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叠红笺

  凤嫋嫋推着君九渊进了屋,把手搭在君九渊的肩膀上,宠溺的捏了捏。
  “我不也经常夸你?别人再好,也不如你的万分之一。”
  一句话,把君九渊成功的哄成了倒勾唇。
  夜深了,外面的大雪越下越大。
  百姓早早收摊回家,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
  天地间万籁俱静,好像时间被摁下了暂停键。
  定国公府的小公子却一直没有回家。
  此刻的凤离,还赖在木栢封的住处不肯走。
  他看着木栢封,依依不舍。
  “先生,你真的要离京了吗?”
  木栢封收拾起桌上的几本书,朝凤离的方向推了推。
  “家中变故,不得不回乡。这些是我平日里读的一些书,送给你了,希望对你会有帮助。”
  凤离低头看了一眼书,又抬头看木栢封。
  “那先生还回京城吗?”
  木栢封回答得模棱两可。
  “可能回,也可能不回。”
  凤离道:“我可以派人随先生一起回乡,或许先生家中之事可帮到一二。”
  凤离心里想着的,是事情忙完,再让人把木栢封带回京城。
  反正他是不舍得失去那么好的先生。
  木栢封一眼看出他的小心思,拒绝道。
  “不用了。你好好学习,若将来有缘,我们还会再相见。”
  凤离不高兴的撇了撇嘴。
  “这话,都是骗小孩的。我不要将来,我就要现在时时能看到先生。先生是不是在骗我,其实你嫌我麻烦,根本不想见我。”
  木栢封扇子敲了敲凤离的头。
  “小鬼,心思还挺敏感。我不是给过你一支骨笛吗?若真不想见你,那么重要的东西为何给你?”
  凤离从衣服里拉出一条绳子,绳子的末端,拴着的就是一支小小的骨笛。
  他做成了项链,随身携带着。
  凤离将骨笛捧在手里。
  “我有危险的时候吹这个,你真的会出现吗?”
  木栢封肯定道:“君子一诺千金。我内心希望你永远不会用它,但你只要用了它,我一定会出现。”
  只要那时,他还活着。
  可他若真的死了,这枚骨笛便是龙族军的龙符。
  龙符一响,号令数万龙军。
  也一样,可以助他脱离危险。
  凤离这回信了木栢封的话,重新将骨笛塞进衣服里。
  “你明日几时离京,我去送你。”
  木栢封偏头,视线落在那一副已经完成的千里江山图上。
  “明日要先进宫,向皇上交差,还不知到何时结束。送就不用了,你到时触景生情,对我哭了鼻子,我可能就舍不得走了。”
  凤离倔强的不承认。
  “我是男子汉,我才不会哭呢。”
  木栢封笑了笑。
  “男子汉最重要的体现,是保护好家人。你能做到吗?”
  凤离很坚定的点头:“我一定能保护好阿姐。”
  话说完,又有些失落的低下头。
  “可是阿姐不信我,东宫两次遇险,阿姐都不许我去帮忙,她总把我当小孩子。”
  木栢封向他解释道。
  “你是你阿姐唯一的亲人了,她不敢让你冒险。再说,这几日东宫刀光剑影的,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会丢了性命。你一个小孩子去了,他们还要分心照顾你,岂不是添乱。”
  凤离叹气。
  “道理我都明白,我只是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年长几岁。若是我比阿姐年长,撑起国公府的人便是我,阿姐就可以躲在我的身后什么都不用管,也不用委屈自己嫁给太子?”
  木栢封挑眉。
  委屈?
  他可没看出来她有一点委屈。
  他看那俩人,一个得偿所愿,一个歪打正着。
  享受着呢。
  俩人聊了一会,木栢封亲自把凤离送回了国公府。
  看着他一步三回头的进门,这才转身。
  府门前,他一身黑衣站在大雪之中,迟迟未动。
  思虑良久,他调转方向,身形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此刻的殷府,整个院子都被笼罩在风雪之中。
  主子和下人都早早歇下,院里院外空无一人。
  只有廊下微弱的灯光,勾勒着院中隐隐的轮廓。
  木栢封身形融于夜色,轻车熟路的翻进一处院子。
  随着他身形无声的落地,刚才还有些飘渺不清的琴声,此刻清晰婉转,跃入耳中。
  那是他为殷姮作过的一首曲子《叠红笺》。
  将相思写入红笺,琴声如叠叠情书翻动。
  殷姮爱极了,一有空就让凤枭弹给她听。
  凤枭在京城的时候,俩人也时常去郊外游玩。
  凤枭弹琴,殷姮舞曲。
  大黑小黑,还有五帅也会跟着,围着他们,撒欢一样的奔跑。
  那样的画面,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的美好回忆。
  只可惜如今物是人非,他不再是凤枭,甚至连光明正大出现在她面前的资格,也没有了。
  主屋的灯还亮着,窗前,投影着一抹倩影,正专注的抚琴。
  那是木栢封熟悉的轮廓。
  是无数次闯入他梦境中的样子。
  亦是他九死一生之际,撑着他活下去的动力。
  他就站在雪地里,静静的听着。
  直到琴声停止、直到烛灯熄灭。
  直到天地再次归于沉寂。
  木栢封盯着突然暗下去的窗户,好像还能看到贪恋的影子。
  不知过了多久,他移动步子,转身飞出殷府。
  若有朝一日还能活着回来,他一定再也不和她分开。
  翌日,雪停了。
  木栢封天不亮便进宫交差,在路上,遇到了同样来上早朝的君九渊。
  他悠悠的行礼。
  “草民参见太子。”
  草民?
  听到这样的自称,君九渊立马便知道,翰林院的差事,他已经辞了。
  再看他手里拿着厚厚的画卷,便知他进宫的目的。
  只是还不等君九渊问话,木栢封再次开口,不吝赞美。
  “太子身体刚有好转,便开始上朝处理事务,如此克己奉公,实在是难得的好太子、百官之楷模呀。”
  君九渊挑眉看他。
  确定了眼前人的真实身份,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总有一种诡异之感。
  “木先生过奖了。”
  木栢封继续:“太子宅心仁厚、心系苍生,担得起这世间所有的赞美。”
  君九渊……
  这厮说话欠欠的,肯定憋着坏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