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章 决堤洪水淹七军?妙计?【5】

  如此一来,虽然长城面积没增加,但守军可利用的射击口,却增加了一倍。更可在敌人看不到的情况下,快速在内部运兵运炮!
  看着长城上徐徐探出的火炮口,之前还在捧腹开心的野猪皮,顿时笑容一个个凝固在脸上···
  “长生天在上?”
  “不是吧?”
  “我们就是打不下关宁防线,才绕道长城,来偷袭大明首都的啊。”
  “要是长城都是这样婶儿的,那还不如去打关宁防线呢····起码那边城墙不会这么高啊。”
  “老子爬山,都累了个半死,还要被炮轰?”
  野猪皮吐槽很给力,事实更残酷。
  戚继光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大明花费几个亿白银,修筑完成这绵延万里的长城,可不是用来给你们野猪皮做旅游观光的!开炮!”
  一声令下,红旗挥动。
  长城上的火炮射击口,多达数百,此时数百门火炮一起开火,密集如雨的炮火呼啸着射到了密集队形前进攻城的野猪皮们身上。
  轰隆!
  轰隆!
  到处都是爆炸,残肢,碎块,还有血浆,野猪皮们被炸的成片成片飞起,场面惨不忍睹。
  这新式炮弹的威力,可比火枪大太多了。
  一颗炮弹落下去,落点周围10丈范围,寸草不生,所有敌人都变成了碎块,或者被活生生震死。
  最让野猪皮们懵逼的,是明军的炮火,还不光从正面射来。
  这里就看出空心长城设计上,花费了极大的心思。
  努尔哈赤选择的突破点,恰好是数段长城,交汇在一起,落错有致的,因而能形成立体防守格局。
  不光是正面防御的城墙,能发炮开枪,对野猪皮造成杀伤,就连对面山头上,蜿蜒曲折的侧翼城墙,在新式火炮那强大的射程面前,也能射出炮弹,进行有效侧翼杀伤,给正面战场以支援。
  而高高矗立的长城城楼,更是摇身一变,变成了炮台,其上能部署4门新式火炮。敌人那里密集,就向哪里集中射击,火力覆盖一波之后,留下都是满地尸体。
  长城之上,这么高强度的激战,如何一个惨烈。
  戚继光站在城墙上,手握宝剑,顾盼自雄,俯瞰战场。
  他用了数年时间,煞费苦心打造的长城防线,终于在这一天,开花结果,打出了令人骄傲的战绩。
  20万野猪皮,在空心长城独有的多层、多面、立体攻势面前,在戚家军猛烈的火力攻击压制面前,损兵折将,死伤惨重,狼藉一片。
  戚家军,用猛烈的炮火、钢铁的长城,向大清入侵者宣誓——这长城之后,是汉人的土地,想要跨越长城,用你们的尸骨和鲜血来铺吧!
  ……
  ……
  长城上的炮火轰轰,而凤阳的夜色也渐渐降临。
  牛金星和高迎祥,带着炸坝分队,向淮河大堤前进。
  牛金星的奸计,是炸掉大堤,引导淮河水倒灌凤阳城,给凤阳来个水漫金山,凤阳城就不可能守得住了。
  为此,他特意准备了很多炸药,足以一下子将大堤炸毁。
  高迎祥看着这牛金星趾高气昂的样子,叹了口气。
  他预感到,这坑队友专业户,又要开卖队友了。
  不祥的预感。
  此时,凤阳城中。
  寇白门一身戎装,正在城头上督战。
  虽然凤阳城军民的士气依旧很高,但寇白门的黛眉却紧紧皱着。
  她始终觉得,今夜严嵩的计策,有点太冒险了。
  “会不会太冒险了々` ?”寇白门苦笑道:“我总觉得你玩得太大,容易失手啊。”
  严嵩平静道:“如今,正常守城,撑不过今夜。不剑走偏锋,动用点冒险的,怎么能打得赢实力强大的李自成?你只管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严嵩的背后,还有好奇无比的伊丽莎白、织田市和阿松。
  这三人组一直在好奇,严嵩最后一招,打算用什么办法,对付李自成。
  要知道,李自成今夜是势在必得。因为官军大军随时会来。
  “.々咦?你身边这个人,是谁啊?”
  寇白门一回头,突然看到严嵩身边,还站着一个貌似读书人。
  严嵩微微一笑,对寇白门道:“这位么,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湖州府乌程县人。”
  那潘季驯向寇白门拱拱手,笑道:“拜见寇大家!寇大家巾帼英雄,在凤阳坚守的传奇故事,已经传遍了大明。让小生好生佩服!”
  潘季驯是哪位?
  他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治理黄河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
  历史上,潘季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曾于江西、广东等地任职。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开始,到万历年间止,他奉三朝简命,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著有《宸断大工(的的好)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等。
  潘季驯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前后持续27年。
  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他吸取前人成果,全面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治河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发明“束水冲沙法”,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治黄”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目前,这位潘季驯的官职,是工部左侍郎、河道总督,专门在朝廷负责水利工程的。
  他的河道总督衙门,恰好设在淮河上的淮安一带,距离凤阳不远,是严嵩命令东方白护送带入城中的。
  严嵩为何要叫来潘季驯?
  呵呵,还是那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