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毕家兄弟,大理寺对质(4更)
魏忠贤回来了。
原先冷冷清清的司礼监,又活跃了起来。
一大早,曹化淳刚到司礼监的内廷,魏忠贤就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亲自奉上一杯茶,往曹化淳桌子上一放,然后笑嘻嘻的躬身道:“爸爸,早上好!”
“嗯!”
曹化淳俨然一副司礼监大佬的形象,坐在那里翘着二郎腿,一边享受着魏忠贤泡的早茶,一边淡淡的问道:“王体乾的事情,都知道了吧?”
“是,是,小人听说了!”魏忠贤额头冷汗直冒。
他刚刚回到京师,就听说了王体乾的事情,得知他的死相之后,对曹化淳生死符的威力彻底信服,再无半点怀疑。
“嗯,那就好!”曹化淳将手中的水杯放在桌子上,拍了拍魏忠贤的头:“去干活吧,日后表现的好,咱家不会见死不救的!”
“多谢爸爸,多谢爸爸!”
魏忠贤躬身退走,旋即,又跑过来,手中拿着曹化淳曾经送的假具拿出来,笑呵呵的道:“爸爸,这东西,它的能量又用完了,不知道,您那里还有没有能量棒?”
210 电池啊!
曹化淳笑了笑,当即掏出十几个来丢个魏忠贤:“看着你这些天表现还可以的份上,这些东西送给你了,去吧!”
“是,多谢爸爸,多谢爸爸!”
没多久,司礼监的五个太监都来了。
之前王体乾暴卒,天启皇帝推荐雨化田接任秉笔太监,兼领内库。
结果,雨化田在见到曹化淳一个小时后,也随着王体乾而去了。
所以,曹化淳便推荐王之心进入司礼监中。
如此一来。
老大曹化淳掌印兼领东厂,老二魏忠贤兼领御马监,老三王承恩负责批阅奏疏,老四刘瑾,老五王之心。
五位秉笔太监,全部是曹化淳自己的人!
“几位爷爷……”文书房的小太监跑过来,道:“内阁韩大人几位来了!”
什么?
曹化淳站起来,刚刚走到内廷门口,就看到韩爌带着一众内阁阁臣来到了司礼监。
除了韩爌之外,还有孙承宗等一众阁臣。
“吆,几位大人,何事如此匆匆?”曹化淳站在门口,一脸笑容。
韩爌走进大厅中,道:“来此,是有几件事和诸位碰一下。”
“请了!”
曹化淳做出一个请的手势,邀请众人坐在了一个会议桌上。
内阁阁臣,司礼监五位秉笔全部都在,整个大明的中枢和头脑,一览无余。
“此次来贵处,主要有两件事情!”韩爌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说话的时候也一丝不苟,面上没有任何表情:“这两件事,颇为紧急!”
“请说!”曹化淳做出一个邀请的姿势。
韩爌将手放在桌子上,直视曹化淳,道:“上次奉太后懿旨,由六部、通政司、大理寺、督察院,合六科、十三道巡按御史,共同廷推三位阁臣,共推出六位候选人供天子挑选,天子以为不妥,让再次廷推,不知道安排在什么时候?”
曹化淳看了看韩爌,问道:“韩大人,你以为什么时候比较妥当?”
韩爌道:“内阁出缺,自然是越快越好!”
“好,那就尽快吧,咱家没有意见!”曹化淳看了看魏忠贤几人,问道:“你们几位,是什么意思?”
其他四位秉笔太监笑了笑:老板,你别开玩笑,您老人家都决定了,还问我们干嘛?
“那行吧,具体时间你们决定,我们司礼监没有意见!”
“好!”
韩爌点了点头,道:“届时还请曹公一起,见证廷推过程!”
曹化淳点点头,忍不住说了一句,“韩大人,其实咱家觉得,这廷推阁臣事关重大(bbbi),不能仅仅着眼于朝廷,德才兼备的人,地方上也有不少!”
“呵呵……”韩爌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那行吧,说下一件事!”
韩爌道:“下一件事,因为原兵部尚书张鹤鸣致士,如今左侍郎张凤翼擢尚书位,因此导致兵部左侍郎出缺,本来嘛,也应该廷推的,但最近朝廷事务紧急,所以便特简。大同总兵毕自肃,年前深入敌后,戮敌五百有余,军功不小,可谓历年来之最大,所以,内阁以为,让毕自肃补兵部左侍郎位,曹公意下如何?”
一部侍郎,已经是朝廷的高官了。
这么大的人事变动,皇帝肯定是要知情的。
但是,如今天子不理政事,太后垂帘,一应大小事务都有曹化淳说了算。
所以,内阁也不得不过来找他商议。
韩爌看着曹化淳,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看着曹化淳。
曹化淳却愣愣的问了一句:“韩大人,上次我递交的辽东将士封赏事宜,你们什么意见?”
噗……
魏忠贤差点笑喷:老板,你这思维转换,真是让我们望尘莫及啊。
“这个……”韩爌看了看孙承宗。
孙承宗眉头一皱。
看起来,这就是政治利益的交换了。
你同意我,所以我同意你。
孙承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辽东大凌河堡八百军士,抗击建虏二十万大军两月有余,还灭了建虏的镶蓝旗,活捉建虏三员大将,此等功绩,古之未有也,有功就应当赏。所以,辽东八百士兵晋升百户之事,我等没有意见,下午便送司礼监来!”
“嗯……那就多谢了!”曹化淳站起来,异常郑重的道:“下面就说兵部侍郎出缺的事情。左侍郎出缺,安排人补缺咱家没有意见,不过若是这个叫做毕自肃的家伙……呵呵……恐怕,有些难了!”
“为何?”韩爌看着曹化淳,道:“论军功的话,毕自肃足够擢升侍郎之位了。”
“不错!”曹化淳道:“若是实打实的军功,确实够了。可,据我所知,这毕自肃的军功,怕是有些污点啊!”
韩爌急急的问道:“什么污点?”
曹化淳笑了笑:“杀良冒功,算不算污点?”他盯着韩爌顿了一顿,继续道:“辽东五百难民安置大同府,毕自肃纵容下属将其屠戮一空,如今那村子中两名仅存的难民就在咱家的院子里,口口声声说毕自肃杀良冒功。”
“这……”韩爌手一抖,奏疏落在了桌子上。
曹化淳又道:“这样吧,此事真伪,倒是要辩上一辩了,你们内阁出具公文,详细说明原委,让大同总兵毕自肃、百户毕自真二人,十日后到大理寺,当面对质,具体事宜咱家回头便会陈禀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