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_免费小说-最新最好看小说完本排行榜>书库>历史军事>关羽> 第十八章 老谋深算亦失算(下)

第十八章 老谋深算亦失算(下)

  第十八章老谋深算亦失算(下)
  第十八章老谋深算亦失算(下)
  3
  相府后园,曹操蹲在地上,看着关羽当初踏出的脚印出神。
  那脚印已消失殆尽,只有隐隐约约的痕迹可见。
  曹操神色黯然,心中哀伤,张辽来了他都不知道。
  “丞相。”
  曹操听到张辽叫他,这才回过神站起来。
  “如何?”
  “云长去意已决。”
  这本不出曹操所料,因此,他一点也不惊讶。他又默默地蹲下,用手去抚摸关羽踏沉的脚印。
  “如此忠义,如此神勇之人,我为何不能令其归心呢?”
  曹操心绪烦乱地自语着,丧气地跌坐在地上。
  得知关羽已知刘备消息,曹营文武都忧心起来,但人人都知关羽秉性,尽皆束手无策。
  程昱主张:纵不能留,亦不容去。此时,他正在相府院中,一脸急切地与众谋士说着。
  “诸位,关羽勇猛,若投河北寻兄,必为袁绍所用,成我大患!依我之见,纵不能留,亦不容去!”
  “不容去?你有何阻止良策?”
  众谋士正无计可施,听了程昱之言,一齐反问。
  程昱恶狠狠地吐了两个字。
  “杀之!”
  “不可!关羽勇猛,何人杀得?若将其逼反,谁可抵挡?”
  荀攸一听程昱之言,当即反对。
  众谋士也都摇头。
  程昱见了,又开了口。
  “不便明杀,可暗杀呀!”
  众谋士听了,都不再说话,一个个径直去了。
  程昱见众人去了,又着急,又无奈,连声呼喊。
  “哎!哎!别走啊!别走啊!”
  营中,蔡阳也在愤怒地与众将说着。
  “诸位,关羽勇猛,若投河北寻兄,必为袁绍所用,成我大患!依我之见,纵不能留,亦不容去!”
  “不容去?你有何阻止良策?”
  众将正无计可施,听了蔡阳之言,一齐反问。
  蔡阳恶狠狠地吐了两个字。
  “杀之!”
  众将听了都摇头。
  “关羽勇猛,何人杀得?若将其逼反,谁可抵挡?”
  蔡阳见了,又开了口。
  “不便明杀,可暗杀呀!”
  众将听了,不再与蔡阳多说,纷纷离去。
  张辽也沉思着,缓缓而去。
  蔡阳见众人去了,又着急,又无奈,连声呼喊。
  “哎!哎!别走啊!别走啊!”
  程昱与蔡阳未能说动众文武,一齐来见曹操。
  此时,曹操一脸不悦之色。
  程昱急切地说着他那一套。
  “丞相,关羽勇猛,若投河北寻兄,必为袁绍所用,成我大患!依我之见,纵不能留,亦不容去!”
  “不容去?你有何阻止良策?”
  曹操正无计可施,听了程昱之言,顿生希望。
  程昱却恶狠狠地吐了两个字。
  “杀之!”
  曹操勃然作色,断然反对。
  “不可!关羽勇猛,何人杀得?若将其逼反,谁可抵挡?”
  蔡阳见了,便开了口。
  “不便明杀,可暗杀呀!”
  曹操听了,想了想,便摇了摇头。
  “离去之际,关羽必然倍加谨慎。此事若泄,必生大乱!”
  曹操说完,又摇了摇头。
  程、蔡二人失望地二目相对。
  后院,曹丕在凶狠地用钢鞭抽打一块石头,那阵势,毫无平素小心翼翼的影子。
  那石头上,已有深深浅浅的屡屡鞭痕,显然这是曹丕泄愤之所在。
  曹丕每抽一鞭,便低吼一声。
  “气死我也!气死我也!”
  一个着便装的人匆匆来报。
  “公子,程昱、蔡阳求见。”
  曹丕虽停下手,却恨恨地蹬了石头一脚,才随来人走了。
  曹丕匆匆而入。
  候在屋内的程、蔡二人急忙迎上去。
  “公子,关羽已知刘备音讯,必然要去!我等欲阻拦,却无人应。特来求公子,共阻关羽!”
  程昱话音刚落,蔡阳又开了口。
  “公子,关羽若去,必成死敌!万不可纵之啊!”
  二人说完,双双焦虑的望着曹丕。
  曹丕不露声色。
  “汝等可有阻关羽之策?”
  程、蔡二人见问,立即道出了主张。
  “事到如今,与其纵之为患,不如诛之以安!”
  曹丕听了,想了想,又问。
  “你二人可曾禀过父相?”
  “我等禀过丞相,也邀过众文武,众皆不从。”
  “既然如此,仅凭你二人,如何诛得关羽?”
  蔡阳当即表示。
  “当然诛得!”
  曹丕一听,笑了。
  “就凭你?”
  蔡阳一听,知曹丕小看自己,挺身而言。
  “正是!”
  曹丕不言语,冷冷地看着蔡阳,那意思不言自明。
  程昱见了,急忙开了口
  “公子,蔡将军欲毒杀关羽。”
  曹丕一听,并不吃惊。
  “毒杀关羽?父相可知?”
  “我等只说过‘不便明杀,可暗杀呀!’”
  曹丕听了,又问。
  “父相如何说?”
  “丞相说:‘离去之际,关羽必然倍加谨慎。此事若泄,必生大乱!’”
  曹丕听了,点了点头。
  “父相所言极是。关羽一向谨慎,何况此时?你如何得手?”
  蔡阳听曹丕并不反对,立即来了劲儿。
  “关羽要去,丞相必为之践行。我借敬酒,便可成事。”
  曹丕听了,想了想,便摇起了头。
  “关羽当场暴毙,父相岂能容忍?此计不妥。”
  蔡阳笑了。
  “公子,我用之药,三日后方毒发。”
  程昱赶紧补了一句。
  “如此,便神不知,鬼不觉。”
  曹丕听了,阴阴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但他嘴里却说。
  “我觉不妥,你二人休再说我。”
  曹丕说完,转身便去。
  程昱没明白曹丕之意,还要再说。
  蔡阳赶紧拉住他,并使眼色。
  程昱才明白过来。
  二人相视而笑。
  4
  关羽躺在榻上,辗转难眠。
  他起身走到窗前,遥望夜空。
  夜空无星月,一片漆黑空茫。
  夜间,关羽做起梦来。梦中,他在一片迷茫中急切地寻找,突然听到了刘备遥远的呼唤。
  “二弟!二弟!”
  关羽顿喜,循声飞去,一路欣喜地呼叫着。
  “兄长!我来也!兄长!我来也!”
  关羽飞着,飞着,突然被甚么东西挡住了。他一看,眼前却甚么都没有。他又向前,突然发现自己已身陷铜墙铁壁阵中。关羽正惊诧间,忽闻一声大吼。
  “还我爱将!”
  关羽一回头,袁绍怒目喷火,双手举着大大的挠钩,正勾向自己的头!
  关羽从榻上一惊而起,方知是梦。
  关羽遥望窗外。
  窗外仍是一片漆黑空茫。
  大厅中,曹操脸上已没有往日的喜色,而是满含忧虑。
  帐下文武,也都默默无语。
  曹丕在暗暗观察。
  曹操期待地望着众人开了口。
  “云长欲去,谁有良策留之?”
  众人仍默默无语。
  曹操又看着荀攸。
  “公达,你可有良策?”
  荀攸见曹操点到自己,只好开了口。
  “丞相,匹夫不可夺志,而况关羽乎?”
  曹操脸上露出了少见的黯然神色,愣在那里。
  曹丕这时开了口。
  “父相,既然如此,不如人情做到底。择日设宴,为关将军践行。如何?”
  大堂之上,曹丕从不建言。今日突然高调开口,令张辽和荀攸都有不祥之感。二人同时抬头,惊异地看着曹丕。
  蔡阳与程昱私下却相互对视了一眼。
  其他众人,尽皆望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
  见曹操点头,蔡阳与程昱又相互对视了一眼。
  夜来之梦,令关羽一直不安。此时,他面带忧色,正在书房中徘徊。
  哮天进门来报。
  “少爷,丞相设宴践行,派人来请。”
  关羽仍打不起精神,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关羽刚去后不久,便有一人到了府上。来人自称关羽故人,哮天赶紧迎上前,将其领进客堂。献茶毕,哮天开了口
  “我家少爷有事外出,先生请在此静候!”
  来人一听,急忙问。
  “几时方回?”
  “大约两个时辰。”
  来人一听,急了。
  “如此久,怎生是好?请问,府中还有何人可主事?”
  “两位婶婶。”
  “好!请速禀关夫人,我有要事!”
  哮天一听,狐疑地看着来人。
  “婶婶是皇叔夫人。”
  来人一听,自知失言,连忙改口。
  “噢,请禀告皇叔夫人,我有要事禀告。”
  哮天想了想,才开了口。
  “好的。您且稍候。”
  哮天一出门便想。
  “他自称故人,竟不知二位婶婶是皇叔夫人?此人太可疑,我不能禀告婶婶,当去相府找少爷!”
  哮天主意已定,吩咐家人盯紧来人,自己便直奔相府去了。
  相府中,酒宴正在进行。由于曹操心情不佳,酒宴十分沉闷。此时,席中文武正在向关羽敬酒,曹操却在坐着出神。
  蔡阳一直看着其他文武向关羽敬酒,待近半文武都敬过了,他才提壶举杯,来到关羽前,为关羽斟酒。
  张辽见蔡阳去向关羽敬酒,一下想起了蔡阳在营中对众将说的话,心中一惊。
  “彼欲暗杀云长,敬酒恐非好意呀!”
  张辽正想着,蔡阳已将关羽酒杯斟满了。此时的蔡阳,态度恭敬诚恳。
  “关将军,往昔多有冒犯,蔡阳在此先向将军赔罪,将军大人大量,请勿记前嫌!今将军寻兄欲去,忠义昭然,令蔡阳万分敬佩,亦万分不舍!这杯薄酒,聊表愚衷,望将军赏脸!”
  蔡阳说着,将斟好的酒双手端起,躬身敬给关羽。
  关羽正要伸手去接,张辽叫了一声。
  “云长!”
  关羽闻声停住手,抬头看着张辽。
  “文远何事?”
  张辽到了近前,却对蔡阳开了口。
  “蔡将军,云长饮酒已多,这杯酒,还是由我代饮吧!”
  张辽说着,就去端蔡阳手中的酒杯。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起手。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阴阴地望着关羽离去后,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他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相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无计可施。
  一间大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
  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发愁。
  关羽进了门。
  “哮天,叫我何事?”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父相,既然如此,不如人情做到底。择日设宴,为关将军践行。如何?”
  大堂之上,曹丕从不建言。今日突然高调开口,令张辽和荀攸都有不祥之感。二人同时抬头,惊异地看着曹丕。
  蔡阳与程昱私下却相互对视了一眼。
  其他众人,尽皆望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
  见曹操点头,蔡阳与程昱又相互对视了一眼。
  夜来之梦,令关羽一直不安。此时,他面带忧色,正在书房中徘徊。
  哮天进门来报。
  “少爷,丞相设宴践行,派人来请。”
  关羽仍打不起精神,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关羽刚去后不久,便有一人到了府上。来人自称关羽故人,哮天赶紧迎上前,将其领进客堂。献茶毕,哮天开了口
  “我家少爷有事外出,先生请在此静候!”
  来人一听,急忙问。
  “几时方回?”
  “大约两个时辰。”
  来人一听,急了。
  “如此久,怎生是好?请问,府中还有何人可主事?”
  “两位婶婶。”
  “好!请速禀关夫人,我有要事!”
  哮天一听,狐疑地看着来人。
  “婶婶是皇叔夫人。”
  来人一听,自知失言,连忙改口。
  “噢,请禀告皇叔夫人,我有要事禀告。”
  哮天想了想,才开了口。
  “好的。您且稍候。”
  哮天一出门便想。
  “他自称故人,竟不知二位婶婶是皇叔夫人?此人太可疑,我不能禀告婶婶,当去相府找少爷!”
  哮天主意已定,吩咐家人盯紧来人,自己便直奔相府去了。
  相府中,酒宴正在进行。由于曹操心情不佳,酒宴十分沉闷。此时,席中文武正在向关羽敬酒,曹操却在坐着出神。
  蔡阳一直看着其他文武向关羽敬酒,待近半文武都敬过了,他才提壶举杯,来到关羽前,为关羽斟酒。
  张辽见蔡阳去向关羽敬酒,一下想起了蔡阳在营中对众将说的话,心中一惊。
  “彼欲暗杀云长,敬酒恐非好意呀!”
  张辽正想着,蔡阳已将关羽酒杯斟满了。此时的蔡阳,态度恭敬诚恳。
  “关将军,往昔多有冒犯,蔡阳在此先向将军赔罪,将军大人大量,请勿记前嫌!今将军寻兄欲去,忠义昭然,令蔡阳万分敬佩,亦万分不舍!这杯薄酒,聊表愚衷,望将军赏脸!”
  蔡阳说着,将斟好的酒双手端起,躬身敬给关羽。
  关羽正要伸手去接,张辽叫了一声。
  “云长!”
  关羽闻声停住手,抬头看着张辽。
  “文远何事?”
  张辽到了近前,却对蔡阳开了口。
  “蔡将军,云长饮酒已多,这杯酒,还是由我代饮吧!”
  张辽说着,就去端蔡阳手中的酒杯。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起手。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阴阴地望着关羽离去后,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他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相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无计可施。
  一间大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
  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发愁。
  关羽进了门。
  “哮天,叫我何事?”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父相,既然如此,不如人情做到底。择日设宴,为关将军践行。如何?”
  大堂之上,曹丕从不建言。今日突然高调开口,令张辽和荀攸都有不祥之感。二人同时抬头,惊异地看着曹丕。
  蔡阳与程昱私下却相互对视了一眼。
  其他众人,尽皆望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
  见曹操点头,蔡阳与程昱又相互对视了一眼。
  夜来之梦,令关羽一直不安。此时,他面带忧色,正在书房中徘徊。
  哮天进门来报。
  “少爷,丞相设宴践行,派人来请。”
  关羽仍打不起精神,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关羽刚去后不久,便有一人到了府上。来人自称关羽故人,哮天赶紧迎上前,将其领进客堂。献茶毕,哮天开了口
  “我家少爷有事外出,先生请在此静候!”
  来人一听,急忙问。
  “几时方回?”
  “大约两个时辰。”
  来人一听,急了。
  “如此久,怎生是好?请问,府中还有何人可主事?”
  “两位婶婶。”
  “好!请速禀关夫人,我有要事!”
  哮天一听,狐疑地看着来人。
  “婶婶是皇叔夫人。”
  来人一听,自知失言,连忙改口。
  “噢,请禀告皇叔夫人,我有要事禀告。”
  哮天想了想,才开了口。
  “好的。您且稍候。”
  哮天一出门便想。
  “他自称故人,竟不知二位婶婶是皇叔夫人?此人太可疑,我不能禀告婶婶,当去相府找少爷!”
  哮天主意已定,吩咐家人盯紧来人,自己便直奔相府去了。
  相府中,酒宴正在进行。由于曹操心情不佳,酒宴十分沉闷。此时,席中文武正在向关羽敬酒,曹操却在坐着出神。
  蔡阳一直看着其他文武向关羽敬酒,待近半文武都敬过了,他才提壶举杯,来到关羽前,为关羽斟酒。
  张辽见蔡阳去向关羽敬酒,一下想起了蔡阳在营中对众将说的话,心中一惊。
  “彼欲暗杀云长,敬酒恐非好意呀!”
  张辽正想着,蔡阳已将关羽酒杯斟满了。此时的蔡阳,态度恭敬诚恳。
  “关将军,往昔多有冒犯,蔡阳在此先向将军赔罪,将军大人大量,请勿记前嫌!今将军寻兄欲去,忠义昭然,令蔡阳万分敬佩,亦万分不舍!这杯薄酒,聊表愚衷,望将军赏脸!”
  蔡阳说着,将斟好的酒双手端起,躬身敬给关羽。
  关羽正要伸手去接,张辽叫了一声。
  “云长!”
  关羽闻声停住手,抬头看着张辽。
  “文远何事?”
  张辽到了近前,却对蔡阳开了口。
  “蔡将军,云长饮酒已多,这杯酒,还是由我代饮吧!”
  张辽说着,就去端蔡阳手中的酒杯。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起手。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阴阴地望着关羽离去后,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他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相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无计可施。
  一间大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
  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发愁。
  关羽进了门。
  “哮天,叫我何事?”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父相,既然如此,不如人情做到底。择日设宴,为关将军践行。如何?”
  大堂之上,曹丕从不建言。今日突然高调开口,令张辽和荀攸都有不祥之感。二人同时抬头,惊异地看着曹丕。
  蔡阳与程昱私下却相互对视了一眼。
  其他众人,尽皆望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
  见曹操点头,蔡阳与程昱又相互对视了一眼。
  夜来之梦,令关羽一直不安。此时,他面带忧色,正在书房中徘徊。
  哮天进门来报。
  “少爷,丞相设宴践行,派人来请。”
  关羽仍打不起精神,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关羽刚去后不久,便有一人到了府上。来人自称关羽故人,哮天赶紧迎上前,将其领进客堂。献茶毕,哮天开了口
  “我家少爷有事外出,先生请在此静候!”
  来人一听,急忙问。
  “几时方回?”
  “大约两个时辰。”
  来人一听,急了。
  “如此久,怎生是好?请问,府中还有何人可主事?”
  “两位婶婶。”
  “好!请速禀关夫人,我有要事!”
  哮天一听,狐疑地看着来人。
  “婶婶是皇叔夫人。”
  来人一听,自知失言,连忙改口。
  “噢,请禀告皇叔夫人,我有要事禀告。”
  哮天想了想,才开了口。
  “好的。您且稍候。”
  哮天一出门便想。
  “他自称故人,竟不知二位婶婶是皇叔夫人?此人太可疑,我不能禀告婶婶,当去相府找少爷!”
  哮天主意已定,吩咐家人盯紧来人,自己便直奔相府去了。
  相府中,酒宴正在进行。由于曹操心情不佳,酒宴十分沉闷。此时,席中文武正在向关羽敬酒,曹操却在坐着出神。
  蔡阳一直看着其他文武向关羽敬酒,待近半文武都敬过了,他才提壶举杯,来到关羽前,为关羽斟酒。
  张辽见蔡阳去向关羽敬酒,一下想起了蔡阳在营中对众将说的话,心中一惊。
  “彼欲暗杀云长,敬酒恐非好意呀!”
  张辽正想着,蔡阳已将关羽酒杯斟满了。此时的蔡阳,态度恭敬诚恳。
  “关将军,往昔多有冒犯,蔡阳在此先向将军赔罪,将军大人大量,请勿记前嫌!今将军寻兄欲去,忠义昭然,令蔡阳万分敬佩,亦万分不舍!这杯薄酒,聊表愚衷,望将军赏脸!”
  蔡阳说着,将斟好的酒双手端起,躬身敬给关羽。
  关羽正要伸手去接,张辽叫了一声。
  “云长!”
  关羽闻声停住手,抬头看着张辽。
  “文远何事?”
  张辽到了近前,却对蔡阳开了口。
  “蔡将军,云长饮酒已多,这杯酒,还是由我代饮吧!”
  张辽说着,就去端蔡阳手中的酒杯。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起手。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阴阴地望着关羽离去后,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他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相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无计可施。
  一间大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
  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发愁。
  关羽进了门。
  “哮天,叫我何事?”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父相,既然如此,不如人情做到底。择日设宴,为关将军践行。如何?”
  大堂之上,曹丕从不建言。今日突然高调开口,令张辽和荀攸都有不祥之感。二人同时抬头,惊异地看着曹丕。
  蔡阳与程昱私下却相互对视了一眼。
  其他众人,尽皆望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
  见曹操点头,蔡阳与程昱又相互对视了一眼。
  夜来之梦,令关羽一直不安。此时,他面带忧色,正在书房中徘徊。
  哮天进门来报。
  “少爷,丞相设宴践行,派人来请。”
  关羽仍打不起精神,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关羽刚去后不久,便有一人到了府上。来人自称关羽故人,哮天赶紧迎上前,将其领进客堂。献茶毕,哮天开了口
  “我家少爷有事外出,先生请在此静候!”
  来人一听,急忙问。
  “几时方回?”
  “大约两个时辰。”
  来人一听,急了。
  “如此久,怎生是好?请问,府中还有何人可主事?”
  “两位婶婶。”
  “好!请速禀关夫人,我有要事!”
  哮天一听,狐疑地看着来人。
  “婶婶是皇叔夫人。”
  来人一听,自知失言,连忙改口。
  “噢,请禀告皇叔夫人,我有要事禀告。”
  哮天想了想,才开了口。
  “好的。您且稍候。”
  哮天一出门便想。
  “他自称故人,竟不知二位婶婶是皇叔夫人?此人太可疑,我不能禀告婶婶,当去相府找少爷!”
  哮天主意已定,吩咐家人盯紧来人,自己便直奔相府去了。
  相府中,酒宴正在进行。由于曹操心情不佳,酒宴十分沉闷。此时,席中文武正在向关羽敬酒,曹操却在坐着出神。
  蔡阳一直看着其他文武向关羽敬酒,待近半文武都敬过了,他才提壶举杯,来到关羽前,为关羽斟酒。
  张辽见蔡阳去向关羽敬酒,一下想起了蔡阳在营中对众将说的话,心中一惊。
  “彼欲暗杀云长,敬酒恐非好意呀!”
  张辽正想着,蔡阳已将关羽酒杯斟满了。此时的蔡阳,态度恭敬诚恳。
  “关将军,往昔多有冒犯,蔡阳在此先向将军赔罪,将军大人大量,请勿记前嫌!今将军寻兄欲去,忠义昭然,令蔡阳万分敬佩,亦万分不舍!这杯薄酒,聊表愚衷,望将军赏脸!”
  蔡阳说着,将斟好的酒双手端起,躬身敬给关羽。
  关羽正要伸手去接,张辽叫了一声。
  “云长!”
  关羽闻声停住手,抬头看着张辽。
  “文远何事?”
  张辽到了近前,却对蔡阳开了口。
  “蔡将军,云长饮酒已多,这杯酒,还是由我代饮吧!”
  张辽说着,就去端蔡阳手中的酒杯。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起手。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阴阴地望着关羽离去后,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他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相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无计可施。
  一间大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
  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发愁。
  关羽进了门。
  “哮天,叫我何事?”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父相,既然如此,不如人情做到底。择日设宴,为关将军践行。如何?”
  大堂之上,曹丕从不建言。今日突然高调开口,令张辽和荀攸都有不祥之感。二人同时抬头,惊异地看着曹丕。
  蔡阳与程昱私下却相互对视了一眼。
  其他众人,尽皆望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
  见曹操点头,蔡阳与程昱又相互对视了一眼。
  夜来之梦,令关羽一直不安。此时,他面带忧色,正在书房中徘徊。
  哮天进门来报。
  “少爷,丞相设宴践行,派人来请。”
  关羽仍打不起精神,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关羽刚去后不久,便有一人到了府上。来人自称关羽故人,哮天赶紧迎上前,将其领进客堂。献茶毕,哮天开了口
  “我家少爷有事外出,先生请在此静候!”
  来人一听,急忙问。
  “几时方回?”
  “大约两个时辰。”
  来人一听,急了。
  “如此久,怎生是好?请问,府中还有何人可主事?”
  “两位婶婶。”
  “好!请速禀关夫人,我有要事!”
  哮天一听,狐疑地看着来人。
  “婶婶是皇叔夫人。”
  来人一听,自知失言,连忙改口。
  “噢,请禀告皇叔夫人,我有要事禀告。”
  哮天想了想,才开了口。
  “好的。您且稍候。”
  哮天一出门便想。
  “他自称故人,竟不知二位婶婶是皇叔夫人?此人太可疑,我不能禀告婶婶,当去相府找少爷!”
  哮天主意已定,吩咐家人盯紧来人,自己便直奔相府去了。
  相府中,酒宴正在进行。由于曹操心情不佳,酒宴十分沉闷。此时,席中文武正在向关羽敬酒,曹操却在坐着出神。
  蔡阳一直看着其他文武向关羽敬酒,待近半文武都敬过了,他才提壶举杯,来到关羽前,为关羽斟酒。
  张辽见蔡阳去向关羽敬酒,一下想起了蔡阳在营中对众将说的话,心中一惊。
  “彼欲暗杀云长,敬酒恐非好意呀!”
  张辽正想着,蔡阳已将关羽酒杯斟满了。此时的蔡阳,态度恭敬诚恳。
  “关将军,往昔多有冒犯,蔡阳在此先向将军赔罪,将军大人大量,请勿记前嫌!今将军寻兄欲去,忠义昭然,令蔡阳万分敬佩,亦万分不舍!这杯薄酒,聊表愚衷,望将军赏脸!”
  蔡阳说着,将斟好的酒双手端起,躬身敬给关羽。
  关羽正要伸手去接,张辽叫了一声。
  “云长!”
  关羽闻声停住手,抬头看着张辽。
  “文远何事?”
  张辽到了近前,却对蔡阳开了口。
  “蔡将军,云长饮酒已多,这杯酒,还是由我代饮吧!”
  张辽说着,就去端蔡阳手中的酒杯。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起手。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阴阴地望着关羽离去后,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他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相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无计可施。
  一间大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
  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发愁。
  关羽进了门。
  “哮天,叫我何事?”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父相,既然如此,不如人情做到底。择日设宴,为关将军践行。如何?”
  大堂之上,曹丕从不建言。今日突然高调开口,令张辽和荀攸都有不祥之感。二人同时抬头,惊异地看着曹丕。
  蔡阳与程昱私下却相互对视了一眼。
  其他众人,尽皆望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
  见曹操点头,蔡阳与程昱又相互对视了一眼。
  夜来之梦,令关羽一直不安。此时,他面带忧色,正在书房中徘徊。
  哮天进门来报。
  “少爷,丞相设宴践行,派人来请。”
  关羽仍打不起精神,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关羽刚去后不久,便有一人到了府上。来人自称关羽故人,哮天赶紧迎上前,将其领进客堂。献茶毕,哮天开了口
  “我家少爷有事外出,先生请在此静候!”
  来人一听,急忙问。
  “几时方回?”
  “大约两个时辰。”
  来人一听,急了。
  “如此久,怎生是好?请问,府中还有何人可主事?”
  “两位婶婶。”
  “好!请速禀关夫人,我有要事!”
  哮天一听,狐疑地看着来人。
  “婶婶是皇叔夫人。”
  来人一听,自知失言,连忙改口。
  “噢,请禀告皇叔夫人,我有要事禀告。”
  哮天想了想,才开了口。
  “好的。您且稍候。”
  哮天一出门便想。
  “他自称故人,竟不知二位婶婶是皇叔夫人?此人太可疑,我不能禀告婶婶,当去相府找少爷!”
  哮天主意已定,吩咐家人盯紧来人,自己便直奔相府去了。
  相府中,酒宴正在进行。由于曹操心情不佳,酒宴十分沉闷。此时,席中文武正在向关羽敬酒,曹操却在坐着出神。
  蔡阳一直看着其他文武向关羽敬酒,待近半文武都敬过了,他才提壶举杯,来到关羽前,为关羽斟酒。
  张辽见蔡阳去向关羽敬酒,一下想起了蔡阳在营中对众将说的话,心中一惊。
  “彼欲暗杀云长,敬酒恐非好意呀!”
  张辽正想着,蔡阳已将关羽酒杯斟满了。此时的蔡阳,态度恭敬诚恳。
  “关将军,往昔多有冒犯,蔡阳在此先向将军赔罪,将军大人大量,请勿记前嫌!今将军寻兄欲去,忠义昭然,令蔡阳万分敬佩,亦万分不舍!这杯薄酒,聊表愚衷,望将军赏脸!”
  蔡阳说着,将斟好的酒双手端起,躬身敬给关羽。
  关羽正要伸手去接,张辽叫了一声。
  “云长!”
  关羽闻声停住手,抬头看着张辽。
  “文远何事?”
  张辽到了近前,却对蔡阳开了口。
  “蔡将军,云长饮酒已多,这杯酒,还是由我代饮吧!”
  张辽说着,就去端蔡阳手中的酒杯。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起手。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阴阴地望着关羽离去后,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他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相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无计可施。
  一间大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
  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发愁。
  关羽进了门。
  “哮天,叫我何事?”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父相,既然如此,不如人情做到底。择日设宴,为关将军践行。如何?”
  大堂之上,曹丕从不建言。今日突然高调开口,令张辽和荀攸都有不祥之感。二人同时抬头,惊异地看着曹丕。
  蔡阳与程昱私下却相互对视了一眼。
  其他众人,尽皆望着曹操。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
  见曹操点头,蔡阳与程昱又相互对视了一眼。
  夜来之梦,令关羽一直不安。此时,他面带忧色,正在书房中徘徊。
  哮天进门来报。
  “少爷,丞相设宴践行,派人来请。”
  关羽仍打不起精神,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知道了。”
  关羽刚去后不久,便有一人到了府上。来人自称关羽故人,哮天赶紧迎上前,将其领进客堂。献茶毕,哮天开了口
  “我家少爷有事外出,先生请在此静候!”
  来人一听,急忙问。
  “几时方回?”
  “大约两个时辰。”
  来人一听,急了。
  “如此久,怎生是好?请问,府中还有何人可主事?”
  “两位婶婶。”
  “好!请速禀关夫人,我有要事!”
  哮天一听,狐疑地看着来人。
  “婶婶是皇叔夫人。”
  来人一听,自知失言,连忙改口。
  “噢,请禀告皇叔夫人,我有要事禀告。”
  哮天想了想,才开了口。
  “好的。您且稍候。”
  哮天一出门便想。
  “他自称故人,竟不知二位婶婶是皇叔夫人?此人太可疑,我不能禀告婶婶,当去相府找少爷!”
  哮天主意已定,吩咐家人盯紧来人,自己便直奔相府去了。
  相府中,酒宴正在进行。由于曹操心情不佳,酒宴十分沉闷。此时,席中文武正在向关羽敬酒,曹操却在坐着出神。
  蔡阳一直看着其他文武向关羽敬酒,待近半文武都敬过了,他才提壶举杯,来到关羽前,为关羽斟酒。
  张辽见蔡阳去向关羽敬酒,一下想起了蔡阳在营中对众将说的话,心中一惊。
  “彼欲暗杀云长,敬酒恐非好意呀!”
  张辽正想着,蔡阳已将关羽酒杯斟满了。此时的蔡阳,态度恭敬诚恳。
  “关将军,往昔多有冒犯,蔡阳在此先向将军赔罪,将军大人大量,请勿记前嫌!今将军寻兄欲去,忠义昭然,令蔡阳万分敬佩,亦万分不舍!这杯薄酒,聊表愚衷,望将军赏脸!”
  蔡阳说着,将斟好的酒双手端起,躬身敬给关羽。
  关羽正要伸手去接,张辽叫了一声。
  “云长!”
  关羽闻声停住手,抬头看着张辽。
  “文远何事?”
  张辽到了近前,却对蔡阳开了口。
  “蔡将军,云长饮酒已多,这杯酒,还是由我代饮吧!”
  张辽说着,就去端蔡阳手中的酒杯。
  蔡阳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吃了一惊。
  正在这时,哮天进来了。
  关羽见了哮天,立即起身过去。哮天与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便立即向曹操拱起手。
  “丞相,关羽家中有急事,告辞!”
  关羽说完,随哮天匆匆走了。
  蔡阳阴阴地望着关羽离去后,又不满地看了张辽一眼。
  路上,关羽心中暗想。
  “来人自称故人,却不知嫂嫂,定不是孙乾。此时来人,当是何人?”
  关羽想着,开口问起来。
  “来人可通姓名?”
  “未通。他说见面即知。”
  关羽匆匆进了客堂,却不识来人,不禁一怔。
  “公乃何人?”
  来人深深一揖。
  “我乃袁绍部下,南阳陈震是也。”
  关羽一惊,急忙吩咐哮天。
  “汝去门外。若有人来,一概挡之!”
  哮天得令去了,关羽才延请陈震入坐。二人落座毕,关羽才开了口。
  “先生此来,不知为何?”
  陈震并不言语,只于袖中取出一书,递与关羽。
  关羽接书一看,是刘备笔迹,顿露欣喜。
  “啊!是兄长来书!”
  关羽急忙看起来。
  “备与足下,……”
  关羽看了首句,就怔了一下,喜色顿失,心中好生诧异。
  “足下?兄长不称我‘二弟’,竟称足下!何其生分?这是为何?”
  关羽一怔之后,又继续往下看。
  信中写道: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关羽看到此,甚感受屈。
  “兄长这是何言?我何曾‘割恩断义’?自徐州失散,我无时不在打听,却始终不得音讯。兄长明知我在下邳,既不来投,也不来寻,今反责我‘割恩断义’,我该如何说?”
  关羽由屈而悲,禁不住悲泪盈眶。他竭力平静,继续看信。
  “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日思夜盼,竟盼来一通绝情责骂!”
  不看则已,一看,关羽再难控制自己。他满腹委屈,悲痛难抑,禁不住掩面大哭,且哭且诉。
  “非关某不欲寻兄,奈何不知所在。关某亦知礼义,牢记盟誓,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
  关羽仍悲泪不已,久久难止。
  陈震不知信中写了甚么,但从关羽神情与言语中,已猜度到几分。见关羽竟如此悲伤,便劝慰起来。
  “玄德望公心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
  关羽一抹悲泪,慨然而起。
  “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今吾作书,烦公先达兄长:关某即辞曹操,奉二嫂来见!”
  关羽说罢,即大呼哮天。
  “哮天!取笔墨来!”
  哮天取来笔墨,关羽立即挥毫疾书。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音讯,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人神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唯照鉴!”
  关羽写好书,付予陈震。
  陈震接过书,又叮嘱了一句。
  “公宜速往,以免使君悬望。”
  说罢告辞而去……
  关羽送走陈震,即去见甘、糜二位夫人。
  “禀二位嫂嫂,我已吩咐下人,收拾日用车马,往见兄长。请二位嫂嫂也即行收拾。待我辞过曹操,便即起程。”
  甘、糜二人听了,十分兴奋。
  “好,我等知道了。”
  关羽回到书房,又反复看刘备的信。看后,他痛苦地将信放在案上。
  “我无时不思念兄长,兄长为何如此见责?”
  关羽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烦恼地起身踱起来。
  “兄长常常语激三弟,难道此番也在激我?”
  关羽只好往好处想。
  想罢,他想拿信再看,手伸出又停住了。
  “我关羽心如日月,何必想太多。只要一见,不就一切皆明了吗?”
  关羽如此一想,心中才平静了些。
  关羽去向曹操辞行,谁知相府大门紧闭。门上悬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回避”二字。
  关羽失望地转身离开相府,怏怏而回。
  关羽在相府吃了闭门羹,又往张辽府,相请张辽代为辞行。
  到了张辽府,关羽伸手叩门。一家人开了门。
  “烦请通报张辽将军,关羽求见!”
  家人见是关羽,也以托辞婉拒。
  “我家主人患病,已外出求医。关将军请回吧!”
  关羽怔了怔,只好抑郁而返。
  回到书房,关羽仍神色郁闷,坐立不安。
  “不辞而别,非君子也,况且,曹公待我甚厚,岂可失礼?”
  关羽无计可施。
  一间大库房里,堆满大箱小柜。
  哮天望着满屋的大小箱柜发愁。
  关羽进了门。
  “哮天,叫我何事?”
  “少爷,这么多金银珠宝、凌罗绸缎,咋办?”
  “我此前不是有言吗?悉数封存,原物归还!”
  关羽再次到相府辞行。
  大门依旧紧闭。门上依旧悬着回避牌。
  其实,关羽辞行,曹操尽知,但他就是不见。他也知闭门不见无济于事,但他还能做甚么呢?
  关羽神色郁闷地望了一会儿,默默转了身。
  关羽回到书房,郁闷地思索着。
  “这分明是拒我辞行。我去意已块,拒辞岂可阻我?”
  关羽想了想,立下决心,来到案前,铺纸挥毫,写了起来。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今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余恩未报,俟之异日。”
  关羽写毕,心情轻松了不少。
  关羽的告辞信送来后,曹操神色阴沉地打开了信封,从中抽出书信。
  曹操将信封放在面前的案子上。信封正中,写着“丞相亲启”,左侧,写着“关羽叩闻”。
  曹操刚展开信欲看。
  许褚匆匆进来了。
  “丞相,北门守将飞马来报:关羽护车仗鞍马,出北门去了!”
  关羽要去,曹操心中明知。但得知关羽真的去了,他还是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