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太后垂帘(3更)
耗靠什么?
靠物资啊!
我大凌河堡是没有物资,但是上次截获的晋商所有粮食、盐巴,都在我系统仓库呢,我怕你!
退一万步说,即便我这里没有一颗粮食,可我还有系统,还有积分呢?
你不问青红皂白就跟我耗,你知道我有多少积分么?
我有%
Emmmmmmmmm
好吧,我先看看!
曹化淳将系统界面拉开
姓名:曹化淳。
性别:男。
年龄:32岁。
资质:40(资质越高,修炼速度越快)
武器:暂无。
物品:三八式步枪*400,冲锋枪*100,摩托车*100,子弹200000发。
功法:《葵花宝典》、《缩阳功》、《天山六阳掌》,《生死符》《凌波微步》《金刚不坏神功》。
境界:一流。
11积分:**(挫败政敌、击杀死对手、侵略敌国、完成系统任务等等,皆可获得)
所处世界:大明朝世界(下一个世界,等待开启!)
特么的,老子有一千二百万积分,你能耗得过我?
咦,我怎么突然多了那么多积分?
曹化淳皱着眉头想了一下。
工程的时候打死了大约七八千人,这就七八百万了,第二次重甲士兵攻城,电死了四千人,还包括代善。
但是代善一个人就贡献了一百万积分。
所以,就有一千二百万了。
哼,老子有一千二百万积分,别说耗一年,就是十年,一百年,老子也有吃的你信不?
你想耗,那就耗吧。
一天,两天,三天。
城外的士兵,每天蹲在营帐里,能啃到窝窝头的,都是军官。
城里的士兵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没事好搞个联谊,开个party。
这一点,身为俘虏的皇太极和阿济格最有体会。
说实话,曹化淳没有虐待人的习惯,虽然这两个家伙现在是俘虏,曹化淳并没对他们严刑拷打或者关押起来。
他们,和普通的士兵一样,每天修筑城池,搬运各种材料和粮食。
士兵们吃饭睡觉,条件全部一样。
开party的时候,也会带上他们。
得知自己的父汗在外面用围而不攻的战略之后,皇太极面带愁容的摇摇头。
开玩笑,你们知道曹化淳的士兵每天在吃什么吗?
他们普通的士兵,每天三顿饭,早上油饼+鸡蛋+牛奶;中午一般是红烧肉+白米饭,还偶尔有个排骨汤;晚上的时候,我的天哪,晚上才是大餐,一般是个士兵围拢在一个桌子上,每次都有十几个菜。
如果不是为了防守,皇太极毫不怀疑曹化淳给他们弄小酒喝。
“两位贝勒,在这里住的还习惯吧?”曹化淳将皇太极和阿济格喊道自己的办公室,没事就做一番思想工作。
“你们看,你们父亲想要耗着,那就耗着吧。”曹化淳一边说话,便剔牙,道:“你看,打你们是打不赢我了,耗也耗不过我,其实啊,我倒想着多消耗一会,嘿嘿……”
一天,两天,三天!
曹化淳不急,努尔哈赤反倒急了起来。
……
其实,比努尔哈赤还要着急的,是魏忠贤与王体乾!
两个人在一块交头接耳的商量一下,然后掐指一算:卧槽,都过了快五个月了。
曹化淳走的时候是夏天,现在都已经入冬了。
如果再过一个月,他还不回来的话,那自己身上的生死符……
“好了,走吧,今天上朝呢,如果皇爷爷心情好,咱们不行就去一趟辽东!”魏忠贤无奈的拍了拍王体乾的肩膀,走进了乾清门。
没多久,百官进殿中,办个事成后,皇帝临朝!
额……
好像不对啊!
魏忠贤张着嘴看了半天,才反映过来是哪里不对。
因为,天启皇帝后面,还跟着一个女人。
李太后!
皇帝往御座上面一坐,李太后便坐在皇帝的身后,和皇帝之间隔了一道珠帘。
魏忠贤脑子里立即就想起了一个词语:垂帘听政!
这太后要逆天啊。
大臣们怎么可能同意呢?
魏忠贤有些懵逼的看着朝上的大臣,然而,大臣们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哦……我明白了!
魏忠贤瞬间就明白了:恐怕这太后垂帘听政,是大臣的主意吧。
确实是大臣的主意。
本来,太后垂帘,会转移皇权,一般情况下大臣绝对不会同意的。
可现在不是一般情况啊,现在天启皇帝不问政事,所有的政事都是由几个阉宦来把持行使皇权,大臣们每天焦头烂额,所以才想出这么一个馊主意。
有太后在,阉人们也不会那么嚣张了吧?
这是大臣们的想法。
当然了,首辅叶向高之所以同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他觉得这件事能将太后拉拢过来,形成抗曹同一阵营。
“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喜太后娘娘垂帘听政,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臣们高呼完毕。
天启就迫不及待的站起来,道:“好了,好了,你们要请太后,朕把太后给请来了,现在,朕不用上朝200了吧,你们有什么事告诉太后,朕回去修火车去了!”
说完,不等群臣和李太后说话,就拍拍屁股跑了。
这……
群臣哑口无言。
如果曹化淳在的话,肯定又会在心里骂一句:昏君!
“行了吧!”李太后心里窃喜,脸上却一脸庄重的摆了摆手,道:“陛下年幼好玩,你们也不必过于苛责,这样吧,哀家就先垂帘听政,等什么时候陛下懂事了,长大了,再还政与他,你们说,怎么样啊?”
“太后娘娘英明!”叶向高带头下跪磕头,口中道:“臣也是这个意思!”
“臣无异议!”
“臣无异议!”
“臣也无异议!”
……
整个朝堂,没一个人反对!
李太后更是大喜。
“好了,诸位爱卿都起来吧,有事要奏的话,给哀家说说,哀家没有治国经验,一切还请诸位多多帮衬!”
“太后要当仁不让,不必过谦!”叶向高适时的拍了个马屁。
便在这是,有个瘦高个子跑了出来,躬身一礼,道:“太后娘娘,臣辽东巡按袁化中,有事要奏!”
“袁爱卿,请说!”
“是,太后娘娘,臣弹劾辽东督师曹化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