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以刑去刑!

  与此同时。
  官道之上。
  赢子夜一勒缰绳,玄色披风在疾驰中猎猎作响。
  身后三十余骑暗河精锐如影随形,马蹄声如闷雷滚过官道。
  “公子!”
  昭鞅催马上前,虽仍是一副不羁的神态,但抱拳的姿势已带了几分郑重。
  “前方驿站传来消息,陨石被墨家所夺,蒙恬将军正率黄金火骑兵追击。”
  赢子夜目光微凝,指节在马鞍上轻叩两下。
  “你亲自去,带二十名暗河‘影刃’暗中接应。”
  声音虽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记住,绝不可在任何人面前暴露身份,若遇罗网……”
  “属下明白。”
  昭鞅收敛神态,眼中寒芒乍现。
  “活人见不得,死人开不了口。”
  他忽然压低声音。
  “公子可是察觉咸阳有变?”
  赢子夜望向远处翻滚的乌云,咸阳城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青玉,沉声道:“东郡事发突然,咸阳必有变化。”
  “你办完事…速回!”
  “诺!”
  昭鞅郑重点头,转身时衣袂翻飞如鹰隼展翼。
  他抬手吹了声尖锐的口哨,当即有二十骑立刻分出队列,动作整齐划一如同刀裁。
  待暗河众人消失在岔路,赢子夜忽然对身侧死士道:
  “再快些。”
  马鞭破空声里,十余骑如离弦之箭射向咸阳!
  狂风卷起赢子夜的袍角,腰间若隐若现的青玉在暮色中泛着血色的微芒。
  而昭鞅此刻,已率众转入山道。
  他俯身贴在马背上,突然对紧随其后的死士们咧嘴一笑:“弟兄们,待会都给我扮得像些。”
  说着从怀中掏出个酒囊灌了一口。
  “记住,咱们现在是‘楚地游侠’,专劫官道的。”
  随手抹去的酒渍里,眼底杀意已凝如实质。
  ……
  咸阳。
  章台宫。
  殿内烛火摇曳,青铜灯盏中的火焰忽明忽暗,映照在玄色帷幔上,仿佛无数扭曲的影子在无声嘶吼。
  “砰——!”
  鎏金案几被一掌拍碎,竹简崩飞,墨汁溅落在黑曜石地面上,如泼洒的血!
  “墨家!”
  始皇帝的声音并不高,却让整座大殿的空气骤然凝固。
  墨家先前派人对子夜下手,如今又公然抢夺陨石!
  这…已不是简单的谋逆!
  而是对整个大秦的挑衅!!!
  侍立的郎官们瞬间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砖,连呼吸都停滞。
  他们能感受到帝王身上散发出的恐怖威压,就像暴风雨前的死寂,令人窒息。
  始皇帝的瞳孔微微收缩,眼底似有岩浆翻涌。
  他想起当年横扫六国后,墨家机关城就像一根刺,始终扎在大秦的版图上。
  如今这根刺,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帝威!
  “很好。”
  他在心中冷笑,杀意如潮水般翻腾。
  案几上的竹简无风自动,仿佛也感受到了帝王滔天的怒火。
  缓缓抬头,目光穿透殿门,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墨家弟子仓皇逃窜的身影。
  “既然你们执意找死……”
  他在心中森然道。
  “朕今日,就让墨家绝迹江湖!”
  帝王缓缓起身,玄色帝袍上的金线玄鸟纹在烛光下如活物般游动。
  他拾起一卷空白竹简,轻轻一划!
  一滴朱红墨汁从折断的毛笔上滴落,在竹简上晕开,如同泼洒的鲜血。
  “嗤!”
  墨汁顺着竹简纹路蜿蜒流淌,最终凝成一个狰狞的“诛”字!
  “传诏。”
  二字出口,殿外惊雷炸响!
  暴雨骤然倾盆而下,雨点砸在殿瓦上如同战鼓轰鸣。
  “即日起,我大秦境内,凡墨家弟子——”
  始皇帝的声音比剑锋更冷。
  “见之即杀!!!”
  黑冰台统领以头抢地,铠甲碰撞声在死寂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卑职即刻调集所有暗探,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机关城!!”
  始皇帝的目光转向殿外雨幕,仿佛穿透千里,直抵东郡战场:
  “还有…告诉蒙恬。”
  每个字都像淬了毒的箭。
  “要么销毁陨石……”
  九旒冕下的双眸陡然迸发出骇人的金芒:
  “要么,就把自己的脑袋,装在黄金火骑兵的箭囊里送回来!”
  “轰隆——!”
  又是一道雷霆劈落,电光将帝王的身影投在殿壁上。
  那影子竟比真身高大数倍,宛如一尊降临人间的…杀神!
  ……
  翌日。
  晨光未现,铅灰色的云层沉沉压着城墙。
  整座咸阳如一头蛰伏的巨兽,在破晓前的寒意中屏住了呼吸。
  “踏!踏!踏!”
  黑甲锐士的铁靴踏过青石长街,每一步都像战鼓般沉闷。
  他们手持长戟,腰悬铜符,玄色披风上凝结着霜花。
  坊市间的百姓早被惊醒,却无人敢点灯窥探,只从窗棂缝隙中看见——
  朱雀大街上,三丈高的旗杆顶端,悬着七颗血淋淋的首级!!
  那是昨夜擒获的墨家暗探,冻僵的面容上还凝固着死前的惊恐。
  “奉诏!全城戒严!”
  传令官嘶哑的嗓音划破死寂。
  十二座城门同时落下千斤闸,公输家打造的机关弩在城垛上张开獠牙。
  每一架都对准城内街巷。
  连平日最热闹的酒肆街,此刻也只剩寒风卷着落叶在石板路上打转。
  章台宫方向。
  突然传来钟鸣,九声悠长的钟响震得屋檐积雪簌簌落下。
  一队影密卫纵马掠过街道,铁面下呼出的白气如刀锋般锐利!
  他们马鞍旁悬着的不是水囊,而是浸透血水的麻布口袋。
  城西角楼忽然响起梆子声。
  “嗖——”
  一支鸣镝箭直窜云霄,尾羽上的红绸在灰白天色中刺目如血。
  所有黑甲士同时转身,面甲碰撞声如冰河开裂。
  他们知道,这是发现可疑踪迹的信号。
  整座咸阳城仿佛被塞进了铁匣子,连晨雾都凝滞不动。
  唯有渭河的水声仍在流淌,那声音闷闷的,像是地底传来的呜咽!
  咸阳宫。
  麒麟殿。
  晨光初透,宫门次第而开。
  黑甲郎官持戟肃立,玄色朝服的百官分列两侧。
  无人敢高声语,无人敢乱其位。
  殿中铜鹤香炉青烟袅袅,却驱不散那股压抑至极的肃杀之气!
  昨夜黑冰台血洗都城墨家据点的消息早已传遍朝野。
  此刻,众臣低眉垂首,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触怒那位即将临朝的帝王。
  御史大夫冯劫的指尖微微发颤,额角渗出一层细汗。
  廷尉紧攥竹简,指节泛白。
  就连素来沉稳的李斯,此刻也目光低垂,不敢妄动。
  而赢子夜则立于群臣之中,眼敛低垂,一言不发。
  殿外忽起钟鸣。
  “陛下临朝——!”
  尖锐的宣喝刺破死寂。
  始皇帝踏步入殿,玄色帝袍垂落如夜,金线玄鸟纹在晨光下泛着冷芒。
  他未戴冕旔,黑玉冠束发,面容冷峻如铁。
  每一步落下,靴底与金砖相触的闷响,都似重锤砸在众臣心头。
  “臣等恭迎陛下!”
  百官齐跪,呼声震殿,却掩不住那股隐隐的颤意。
  始皇帝未言,径直登阶,落座龙台。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如刀刮骨。
  所过之处,无人敢抬头对视。
  沉寂。
  死一般的沉寂。
  直到——
  “儿臣有本奏。”
  一道清朗的声音打破凝滞!
  扶苏出列,素白朝服如雪落玄池,与满殿肃杀格格不入。
  他手持玉笏,深深一揖,眉宇间仍带着那股不变的温润。
  殿内气氛骤然一紧。
  李斯眼皮微跳,冯劫呼吸一滞。
  就连站在末位的年轻郎官们都忍不住绷直了脊背!
  长公子此时进谏,无异于烈火烹油!
  始皇帝的目光终于落在扶苏身上,眼底深沉如渊,喜怒难辨。
  “讲。”
  仅一字,却似冰刃悬顶。
  “父皇明鉴。”
  扶苏的声音温润如玉,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
  “黑冰台昨夜于城中搜捕,已有百余无辜者下狱。儿臣恐……”
  “恐什么?”
  始皇帝突然打断,声音不重,却让殿角青铜灯台的火焰都为之一颤。
  扶苏深吸一口气:
  “恐伤及黎庶,有损大秦仁德之名!!”
  “仁德?”
  始皇帝冷笑一声,猛地将手中竹简掷于案上。
  简册散开的声响如同惊雷,吓得几名文官膝盖发软!
  “你可知前日墨家刺客的剑,差点刺入你弟弟的胸口?!”
  帝王起身,玄色帝袍上的金线玄鸟纹在晨光中如活物般游动,
  “你可知…东郡陨石上刻着什么?”
  “那是对我大秦的诅咒!!!”
  这句话如刀剑相击,震得殿梁尘埃簌簌落下。
  扶苏面色发白,却仍挺直腰背:
  “正因如此,更该明正典刑,而非……”
  “而非什么?”
  始皇帝突然走下龙台,每一步都让地砖微微震颤!
  “而非像你这样——”
  他猛地抓起案头染血的密报摔在扶苏脚下!
  “对豺狼讲仁德?!”
  竹简裂开的脆响中,扶苏看见其中一份墨家密探的口供。
  上面详细记载着如何联盟诸子百家,共同抗秦。
  他的手指微微发抖,却仍固执道:“可滥杀只会让六国遗民更……”
  “够了!”
  始皇帝的怒吼让殿外侍卫的戈矛都嗡嗡震颤!
  他一把扯下冕旒,九串玉珠崩断,噼里啪啦砸在金砖上:
  “朕横扫六国时,靠的不是仁德,是铁骑!是强弩!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雷霆手段!!!”
  扶苏被飞溅的玉珠划破脸颊,血珠顺着下颌滴在雪白的衣襟上,晕开刺目的红。
  他张了张嘴,却见父皇眼中竟闪过一丝……失望?
  “回你的府邸去。”
  始皇帝突然疲惫地摆手,
  “把《商君书》抄写百遍!什么时候想明白‘以刑去刑’的道理,什么时候再出府门。”
  当扶苏踉跄退下时,隐约听见父皇的叹息。
  唯余一缕被扯断的玉珠,在他离去的路上无声滚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