徐晃说完,提斧上马,下山杀向敌阵。
  徐晃来到阵前。
  颜良先开了口。
  “来将可是徐晃?”
  “既知你徐爷爷大名,为何不下马就擒?”
  颜良笑了。
  量你曹营,尽皆乌合之众,杀之无名!还是叫曹操来领死吧!
  徐晃大怒,挥斧便劈。
  二人大战起来。阵中刀来斧去,只闻刀斧舞动的呼呼声和铁环震荡的哗哗声。
  曹操与众文武在山上观战。众人的神色,由平静而渐次紧张起来。
  山下阵前,徐晃渐渐抵挡不住了。
  曹操神情紧张,急忙一边挥手一边大叫。
  “快!快鸣金收兵!”
  紧紧逼杀徐晃的颜良,突然听到锣响,十分恼怒。
  他气恼地举目寻锣声。
  见曹军急急地鸣金收兵,只好恨恨地舍下徐晃。
  徐晃急忙拨马而回。
  他一路汗如雨下,大口喘气。
  2
  首战连折二将,其余众将皆大败而归,大出曹操意外,也大挫曹军锐气。直到夜深,曹操仍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时程昱进了帐。
  “丞相不安,可是因为颜良?”
  曹操仍烦恼不已。
  “颜良斩我二将,又连败徐晃、张辽、许褚、夏侯dun等众将。如今,帐下已无人可遣。我怎能不急?”
  程昱却气定神闲。
  “丞相,我荐一人,可退颜良。”
  营中诸将尽败,曹操一听,便知程昱欲荐何人。
  “你说的可是关羽?”
  “正是。”
  “不可!关羽与我有约,若建功,可自去。他若退颜良,得此役头功,若要自去,我如之奈何?”
  程昱笑了。
  “丞相,刘备若在,必投袁绍。若关羽斩了颜良,袁绍必怒而杀刘备。刘备既死,关羽还投何人?”
  “我遣张辽问过:刘备若弃世,关羽将如何?”
  “那关羽如何说?”
  “随赴九泉,决不苟活!”
  程昱又笑了。
  “未必。”
  “关羽乃忠义之士,言出必行。”
  “丞相放心。到时,我自有办法说之。”
  “汝以何说之?”
  “刘备若亡,关羽不承其志,徒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让刘备含恨九泉?袁绍杀其兄长,关羽不报兄仇,何言忠义?若关羽果为忠义之士,岂可为一己之虚名而置大义于不顾?如此说之,关羽如何敢死?”
  曹操听了,沉吟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关羽自请战遭拒,一直闷闷不乐。此时,他虽捧书在手,却实在看不下去。他掷书于案,长叹了一声。
  “想我关羽,满腹韬略,满身武艺,竟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
  关羽叹声刚落,便听到了张辽的声音。
  “噢?兄长愁用武之地呀?”
  关羽正诧异间,张辽笑着进来了。
  关羽见了,有些惊异。
  “文远?你不是随丞相出征了吗?如何还在许都?”
  “兄长请战不成,丞相怕你郁闷,特令我来相请。”
  关羽一听,转忧为喜。
  “丞相说过:若有甚事,当来相请。我在京中,未闻捷报,莫非丞相大军受阻于颜良?”
  张辽点了点头。
  关羽顿时振奋起来。
  “文远稍候片刻。待我辞过嫂嫂,即刻起程!”
  关羽来到阵前,曹操要他并坐在青罗盖下。
  众文武环绕而立。众人神色严峻,都在默默观察山下敌阵。
  山下平地,颜良又变阵了。
  他的整个阵,由很多小阵组成。
  每个小阵周围,皆用高高的盾牌环卫。
  一个个小阵与小阵之间,环卫的盾牌形成了一条条铜墙铁壁的通道。
  若干小阵与铜墙铁壁通道,形成了一个宛如迷宫一般的大阵。
  大阵中央,搭一高台。颜良手执令旗,立于台上。
  土山顶,关羽观察敌阵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曹操见了,开口问起来。
  “公可识得此阵?”
  关羽神态自信,面含微笑答道。
  “此为铜墙铁壁阵。小阵与小阵直至大阵,皆为铜墙铁壁。此铜墙铁壁,随中央令旗而移。敌在何处,铜墙铁壁便移向何处。令入阵之敌陷于铜墙铁壁之中,进退不得,最终不死即擒。”
  关羽讲到此,许褚大加称赞。
  “正是!正是!关公初见此阵,便如身在阵中。真乃见多识广也!”
  “许将军过奖!此阵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小阵中布满弓弩手与挠钩手。敌军若远,弓弩手万箭齐发。”
  夏侯dun听了,急忙开了口。
  “是啊是啊!我亦险些被乱箭所伤!”
  关羽等夏侯dun说完,又继续说着。
  “敌军若近,弓弩手则尽隐盾后;彼可杀敌,敌难杀彼。”
  夏侯渊听了,也开了口。
  “正是!我等杀入阵中,全然奈何他不得,反而险象环生,令人惊魂!”
  “若敌负伤,小阵中挠钩尽出,瞬间便被勾了去。”
  关羽话音刚落,于禁又急忙开了口。
  “对对对!我就险些被勾了腿!”
  众文武皆为关羽的见识折服。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使气氛顿时兴奋起来。
  曹操却一脸忧虑。
  “如此恶阵,如何破得?公可有良策赐我?”
  “破此铜墙铁壁之阵,当以铁水浇之。”
  曹操一听,顿时犯了难。
  “我未到阵,乱箭已来,如何浇得?”
  “搭木架,架甩斗,将溶成的铁水盛于甩斗中发射。铁水滚烫,所到之处,阵中自乱,铜墙铁壁不复存矣。”
  听了关羽之言,曹操一脸无奈,求助般望着众人。
  郭嘉见了,赶紧问关羽可有其他破阵之法。
  “此虽好计,然此地如何炼铁水?又哪来如许多铁水可浇?关公,舍此,可有他法破阵?”
  众人也急起来。
  “是啊。可有他法?”
  关羽看了看,曹操与众人都焦急地望着他。
  “他法亦有,恐也难办。”
  曹操听有他法,顿生希望。
  “还有何法?公且讲来。”
  “无铁水,亦可引洪水淹之。”
  曹操听了,苦笑起来。
  “公啊!举目只见黄土,此地何来洪水?”
  众人焦虑之急更浓,一齐望着关羽。那意思,关羽自然懂的。
  “无铁水,亦无洪水,破之极难。只有一权宜之计,可作一试。”
  曹操与众立即关切地注视着关羽。
  “何计?”
  “先以火箭攻之,阻其弓弩手放箭;随即强攻。”
  曹操一听,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虽可攻入敌阵,亦是陷入铜墙铁壁之中!万万不可!”
  关羽站起身,神色庄重。
  “丞相,关某愿闯此阵,斩那颜良,来献丞相!”
  张辽大惊。
  “云长!此阵太险,不可贸然去闯呀!”
  众人也劝阻起来。
  “如此恶阵,不可贸然去闯呀!”
  这时曹操也关切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不可闯。待我先退兵,再伺机而动吧!”
  关羽却信心十足,挺身慷慨而言。
  “多谢丞相与诸公美意!关某既敢闯此阵,心中自有分寸。请丞相与诸公不必多虑!”
  曹操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关羽的手,亲切而庄重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万分险恶!能破则破;不能破,千万别强求!但求你平安归来呀!”
  这时,众文武已没有往日的妒恨,反而人人都很关切。
  “是啊!但求关将军平安归来!”
  关羽笑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提刀上了马。
  曹操立即高声下令。
  “所有火箭,立即准备!待关将军到达阵前,万箭齐发!”
  首战连折二将,其余众将皆大败而归,大出曹操意外,也大挫曹军锐气。直到夜深,曹操仍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时程昱进了帐。
  “丞相不安,可是因为颜良?”
  曹操仍烦恼不已。
  “颜良斩我二将,又连败徐晃、张辽、许褚、夏侯dun等众将。如今,帐下已无人可遣。我怎能不急?”
  程昱却气定神闲。
  “丞相,我荐一人,可退颜良。”
  营中诸将尽败,曹操一听,便知程昱欲荐何人。
  “你说的可是关羽?”
  “正是。”
  “不可!关羽与我有约,若建功,可自去。他若退颜良,得此役头功,若要自去,我如之奈何?”
  程昱笑了。
  “丞相,刘备若在,必投袁绍。若关羽斩了颜良,袁绍必怒而杀刘备。刘备既死,关羽还投何人?”
  “我遣张辽问过:刘备若弃世,关羽将如何?”
  “那关羽如何说?”
  “随赴九泉,决不苟活!”
  程昱又笑了。
  “未必。”
  “关羽乃忠义之士,言出必行。”
  “丞相放心。到时,我自有办法说之。”
  “汝以何说之?”
  “刘备若亡,关羽不承其志,徒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让刘备含恨九泉?袁绍杀其兄长,关羽不报兄仇,何言忠义?若关羽果为忠义之士,岂可为一己之虚名而置大义于不顾?如此说之,关羽如何敢死?”
  曹操听了,沉吟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关羽自请战遭拒,一直闷闷不乐。此时,他虽捧书在手,却实在看不下去。他掷书于案,长叹了一声。
  “想我关羽,满腹韬略,满身武艺,竟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
  关羽叹声刚落,便听到了张辽的声音。
  “噢?兄长愁用武之地呀?”
  关羽正诧异间,张辽笑着进来了。
  关羽见了,有些惊异。
  “文远?你不是随丞相出征了吗?如何还在许都?”
  “兄长请战不成,丞相怕你郁闷,特令我来相请。”
  关羽一听,转忧为喜。
  “丞相说过:若有甚事,当来相请。我在京中,未闻捷报,莫非丞相大军受阻于颜良?”
  张辽点了点头。
  关羽顿时振奋起来。
  “文远稍候片刻。待我辞过嫂嫂,即刻起程!”
  关羽来到阵前,曹操要他并坐在青罗盖下。
  众文武环绕而立。众人神色严峻,都在默默观察山下敌阵。
  山下平地,颜良又变阵了。
  他的整个阵,由很多小阵组成。
  每个小阵周围,皆用高高的盾牌环卫。
  一个个小阵与小阵之间,环卫的盾牌形成了一条条铜墙铁壁的通道。
  若干小阵与铜墙铁壁通道,形成了一个宛如迷宫一般的大阵。
  大阵中央,搭一高台。颜良手执令旗,立于台上。
  土山顶,关羽观察敌阵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曹操见了,开口问起来。
  “公可识得此阵?”
  关羽神态自信,面含微笑答道。
  “此为铜墙铁壁阵。小阵与小阵直至大阵,皆为铜墙铁壁。此铜墙铁壁,随中央令旗而移。敌在何处,铜墙铁壁便移向何处。令入阵之敌陷于铜墙铁壁之中,进退不得,最终不死即擒。”
  关羽讲到此,许褚大加称赞。
  “正是!正是!关公初见此阵,便如身在阵中。真乃见多识广也!”
  “许将军过奖!此阵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小阵中布满弓弩手与挠钩手。敌军若远,弓弩手万箭齐发。”
  夏侯dun听了,急忙开了口。
  “是啊是啊!我亦险些被乱箭所伤!”
  关羽等夏侯dun说完,又继续说着。
  “敌军若近,弓弩手则尽隐盾后;彼可杀敌,敌难杀彼。”
  夏侯渊听了,也开了口。
  “正是!我等杀入阵中,全然奈何他不得,反而险象环生,令人惊魂!”
  “若敌负伤,小阵中挠钩尽出,瞬间便被勾了去。”
  关羽话音刚落,于禁又急忙开了口。
  “对对对!我就险些被勾了腿!”
  众文武皆为关羽的见识折服。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使气氛顿时兴奋起来。
  曹操却一脸忧虑。
  “如此恶阵,如何破得?公可有良策赐我?”
  “破此铜墙铁壁之阵,当以铁水浇之。”
  曹操一听,顿时犯了难。
  “我未到阵,乱箭已来,如何浇得?”
  “搭木架,架甩斗,将溶成的铁水盛于甩斗中发射。铁水滚烫,所到之处,阵中自乱,铜墙铁壁不复存矣。”
  听了关羽之言,曹操一脸无奈,求助般望着众人。
  郭嘉见了,赶紧问关羽可有其他破阵之法。
  “此虽好计,然此地如何炼铁水?又哪来如许多铁水可浇?关公,舍此,可有他法破阵?”
  众人也急起来。
  “是啊。可有他法?”
  关羽看了看,曹操与众人都焦急地望着他。
  “他法亦有,恐也难办。”
  曹操听有他法,顿生希望。
  “还有何法?公且讲来。”
  “无铁水,亦可引洪水淹之。”
  曹操听了,苦笑起来。
  “公啊!举目只见黄土,此地何来洪水?”
  众人焦虑之急更浓,一齐望着关羽。那意思,关羽自然懂的。
  “无铁水,亦无洪水,破之极难。只有一权宜之计,可作一试。”
  曹操与众立即关切地注视着关羽。
  “何计?”
  “先以火箭攻之,阻其弓弩手放箭;随即强攻。”
  曹操一听,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虽可攻入敌阵,亦是陷入铜墙铁壁之中!万万不可!”
  关羽站起身,神色庄重。
  “丞相,关某愿闯此阵,斩那颜良,来献丞相!”
  张辽大惊。
  “云长!此阵太险,不可贸然去闯呀!”
  众人也劝阻起来。
  “如此恶阵,不可贸然去闯呀!”
  这时曹操也关切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不可闯。待我先退兵,再伺机而动吧!”
  关羽却信心十足,挺身慷慨而言。
  “多谢丞相与诸公美意!关某既敢闯此阵,心中自有分寸。请丞相与诸公不必多虑!”
  曹操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关羽的手,亲切而庄重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万分险恶!能破则破;不能破,千万别强求!但求你平安归来呀!”
  这时,众文武已没有往日的妒恨,反而人人都很关切。
  “是啊!但求关将军平安归来!”
  关羽笑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提刀上了马。
  曹操立即高声下令。
  “所有火箭,立即准备!待关将军到达阵前,万箭齐发!”
  首战连折二将,其余众将皆大败而归,大出曹操意外,也大挫曹军锐气。直到夜深,曹操仍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时程昱进了帐。
  “丞相不安,可是因为颜良?”
  曹操仍烦恼不已。
  “颜良斩我二将,又连败徐晃、张辽、许褚、夏侯dun等众将。如今,帐下已无人可遣。我怎能不急?”
  程昱却气定神闲。
  “丞相,我荐一人,可退颜良。”
  营中诸将尽败,曹操一听,便知程昱欲荐何人。
  “你说的可是关羽?”
  “正是。”
  “不可!关羽与我有约,若建功,可自去。他若退颜良,得此役头功,若要自去,我如之奈何?”
  程昱笑了。
  “丞相,刘备若在,必投袁绍。若关羽斩了颜良,袁绍必怒而杀刘备。刘备既死,关羽还投何人?”
  “我遣张辽问过:刘备若弃世,关羽将如何?”
  “那关羽如何说?”
  “随赴九泉,决不苟活!”
  程昱又笑了。
  “未必。”
  “关羽乃忠义之士,言出必行。”
  “丞相放心。到时,我自有办法说之。”
  “汝以何说之?”
  “刘备若亡,关羽不承其志,徒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让刘备含恨九泉?袁绍杀其兄长,关羽不报兄仇,何言忠义?若关羽果为忠义之士,岂可为一己之虚名而置大义于不顾?如此说之,关羽如何敢死?”
  曹操听了,沉吟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关羽自请战遭拒,一直闷闷不乐。此时,他虽捧书在手,却实在看不下去。他掷书于案,长叹了一声。
  “想我关羽,满腹韬略,满身武艺,竟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
  关羽叹声刚落,便听到了张辽的声音。
  “噢?兄长愁用武之地呀?”
  关羽正诧异间,张辽笑着进来了。
  关羽见了,有些惊异。
  “文远?你不是随丞相出征了吗?如何还在许都?”
  “兄长请战不成,丞相怕你郁闷,特令我来相请。”
  关羽一听,转忧为喜。
  “丞相说过:若有甚事,当来相请。我在京中,未闻捷报,莫非丞相大军受阻于颜良?”
  张辽点了点头。
  关羽顿时振奋起来。
  “文远稍候片刻。待我辞过嫂嫂,即刻起程!”
  关羽来到阵前,曹操要他并坐在青罗盖下。
  众文武环绕而立。众人神色严峻,都在默默观察山下敌阵。
  山下平地,颜良又变阵了。
  他的整个阵,由很多小阵组成。
  每个小阵周围,皆用高高的盾牌环卫。
  一个个小阵与小阵之间,环卫的盾牌形成了一条条铜墙铁壁的通道。
  若干小阵与铜墙铁壁通道,形成了一个宛如迷宫一般的大阵。
  大阵中央,搭一高台。颜良手执令旗,立于台上。
  土山顶,关羽观察敌阵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曹操见了,开口问起来。
  “公可识得此阵?”
  关羽神态自信,面含微笑答道。
  “此为铜墙铁壁阵。小阵与小阵直至大阵,皆为铜墙铁壁。此铜墙铁壁,随中央令旗而移。敌在何处,铜墙铁壁便移向何处。令入阵之敌陷于铜墙铁壁之中,进退不得,最终不死即擒。”
  关羽讲到此,许褚大加称赞。
  “正是!正是!关公初见此阵,便如身在阵中。真乃见多识广也!”
  “许将军过奖!此阵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小阵中布满弓弩手与挠钩手。敌军若远,弓弩手万箭齐发。”
  夏侯dun听了,急忙开了口。
  “是啊是啊!我亦险些被乱箭所伤!”
  关羽等夏侯dun说完,又继续说着。
  “敌军若近,弓弩手则尽隐盾后;彼可杀敌,敌难杀彼。”
  夏侯渊听了,也开了口。
  “正是!我等杀入阵中,全然奈何他不得,反而险象环生,令人惊魂!”
  “若敌负伤,小阵中挠钩尽出,瞬间便被勾了去。”
  关羽话音刚落,于禁又急忙开了口。
  “对对对!我就险些被勾了腿!”
  众文武皆为关羽的见识折服。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使气氛顿时兴奋起来。
  曹操却一脸忧虑。
  “如此恶阵,如何破得?公可有良策赐我?”
  “破此铜墙铁壁之阵,当以铁水浇之。”
  曹操一听,顿时犯了难。
  “我未到阵,乱箭已来,如何浇得?”
  “搭木架,架甩斗,将溶成的铁水盛于甩斗中发射。铁水滚烫,所到之处,阵中自乱,铜墙铁壁不复存矣。”
  听了关羽之言,曹操一脸无奈,求助般望着众人。
  郭嘉见了,赶紧问关羽可有其他破阵之法。
  “此虽好计,然此地如何炼铁水?又哪来如许多铁水可浇?关公,舍此,可有他法破阵?”
  众人也急起来。
  “是啊。可有他法?”
  关羽看了看,曹操与众人都焦急地望着他。
  “他法亦有,恐也难办。”
  曹操听有他法,顿生希望。
  “还有何法?公且讲来。”
  “无铁水,亦可引洪水淹之。”
  曹操听了,苦笑起来。
  “公啊!举目只见黄土,此地何来洪水?”
  众人焦虑之急更浓,一齐望着关羽。那意思,关羽自然懂的。
  “无铁水,亦无洪水,破之极难。只有一权宜之计,可作一试。”
  曹操与众立即关切地注视着关羽。
  “何计?”
  “先以火箭攻之,阻其弓弩手放箭;随即强攻。”
  曹操一听,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虽可攻入敌阵,亦是陷入铜墙铁壁之中!万万不可!”
  关羽站起身,神色庄重。
  “丞相,关某愿闯此阵,斩那颜良,来献丞相!”
  张辽大惊。
  “云长!此阵太险,不可贸然去闯呀!”
  众人也劝阻起来。
  “如此恶阵,不可贸然去闯呀!”
  这时曹操也关切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不可闯。待我先退兵,再伺机而动吧!”
  关羽却信心十足,挺身慷慨而言。
  “多谢丞相与诸公美意!关某既敢闯此阵,心中自有分寸。请丞相与诸公不必多虑!”
  曹操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关羽的手,亲切而庄重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万分险恶!能破则破;不能破,千万别强求!但求你平安归来呀!”
  这时,众文武已没有往日的妒恨,反而人人都很关切。
  “是啊!但求关将军平安归来!”
  关羽笑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提刀上了马。
  曹操立即高声下令。
  “所有火箭,立即准备!待关将军到达阵前,万箭齐发!”
  首战连折二将,其余众将皆大败而归,大出曹操意外,也大挫曹军锐气。直到夜深,曹操仍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时程昱进了帐。
  “丞相不安,可是因为颜良?”
  曹操仍烦恼不已。
  “颜良斩我二将,又连败徐晃、张辽、许褚、夏侯dun等众将。如今,帐下已无人可遣。我怎能不急?”
  程昱却气定神闲。
  “丞相,我荐一人,可退颜良。”
  营中诸将尽败,曹操一听,便知程昱欲荐何人。
  “你说的可是关羽?”
  “正是。”
  “不可!关羽与我有约,若建功,可自去。他若退颜良,得此役头功,若要自去,我如之奈何?”
  程昱笑了。
  “丞相,刘备若在,必投袁绍。若关羽斩了颜良,袁绍必怒而杀刘备。刘备既死,关羽还投何人?”
  “我遣张辽问过:刘备若弃世,关羽将如何?”
  “那关羽如何说?”
  “随赴九泉,决不苟活!”
  程昱又笑了。
  “未必。”
  “关羽乃忠义之士,言出必行。”
  “丞相放心。到时,我自有办法说之。”
  “汝以何说之?”
  “刘备若亡,关羽不承其志,徒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让刘备含恨九泉?袁绍杀其兄长,关羽不报兄仇,何言忠义?若关羽果为忠义之士,岂可为一己之虚名而置大义于不顾?如此说之,关羽如何敢死?”
  曹操听了,沉吟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关羽自请战遭拒,一直闷闷不乐。此时,他虽捧书在手,却实在看不下去。他掷书于案,长叹了一声。
  “想我关羽,满腹韬略,满身武艺,竟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
  关羽叹声刚落,便听到了张辽的声音。
  “噢?兄长愁用武之地呀?”
  关羽正诧异间,张辽笑着进来了。
  关羽见了,有些惊异。
  “文远?你不是随丞相出征了吗?如何还在许都?”
  “兄长请战不成,丞相怕你郁闷,特令我来相请。”
  关羽一听,转忧为喜。
  “丞相说过:若有甚事,当来相请。我在京中,未闻捷报,莫非丞相大军受阻于颜良?”
  张辽点了点头。
  关羽顿时振奋起来。
  “文远稍候片刻。待我辞过嫂嫂,即刻起程!”
  关羽来到阵前,曹操要他并坐在青罗盖下。
  众文武环绕而立。众人神色严峻,都在默默观察山下敌阵。
  山下平地,颜良又变阵了。
  他的整个阵,由很多小阵组成。
  每个小阵周围,皆用高高的盾牌环卫。
  一个个小阵与小阵之间,环卫的盾牌形成了一条条铜墙铁壁的通道。
  若干小阵与铜墙铁壁通道,形成了一个宛如迷宫一般的大阵。
  大阵中央,搭一高台。颜良手执令旗,立于台上。
  土山顶,关羽观察敌阵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曹操见了,开口问起来。
  “公可识得此阵?”
  关羽神态自信,面含微笑答道。
  “此为铜墙铁壁阵。小阵与小阵直至大阵,皆为铜墙铁壁。此铜墙铁壁,随中央令旗而移。敌在何处,铜墙铁壁便移向何处。令入阵之敌陷于铜墙铁壁之中,进退不得,最终不死即擒。”
  关羽讲到此,许褚大加称赞。
  “正是!正是!关公初见此阵,便如身在阵中。真乃见多识广也!”
  “许将军过奖!此阵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小阵中布满弓弩手与挠钩手。敌军若远,弓弩手万箭齐发。”
  夏侯dun听了,急忙开了口。
  “是啊是啊!我亦险些被乱箭所伤!”
  关羽等夏侯dun说完,又继续说着。
  “敌军若近,弓弩手则尽隐盾后;彼可杀敌,敌难杀彼。”
  夏侯渊听了,也开了口。
  “正是!我等杀入阵中,全然奈何他不得,反而险象环生,令人惊魂!”
  “若敌负伤,小阵中挠钩尽出,瞬间便被勾了去。”
  关羽话音刚落,于禁又急忙开了口。
  “对对对!我就险些被勾了腿!”
  众文武皆为关羽的见识折服。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使气氛顿时兴奋起来。
  曹操却一脸忧虑。
  “如此恶阵,如何破得?公可有良策赐我?”
  “破此铜墙铁壁之阵,当以铁水浇之。”
  曹操一听,顿时犯了难。
  “我未到阵,乱箭已来,如何浇得?”
  “搭木架,架甩斗,将溶成的铁水盛于甩斗中发射。铁水滚烫,所到之处,阵中自乱,铜墙铁壁不复存矣。”
  听了关羽之言,曹操一脸无奈,求助般望着众人。
  郭嘉见了,赶紧问关羽可有其他破阵之法。
  “此虽好计,然此地如何炼铁水?又哪来如许多铁水可浇?关公,舍此,可有他法破阵?”
  众人也急起来。
  “是啊。可有他法?”
  关羽看了看,曹操与众人都焦急地望着他。
  “他法亦有,恐也难办。”
  曹操听有他法,顿生希望。
  “还有何法?公且讲来。”
  “无铁水,亦可引洪水淹之。”
  曹操听了,苦笑起来。
  “公啊!举目只见黄土,此地何来洪水?”
  众人焦虑之急更浓,一齐望着关羽。那意思,关羽自然懂的。
  “无铁水,亦无洪水,破之极难。只有一权宜之计,可作一试。”
  曹操与众立即关切地注视着关羽。
  “何计?”
  “先以火箭攻之,阻其弓弩手放箭;随即强攻。”
  曹操一听,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虽可攻入敌阵,亦是陷入铜墙铁壁之中!万万不可!”
  关羽站起身,神色庄重。
  “丞相,关某愿闯此阵,斩那颜良,来献丞相!”
  张辽大惊。
  “云长!此阵太险,不可贸然去闯呀!”
  众人也劝阻起来。
  “如此恶阵,不可贸然去闯呀!”
  这时曹操也关切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不可闯。待我先退兵,再伺机而动吧!”
  关羽却信心十足,挺身慷慨而言。
  “多谢丞相与诸公美意!关某既敢闯此阵,心中自有分寸。请丞相与诸公不必多虑!”
  曹操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关羽的手,亲切而庄重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万分险恶!能破则破;不能破,千万别强求!但求你平安归来呀!”
  这时,众文武已没有往日的妒恨,反而人人都很关切。
  “是啊!但求关将军平安归来!”
  关羽笑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提刀上了马。
  曹操立即高声下令。
  “所有火箭,立即准备!待关将军到达阵前,万箭齐发!”
  首战连折二将,其余众将皆大败而归,大出曹操意外,也大挫曹军锐气。直到夜深,曹操仍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时程昱进了帐。
  “丞相不安,可是因为颜良?”
  曹操仍烦恼不已。
  “颜良斩我二将,又连败徐晃、张辽、许褚、夏侯dun等众将。如今,帐下已无人可遣。我怎能不急?”
  程昱却气定神闲。
  “丞相,我荐一人,可退颜良。”
  营中诸将尽败,曹操一听,便知程昱欲荐何人。
  “你说的可是关羽?”
  “正是。”
  “不可!关羽与我有约,若建功,可自去。他若退颜良,得此役头功,若要自去,我如之奈何?”
  程昱笑了。
  “丞相,刘备若在,必投袁绍。若关羽斩了颜良,袁绍必怒而杀刘备。刘备既死,关羽还投何人?”
  “我遣张辽问过:刘备若弃世,关羽将如何?”
  “那关羽如何说?”
  “随赴九泉,决不苟活!”
  程昱又笑了。
  “未必。”
  “关羽乃忠义之士,言出必行。”
  “丞相放心。到时,我自有办法说之。”
  “汝以何说之?”
  “刘备若亡,关羽不承其志,徒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让刘备含恨九泉?袁绍杀其兄长,关羽不报兄仇,何言忠义?若关羽果为忠义之士,岂可为一己之虚名而置大义于不顾?如此说之,关羽如何敢死?”
  曹操听了,沉吟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关羽自请战遭拒,一直闷闷不乐。此时,他虽捧书在手,却实在看不下去。他掷书于案,长叹了一声。
  “想我关羽,满腹韬略,满身武艺,竟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
  关羽叹声刚落,便听到了张辽的声音。
  “噢?兄长愁用武之地呀?”
  关羽正诧异间,张辽笑着进来了。
  关羽见了,有些惊异。
  “文远?你不是随丞相出征了吗?如何还在许都?”
  “兄长请战不成,丞相怕你郁闷,特令我来相请。”
  关羽一听,转忧为喜。
  “丞相说过:若有甚事,当来相请。我在京中,未闻捷报,莫非丞相大军受阻于颜良?”
  张辽点了点头。
  关羽顿时振奋起来。
  “文远稍候片刻。待我辞过嫂嫂,即刻起程!”
  关羽来到阵前,曹操要他并坐在青罗盖下。
  众文武环绕而立。众人神色严峻,都在默默观察山下敌阵。
  山下平地,颜良又变阵了。
  他的整个阵,由很多小阵组成。
  每个小阵周围,皆用高高的盾牌环卫。
  一个个小阵与小阵之间,环卫的盾牌形成了一条条铜墙铁壁的通道。
  若干小阵与铜墙铁壁通道,形成了一个宛如迷宫一般的大阵。
  大阵中央,搭一高台。颜良手执令旗,立于台上。
  土山顶,关羽观察敌阵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曹操见了,开口问起来。
  “公可识得此阵?”
  关羽神态自信,面含微笑答道。
  “此为铜墙铁壁阵。小阵与小阵直至大阵,皆为铜墙铁壁。此铜墙铁壁,随中央令旗而移。敌在何处,铜墙铁壁便移向何处。令入阵之敌陷于铜墙铁壁之中,进退不得,最终不死即擒。”
  关羽讲到此,许褚大加称赞。
  “正是!正是!关公初见此阵,便如身在阵中。真乃见多识广也!”
  “许将军过奖!此阵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小阵中布满弓弩手与挠钩手。敌军若远,弓弩手万箭齐发。”
  夏侯dun听了,急忙开了口。
  “是啊是啊!我亦险些被乱箭所伤!”
  关羽等夏侯dun说完,又继续说着。
  “敌军若近,弓弩手则尽隐盾后;彼可杀敌,敌难杀彼。”
  夏侯渊听了,也开了口。
  “正是!我等杀入阵中,全然奈何他不得,反而险象环生,令人惊魂!”
  “若敌负伤,小阵中挠钩尽出,瞬间便被勾了去。”
  关羽话音刚落,于禁又急忙开了口。
  “对对对!我就险些被勾了腿!”
  众文武皆为关羽的见识折服。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使气氛顿时兴奋起来。
  曹操却一脸忧虑。
  “如此恶阵,如何破得?公可有良策赐我?”
  “破此铜墙铁壁之阵,当以铁水浇之。”
  曹操一听,顿时犯了难。
  “我未到阵,乱箭已来,如何浇得?”
  “搭木架,架甩斗,将溶成的铁水盛于甩斗中发射。铁水滚烫,所到之处,阵中自乱,铜墙铁壁不复存矣。”
  听了关羽之言,曹操一脸无奈,求助般望着众人。
  郭嘉见了,赶紧问关羽可有其他破阵之法。
  “此虽好计,然此地如何炼铁水?又哪来如许多铁水可浇?关公,舍此,可有他法破阵?”
  众人也急起来。
  “是啊。可有他法?”
  关羽看了看,曹操与众人都焦急地望着他。
  “他法亦有,恐也难办。”
  曹操听有他法,顿生希望。
  “还有何法?公且讲来。”
  “无铁水,亦可引洪水淹之。”
  曹操听了,苦笑起来。
  “公啊!举目只见黄土,此地何来洪水?”
  众人焦虑之急更浓,一齐望着关羽。那意思,关羽自然懂的。
  “无铁水,亦无洪水,破之极难。只有一权宜之计,可作一试。”
  曹操与众立即关切地注视着关羽。
  “何计?”
  “先以火箭攻之,阻其弓弩手放箭;随即强攻。”
  曹操一听,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虽可攻入敌阵,亦是陷入铜墙铁壁之中!万万不可!”
  关羽站起身,神色庄重。
  “丞相,关某愿闯此阵,斩那颜良,来献丞相!”
  张辽大惊。
  “云长!此阵太险,不可贸然去闯呀!”
  众人也劝阻起来。
  “如此恶阵,不可贸然去闯呀!”
  这时曹操也关切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不可闯。待我先退兵,再伺机而动吧!”
  关羽却信心十足,挺身慷慨而言。
  “多谢丞相与诸公美意!关某既敢闯此阵,心中自有分寸。请丞相与诸公不必多虑!”
  曹操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关羽的手,亲切而庄重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万分险恶!能破则破;不能破,千万别强求!但求你平安归来呀!”
  这时,众文武已没有往日的妒恨,反而人人都很关切。
  “是啊!但求关将军平安归来!”
  关羽笑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提刀上了马。
  曹操立即高声下令。
  “所有火箭,立即准备!待关将军到达阵前,万箭齐发!”
  首战连折二将,其余众将皆大败而归,大出曹操意外,也大挫曹军锐气。直到夜深,曹操仍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时程昱进了帐。
  “丞相不安,可是因为颜良?”
  曹操仍烦恼不已。
  “颜良斩我二将,又连败徐晃、张辽、许褚、夏侯dun等众将。如今,帐下已无人可遣。我怎能不急?”
  程昱却气定神闲。
  “丞相,我荐一人,可退颜良。”
  营中诸将尽败,曹操一听,便知程昱欲荐何人。
  “你说的可是关羽?”
  “正是。”
  “不可!关羽与我有约,若建功,可自去。他若退颜良,得此役头功,若要自去,我如之奈何?”
  程昱笑了。
  “丞相,刘备若在,必投袁绍。若关羽斩了颜良,袁绍必怒而杀刘备。刘备既死,关羽还投何人?”
  “我遣张辽问过:刘备若弃世,关羽将如何?”
  “那关羽如何说?”
  “随赴九泉,决不苟活!”
  程昱又笑了。
  “未必。”
  “关羽乃忠义之士,言出必行。”
  “丞相放心。到时,我自有办法说之。”
  “汝以何说之?”
  “刘备若亡,关羽不承其志,徒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让刘备含恨九泉?袁绍杀其兄长,关羽不报兄仇,何言忠义?若关羽果为忠义之士,岂可为一己之虚名而置大义于不顾?如此说之,关羽如何敢死?”
  曹操听了,沉吟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关羽自请战遭拒,一直闷闷不乐。此时,他虽捧书在手,却实在看不下去。他掷书于案,长叹了一声。
  “想我关羽,满腹韬略,满身武艺,竟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
  关羽叹声刚落,便听到了张辽的声音。
  “噢?兄长愁用武之地呀?”
  关羽正诧异间,张辽笑着进来了。
  关羽见了,有些惊异。
  “文远?你不是随丞相出征了吗?如何还在许都?”
  “兄长请战不成,丞相怕你郁闷,特令我来相请。”
  关羽一听,转忧为喜。
  “丞相说过:若有甚事,当来相请。我在京中,未闻捷报,莫非丞相大军受阻于颜良?”
  张辽点了点头。
  关羽顿时振奋起来。
  “文远稍候片刻。待我辞过嫂嫂,即刻起程!”
  关羽来到阵前,曹操要他并坐在青罗盖下。
  众文武环绕而立。众人神色严峻,都在默默观察山下敌阵。
  山下平地,颜良又变阵了。
  他的整个阵,由很多小阵组成。
  每个小阵周围,皆用高高的盾牌环卫。
  一个个小阵与小阵之间,环卫的盾牌形成了一条条铜墙铁壁的通道。
  若干小阵与铜墙铁壁通道,形成了一个宛如迷宫一般的大阵。
  大阵中央,搭一高台。颜良手执令旗,立于台上。
  土山顶,关羽观察敌阵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曹操见了,开口问起来。
  “公可识得此阵?”
  关羽神态自信,面含微笑答道。
  “此为铜墙铁壁阵。小阵与小阵直至大阵,皆为铜墙铁壁。此铜墙铁壁,随中央令旗而移。敌在何处,铜墙铁壁便移向何处。令入阵之敌陷于铜墙铁壁之中,进退不得,最终不死即擒。”
  关羽讲到此,许褚大加称赞。
  “正是!正是!关公初见此阵,便如身在阵中。真乃见多识广也!”
  “许将军过奖!此阵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小阵中布满弓弩手与挠钩手。敌军若远,弓弩手万箭齐发。”
  夏侯dun听了,急忙开了口。
  “是啊是啊!我亦险些被乱箭所伤!”
  关羽等夏侯dun说完,又继续说着。
  “敌军若近,弓弩手则尽隐盾后;彼可杀敌,敌难杀彼。”
  夏侯渊听了,也开了口。
  “正是!我等杀入阵中,全然奈何他不得,反而险象环生,令人惊魂!”
  “若敌负伤,小阵中挠钩尽出,瞬间便被勾了去。”
  关羽话音刚落,于禁又急忙开了口。
  “对对对!我就险些被勾了腿!”
  众文武皆为关羽的见识折服。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使气氛顿时兴奋起来。
  曹操却一脸忧虑。
  “如此恶阵,如何破得?公可有良策赐我?”
  “破此铜墙铁壁之阵,当以铁水浇之。”
  曹操一听,顿时犯了难。
  “我未到阵,乱箭已来,如何浇得?”
  “搭木架,架甩斗,将溶成的铁水盛于甩斗中发射。铁水滚烫,所到之处,阵中自乱,铜墙铁壁不复存矣。”
  听了关羽之言,曹操一脸无奈,求助般望着众人。
  郭嘉见了,赶紧问关羽可有其他破阵之法。
  “此虽好计,然此地如何炼铁水?又哪来如许多铁水可浇?关公,舍此,可有他法破阵?”
  众人也急起来。
  “是啊。可有他法?”
  关羽看了看,曹操与众人都焦急地望着他。
  “他法亦有,恐也难办。”
  曹操听有他法,顿生希望。
  “还有何法?公且讲来。”
  “无铁水,亦可引洪水淹之。”
  曹操听了,苦笑起来。
  “公啊!举目只见黄土,此地何来洪水?”
  众人焦虑之急更浓,一齐望着关羽。那意思,关羽自然懂的。
  “无铁水,亦无洪水,破之极难。只有一权宜之计,可作一试。”
  曹操与众立即关切地注视着关羽。
  “何计?”
  “先以火箭攻之,阻其弓弩手放箭;随即强攻。”
  曹操一听,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虽可攻入敌阵,亦是陷入铜墙铁壁之中!万万不可!”
  关羽站起身,神色庄重。
  “丞相,关某愿闯此阵,斩那颜良,来献丞相!”
  张辽大惊。
  “云长!此阵太险,不可贸然去闯呀!”
  众人也劝阻起来。
  “如此恶阵,不可贸然去闯呀!”
  这时曹操也关切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不可闯。待我先退兵,再伺机而动吧!”
  关羽却信心十足,挺身慷慨而言。
  “多谢丞相与诸公美意!关某既敢闯此阵,心中自有分寸。请丞相与诸公不必多虑!”
  曹操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关羽的手,亲切而庄重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万分险恶!能破则破;不能破,千万别强求!但求你平安归来呀!”
  这时,众文武已没有往日的妒恨,反而人人都很关切。
  “是啊!但求关将军平安归来!”
  关羽笑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提刀上了马。
  曹操立即高声下令。
  “所有火箭,立即准备!待关将军到达阵前,万箭齐发!”
  首战连折二将,其余众将皆大败而归,大出曹操意外,也大挫曹军锐气。直到夜深,曹操仍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时程昱进了帐。
  “丞相不安,可是因为颜良?”
  曹操仍烦恼不已。
  “颜良斩我二将,又连败徐晃、张辽、许褚、夏侯dun等众将。如今,帐下已无人可遣。我怎能不急?”
  程昱却气定神闲。
  “丞相,我荐一人,可退颜良。”
  营中诸将尽败,曹操一听,便知程昱欲荐何人。
  “你说的可是关羽?”
  “正是。”
  “不可!关羽与我有约,若建功,可自去。他若退颜良,得此役头功,若要自去,我如之奈何?”
  程昱笑了。
  “丞相,刘备若在,必投袁绍。若关羽斩了颜良,袁绍必怒而杀刘备。刘备既死,关羽还投何人?”
  “我遣张辽问过:刘备若弃世,关羽将如何?”
  “那关羽如何说?”
  “随赴九泉,决不苟活!”
  程昱又笑了。
  “未必。”
  “关羽乃忠义之士,言出必行。”
  “丞相放心。到时,我自有办法说之。”
  “汝以何说之?”
  “刘备若亡,关羽不承其志,徒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让刘备含恨九泉?袁绍杀其兄长,关羽不报兄仇,何言忠义?若关羽果为忠义之士,岂可为一己之虚名而置大义于不顾?如此说之,关羽如何敢死?”
  曹操听了,沉吟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关羽自请战遭拒,一直闷闷不乐。此时,他虽捧书在手,却实在看不下去。他掷书于案,长叹了一声。
  “想我关羽,满腹韬略,满身武艺,竟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
  关羽叹声刚落,便听到了张辽的声音。
  “噢?兄长愁用武之地呀?”
  关羽正诧异间,张辽笑着进来了。
  关羽见了,有些惊异。
  “文远?你不是随丞相出征了吗?如何还在许都?”
  “兄长请战不成,丞相怕你郁闷,特令我来相请。”
  关羽一听,转忧为喜。
  “丞相说过:若有甚事,当来相请。我在京中,未闻捷报,莫非丞相大军受阻于颜良?”
  张辽点了点头。
  关羽顿时振奋起来。
  “文远稍候片刻。待我辞过嫂嫂,即刻起程!”
  关羽来到阵前,曹操要他并坐在青罗盖下。
  众文武环绕而立。众人神色严峻,都在默默观察山下敌阵。
  山下平地,颜良又变阵了。
  他的整个阵,由很多小阵组成。
  每个小阵周围,皆用高高的盾牌环卫。
  一个个小阵与小阵之间,环卫的盾牌形成了一条条铜墙铁壁的通道。
  若干小阵与铜墙铁壁通道,形成了一个宛如迷宫一般的大阵。
  大阵中央,搭一高台。颜良手执令旗,立于台上。
  土山顶,关羽观察敌阵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曹操见了,开口问起来。
  “公可识得此阵?”
  关羽神态自信,面含微笑答道。
  “此为铜墙铁壁阵。小阵与小阵直至大阵,皆为铜墙铁壁。此铜墙铁壁,随中央令旗而移。敌在何处,铜墙铁壁便移向何处。令入阵之敌陷于铜墙铁壁之中,进退不得,最终不死即擒。”
  关羽讲到此,许褚大加称赞。
  “正是!正是!关公初见此阵,便如身在阵中。真乃见多识广也!”
  “许将军过奖!此阵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小阵中布满弓弩手与挠钩手。敌军若远,弓弩手万箭齐发。”
  夏侯dun听了,急忙开了口。
  “是啊是啊!我亦险些被乱箭所伤!”
  关羽等夏侯dun说完,又继续说着。
  “敌军若近,弓弩手则尽隐盾后;彼可杀敌,敌难杀彼。”
  夏侯渊听了,也开了口。
  “正是!我等杀入阵中,全然奈何他不得,反而险象环生,令人惊魂!”
  “若敌负伤,小阵中挠钩尽出,瞬间便被勾了去。”
  关羽话音刚落,于禁又急忙开了口。
  “对对对!我就险些被勾了腿!”
  众文武皆为关羽的见识折服。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使气氛顿时兴奋起来。
  曹操却一脸忧虑。
  “如此恶阵,如何破得?公可有良策赐我?”
  “破此铜墙铁壁之阵,当以铁水浇之。”
  曹操一听,顿时犯了难。
  “我未到阵,乱箭已来,如何浇得?”
  “搭木架,架甩斗,将溶成的铁水盛于甩斗中发射。铁水滚烫,所到之处,阵中自乱,铜墙铁壁不复存矣。”
  听了关羽之言,曹操一脸无奈,求助般望着众人。
  郭嘉见了,赶紧问关羽可有其他破阵之法。
  “此虽好计,然此地如何炼铁水?又哪来如许多铁水可浇?关公,舍此,可有他法破阵?”
  众人也急起来。
  “是啊。可有他法?”
  关羽看了看,曹操与众人都焦急地望着他。
  “他法亦有,恐也难办。”
  曹操听有他法,顿生希望。
  “还有何法?公且讲来。”
  “无铁水,亦可引洪水淹之。”
  曹操听了,苦笑起来。
  “公啊!举目只见黄土,此地何来洪水?”
  众人焦虑之急更浓,一齐望着关羽。那意思,关羽自然懂的。
  “无铁水,亦无洪水,破之极难。只有一权宜之计,可作一试。”
  曹操与众立即关切地注视着关羽。
  “何计?”
  “先以火箭攻之,阻其弓弩手放箭;随即强攻。”
  曹操一听,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虽可攻入敌阵,亦是陷入铜墙铁壁之中!万万不可!”
  关羽站起身,神色庄重。
  “丞相,关某愿闯此阵,斩那颜良,来献丞相!”
  张辽大惊。
  “云长!此阵太险,不可贸然去闯呀!”
  众人也劝阻起来。
  “如此恶阵,不可贸然去闯呀!”
  这时曹操也关切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不可闯。待我先退兵,再伺机而动吧!”
  关羽却信心十足,挺身慷慨而言。
  “多谢丞相与诸公美意!关某既敢闯此阵,心中自有分寸。请丞相与诸公不必多虑!”
  曹操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关羽的手,亲切而庄重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万分险恶!能破则破;不能破,千万别强求!但求你平安归来呀!”
  这时,众文武已没有往日的妒恨,反而人人都很关切。
  “是啊!但求关将军平安归来!”
  关羽笑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提刀上了马。
  曹操立即高声下令。
  “所有火箭,立即准备!待关将军到达阵前,万箭齐发!”
  首战连折二将,其余众将皆大败而归,大出曹操意外,也大挫曹军锐气。直到夜深,曹操仍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这时程昱进了帐。
  “丞相不安,可是因为颜良?”
  曹操仍烦恼不已。
  “颜良斩我二将,又连败徐晃、张辽、许褚、夏侯dun等众将。如今,帐下已无人可遣。我怎能不急?”
  程昱却气定神闲。
  “丞相,我荐一人,可退颜良。”
  营中诸将尽败,曹操一听,便知程昱欲荐何人。
  “你说的可是关羽?”
  “正是。”
  “不可!关羽与我有约,若建功,可自去。他若退颜良,得此役头功,若要自去,我如之奈何?”
  程昱笑了。
  “丞相,刘备若在,必投袁绍。若关羽斩了颜良,袁绍必怒而杀刘备。刘备既死,关羽还投何人?”
  “我遣张辽问过:刘备若弃世,关羽将如何?”
  “那关羽如何说?”
  “随赴九泉,决不苟活!”
  程昱又笑了。
  “未必。”
  “关羽乃忠义之士,言出必行。”
  “丞相放心。到时,我自有办法说之。”
  “汝以何说之?”
  “刘备若亡,关羽不承其志,徒死以博忠义之名,岂不让刘备含恨九泉?袁绍杀其兄长,关羽不报兄仇,何言忠义?若关羽果为忠义之士,岂可为一己之虚名而置大义于不顾?如此说之,关羽如何敢死?”
  曹操听了,沉吟起来,最终点了点头。
  关羽自请战遭拒,一直闷闷不乐。此时,他虽捧书在手,却实在看不下去。他掷书于案,长叹了一声。
  “想我关羽,满腹韬略,满身武艺,竟无用武之地,岂不悲哉?”
  关羽叹声刚落,便听到了张辽的声音。
  “噢?兄长愁用武之地呀?”
  关羽正诧异间,张辽笑着进来了。
  关羽见了,有些惊异。
  “文远?你不是随丞相出征了吗?如何还在许都?”
  “兄长请战不成,丞相怕你郁闷,特令我来相请。”
  关羽一听,转忧为喜。
  “丞相说过:若有甚事,当来相请。我在京中,未闻捷报,莫非丞相大军受阻于颜良?”
  张辽点了点头。
  关羽顿时振奋起来。
  “文远稍候片刻。待我辞过嫂嫂,即刻起程!”
  关羽来到阵前,曹操要他并坐在青罗盖下。
  众文武环绕而立。众人神色严峻,都在默默观察山下敌阵。
  山下平地,颜良又变阵了。
  他的整个阵,由很多小阵组成。
  每个小阵周围,皆用高高的盾牌环卫。
  一个个小阵与小阵之间,环卫的盾牌形成了一条条铜墙铁壁的通道。
  若干小阵与铜墙铁壁通道,形成了一个宛如迷宫一般的大阵。
  大阵中央,搭一高台。颜良手执令旗,立于台上。
  土山顶,关羽观察敌阵后,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曹操见了,开口问起来。
  “公可识得此阵?”
  关羽神态自信,面含微笑答道。
  “此为铜墙铁壁阵。小阵与小阵直至大阵,皆为铜墙铁壁。此铜墙铁壁,随中央令旗而移。敌在何处,铜墙铁壁便移向何处。令入阵之敌陷于铜墙铁壁之中,进退不得,最终不死即擒。”
  关羽讲到此,许褚大加称赞。
  “正是!正是!关公初见此阵,便如身在阵中。真乃见多识广也!”
  “许将军过奖!此阵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小阵中布满弓弩手与挠钩手。敌军若远,弓弩手万箭齐发。”
  夏侯dun听了,急忙开了口。
  “是啊是啊!我亦险些被乱箭所伤!”
  关羽等夏侯dun说完,又继续说着。
  “敌军若近,弓弩手则尽隐盾后;彼可杀敌,敌难杀彼。”
  夏侯渊听了,也开了口。
  “正是!我等杀入阵中,全然奈何他不得,反而险象环生,令人惊魂!”
  “若敌负伤,小阵中挠钩尽出,瞬间便被勾了去。”
  关羽话音刚落,于禁又急忙开了口。
  “对对对!我就险些被勾了腿!”
  众文武皆为关羽的见识折服。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使气氛顿时兴奋起来。
  曹操却一脸忧虑。
  “如此恶阵,如何破得?公可有良策赐我?”
  “破此铜墙铁壁之阵,当以铁水浇之。”
  曹操一听,顿时犯了难。
  “我未到阵,乱箭已来,如何浇得?”
  “搭木架,架甩斗,将溶成的铁水盛于甩斗中发射。铁水滚烫,所到之处,阵中自乱,铜墙铁壁不复存矣。”
  听了关羽之言,曹操一脸无奈,求助般望着众人。
  郭嘉见了,赶紧问关羽可有其他破阵之法。
  “此虽好计,然此地如何炼铁水?又哪来如许多铁水可浇?关公,舍此,可有他法破阵?”
  众人也急起来。
  “是啊。可有他法?”
  关羽看了看,曹操与众人都焦急地望着他。
  “他法亦有,恐也难办。”
  曹操听有他法,顿生希望。
  “还有何法?公且讲来。”
  “无铁水,亦可引洪水淹之。”
  曹操听了,苦笑起来。
  “公啊!举目只见黄土,此地何来洪水?”
  众人焦虑之急更浓,一齐望着关羽。那意思,关羽自然懂的。
  “无铁水,亦无洪水,破之极难。只有一权宜之计,可作一试。”
  曹操与众立即关切地注视着关羽。
  “何计?”
  “先以火箭攻之,阻其弓弩手放箭;随即强攻。”
  曹操一听,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虽可攻入敌阵,亦是陷入铜墙铁壁之中!万万不可!”
  关羽站起身,神色庄重。
  “丞相,关某愿闯此阵,斩那颜良,来献丞相!”
  张辽大惊。
  “云长!此阵太险,不可贸然去闯呀!”
  众人也劝阻起来。
  “如此恶阵,不可贸然去闯呀!”
  这时曹操也关切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不可闯。待我先退兵,再伺机而动吧!”
  关羽却信心十足,挺身慷慨而言。
  “多谢丞相与诸公美意!关某既敢闯此阵,心中自有分寸。请丞相与诸公不必多虑!”
  曹操激动地站了起来,拉着关羽的手,亲切而庄重地开了口。
  “云长,此阵万分险恶!能破则破;不能破,千万别强求!但求你平安归来呀!”
  这时,众文武已没有往日的妒恨,反而人人都很关切。
  “是啊!但求关将军平安归来!”
  关羽笑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提刀上了马。
  曹操立即高声下令。
  “所有火箭,立即准备!待关将军到达阵前,万箭齐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