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_免费小说-最新最好看小说完本排行榜>书库>历史军事>关羽> 第三十六章 夫人!吴兵进城了!(上)

第三十六章 夫人!吴兵进城了!(上)

  第三十六章夫人!吴兵进城了!(上)
  第三十六章
  夫人!吴兵进城了!(上)
  1
  吕蒙率军伏于林中,见马忠夺下荆州城门,大喜。他立即一挥手,率先跃马向前,冲向城门。
  大队人马,无人出声,只紧随杀出,直奔城门。
  吕蒙不声不响便夺了荆州,城中不少军民竟浑然不知,连英娘都不知道!
  此时,英娘居室门口,一只手在“砰砰砰”地焦急打门。
  英娘听得打门声,一惊醒来,急忙问。
  “何事敲门?”
  一家人神色惊惶,急急禀报。
  “夫人!吴兵进城了!”
  英娘听说吴兵进城了,大惊,忙问。
  “甚么?吴兵进城了?”
  家人立即答,仍口气紧张。
  “对!进城了!进城了!”
  英娘听了,神色惊异,立即起身披衣,边着衣边问。
  “沿江有烽火台,城中守备森严,又不闻打仗,吴兵如何进得城来?”
  “夫人!详情不知,然吴兵确实进城了!”
  家人答着,口气仍很紧张。
  这时,外面已传来嘈杂的人马声。
  英娘急忙将衣服一系,立即抓起剑开了门,对门口的家人说。
  “快!快去报老爷!”
  “是!”
  家人一脸惶急,应了一声,回身便跑。
  家人去后,英娘随即起了身,正在过道上匆匆往外走。
  此时,家人又惊惶地跑了回来。边跑边叫。
  “夫人!不好了!大宅被围了!已出不去!”
  “啊?”
  英娘闻报更惊,急忙向前奔跑。
  英娘匆匆跑到大门口,仗剑开了门。
  马忠与黑压压的人马围在门外。
  英娘见了,“唰”地拔出剑。
  马忠见英娘拔剑,急忙拱手道。
  “夫人休惊!请回屋吧!吕都督有严令:敢扰夫人者,军法从事!”
  英娘看了看马忠,又看他身后的人马。
  马忠身后,黑压压的人马望不到尽头。
  英娘只好返身进了门。
  英娘急忙奔回到室内,坐立不安。
  “荆州一失,云长身带箭伤,陷两国夹击之下,其势危矣!”
  想到关羽已身临险境,英娘更是心急如焚。
  “我当设法出去,往报云长,以早图良策!”
  英娘想到此,马上找来黑纱,掩住颜面,立即提剑出了门。
  来到院中,英娘沿着墙壁,小心翼翼地潜行。
  院墙外,一个吴兵在夜色中撒尿。
  院中,英娘小心地静听了一会儿,不闻院外动静,便一纵身跃出了院墙。
  院墙外,撒尿的吴兵见前方不远处突然跃出一个人,顿时吓得大叫起来。
  “有人逃了!有人逃了!”
  吴兵提着裤子,转身便逃,边逃边继续大叫。
  “有人逃了!有人逃了!”
  英娘刚跃出院墙,便听得有人呼叫,大吃一惊。
  她向逃去的吴兵掷出一镖。
  只听“嗖”的一声,吴兵便应声扑倒,终止了呼叫。
  守在大门口的马忠听得叫声,吃惊大叫。
  “快报都督!有人欲逃!”
  马忠叫着,跃进夜空,向着叫声传来的方向追去。
  吕蒙得报,关宅有人欲逃,立即派出一队队吴兵,全城严防起来。
  营中,一队队吴兵紧急奔出辕门,分头而去!
  城门口,大队吴兵急急地奔来,一到便立即就位布防。
  街上,到处有吴兵在盘查。
  一时间,城中到处可见一队队吴兵在急急地奔跑。
  大大小小的门口,都有吴兵在“砰砰”打门呼喊。
  “快开门!快开门!查逃犯!”
  吕蒙伫立在荆州都督府大门外,神色惊疑。
  一个个将佐相继来报,他们都报来同样的消息。
  “大都督!没见人!”
  吕蒙得报愈多,神色愈急。他想了想,大步急行起来,边走边在凝眉思考。
  马忠喘着气,跟在吕蒙身后,边走边小声说着。
  “大都督,属下闻潘浚之言,称关夫人身手不凡。适才外逃之人,我疑是她!”
  吕蒙听了,没答话,继续凝眉想着,大步向前。
  吕蒙来到关宅大门口,抬手敲门。
  关羽的家人开了门,一见吕蒙,有些惊讶,忙问。
  “将军何事?”
  吕蒙面带微笑,答道。
  “适才我军缉拿逃犯,恐惊了关夫人,吕蒙特来探望,望予通报!”
  “好。将军请稍候!”
  家人说罢,返身进去了。
  马忠见了,颇为不解,悄声问吕蒙。
  “都督,如此……”
  马忠刚开口,吕蒙便止住了他。
  家人在英娘前面掌着灯笼。
  英娘一边披外衣,一边随家人走向门口。
  吕蒙与马忠见了,惊疑地对视了一眼。
  英娘到了门口,见了吕蒙,平静地问。
  “将军深夜到此,不知何事?”
  吕蒙见英娘仍在宅中,急忙一揖,以掩其惊讶。
  “适才,我军缉拿逃犯,恐惊了关夫人,吕蒙特来探望。”
  英娘听了,也急忙答礼。
  “多谢将军!”
  吕蒙听了,急忙说。
  “我军到此,吕蒙理当照顾好关夫人。此地搅扰甚多,明日,我将另择静宅,请关夫人移住!”
  英娘听了,眼中掠过一丝惊色,但她马上以颔首答谢掩饰了过去。
  “如此,便有劳将军了!”
  吕蒙听了,立即说。
  “吕蒙向敬关将军。照顾关将军夫人,理所应当。夫人未曾惊着,吕蒙便放心了。这就告辞!”
  吕蒙告辞后,仍边走边凝眉思索。
  马忠急步跟上来,一脸困惑。
  “大都督,您这是……”
  吕蒙立即止住了马忠,开口道。
  “今我取荆州,虽是按约收回,然必使吴、蜀失和。吴、蜀失和,所损者,吴、蜀;所利者曹操。为求吴之久安,我将以关夫人说之,向关羽达我之意,勿使吴、蜀失和。”
  马忠听了,却忧心忡忡,立即问道。
  “若她今夜再逃,如之奈何?”
  吕蒙继续大步前行,头也没回地回答了四个字。
  “严加布控!”
  吕蒙辞去后,英娘回到室内,独自一人在苦思。
  “如此一来,吴兵必倍加防范,出去更难,如何是好?”
  英娘又急又恨,坐立不安。她又想起了吕蒙的话。
  “此地搅扰甚多,明日,我将另择静宅,请关夫人移住!”
  想到吕蒙的话,英娘更加不安。
  “吕贼已有软禁之意。我若今夜不走,日后更难脱身!”
  这时,外面传来了敲击四更的梆子声。英娘听了,愈加着急,心中焦道。
  “呀!糟糕!天已四更!只有一个时辰,天便亮了!若到天亮,一切便完了!”
  英娘想到此,更是心急如焚。时间不等人!应娘立即狠下决心。
  “不可再等!云长已身处险境!今夜纵是再难,我也必往相报!”
  城中,马忠在向一群将佐传令。
  “今已四更,汝等各守关隘,务必严防直天明!吕都督严令:谁若有失,提头来见!”
  院内,英娘主意已定,她立即更了一身皂衣,仍以黑纱掩面,探头围墙上,机警地向外观察。
  墙外四处不闻动静,也不见吴兵。
  英娘一跃,悄无声息地越出了围墙。
  马忠在黑暗中注视着。
  远处,一个黑影越墙而出,迅速隐入街边不见了。
  马忠一挥手,自己也迅速隐进了夜色中。
  英娘隐身街边,机警地观察。
  四处仍不见动静。
  英娘才沿街边急急地隐蔽前行。
  英娘悄悄潜行到一座石桥头,又伏身桥头机警地观察起来。
  四处依然毫无动静。
  英娘急步奔上桥,突然大吃一惊。
  前面,吕蒙率军,一声不响地挡住了前路。
  英娘立即回身,又吃了一惊。
  后面,马忠率军,也一声不响地堵住了后路。
  英娘眼珠一转,主意即定。
  “云长有危!我只有向前,方可往报云长!”
  英娘想着,一挥手,“嗖嗖嗖”一连掷出数镖。
  前方的吴兵接连倒地,顿时大乱。
  英娘乘乱飞身一纵,跃过石桥,踏着吴兵头肩,剑如闪电一般,一路劈了过去。
  吕蒙始料未及,大吃一惊,立即跃身追去。
  马忠见了,也大吃一惊,立即奔上石桥,跃身追去。
  2
  街上,英娘在夜色中且战且奔。
  吕蒙在紧紧追逼。
  突然,马忠从房上跃下,挡住了前路,大声吼道。
  “哪里走!”
  马忠大吼一声,同时掷出一支回旋镖。
  英娘一惊,急中生智,急忙用剑一拨,将回旋镖拨向吕蒙,又“嗖”地向马忠掷出一镖。
  趁吕蒙与马忠防镖之际,英娘飞身向房上跃去。
  英娘一跃上了房,在房上飞奔,又迅速从这座房顶跃向前一座房顶。
  吕蒙也跃上了房,在房顶上追赶。他也接连从一座房顶跃向另一座房顶。
  英娘在房顶上奔跑。
  吕蒙在她身后紧追。
  英娘正奔跑着。
  马忠突然在前方破房而上,挡住了英娘前路。
  英娘见了,大惊,立即收脚。
  她收脚太急,脚下的瓦一滑,使她差点跌倒。
  说时迟,那时快!吕蒙与马忠从前后一齐杀来!
  英娘不敢轻敌,立即飞身从房上跃下。
  吕蒙与马忠也相随跃下。
  英娘落身街上。
  吕蒙与马忠也落身街上,仍将英娘夹在中间。
  情急中,英娘挥手一掷。
  “砰砰”两声,吕蒙与马忠面前炸出了火与白烟。
  吕蒙与马忠见了,赶紧闪避。
  英娘乘机向前飞奔而去!
  吕蒙见了大惊,惊呼道。
  “不好!快追!”
  吕蒙飞身向前追去!
  英娘在飞奔。
  吕蒙在猛追。
  英娘一边奔跑,一边从身上取出一支竹管,拔开管塞,在身后向街上洒着甚么东西。
  吕蒙追近英娘洒东西的地方,冷不防脚下连滑了几下,终于摔倒在地。
  前方,英娘渐渐逃远。
  吕蒙望着英娘逃去,神色焦急。
  他急忙起身。可是刚迈步,脚下又一滑,险些摔倒。
  此时,前方已不见英娘踪影。
  吕蒙气恼万分,大吼一声。
  “嗨!”
  英娘逃进一条小巷中,仍在拼命奔跑。
  前方,城墙已隐约可见。
  她回过头,见吕蒙没再追上来,神色才轻松了,但脚步并没有放慢。
  她跑出小巷,突然一惊,急忙收脚。
  马忠正率军堵住去路。
  英娘立脚未稳,吴军的乱箭便“嗖嗖”而来。
  英娘急忙挥剑遮挡,同时跃向房上。
  马忠一见,也跃向房上。
  英娘跃上房,见马忠也跃了上来,急了,凌空“嗖嗖嗖”连续数镖掷向马忠。
  马忠跃在空中。虽然他急忙遮挡,左臂还是中了一镖,一下从空中落下。
  英娘从房上飞快奔向城墙。
  奔近城墙后,英娘从房顶上一跃,飞身跃向城墙。
  谁知城墙上早有埋伏。英娘还没落地,就猛听得吕蒙大喊一声。
  “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一齐射向英娘!
  英娘虽用剑击挡,还是挡不住四面八方来箭。瞬间,她便中了数箭!
  英娘咬紧牙,强忍剧痛,足蹬女墙,奋不顾身地向城外一跃。
  吕蒙见了,大惊连呼。
  “快放箭!快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又一齐射向英娘!
  仍在空中的英娘,中箭无数,口喷鲜血,直坠而下!
  城外,英娘坠落在地上,仍艰难地伸手向前爬。
  她的口中,血流不断,仍声音微弱地叫着。
  “云长!云…长……”
  英娘一边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一边拼尽全身之力挪动着。她只向前爬了一小会儿,也只爬了一点点,便脑袋一耷,不动弹了。她呼叫“云长”的声音,也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英娘爬过的那一点点,地上已尽染她的鲜血。
  吴兵打着火把奔来,揭开英娘面纱,惊叫起来。
  “大都督!是个女的!”
  吕蒙急步奔过来,一看大惊,惊呼起来。
  “关夫人!”
  英娘大睁双目,已然逝去。
  吕蒙蹲下身,去为英娘合眼。
  他将英娘的眼合上了。
  吕蒙正要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有些惊异。
  众吴兵见了,人人面露惊色。
  吕蒙又伸手给英娘合上眼。
  待吕蒙一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大惊。
  周围吴兵见了,更是无不惊恐。
  吕蒙正伸出手,欲再去为英娘合眼,突然金光一闪,头顶“咔嚓”一声,猛然响起一个炸雷!
  吕蒙倏然而起,大惊失色。
  吴兵更是惊恐万状。
  这时,雷电交加,暴雨骤至。
  吕蒙仰头望天,神色大恐。
  吴兵惊恐异常,人人瑟索,个个发抖。
  有人甚至在哭声呼着。
  “老天爷呀!老天爷呀!”
  吕蒙没管士卒,转身急走,只扔下了一句话。
  “厚葬关夫人!”
  次日,仍大雨不断。
  吕蒙率众将在街上巡视。他们无一人戴雨具,人人浑身湿透。
  突然,吕蒙目光盯住一处。
  那里有一人头戴斗笠。
  吕蒙见了,大怒道。
  “左右!将头戴斗笠之人拿过来!”
  左右立即过去,将戴斗笠之人拿了过来。
  吕蒙又吼道。
  “将斗笠揭了!”
  左右闻令,立即揭下斗笠。
  吕蒙见了戴斗笠之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色。
  原来,戴斗笠之人竟是吕蒙表侄。
  表侄立即跪下了。还没等吕蒙开口,便嗑头告饶起来。
  “大都督,饶了我吧!”
  吕蒙听了,怒色不减,吼道。
  “饶你?我有军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一物,你焉能不知?”
  表侄知道铸成大错,面如死灰,声音战抖。
  “小的知矣。”
  吕蒙听了更怒,吼道。
  “汝既知,为何明知故犯?”
  表侄一脸惧色,怯怯地解释着。
  “小的取荆州立功,擢拔而获新官铠。小的恐大雨坏了新官铠,故取笠以掩之,并非私用。”
  吕蒙一听,怒吼起来。
  “还敢狡辩!汝护官铠,可取笠;汝腹饥,难道可取食?汝无房,难道可夺屋?”
  表侄见吕蒙更怒,又急忙磕头。
  “大都督,小的知错矣!小的这就去退还斗笠,赔罪认错!”
  表侄说完,起身便走。
  吕蒙见了,暴怒地大吼。
  “哪里去?与我斩首示众!”
  表侄一听,脸都吓白了,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表叔!饶命啊!侄儿上有高堂,下有幼儿。今犯军纪,侄儿已知错愿改,也愿受责罚,只求表叔留侄儿一命!”
  马忠知违令者原是吕蒙表侄,立即开了口。
  “大都督,彼已知错愿改,愿受责罚,且立新功,就重责留命吧!”
  吕蒙身边众将见马忠开了口,也一齐请求起来。
  “是啊。大都督,就将功补过,重责留命吧?”
  马忠与众将代为告饶时,表侄一直含泪眼巴巴地望着吕蒙。
  吕蒙听众将都在告饶,怒视众人道。
  “军令岂是儿戏?本都督之亲违令,若不正法,焉能服众?”
  马忠与众将听了,自知理亏,纷纷低下了头。
  表侄一见,大叫起来。
  “表叔!饶命啦!表叔!饶命啦!”
  吕蒙神色由愤怒转为肃穆,语气也低沉了。
  “汝犯军纪,罪责难逃。汝之家人,我会照料。汝且去吧!”
  表侄听吕蒙话已至此,只好含泪磕了个头,悲咽道。
  “家人有依,侄儿便放心了。侄儿代家人,谢过表叔!”
  吕蒙见了,眼中闪着泪光,挥了挥手。
  刀斧手架起表侄。
  表侄神色平静地走了。
  次日雨霁云开。
  江边停着的一只船上,放着一口棺材。
  吕蒙双眼含泪,站在棺材前,将一只沉甸甸的箧子交给一位小校,颤声嘱道。
  “此为五百两银子,一并交与其家人。”
  小校接过箧子,神色肃穆。
  “是!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吕蒙仍泪眼朦胧。他轻轻抚摸了一下棺材,转身下了船。
  江岸,众将士望着江边低头而来的吕蒙,肃然起敬。
  突然,马忠从房上跃下,挡住了前路,大声吼道。
  “哪里走!”
  马忠大吼一声,同时掷出一支回旋镖。
  英娘一惊,急中生智,急忙用剑一拨,将回旋镖拨向吕蒙,又“嗖”地向马忠掷出一镖。
  趁吕蒙与马忠防镖之际,英娘飞身向房上跃去。
  英娘一跃上了房,在房上飞奔,又迅速从这座房顶跃向前一座房顶。
  吕蒙也跃上了房,在房顶上追赶。他也接连从一座房顶跃向另一座房顶。
  英娘在房顶上奔跑。
  吕蒙在她身后紧追。
  英娘正奔跑着。
  马忠突然在前方破房而上,挡住了英娘前路。
  英娘见了,大惊,立即收脚。
  她收脚太急,脚下的瓦一滑,使她差点跌倒。
  说时迟,那时快!吕蒙与马忠从前后一齐杀来!
  英娘不敢轻敌,立即飞身从房上跃下。
  吕蒙与马忠也相随跃下。
  英娘落身街上。
  吕蒙与马忠也落身街上,仍将英娘夹在中间。
  情急中,英娘挥手一掷。
  “砰砰”两声,吕蒙与马忠面前炸出了火与白烟。
  吕蒙与马忠见了,赶紧闪避。
  英娘乘机向前飞奔而去!
  吕蒙见了大惊,惊呼道。
  “不好!快追!”
  吕蒙飞身向前追去!
  英娘在飞奔。
  吕蒙在猛追。
  英娘一边奔跑,一边从身上取出一支竹管,拔开管塞,在身后向街上洒着甚么东西。
  吕蒙追近英娘洒东西的地方,冷不防脚下连滑了几下,终于摔倒在地。
  前方,英娘渐渐逃远。
  吕蒙望着英娘逃去,神色焦急。
  他急忙起身。可是刚迈步,脚下又一滑,险些摔倒。
  此时,前方已不见英娘踪影。
  吕蒙气恼万分,大吼一声。
  “嗨!”
  英娘逃进一条小巷中,仍在拼命奔跑。
  前方,城墙已隐约可见。
  她回过头,见吕蒙没再追上来,神色才轻松了,但脚步并没有放慢。
  她跑出小巷,突然一惊,急忙收脚。
  马忠正率军堵住去路。
  英娘立脚未稳,吴军的乱箭便“嗖嗖”而来。
  英娘急忙挥剑遮挡,同时跃向房上。
  马忠一见,也跃向房上。
  英娘跃上房,见马忠也跃了上来,急了,凌空“嗖嗖嗖”连续数镖掷向马忠。
  马忠跃在空中。虽然他急忙遮挡,左臂还是中了一镖,一下从空中落下。
  英娘从房上飞快奔向城墙。
  奔近城墙后,英娘从房顶上一跃,飞身跃向城墙。
  谁知城墙上早有埋伏。英娘还没落地,就猛听得吕蒙大喊一声。
  “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一齐射向英娘!
  英娘虽用剑击挡,还是挡不住四面八方来箭。瞬间,她便中了数箭!
  英娘咬紧牙,强忍剧痛,足蹬女墙,奋不顾身地向城外一跃。
  吕蒙见了,大惊连呼。
  “快放箭!快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又一齐射向英娘!
  仍在空中的英娘,中箭无数,口喷鲜血,直坠而下!
  城外,英娘坠落在地上,仍艰难地伸手向前爬。
  她的口中,血流不断,仍声音微弱地叫着。
  “云长!云…长……”
  英娘一边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一边拼尽全身之力挪动着。她只向前爬了一小会儿,也只爬了一点点,便脑袋一耷,不动弹了。她呼叫“云长”的声音,也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英娘爬过的那一点点,地上已尽染她的鲜血。
  吴兵打着火把奔来,揭开英娘面纱,惊叫起来。
  “大都督!是个女的!”
  吕蒙急步奔过来,一看大惊,惊呼起来。
  “关夫人!”
  英娘大睁双目,已然逝去。
  吕蒙蹲下身,去为英娘合眼。
  他将英娘的眼合上了。
  吕蒙正要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有些惊异。
  众吴兵见了,人人面露惊色。
  吕蒙又伸手给英娘合上眼。
  待吕蒙一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大惊。
  周围吴兵见了,更是无不惊恐。
  吕蒙正伸出手,欲再去为英娘合眼,突然金光一闪,头顶“咔嚓”一声,猛然响起一个炸雷!
  吕蒙倏然而起,大惊失色。
  吴兵更是惊恐万状。
  这时,雷电交加,暴雨骤至。
  吕蒙仰头望天,神色大恐。
  吴兵惊恐异常,人人瑟索,个个发抖。
  有人甚至在哭声呼着。
  “老天爷呀!老天爷呀!”
  吕蒙没管士卒,转身急走,只扔下了一句话。
  “厚葬关夫人!”
  次日,仍大雨不断。
  吕蒙率众将在街上巡视。他们无一人戴雨具,人人浑身湿透。
  突然,吕蒙目光盯住一处。
  那里有一人头戴斗笠。
  吕蒙见了,大怒道。
  “左右!将头戴斗笠之人拿过来!”
  左右立即过去,将戴斗笠之人拿了过来。
  吕蒙又吼道。
  “将斗笠揭了!”
  左右闻令,立即揭下斗笠。
  吕蒙见了戴斗笠之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色。
  原来,戴斗笠之人竟是吕蒙表侄。
  表侄立即跪下了。还没等吕蒙开口,便嗑头告饶起来。
  “大都督,饶了我吧!”
  吕蒙听了,怒色不减,吼道。
  “饶你?我有军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一物,你焉能不知?”
  表侄知道铸成大错,面如死灰,声音战抖。
  “小的知矣。”
  吕蒙听了更怒,吼道。
  “汝既知,为何明知故犯?”
  表侄一脸惧色,怯怯地解释着。
  “小的取荆州立功,擢拔而获新官铠。小的恐大雨坏了新官铠,故取笠以掩之,并非私用。”
  吕蒙一听,怒吼起来。
  “还敢狡辩!汝护官铠,可取笠;汝腹饥,难道可取食?汝无房,难道可夺屋?”
  表侄见吕蒙更怒,又急忙磕头。
  “大都督,小的知错矣!小的这就去退还斗笠,赔罪认错!”
  表侄说完,起身便走。
  吕蒙见了,暴怒地大吼。
  “哪里去?与我斩首示众!”
  表侄一听,脸都吓白了,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表叔!饶命啊!侄儿上有高堂,下有幼儿。今犯军纪,侄儿已知错愿改,也愿受责罚,只求表叔留侄儿一命!”
  马忠知违令者原是吕蒙表侄,立即开了口。
  “大都督,彼已知错愿改,愿受责罚,且立新功,就重责留命吧!”
  吕蒙身边众将见马忠开了口,也一齐请求起来。
  “是啊。大都督,就将功补过,重责留命吧?”
  马忠与众将代为告饶时,表侄一直含泪眼巴巴地望着吕蒙。
  吕蒙听众将都在告饶,怒视众人道。
  “军令岂是儿戏?本都督之亲违令,若不正法,焉能服众?”
  马忠与众将听了,自知理亏,纷纷低下了头。
  表侄一见,大叫起来。
  “表叔!饶命啦!表叔!饶命啦!”
  吕蒙神色由愤怒转为肃穆,语气也低沉了。
  “汝犯军纪,罪责难逃。汝之家人,我会照料。汝且去吧!”
  表侄听吕蒙话已至此,只好含泪磕了个头,悲咽道。
  “家人有依,侄儿便放心了。侄儿代家人,谢过表叔!”
  吕蒙见了,眼中闪着泪光,挥了挥手。
  刀斧手架起表侄。
  表侄神色平静地走了。
  次日雨霁云开。
  江边停着的一只船上,放着一口棺材。
  吕蒙双眼含泪,站在棺材前,将一只沉甸甸的箧子交给一位小校,颤声嘱道。
  “此为五百两银子,一并交与其家人。”
  小校接过箧子,神色肃穆。
  “是!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吕蒙仍泪眼朦胧。他轻轻抚摸了一下棺材,转身下了船。
  江岸,众将士望着江边低头而来的吕蒙,肃然起敬。
  突然,马忠从房上跃下,挡住了前路,大声吼道。
  “哪里走!”
  马忠大吼一声,同时掷出一支回旋镖。
  英娘一惊,急中生智,急忙用剑一拨,将回旋镖拨向吕蒙,又“嗖”地向马忠掷出一镖。
  趁吕蒙与马忠防镖之际,英娘飞身向房上跃去。
  英娘一跃上了房,在房上飞奔,又迅速从这座房顶跃向前一座房顶。
  吕蒙也跃上了房,在房顶上追赶。他也接连从一座房顶跃向另一座房顶。
  英娘在房顶上奔跑。
  吕蒙在她身后紧追。
  英娘正奔跑着。
  马忠突然在前方破房而上,挡住了英娘前路。
  英娘见了,大惊,立即收脚。
  她收脚太急,脚下的瓦一滑,使她差点跌倒。
  说时迟,那时快!吕蒙与马忠从前后一齐杀来!
  英娘不敢轻敌,立即飞身从房上跃下。
  吕蒙与马忠也相随跃下。
  英娘落身街上。
  吕蒙与马忠也落身街上,仍将英娘夹在中间。
  情急中,英娘挥手一掷。
  “砰砰”两声,吕蒙与马忠面前炸出了火与白烟。
  吕蒙与马忠见了,赶紧闪避。
  英娘乘机向前飞奔而去!
  吕蒙见了大惊,惊呼道。
  “不好!快追!”
  吕蒙飞身向前追去!
  英娘在飞奔。
  吕蒙在猛追。
  英娘一边奔跑,一边从身上取出一支竹管,拔开管塞,在身后向街上洒着甚么东西。
  吕蒙追近英娘洒东西的地方,冷不防脚下连滑了几下,终于摔倒在地。
  前方,英娘渐渐逃远。
  吕蒙望着英娘逃去,神色焦急。
  他急忙起身。可是刚迈步,脚下又一滑,险些摔倒。
  此时,前方已不见英娘踪影。
  吕蒙气恼万分,大吼一声。
  “嗨!”
  英娘逃进一条小巷中,仍在拼命奔跑。
  前方,城墙已隐约可见。
  她回过头,见吕蒙没再追上来,神色才轻松了,但脚步并没有放慢。
  她跑出小巷,突然一惊,急忙收脚。
  马忠正率军堵住去路。
  英娘立脚未稳,吴军的乱箭便“嗖嗖”而来。
  英娘急忙挥剑遮挡,同时跃向房上。
  马忠一见,也跃向房上。
  英娘跃上房,见马忠也跃了上来,急了,凌空“嗖嗖嗖”连续数镖掷向马忠。
  马忠跃在空中。虽然他急忙遮挡,左臂还是中了一镖,一下从空中落下。
  英娘从房上飞快奔向城墙。
  奔近城墙后,英娘从房顶上一跃,飞身跃向城墙。
  谁知城墙上早有埋伏。英娘还没落地,就猛听得吕蒙大喊一声。
  “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一齐射向英娘!
  英娘虽用剑击挡,还是挡不住四面八方来箭。瞬间,她便中了数箭!
  英娘咬紧牙,强忍剧痛,足蹬女墙,奋不顾身地向城外一跃。
  吕蒙见了,大惊连呼。
  “快放箭!快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又一齐射向英娘!
  仍在空中的英娘,中箭无数,口喷鲜血,直坠而下!
  城外,英娘坠落在地上,仍艰难地伸手向前爬。
  她的口中,血流不断,仍声音微弱地叫着。
  “云长!云…长……”
  英娘一边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一边拼尽全身之力挪动着。她只向前爬了一小会儿,也只爬了一点点,便脑袋一耷,不动弹了。她呼叫“云长”的声音,也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英娘爬过的那一点点,地上已尽染她的鲜血。
  吴兵打着火把奔来,揭开英娘面纱,惊叫起来。
  “大都督!是个女的!”
  吕蒙急步奔过来,一看大惊,惊呼起来。
  “关夫人!”
  英娘大睁双目,已然逝去。
  吕蒙蹲下身,去为英娘合眼。
  他将英娘的眼合上了。
  吕蒙正要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有些惊异。
  众吴兵见了,人人面露惊色。
  吕蒙又伸手给英娘合上眼。
  待吕蒙一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大惊。
  周围吴兵见了,更是无不惊恐。
  吕蒙正伸出手,欲再去为英娘合眼,突然金光一闪,头顶“咔嚓”一声,猛然响起一个炸雷!
  吕蒙倏然而起,大惊失色。
  吴兵更是惊恐万状。
  这时,雷电交加,暴雨骤至。
  吕蒙仰头望天,神色大恐。
  吴兵惊恐异常,人人瑟索,个个发抖。
  有人甚至在哭声呼着。
  “老天爷呀!老天爷呀!”
  吕蒙没管士卒,转身急走,只扔下了一句话。
  “厚葬关夫人!”
  次日,仍大雨不断。
  吕蒙率众将在街上巡视。他们无一人戴雨具,人人浑身湿透。
  突然,吕蒙目光盯住一处。
  那里有一人头戴斗笠。
  吕蒙见了,大怒道。
  “左右!将头戴斗笠之人拿过来!”
  左右立即过去,将戴斗笠之人拿了过来。
  吕蒙又吼道。
  “将斗笠揭了!”
  左右闻令,立即揭下斗笠。
  吕蒙见了戴斗笠之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色。
  原来,戴斗笠之人竟是吕蒙表侄。
  表侄立即跪下了。还没等吕蒙开口,便嗑头告饶起来。
  “大都督,饶了我吧!”
  吕蒙听了,怒色不减,吼道。
  “饶你?我有军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一物,你焉能不知?”
  表侄知道铸成大错,面如死灰,声音战抖。
  “小的知矣。”
  吕蒙听了更怒,吼道。
  “汝既知,为何明知故犯?”
  表侄一脸惧色,怯怯地解释着。
  “小的取荆州立功,擢拔而获新官铠。小的恐大雨坏了新官铠,故取笠以掩之,并非私用。”
  吕蒙一听,怒吼起来。
  “还敢狡辩!汝护官铠,可取笠;汝腹饥,难道可取食?汝无房,难道可夺屋?”
  表侄见吕蒙更怒,又急忙磕头。
  “大都督,小的知错矣!小的这就去退还斗笠,赔罪认错!”
  表侄说完,起身便走。
  吕蒙见了,暴怒地大吼。
  “哪里去?与我斩首示众!”
  表侄一听,脸都吓白了,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表叔!饶命啊!侄儿上有高堂,下有幼儿。今犯军纪,侄儿已知错愿改,也愿受责罚,只求表叔留侄儿一命!”
  马忠知违令者原是吕蒙表侄,立即开了口。
  “大都督,彼已知错愿改,愿受责罚,且立新功,就重责留命吧!”
  吕蒙身边众将见马忠开了口,也一齐请求起来。
  “是啊。大都督,就将功补过,重责留命吧?”
  马忠与众将代为告饶时,表侄一直含泪眼巴巴地望着吕蒙。
  吕蒙听众将都在告饶,怒视众人道。
  “军令岂是儿戏?本都督之亲违令,若不正法,焉能服众?”
  马忠与众将听了,自知理亏,纷纷低下了头。
  表侄一见,大叫起来。
  “表叔!饶命啦!表叔!饶命啦!”
  吕蒙神色由愤怒转为肃穆,语气也低沉了。
  “汝犯军纪,罪责难逃。汝之家人,我会照料。汝且去吧!”
  表侄听吕蒙话已至此,只好含泪磕了个头,悲咽道。
  “家人有依,侄儿便放心了。侄儿代家人,谢过表叔!”
  吕蒙见了,眼中闪着泪光,挥了挥手。
  刀斧手架起表侄。
  表侄神色平静地走了。
  次日雨霁云开。
  江边停着的一只船上,放着一口棺材。
  吕蒙双眼含泪,站在棺材前,将一只沉甸甸的箧子交给一位小校,颤声嘱道。
  “此为五百两银子,一并交与其家人。”
  小校接过箧子,神色肃穆。
  “是!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吕蒙仍泪眼朦胧。他轻轻抚摸了一下棺材,转身下了船。
  江岸,众将士望着江边低头而来的吕蒙,肃然起敬。
  突然,马忠从房上跃下,挡住了前路,大声吼道。
  “哪里走!”
  马忠大吼一声,同时掷出一支回旋镖。
  英娘一惊,急中生智,急忙用剑一拨,将回旋镖拨向吕蒙,又“嗖”地向马忠掷出一镖。
  趁吕蒙与马忠防镖之际,英娘飞身向房上跃去。
  英娘一跃上了房,在房上飞奔,又迅速从这座房顶跃向前一座房顶。
  吕蒙也跃上了房,在房顶上追赶。他也接连从一座房顶跃向另一座房顶。
  英娘在房顶上奔跑。
  吕蒙在她身后紧追。
  英娘正奔跑着。
  马忠突然在前方破房而上,挡住了英娘前路。
  英娘见了,大惊,立即收脚。
  她收脚太急,脚下的瓦一滑,使她差点跌倒。
  说时迟,那时快!吕蒙与马忠从前后一齐杀来!
  英娘不敢轻敌,立即飞身从房上跃下。
  吕蒙与马忠也相随跃下。
  英娘落身街上。
  吕蒙与马忠也落身街上,仍将英娘夹在中间。
  情急中,英娘挥手一掷。
  “砰砰”两声,吕蒙与马忠面前炸出了火与白烟。
  吕蒙与马忠见了,赶紧闪避。
  英娘乘机向前飞奔而去!
  吕蒙见了大惊,惊呼道。
  “不好!快追!”
  吕蒙飞身向前追去!
  英娘在飞奔。
  吕蒙在猛追。
  英娘一边奔跑,一边从身上取出一支竹管,拔开管塞,在身后向街上洒着甚么东西。
  吕蒙追近英娘洒东西的地方,冷不防脚下连滑了几下,终于摔倒在地。
  前方,英娘渐渐逃远。
  吕蒙望着英娘逃去,神色焦急。
  他急忙起身。可是刚迈步,脚下又一滑,险些摔倒。
  此时,前方已不见英娘踪影。
  吕蒙气恼万分,大吼一声。
  “嗨!”
  英娘逃进一条小巷中,仍在拼命奔跑。
  前方,城墙已隐约可见。
  她回过头,见吕蒙没再追上来,神色才轻松了,但脚步并没有放慢。
  她跑出小巷,突然一惊,急忙收脚。
  马忠正率军堵住去路。
  英娘立脚未稳,吴军的乱箭便“嗖嗖”而来。
  英娘急忙挥剑遮挡,同时跃向房上。
  马忠一见,也跃向房上。
  英娘跃上房,见马忠也跃了上来,急了,凌空“嗖嗖嗖”连续数镖掷向马忠。
  马忠跃在空中。虽然他急忙遮挡,左臂还是中了一镖,一下从空中落下。
  英娘从房上飞快奔向城墙。
  奔近城墙后,英娘从房顶上一跃,飞身跃向城墙。
  谁知城墙上早有埋伏。英娘还没落地,就猛听得吕蒙大喊一声。
  “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一齐射向英娘!
  英娘虽用剑击挡,还是挡不住四面八方来箭。瞬间,她便中了数箭!
  英娘咬紧牙,强忍剧痛,足蹬女墙,奋不顾身地向城外一跃。
  吕蒙见了,大惊连呼。
  “快放箭!快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又一齐射向英娘!
  仍在空中的英娘,中箭无数,口喷鲜血,直坠而下!
  城外,英娘坠落在地上,仍艰难地伸手向前爬。
  她的口中,血流不断,仍声音微弱地叫着。
  “云长!云…长……”
  英娘一边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一边拼尽全身之力挪动着。她只向前爬了一小会儿,也只爬了一点点,便脑袋一耷,不动弹了。她呼叫“云长”的声音,也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英娘爬过的那一点点,地上已尽染她的鲜血。
  吴兵打着火把奔来,揭开英娘面纱,惊叫起来。
  “大都督!是个女的!”
  吕蒙急步奔过来,一看大惊,惊呼起来。
  “关夫人!”
  英娘大睁双目,已然逝去。
  吕蒙蹲下身,去为英娘合眼。
  他将英娘的眼合上了。
  吕蒙正要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有些惊异。
  众吴兵见了,人人面露惊色。
  吕蒙又伸手给英娘合上眼。
  待吕蒙一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大惊。
  周围吴兵见了,更是无不惊恐。
  吕蒙正伸出手,欲再去为英娘合眼,突然金光一闪,头顶“咔嚓”一声,猛然响起一个炸雷!
  吕蒙倏然而起,大惊失色。
  吴兵更是惊恐万状。
  这时,雷电交加,暴雨骤至。
  吕蒙仰头望天,神色大恐。
  吴兵惊恐异常,人人瑟索,个个发抖。
  有人甚至在哭声呼着。
  “老天爷呀!老天爷呀!”
  吕蒙没管士卒,转身急走,只扔下了一句话。
  “厚葬关夫人!”
  次日,仍大雨不断。
  吕蒙率众将在街上巡视。他们无一人戴雨具,人人浑身湿透。
  突然,吕蒙目光盯住一处。
  那里有一人头戴斗笠。
  吕蒙见了,大怒道。
  “左右!将头戴斗笠之人拿过来!”
  左右立即过去,将戴斗笠之人拿了过来。
  吕蒙又吼道。
  “将斗笠揭了!”
  左右闻令,立即揭下斗笠。
  吕蒙见了戴斗笠之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色。
  原来,戴斗笠之人竟是吕蒙表侄。
  表侄立即跪下了。还没等吕蒙开口,便嗑头告饶起来。
  “大都督,饶了我吧!”
  吕蒙听了,怒色不减,吼道。
  “饶你?我有军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一物,你焉能不知?”
  表侄知道铸成大错,面如死灰,声音战抖。
  “小的知矣。”
  吕蒙听了更怒,吼道。
  “汝既知,为何明知故犯?”
  表侄一脸惧色,怯怯地解释着。
  “小的取荆州立功,擢拔而获新官铠。小的恐大雨坏了新官铠,故取笠以掩之,并非私用。”
  吕蒙一听,怒吼起来。
  “还敢狡辩!汝护官铠,可取笠;汝腹饥,难道可取食?汝无房,难道可夺屋?”
  表侄见吕蒙更怒,又急忙磕头。
  “大都督,小的知错矣!小的这就去退还斗笠,赔罪认错!”
  表侄说完,起身便走。
  吕蒙见了,暴怒地大吼。
  “哪里去?与我斩首示众!”
  表侄一听,脸都吓白了,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表叔!饶命啊!侄儿上有高堂,下有幼儿。今犯军纪,侄儿已知错愿改,也愿受责罚,只求表叔留侄儿一命!”
  马忠知违令者原是吕蒙表侄,立即开了口。
  “大都督,彼已知错愿改,愿受责罚,且立新功,就重责留命吧!”
  吕蒙身边众将见马忠开了口,也一齐请求起来。
  “是啊。大都督,就将功补过,重责留命吧?”
  马忠与众将代为告饶时,表侄一直含泪眼巴巴地望着吕蒙。
  吕蒙听众将都在告饶,怒视众人道。
  “军令岂是儿戏?本都督之亲违令,若不正法,焉能服众?”
  马忠与众将听了,自知理亏,纷纷低下了头。
  表侄一见,大叫起来。
  “表叔!饶命啦!表叔!饶命啦!”
  吕蒙神色由愤怒转为肃穆,语气也低沉了。
  “汝犯军纪,罪责难逃。汝之家人,我会照料。汝且去吧!”
  表侄听吕蒙话已至此,只好含泪磕了个头,悲咽道。
  “家人有依,侄儿便放心了。侄儿代家人,谢过表叔!”
  吕蒙见了,眼中闪着泪光,挥了挥手。
  刀斧手架起表侄。
  表侄神色平静地走了。
  次日雨霁云开。
  江边停着的一只船上,放着一口棺材。
  吕蒙双眼含泪,站在棺材前,将一只沉甸甸的箧子交给一位小校,颤声嘱道。
  “此为五百两银子,一并交与其家人。”
  小校接过箧子,神色肃穆。
  “是!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吕蒙仍泪眼朦胧。他轻轻抚摸了一下棺材,转身下了船。
  江岸,众将士望着江边低头而来的吕蒙,肃然起敬。
  突然,马忠从房上跃下,挡住了前路,大声吼道。
  “哪里走!”
  马忠大吼一声,同时掷出一支回旋镖。
  英娘一惊,急中生智,急忙用剑一拨,将回旋镖拨向吕蒙,又“嗖”地向马忠掷出一镖。
  趁吕蒙与马忠防镖之际,英娘飞身向房上跃去。
  英娘一跃上了房,在房上飞奔,又迅速从这座房顶跃向前一座房顶。
  吕蒙也跃上了房,在房顶上追赶。他也接连从一座房顶跃向另一座房顶。
  英娘在房顶上奔跑。
  吕蒙在她身后紧追。
  英娘正奔跑着。
  马忠突然在前方破房而上,挡住了英娘前路。
  英娘见了,大惊,立即收脚。
  她收脚太急,脚下的瓦一滑,使她差点跌倒。
  说时迟,那时快!吕蒙与马忠从前后一齐杀来!
  英娘不敢轻敌,立即飞身从房上跃下。
  吕蒙与马忠也相随跃下。
  英娘落身街上。
  吕蒙与马忠也落身街上,仍将英娘夹在中间。
  情急中,英娘挥手一掷。
  “砰砰”两声,吕蒙与马忠面前炸出了火与白烟。
  吕蒙与马忠见了,赶紧闪避。
  英娘乘机向前飞奔而去!
  吕蒙见了大惊,惊呼道。
  “不好!快追!”
  吕蒙飞身向前追去!
  英娘在飞奔。
  吕蒙在猛追。
  英娘一边奔跑,一边从身上取出一支竹管,拔开管塞,在身后向街上洒着甚么东西。
  吕蒙追近英娘洒东西的地方,冷不防脚下连滑了几下,终于摔倒在地。
  前方,英娘渐渐逃远。
  吕蒙望着英娘逃去,神色焦急。
  他急忙起身。可是刚迈步,脚下又一滑,险些摔倒。
  此时,前方已不见英娘踪影。
  吕蒙气恼万分,大吼一声。
  “嗨!”
  英娘逃进一条小巷中,仍在拼命奔跑。
  前方,城墙已隐约可见。
  她回过头,见吕蒙没再追上来,神色才轻松了,但脚步并没有放慢。
  她跑出小巷,突然一惊,急忙收脚。
  马忠正率军堵住去路。
  英娘立脚未稳,吴军的乱箭便“嗖嗖”而来。
  英娘急忙挥剑遮挡,同时跃向房上。
  马忠一见,也跃向房上。
  英娘跃上房,见马忠也跃了上来,急了,凌空“嗖嗖嗖”连续数镖掷向马忠。
  马忠跃在空中。虽然他急忙遮挡,左臂还是中了一镖,一下从空中落下。
  英娘从房上飞快奔向城墙。
  奔近城墙后,英娘从房顶上一跃,飞身跃向城墙。
  谁知城墙上早有埋伏。英娘还没落地,就猛听得吕蒙大喊一声。
  “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一齐射向英娘!
  英娘虽用剑击挡,还是挡不住四面八方来箭。瞬间,她便中了数箭!
  英娘咬紧牙,强忍剧痛,足蹬女墙,奋不顾身地向城外一跃。
  吕蒙见了,大惊连呼。
  “快放箭!快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又一齐射向英娘!
  仍在空中的英娘,中箭无数,口喷鲜血,直坠而下!
  城外,英娘坠落在地上,仍艰难地伸手向前爬。
  她的口中,血流不断,仍声音微弱地叫着。
  “云长!云…长……”
  英娘一边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一边拼尽全身之力挪动着。她只向前爬了一小会儿,也只爬了一点点,便脑袋一耷,不动弹了。她呼叫“云长”的声音,也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英娘爬过的那一点点,地上已尽染她的鲜血。
  吴兵打着火把奔来,揭开英娘面纱,惊叫起来。
  “大都督!是个女的!”
  吕蒙急步奔过来,一看大惊,惊呼起来。
  “关夫人!”
  英娘大睁双目,已然逝去。
  吕蒙蹲下身,去为英娘合眼。
  他将英娘的眼合上了。
  吕蒙正要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有些惊异。
  众吴兵见了,人人面露惊色。
  吕蒙又伸手给英娘合上眼。
  待吕蒙一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大惊。
  周围吴兵见了,更是无不惊恐。
  吕蒙正伸出手,欲再去为英娘合眼,突然金光一闪,头顶“咔嚓”一声,猛然响起一个炸雷!
  吕蒙倏然而起,大惊失色。
  吴兵更是惊恐万状。
  这时,雷电交加,暴雨骤至。
  吕蒙仰头望天,神色大恐。
  吴兵惊恐异常,人人瑟索,个个发抖。
  有人甚至在哭声呼着。
  “老天爷呀!老天爷呀!”
  吕蒙没管士卒,转身急走,只扔下了一句话。
  “厚葬关夫人!”
  次日,仍大雨不断。
  吕蒙率众将在街上巡视。他们无一人戴雨具,人人浑身湿透。
  突然,吕蒙目光盯住一处。
  那里有一人头戴斗笠。
  吕蒙见了,大怒道。
  “左右!将头戴斗笠之人拿过来!”
  左右立即过去,将戴斗笠之人拿了过来。
  吕蒙又吼道。
  “将斗笠揭了!”
  左右闻令,立即揭下斗笠。
  吕蒙见了戴斗笠之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色。
  原来,戴斗笠之人竟是吕蒙表侄。
  表侄立即跪下了。还没等吕蒙开口,便嗑头告饶起来。
  “大都督,饶了我吧!”
  吕蒙听了,怒色不减,吼道。
  “饶你?我有军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一物,你焉能不知?”
  表侄知道铸成大错,面如死灰,声音战抖。
  “小的知矣。”
  吕蒙听了更怒,吼道。
  “汝既知,为何明知故犯?”
  表侄一脸惧色,怯怯地解释着。
  “小的取荆州立功,擢拔而获新官铠。小的恐大雨坏了新官铠,故取笠以掩之,并非私用。”
  吕蒙一听,怒吼起来。
  “还敢狡辩!汝护官铠,可取笠;汝腹饥,难道可取食?汝无房,难道可夺屋?”
  表侄见吕蒙更怒,又急忙磕头。
  “大都督,小的知错矣!小的这就去退还斗笠,赔罪认错!”
  表侄说完,起身便走。
  吕蒙见了,暴怒地大吼。
  “哪里去?与我斩首示众!”
  表侄一听,脸都吓白了,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表叔!饶命啊!侄儿上有高堂,下有幼儿。今犯军纪,侄儿已知错愿改,也愿受责罚,只求表叔留侄儿一命!”
  马忠知违令者原是吕蒙表侄,立即开了口。
  “大都督,彼已知错愿改,愿受责罚,且立新功,就重责留命吧!”
  吕蒙身边众将见马忠开了口,也一齐请求起来。
  “是啊。大都督,就将功补过,重责留命吧?”
  马忠与众将代为告饶时,表侄一直含泪眼巴巴地望着吕蒙。
  吕蒙听众将都在告饶,怒视众人道。
  “军令岂是儿戏?本都督之亲违令,若不正法,焉能服众?”
  马忠与众将听了,自知理亏,纷纷低下了头。
  表侄一见,大叫起来。
  “表叔!饶命啦!表叔!饶命啦!”
  吕蒙神色由愤怒转为肃穆,语气也低沉了。
  “汝犯军纪,罪责难逃。汝之家人,我会照料。汝且去吧!”
  表侄听吕蒙话已至此,只好含泪磕了个头,悲咽道。
  “家人有依,侄儿便放心了。侄儿代家人,谢过表叔!”
  吕蒙见了,眼中闪着泪光,挥了挥手。
  刀斧手架起表侄。
  表侄神色平静地走了。
  次日雨霁云开。
  江边停着的一只船上,放着一口棺材。
  吕蒙双眼含泪,站在棺材前,将一只沉甸甸的箧子交给一位小校,颤声嘱道。
  “此为五百两银子,一并交与其家人。”
  小校接过箧子,神色肃穆。
  “是!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吕蒙仍泪眼朦胧。他轻轻抚摸了一下棺材,转身下了船。
  江岸,众将士望着江边低头而来的吕蒙,肃然起敬。
  突然,马忠从房上跃下,挡住了前路,大声吼道。
  “哪里走!”
  马忠大吼一声,同时掷出一支回旋镖。
  英娘一惊,急中生智,急忙用剑一拨,将回旋镖拨向吕蒙,又“嗖”地向马忠掷出一镖。
  趁吕蒙与马忠防镖之际,英娘飞身向房上跃去。
  英娘一跃上了房,在房上飞奔,又迅速从这座房顶跃向前一座房顶。
  吕蒙也跃上了房,在房顶上追赶。他也接连从一座房顶跃向另一座房顶。
  英娘在房顶上奔跑。
  吕蒙在她身后紧追。
  英娘正奔跑着。
  马忠突然在前方破房而上,挡住了英娘前路。
  英娘见了,大惊,立即收脚。
  她收脚太急,脚下的瓦一滑,使她差点跌倒。
  说时迟,那时快!吕蒙与马忠从前后一齐杀来!
  英娘不敢轻敌,立即飞身从房上跃下。
  吕蒙与马忠也相随跃下。
  英娘落身街上。
  吕蒙与马忠也落身街上,仍将英娘夹在中间。
  情急中,英娘挥手一掷。
  “砰砰”两声,吕蒙与马忠面前炸出了火与白烟。
  吕蒙与马忠见了,赶紧闪避。
  英娘乘机向前飞奔而去!
  吕蒙见了大惊,惊呼道。
  “不好!快追!”
  吕蒙飞身向前追去!
  英娘在飞奔。
  吕蒙在猛追。
  英娘一边奔跑,一边从身上取出一支竹管,拔开管塞,在身后向街上洒着甚么东西。
  吕蒙追近英娘洒东西的地方,冷不防脚下连滑了几下,终于摔倒在地。
  前方,英娘渐渐逃远。
  吕蒙望着英娘逃去,神色焦急。
  他急忙起身。可是刚迈步,脚下又一滑,险些摔倒。
  此时,前方已不见英娘踪影。
  吕蒙气恼万分,大吼一声。
  “嗨!”
  英娘逃进一条小巷中,仍在拼命奔跑。
  前方,城墙已隐约可见。
  她回过头,见吕蒙没再追上来,神色才轻松了,但脚步并没有放慢。
  她跑出小巷,突然一惊,急忙收脚。
  马忠正率军堵住去路。
  英娘立脚未稳,吴军的乱箭便“嗖嗖”而来。
  英娘急忙挥剑遮挡,同时跃向房上。
  马忠一见,也跃向房上。
  英娘跃上房,见马忠也跃了上来,急了,凌空“嗖嗖嗖”连续数镖掷向马忠。
  马忠跃在空中。虽然他急忙遮挡,左臂还是中了一镖,一下从空中落下。
  英娘从房上飞快奔向城墙。
  奔近城墙后,英娘从房顶上一跃,飞身跃向城墙。
  谁知城墙上早有埋伏。英娘还没落地,就猛听得吕蒙大喊一声。
  “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一齐射向英娘!
  英娘虽用剑击挡,还是挡不住四面八方来箭。瞬间,她便中了数箭!
  英娘咬紧牙,强忍剧痛,足蹬女墙,奋不顾身地向城外一跃。
  吕蒙见了,大惊连呼。
  “快放箭!快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又一齐射向英娘!
  仍在空中的英娘,中箭无数,口喷鲜血,直坠而下!
  城外,英娘坠落在地上,仍艰难地伸手向前爬。
  她的口中,血流不断,仍声音微弱地叫着。
  “云长!云…长……”
  英娘一边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一边拼尽全身之力挪动着。她只向前爬了一小会儿,也只爬了一点点,便脑袋一耷,不动弹了。她呼叫“云长”的声音,也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英娘爬过的那一点点,地上已尽染她的鲜血。
  吴兵打着火把奔来,揭开英娘面纱,惊叫起来。
  “大都督!是个女的!”
  吕蒙急步奔过来,一看大惊,惊呼起来。
  “关夫人!”
  英娘大睁双目,已然逝去。
  吕蒙蹲下身,去为英娘合眼。
  他将英娘的眼合上了。
  吕蒙正要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有些惊异。
  众吴兵见了,人人面露惊色。
  吕蒙又伸手给英娘合上眼。
  待吕蒙一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大惊。
  周围吴兵见了,更是无不惊恐。
  吕蒙正伸出手,欲再去为英娘合眼,突然金光一闪,头顶“咔嚓”一声,猛然响起一个炸雷!
  吕蒙倏然而起,大惊失色。
  吴兵更是惊恐万状。
  这时,雷电交加,暴雨骤至。
  吕蒙仰头望天,神色大恐。
  吴兵惊恐异常,人人瑟索,个个发抖。
  有人甚至在哭声呼着。
  “老天爷呀!老天爷呀!”
  吕蒙没管士卒,转身急走,只扔下了一句话。
  “厚葬关夫人!”
  次日,仍大雨不断。
  吕蒙率众将在街上巡视。他们无一人戴雨具,人人浑身湿透。
  突然,吕蒙目光盯住一处。
  那里有一人头戴斗笠。
  吕蒙见了,大怒道。
  “左右!将头戴斗笠之人拿过来!”
  左右立即过去,将戴斗笠之人拿了过来。
  吕蒙又吼道。
  “将斗笠揭了!”
  左右闻令,立即揭下斗笠。
  吕蒙见了戴斗笠之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色。
  原来,戴斗笠之人竟是吕蒙表侄。
  表侄立即跪下了。还没等吕蒙开口,便嗑头告饶起来。
  “大都督,饶了我吧!”
  吕蒙听了,怒色不减,吼道。
  “饶你?我有军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一物,你焉能不知?”
  表侄知道铸成大错,面如死灰,声音战抖。
  “小的知矣。”
  吕蒙听了更怒,吼道。
  “汝既知,为何明知故犯?”
  表侄一脸惧色,怯怯地解释着。
  “小的取荆州立功,擢拔而获新官铠。小的恐大雨坏了新官铠,故取笠以掩之,并非私用。”
  吕蒙一听,怒吼起来。
  “还敢狡辩!汝护官铠,可取笠;汝腹饥,难道可取食?汝无房,难道可夺屋?”
  表侄见吕蒙更怒,又急忙磕头。
  “大都督,小的知错矣!小的这就去退还斗笠,赔罪认错!”
  表侄说完,起身便走。
  吕蒙见了,暴怒地大吼。
  “哪里去?与我斩首示众!”
  表侄一听,脸都吓白了,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表叔!饶命啊!侄儿上有高堂,下有幼儿。今犯军纪,侄儿已知错愿改,也愿受责罚,只求表叔留侄儿一命!”
  马忠知违令者原是吕蒙表侄,立即开了口。
  “大都督,彼已知错愿改,愿受责罚,且立新功,就重责留命吧!”
  吕蒙身边众将见马忠开了口,也一齐请求起来。
  “是啊。大都督,就将功补过,重责留命吧?”
  马忠与众将代为告饶时,表侄一直含泪眼巴巴地望着吕蒙。
  吕蒙听众将都在告饶,怒视众人道。
  “军令岂是儿戏?本都督之亲违令,若不正法,焉能服众?”
  马忠与众将听了,自知理亏,纷纷低下了头。
  表侄一见,大叫起来。
  “表叔!饶命啦!表叔!饶命啦!”
  吕蒙神色由愤怒转为肃穆,语气也低沉了。
  “汝犯军纪,罪责难逃。汝之家人,我会照料。汝且去吧!”
  表侄听吕蒙话已至此,只好含泪磕了个头,悲咽道。
  “家人有依,侄儿便放心了。侄儿代家人,谢过表叔!”
  吕蒙见了,眼中闪着泪光,挥了挥手。
  刀斧手架起表侄。
  表侄神色平静地走了。
  次日雨霁云开。
  江边停着的一只船上,放着一口棺材。
  吕蒙双眼含泪,站在棺材前,将一只沉甸甸的箧子交给一位小校,颤声嘱道。
  “此为五百两银子,一并交与其家人。”
  小校接过箧子,神色肃穆。
  “是!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吕蒙仍泪眼朦胧。他轻轻抚摸了一下棺材,转身下了船。
  江岸,众将士望着江边低头而来的吕蒙,肃然起敬。
  突然,马忠从房上跃下,挡住了前路,大声吼道。
  “哪里走!”
  马忠大吼一声,同时掷出一支回旋镖。
  英娘一惊,急中生智,急忙用剑一拨,将回旋镖拨向吕蒙,又“嗖”地向马忠掷出一镖。
  趁吕蒙与马忠防镖之际,英娘飞身向房上跃去。
  英娘一跃上了房,在房上飞奔,又迅速从这座房顶跃向前一座房顶。
  吕蒙也跃上了房,在房顶上追赶。他也接连从一座房顶跃向另一座房顶。
  英娘在房顶上奔跑。
  吕蒙在她身后紧追。
  英娘正奔跑着。
  马忠突然在前方破房而上,挡住了英娘前路。
  英娘见了,大惊,立即收脚。
  她收脚太急,脚下的瓦一滑,使她差点跌倒。
  说时迟,那时快!吕蒙与马忠从前后一齐杀来!
  英娘不敢轻敌,立即飞身从房上跃下。
  吕蒙与马忠也相随跃下。
  英娘落身街上。
  吕蒙与马忠也落身街上,仍将英娘夹在中间。
  情急中,英娘挥手一掷。
  “砰砰”两声,吕蒙与马忠面前炸出了火与白烟。
  吕蒙与马忠见了,赶紧闪避。
  英娘乘机向前飞奔而去!
  吕蒙见了大惊,惊呼道。
  “不好!快追!”
  吕蒙飞身向前追去!
  英娘在飞奔。
  吕蒙在猛追。
  英娘一边奔跑,一边从身上取出一支竹管,拔开管塞,在身后向街上洒着甚么东西。
  吕蒙追近英娘洒东西的地方,冷不防脚下连滑了几下,终于摔倒在地。
  前方,英娘渐渐逃远。
  吕蒙望着英娘逃去,神色焦急。
  他急忙起身。可是刚迈步,脚下又一滑,险些摔倒。
  此时,前方已不见英娘踪影。
  吕蒙气恼万分,大吼一声。
  “嗨!”
  英娘逃进一条小巷中,仍在拼命奔跑。
  前方,城墙已隐约可见。
  她回过头,见吕蒙没再追上来,神色才轻松了,但脚步并没有放慢。
  她跑出小巷,突然一惊,急忙收脚。
  马忠正率军堵住去路。
  英娘立脚未稳,吴军的乱箭便“嗖嗖”而来。
  英娘急忙挥剑遮挡,同时跃向房上。
  马忠一见,也跃向房上。
  英娘跃上房,见马忠也跃了上来,急了,凌空“嗖嗖嗖”连续数镖掷向马忠。
  马忠跃在空中。虽然他急忙遮挡,左臂还是中了一镖,一下从空中落下。
  英娘从房上飞快奔向城墙。
  奔近城墙后,英娘从房顶上一跃,飞身跃向城墙。
  谁知城墙上早有埋伏。英娘还没落地,就猛听得吕蒙大喊一声。
  “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一齐射向英娘!
  英娘虽用剑击挡,还是挡不住四面八方来箭。瞬间,她便中了数箭!
  英娘咬紧牙,强忍剧痛,足蹬女墙,奋不顾身地向城外一跃。
  吕蒙见了,大惊连呼。
  “快放箭!快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又一齐射向英娘!
  仍在空中的英娘,中箭无数,口喷鲜血,直坠而下!
  城外,英娘坠落在地上,仍艰难地伸手向前爬。
  她的口中,血流不断,仍声音微弱地叫着。
  “云长!云…长……”
  英娘一边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一边拼尽全身之力挪动着。她只向前爬了一小会儿,也只爬了一点点,便脑袋一耷,不动弹了。她呼叫“云长”的声音,也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英娘爬过的那一点点,地上已尽染她的鲜血。
  吴兵打着火把奔来,揭开英娘面纱,惊叫起来。
  “大都督!是个女的!”
  吕蒙急步奔过来,一看大惊,惊呼起来。
  “关夫人!”
  英娘大睁双目,已然逝去。
  吕蒙蹲下身,去为英娘合眼。
  他将英娘的眼合上了。
  吕蒙正要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有些惊异。
  众吴兵见了,人人面露惊色。
  吕蒙又伸手给英娘合上眼。
  待吕蒙一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大惊。
  周围吴兵见了,更是无不惊恐。
  吕蒙正伸出手,欲再去为英娘合眼,突然金光一闪,头顶“咔嚓”一声,猛然响起一个炸雷!
  吕蒙倏然而起,大惊失色。
  吴兵更是惊恐万状。
  这时,雷电交加,暴雨骤至。
  吕蒙仰头望天,神色大恐。
  吴兵惊恐异常,人人瑟索,个个发抖。
  有人甚至在哭声呼着。
  “老天爷呀!老天爷呀!”
  吕蒙没管士卒,转身急走,只扔下了一句话。
  “厚葬关夫人!”
  次日,仍大雨不断。
  吕蒙率众将在街上巡视。他们无一人戴雨具,人人浑身湿透。
  突然,吕蒙目光盯住一处。
  那里有一人头戴斗笠。
  吕蒙见了,大怒道。
  “左右!将头戴斗笠之人拿过来!”
  左右立即过去,将戴斗笠之人拿了过来。
  吕蒙又吼道。
  “将斗笠揭了!”
  左右闻令,立即揭下斗笠。
  吕蒙见了戴斗笠之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色。
  原来,戴斗笠之人竟是吕蒙表侄。
  表侄立即跪下了。还没等吕蒙开口,便嗑头告饶起来。
  “大都督,饶了我吧!”
  吕蒙听了,怒色不减,吼道。
  “饶你?我有军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一物,你焉能不知?”
  表侄知道铸成大错,面如死灰,声音战抖。
  “小的知矣。”
  吕蒙听了更怒,吼道。
  “汝既知,为何明知故犯?”
  表侄一脸惧色,怯怯地解释着。
  “小的取荆州立功,擢拔而获新官铠。小的恐大雨坏了新官铠,故取笠以掩之,并非私用。”
  吕蒙一听,怒吼起来。
  “还敢狡辩!汝护官铠,可取笠;汝腹饥,难道可取食?汝无房,难道可夺屋?”
  表侄见吕蒙更怒,又急忙磕头。
  “大都督,小的知错矣!小的这就去退还斗笠,赔罪认错!”
  表侄说完,起身便走。
  吕蒙见了,暴怒地大吼。
  “哪里去?与我斩首示众!”
  表侄一听,脸都吓白了,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表叔!饶命啊!侄儿上有高堂,下有幼儿。今犯军纪,侄儿已知错愿改,也愿受责罚,只求表叔留侄儿一命!”
  马忠知违令者原是吕蒙表侄,立即开了口。
  “大都督,彼已知错愿改,愿受责罚,且立新功,就重责留命吧!”
  吕蒙身边众将见马忠开了口,也一齐请求起来。
  “是啊。大都督,就将功补过,重责留命吧?”
  马忠与众将代为告饶时,表侄一直含泪眼巴巴地望着吕蒙。
  吕蒙听众将都在告饶,怒视众人道。
  “军令岂是儿戏?本都督之亲违令,若不正法,焉能服众?”
  马忠与众将听了,自知理亏,纷纷低下了头。
  表侄一见,大叫起来。
  “表叔!饶命啦!表叔!饶命啦!”
  吕蒙神色由愤怒转为肃穆,语气也低沉了。
  “汝犯军纪,罪责难逃。汝之家人,我会照料。汝且去吧!”
  表侄听吕蒙话已至此,只好含泪磕了个头,悲咽道。
  “家人有依,侄儿便放心了。侄儿代家人,谢过表叔!”
  吕蒙见了,眼中闪着泪光,挥了挥手。
  刀斧手架起表侄。
  表侄神色平静地走了。
  次日雨霁云开。
  江边停着的一只船上,放着一口棺材。
  吕蒙双眼含泪,站在棺材前,将一只沉甸甸的箧子交给一位小校,颤声嘱道。
  “此为五百两银子,一并交与其家人。”
  小校接过箧子,神色肃穆。
  “是!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吕蒙仍泪眼朦胧。他轻轻抚摸了一下棺材,转身下了船。
  江岸,众将士望着江边低头而来的吕蒙,肃然起敬。
  突然,马忠从房上跃下,挡住了前路,大声吼道。
  “哪里走!”
  马忠大吼一声,同时掷出一支回旋镖。
  英娘一惊,急中生智,急忙用剑一拨,将回旋镖拨向吕蒙,又“嗖”地向马忠掷出一镖。
  趁吕蒙与马忠防镖之际,英娘飞身向房上跃去。
  英娘一跃上了房,在房上飞奔,又迅速从这座房顶跃向前一座房顶。
  吕蒙也跃上了房,在房顶上追赶。他也接连从一座房顶跃向另一座房顶。
  英娘在房顶上奔跑。
  吕蒙在她身后紧追。
  英娘正奔跑着。
  马忠突然在前方破房而上,挡住了英娘前路。
  英娘见了,大惊,立即收脚。
  她收脚太急,脚下的瓦一滑,使她差点跌倒。
  说时迟,那时快!吕蒙与马忠从前后一齐杀来!
  英娘不敢轻敌,立即飞身从房上跃下。
  吕蒙与马忠也相随跃下。
  英娘落身街上。
  吕蒙与马忠也落身街上,仍将英娘夹在中间。
  情急中,英娘挥手一掷。
  “砰砰”两声,吕蒙与马忠面前炸出了火与白烟。
  吕蒙与马忠见了,赶紧闪避。
  英娘乘机向前飞奔而去!
  吕蒙见了大惊,惊呼道。
  “不好!快追!”
  吕蒙飞身向前追去!
  英娘在飞奔。
  吕蒙在猛追。
  英娘一边奔跑,一边从身上取出一支竹管,拔开管塞,在身后向街上洒着甚么东西。
  吕蒙追近英娘洒东西的地方,冷不防脚下连滑了几下,终于摔倒在地。
  前方,英娘渐渐逃远。
  吕蒙望着英娘逃去,神色焦急。
  他急忙起身。可是刚迈步,脚下又一滑,险些摔倒。
  此时,前方已不见英娘踪影。
  吕蒙气恼万分,大吼一声。
  “嗨!”
  英娘逃进一条小巷中,仍在拼命奔跑。
  前方,城墙已隐约可见。
  她回过头,见吕蒙没再追上来,神色才轻松了,但脚步并没有放慢。
  她跑出小巷,突然一惊,急忙收脚。
  马忠正率军堵住去路。
  英娘立脚未稳,吴军的乱箭便“嗖嗖”而来。
  英娘急忙挥剑遮挡,同时跃向房上。
  马忠一见,也跃向房上。
  英娘跃上房,见马忠也跃了上来,急了,凌空“嗖嗖嗖”连续数镖掷向马忠。
  马忠跃在空中。虽然他急忙遮挡,左臂还是中了一镖,一下从空中落下。
  英娘从房上飞快奔向城墙。
  奔近城墙后,英娘从房顶上一跃,飞身跃向城墙。
  谁知城墙上早有埋伏。英娘还没落地,就猛听得吕蒙大喊一声。
  “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一齐射向英娘!
  英娘虽用剑击挡,还是挡不住四面八方来箭。瞬间,她便中了数箭!
  英娘咬紧牙,强忍剧痛,足蹬女墙,奋不顾身地向城外一跃。
  吕蒙见了,大惊连呼。
  “快放箭!快放箭!”
  四面八方的乱箭又一齐射向英娘!
  仍在空中的英娘,中箭无数,口喷鲜血,直坠而下!
  城外,英娘坠落在地上,仍艰难地伸手向前爬。
  她的口中,血流不断,仍声音微弱地叫着。
  “云长!云…长……”
  英娘一边声音微弱地呼叫着,一边拼尽全身之力挪动着。她只向前爬了一小会儿,也只爬了一点点,便脑袋一耷,不动弹了。她呼叫“云长”的声音,也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英娘爬过的那一点点,地上已尽染她的鲜血。
  吴兵打着火把奔来,揭开英娘面纱,惊叫起来。
  “大都督!是个女的!”
  吕蒙急步奔过来,一看大惊,惊呼起来。
  “关夫人!”
  英娘大睁双目,已然逝去。
  吕蒙蹲下身,去为英娘合眼。
  他将英娘的眼合上了。
  吕蒙正要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有些惊异。
  众吴兵见了,人人面露惊色。
  吕蒙又伸手给英娘合上眼。
  待吕蒙一起身,英娘的眼睛又睁开了。
  吕蒙见了,大惊。
  周围吴兵见了,更是无不惊恐。
  吕蒙正伸出手,欲再去为英娘合眼,突然金光一闪,头顶“咔嚓”一声,猛然响起一个炸雷!
  吕蒙倏然而起,大惊失色。
  吴兵更是惊恐万状。
  这时,雷电交加,暴雨骤至。
  吕蒙仰头望天,神色大恐。
  吴兵惊恐异常,人人瑟索,个个发抖。
  有人甚至在哭声呼着。
  “老天爷呀!老天爷呀!”
  吕蒙没管士卒,转身急走,只扔下了一句话。
  “厚葬关夫人!”
  次日,仍大雨不断。
  吕蒙率众将在街上巡视。他们无一人戴雨具,人人浑身湿透。
  突然,吕蒙目光盯住一处。
  那里有一人头戴斗笠。
  吕蒙见了,大怒道。
  “左右!将头戴斗笠之人拿过来!”
  左右立即过去,将戴斗笠之人拿了过来。
  吕蒙又吼道。
  “将斗笠揭了!”
  左右闻令,立即揭下斗笠。
  吕蒙见了戴斗笠之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色。
  原来,戴斗笠之人竟是吕蒙表侄。
  表侄立即跪下了。还没等吕蒙开口,便嗑头告饶起来。
  “大都督,饶了我吧!”
  吕蒙听了,怒色不减,吼道。
  “饶你?我有军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一物,你焉能不知?”
  表侄知道铸成大错,面如死灰,声音战抖。
  “小的知矣。”
  吕蒙听了更怒,吼道。
  “汝既知,为何明知故犯?”
  表侄一脸惧色,怯怯地解释着。
  “小的取荆州立功,擢拔而获新官铠。小的恐大雨坏了新官铠,故取笠以掩之,并非私用。”
  吕蒙一听,怒吼起来。
  “还敢狡辩!汝护官铠,可取笠;汝腹饥,难道可取食?汝无房,难道可夺屋?”
  表侄见吕蒙更怒,又急忙磕头。
  “大都督,小的知错矣!小的这就去退还斗笠,赔罪认错!”
  表侄说完,起身便走。
  吕蒙见了,暴怒地大吼。
  “哪里去?与我斩首示众!”
  表侄一听,脸都吓白了,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表叔!饶命啊!侄儿上有高堂,下有幼儿。今犯军纪,侄儿已知错愿改,也愿受责罚,只求表叔留侄儿一命!”
  马忠知违令者原是吕蒙表侄,立即开了口。
  “大都督,彼已知错愿改,愿受责罚,且立新功,就重责留命吧!”
  吕蒙身边众将见马忠开了口,也一齐请求起来。
  “是啊。大都督,就将功补过,重责留命吧?”
  马忠与众将代为告饶时,表侄一直含泪眼巴巴地望着吕蒙。
  吕蒙听众将都在告饶,怒视众人道。
  “军令岂是儿戏?本都督之亲违令,若不正法,焉能服众?”
  马忠与众将听了,自知理亏,纷纷低下了头。
  表侄一见,大叫起来。
  “表叔!饶命啦!表叔!饶命啦!”
  吕蒙神色由愤怒转为肃穆,语气也低沉了。
  “汝犯军纪,罪责难逃。汝之家人,我会照料。汝且去吧!”
  表侄听吕蒙话已至此,只好含泪磕了个头,悲咽道。
  “家人有依,侄儿便放心了。侄儿代家人,谢过表叔!”
  吕蒙见了,眼中闪着泪光,挥了挥手。
  刀斧手架起表侄。
  表侄神色平静地走了。
  次日雨霁云开。
  江边停着的一只船上,放着一口棺材。
  吕蒙双眼含泪,站在棺材前,将一只沉甸甸的箧子交给一位小校,颤声嘱道。
  “此为五百两银子,一并交与其家人。”
  小校接过箧子,神色肃穆。
  “是!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吕蒙仍泪眼朦胧。他轻轻抚摸了一下棺材,转身下了船。
  江岸,众将士望着江边低头而来的吕蒙,肃然起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