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当振天下士气
第243章 当振天下士气
“久闻青藤之名。”
山坡上,徐渭细细打量了凌云翼几眼,回了一礼,嘆道:“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科,有吴惟锡、施晓臣、陆与绳这等俊杰,更有汝成兄慨然北上赴任,但亦有声名尽丧之辈。”
陈锐对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很关注-徐渭就觉得奇怪,不过吴百朋、施晓臣都有不凡之处,眼前这位也很有胆气。
凌云翼苦笑了几声,他知道对方说的是山东巡抚王的儿子王世贞·—事实上,朝中也有言官因此上书。
凌云翼沉吟片刻,略略提起了王招降一事,徐渭听完笑了声,“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蠢的。”
他王民应何以与汉江先生相提並论?”
徐渭冷笑道:“此一时,彼一时,数百年前,蒙古自草原而起,败金吞夏,
占据中原北地数十年。
而靶虽有俺答,但內有隱忧,远不及成吉思汗及其子嗣,南北归於一统,
你我此生必能亲眼目睹。”
凌云翼知道徐渭的言外之意,原本王在南,王世贞在北终究能维繫家族门,而如今王降了韃,意味著王家再无太仓这一脉了。
“千古艰难惟一死。”凌云翼嘆了口气,迟疑了会儿,低声问道:“听周君佑提及,徐州或会出兵北上?”
“你是想问,朝中可会援山东。”徐渭似笑非笑,“山东近北直隶、河南,
韃靶欲在北地立稳脚跟,非取山东不可。”
“如今朝中虽无明確决议,但大抵依黄河、淮水而守,以汉中、河南、徐州、淮安为线。”
凌云翼也是饱读史书之人,脸色渐渐变得苍白起来,涩然道:“所以,朝中不会越淮水、黄河北上。”
事实上,去年淮东大败之后,明军始终驻守淮安府、徐州府,而山东军布置在青州府,与北直隶接壤的济南府、东平府、兗州府都已经被放弃了,地方官员都没有。
“其实你年初北上赴任之时,也已经知道,朝中將山东视为弃子。”徐渭毫不留情的说:“如今却又奢望朝中来援?”
凌云翼呆了会儿才低声道:“但不是说徐州可能会出兵吗?”
“周君佑也是个碎嘴!”徐渭笑骂了句,隨口解释道:“那是舟山输淮安钱粮、军械,说动江北巡按吴惟锡·但倪泰有没有这个胆气,实在难说的很。”
凌云翼听懂了,就算徐州出兵,那也不意味著是朝中的意思。
徐渭懒得再说什么了,看著山坡下的土卒在收拾战场,救治伤员。
陈锐、戚继光、周君佑、周君仁都已经率军往各个地点,旅部只有陈子鑾留了下来。
“护卫军缺战马,也缺骑兵。”陈子鑾试探问道:“或能招降?”
战马是可以买的,但骑兵是需要训练的而且时间不会太短。
而山坡下有百多汉骑俘虏,陈子鑾已经问过了,大部分是原先的辽阳军,其中还有部分保定、河间、天津的卫所兵。
“再说吧。”徐渭微微摇头。
將俘虏作为兵源,徐渭觉得陈锐会很抗拒那斯连没有家人的流民都不肯招募呢。
几个月前从山东南下的难民,后来应募入军的每一人都是有家人在舟山的。
说的好听点,这叫为家人而战,说的难听点..就是有人质在手。
“宗美兄,文鼎兄。”徐渭看向走来的丁邦彦、孙鈺和二团正楼楠,对凌云翼介绍了几句。
“斩首几何?”
孙鈺脸色不太好看,“斩首四百一十三,俘虏一百零二,收拢完好战马三百余匹。”
徐渭看了看同样脸色不好看的楼楠,“伤亡?”
丁邦彦嘆了口气,“阵亡七十六人,重伤二十八人。”
徐渭也是咂咂嘴,开战至今才两天而已,对阵的还只是两三千轻骑,护卫军昨日损失了半个连,今天又损失了將近一个连。
说起来,斩首、俘虏数目不少,相比起来是占了便宜的,但护卫军的士卒培养成本太高,抚恤又重,实在是损失不起。
“主要是刘西、丁茂两个营。”孙鈺低声道:“战死了一个副连长,两个排长,班长、副班长也有多人。”
徐渭用力揉了揉额头,苦笑道:“估摸著周君佑要被———“
陈子鑾也露出苦笑,“李淶最后逃窜之时,没有骑兵,难以追击,所以只能用步卒去顶其实没有必要。”
丁邦彦心里赞同,嘴上却不好说什么,只是说:“这一战之后,就要组建骑兵了,以后就好办了,听司马、孔壮提及去岁鱼台一战,陈千户率骑兵追击,杀得痛快淋漓。”
“再说吧,组建骑兵,哪里有那么简单。”徐渭嘆了口气,“缩减编制,临时抽调將校,待得战后再行补充—?山东战事,可不仅仅只是这两场。”
“嗯。”一直没声的楼楠应了声,“我这边?”
陈锐、周君佑都已经渡过胶水,將东岸这边交给了徐渭和陈子鑾。
徐渭与陈子鑾已经商议过了,径直道:“一团、直属营已经北上,丁茂、刘西两营修整。
楼华松率八营留守,楼楠你与叶邦荣率四营、五营、九营北上,移驻一团侧翼。”
陈子鑾补充道:“韃靶正在渡河,不要逼得太紧。”
“是。”楼楠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一旁的凌云翼有点没太听懂,斩首俘虏五百余人,战死七十余人,这难道不是大胜吗?
为什么徐渭、陈子鑾、楼楠等人个个如丧考姚一般?
徐渭没有解释什么,转身看向胶水西岸,遥遥一指,“开始了。”
凌云翼、陈子鑾转头看去,胶水西侧,隱隱可见有烟尘扬起,一路向东北方向席捲而去。
一方借著山丘的遮掩,可以提前提速,另一方刚刚渡河,正在纷乱之时。
渡过胶水的韃人都来不及搭弓放箭,戚通、胡牛已经率前锋杀入阵中。
领著第二拨骑兵的陈锐沿著漏洞杀入,略略偏转方向,驱使坐骑绕出一个弧线,双手持枪,猛地扭身横扫。
这杆特地打制的铁枪用周家兄弟的话来说都不能称为枪,而是类似塑,因为太长了。
一记横扫,方圆几米之內,除了个机灵的躲在坐骑侧面,其他的韃靶骑兵被一扫而空。
后方的登州骑兵高声吶喊,或搭弓放箭,或驱赶马匹向河边衝击,或跟在陈锐身后继续向前。
刚刚牵著坐骑下了船板的诺延达喇浑身都在发颤,几乎要一口血喷出来了。
诺延达喇不傻,都快四十岁的人了,隨父亲、叔父征战沙场十多年,很清楚如果在渡河时候遭袭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诺延达喇一直率兵在后弹压,盯著距离不远的一团、直属营,却没想到对手这般狡猾,居然绕远路渡河,从山丘之后突然来袭。
显然,护卫军在利用地势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也证明了,周君佑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胶水虽然大致是向东北方向,但也有部分河道豌蜓,被山脉遮挡-周君佑特地將韃靶人的退路放在这儿,显然是做好了计划的。
惨烈的廝杀在胶水西岸爆发,手持铁枪的陈锐为眾矢之的,短短时间,他已经换了三匹战马,身上的铁甲插上了七八支长箭。
对岸的凌云翼虽然看不清楚,但略有些紧张,低声喃喃道:“如此困兽之斗...”
徐渭的视线落在胶水的上游,轻声道:“来了。”
凌云翼扭头看去,十余艘大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如云般的船帆鼓足了风力,迅如奔马一般狂冲而下。
都是特地挑选出的大船,有巨木固定在船头处,船上隱隱可见操舱的水手正在高声嘶吼。
还正在渡河的敌军登时大乱,谁都想得到这些大船撞来的后果。
原本还算勉强有序的队伍登时崩盘,距离两岸比较近的不管战马,扭头就往岸上跑,甚至抽出刀砍翻拦在自己面前的同僚或战马。
最惨的是河中央的,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往跳,汉军还有不少人会游泳,而人会水的就少了,面对狂冲而来的大船,只能无奈的放声狂吼。
“砰!”
虽然距离不近,凌云翼、徐渭也能隱隱听见沉重的撞击声,搭建浮桥的船只被撞得四分五裂。
船头的巨木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浮桥,倒霉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被撞得血肉模糊。
“韃要逃了。”陈子鑾提醒了声。
此时徐渭等人已经眺望不见对岸的廝杀,视线被大船遮挡,但已有百多敌骑沿著胶水东岸向南逃窜。
在看见大船疾驰而下的时候,诺延达喇就已经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远,毕竟陈锐虽然选择半渡而击,但並不愿意將过多的骑兵留在胶水东侧否则后方可能会生乱,而登州骑兵必须隨护卫军西进。
但双方混战在一起,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近身斯杀並不是他们的强项。
当周君佑、戚继光率第三波骑兵杀入阵中的时候,诺延达喇已经聚拢兵力向南逃窜而去。
“放!”陈锐高呼著,顺手右手持枪將一个敌兵砸落下马,“让他们走!”
周君佑有些不甘心,戚继光不顾还在疾驰中,猛地拉了拉前者坐骑的韁绳,
吼道:“韃马快,拦著那些汉军!”
周君佑咬著牙大声应了声,调转马头,目送韃骑兵驰远,才突然加速,率三百骑兵截断向南逃窜的汉军。
戚继光组建骑兵,特地挑选山东西侧以及北直隶人氏,其中还有部分边军土卒,人人都与韃靶有深仇大恨,被韃靶一路从潍县逼退到平度州,早就著一肚子气,此刻都杀红了眼。
数十骑兵状若疯魔一般的冲阵,將十余汉骑逼入胶水还不肯把守,双方纷纷落马,涉水廝杀。
陈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这么打下去,伤亡实在太大了些,冲看戚继光喊道:“你留下,许降,许降!”
“戚通、司马,你们跟著我!”
戚继光来不及说什么,陈锐已经率两百多骑绕过战场,继续向南追去。
逃窜了十余里路,诺延达喇瞄见搭建在胶水上的浮桥,心里暗骂了几句,那支骑兵应该就是从这儿过河的。
回头看看,明军还是穷追不捨,诺延达喇一眼就看见最前方那手持铁枪的负甲骑士。
三千骑兵东进,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了,诺延达喇心里都在滴血,去岁入关之时,韃內部有些混乱。
但都已经一年多了,如今韃靶在北地已经大致有了脉络,俺答汗为首领,下面主要是以子侄、部落首领来镇守各地,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俺答汗的义子脱脱镇守蓟门一带,如今是征伐辽东军的主將。
比如俺答汗的两个弟弟纳琳、博迪达喇驻守宣府、大同,如今正在俺答汗的率领下攻打山西。
俺答汗魔下原本六大营,但入关后势力膨胀,诺延达喇虽为吉囊长子,但手中控制的人口兵力不多,如今驻兵天津。
说起来,李淶所部其实就是在诺延达喇的摩下,此次若是山东战事失利诺延达喇在的地位和势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追来的明军只有两三百骑,虽然知道后面可能还有溃散的骑兵会陆续来匯合,但诺延达喇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
“走,走!”
诺延达喇恨恨的盯著越来越近的追兵,率五六百残军继续向南逃去。
胶水上是没有桥樑的,但潍汶水却是有的,诺延达喇倒是不怕逃不掉。
“逃起来就是快!”司马吐了口唾沫,骂道:“大哥,组建骑兵刻不容缓了!”
另一侧的戚通也点头说:“不然就算是胜了,追都追不上!”
陈锐没声,这个道理他如何不懂,但组建骑兵队伍,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如今也就河南前线和山西、陕西还有成建制的骑军,不过在青州、济南战败的明骑不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待得陈锐率军回返的时候,胶水两岸的战事已经基本落幕了。
胶水西岸没能渡河的两百余汉骑乾脆利索的选择了投降,他们也看见了—
对岸斯杀的惨烈,登州骑兵杀红了眼,就连跪地弃械的也一併杀戮。
山坡上,今日观战从头到尾的凌云翼拋却了之前知晓朝中不会遣援军的失落,心中满是奋然,“今日大捷,当振天下士气!”
陈子鑾点头赞同,明廷南迁,各地无不紧守门户,甚至將求战心切的北地卫所兵调往南方。
护卫军率先北上,莱州两战,並登州军大败三千敌骑,斩首千余,主將率数百残兵狼狐逃窜。
战报传回,必为天下瞩目。
一记横扫,方圆几米之內,除了个机灵的躲在坐骑侧面,其他的韃靶骑兵被一扫而空。
后方的登州骑兵高声吶喊,或搭弓放箭,或驱赶马匹向河边衝击,或跟在陈锐身后继续向前。
刚刚牵著坐骑下了船板的诺延达喇浑身都在发颤,几乎要一口血喷出来了。
诺延达喇不傻,都快四十岁的人了,隨父亲、叔父征战沙场十多年,很清楚如果在渡河时候遭袭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诺延达喇一直率兵在后弹压,盯著距离不远的一团、直属营,却没想到对手这般狡猾,居然绕远路渡河,从山丘之后突然来袭。
显然,护卫军在利用地势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也证明了,周君佑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胶水虽然大致是向东北方向,但也有部分河道豌蜓,被山脉遮挡-周君佑特地將韃靶人的退路放在这儿,显然是做好了计划的。
惨烈的廝杀在胶水西岸爆发,手持铁枪的陈锐为眾矢之的,短短时间,他已经换了三匹战马,身上的铁甲插上了七八支长箭。
对岸的凌云翼虽然看不清楚,但略有些紧张,低声喃喃道:“如此困兽之斗...”
徐渭的视线落在胶水的上游,轻声道:“来了。”
凌云翼扭头看去,十余艘大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如云般的船帆鼓足了风力,迅如奔马一般狂冲而下。
都是特地挑选出的大船,有巨木固定在船头处,船上隱隱可见操舱的水手正在高声嘶吼。
还正在渡河的敌军登时大乱,谁都想得到这些大船撞来的后果。
原本还算勉强有序的队伍登时崩盘,距离两岸比较近的不管战马,扭头就往岸上跑,甚至抽出刀砍翻拦在自己面前的同僚或战马。
最惨的是河中央的,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往跳,汉军还有不少人会游泳,而人会水的就少了,面对狂冲而来的大船,只能无奈的放声狂吼。
“砰!”
虽然距离不近,凌云翼、徐渭也能隱隱听见沉重的撞击声,搭建浮桥的船只被撞得四分五裂。
船头的巨木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浮桥,倒霉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被撞得血肉模糊。
“韃要逃了。”陈子鑾提醒了声。
此时徐渭等人已经眺望不见对岸的廝杀,视线被大船遮挡,但已有百多敌骑沿著胶水东岸向南逃窜。
在看见大船疾驰而下的时候,诺延达喇就已经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远,毕竟陈锐虽然选择半渡而击,但並不愿意將过多的骑兵留在胶水东侧否则后方可能会生乱,而登州骑兵必须隨护卫军西进。
但双方混战在一起,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近身斯杀並不是他们的强项。
当周君佑、戚继光率第三波骑兵杀入阵中的时候,诺延达喇已经聚拢兵力向南逃窜而去。
“放!”陈锐高呼著,顺手右手持枪將一个敌兵砸落下马,“让他们走!”
周君佑有些不甘心,戚继光不顾还在疾驰中,猛地拉了拉前者坐骑的韁绳,
吼道:“韃马快,拦著那些汉军!”
周君佑咬著牙大声应了声,调转马头,目送韃骑兵驰远,才突然加速,率三百骑兵截断向南逃窜的汉军。
戚继光组建骑兵,特地挑选山东西侧以及北直隶人氏,其中还有部分边军土卒,人人都与韃靶有深仇大恨,被韃靶一路从潍县逼退到平度州,早就著一肚子气,此刻都杀红了眼。
数十骑兵状若疯魔一般的冲阵,將十余汉骑逼入胶水还不肯把守,双方纷纷落马,涉水廝杀。
陈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这么打下去,伤亡实在太大了些,冲看戚继光喊道:“你留下,许降,许降!”
“戚通、司马,你们跟著我!”
戚继光来不及说什么,陈锐已经率两百多骑绕过战场,继续向南追去。
逃窜了十余里路,诺延达喇瞄见搭建在胶水上的浮桥,心里暗骂了几句,那支骑兵应该就是从这儿过河的。
回头看看,明军还是穷追不捨,诺延达喇一眼就看见最前方那手持铁枪的负甲骑士。
三千骑兵东进,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了,诺延达喇心里都在滴血,去岁入关之时,韃內部有些混乱。
但都已经一年多了,如今韃靶在北地已经大致有了脉络,俺答汗为首领,下面主要是以子侄、部落首领来镇守各地,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俺答汗的义子脱脱镇守蓟门一带,如今是征伐辽东军的主將。
比如俺答汗的两个弟弟纳琳、博迪达喇驻守宣府、大同,如今正在俺答汗的率领下攻打山西。
俺答汗魔下原本六大营,但入关后势力膨胀,诺延达喇虽为吉囊长子,但手中控制的人口兵力不多,如今驻兵天津。
说起来,李淶所部其实就是在诺延达喇的摩下,此次若是山东战事失利诺延达喇在的地位和势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追来的明军只有两三百骑,虽然知道后面可能还有溃散的骑兵会陆续来匯合,但诺延达喇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
“走,走!”
诺延达喇恨恨的盯著越来越近的追兵,率五六百残军继续向南逃去。
胶水上是没有桥樑的,但潍汶水却是有的,诺延达喇倒是不怕逃不掉。
“逃起来就是快!”司马吐了口唾沫,骂道:“大哥,组建骑兵刻不容缓了!”
另一侧的戚通也点头说:“不然就算是胜了,追都追不上!”
陈锐没声,这个道理他如何不懂,但组建骑兵队伍,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如今也就河南前线和山西、陕西还有成建制的骑军,不过在青州、济南战败的明骑不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待得陈锐率军回返的时候,胶水两岸的战事已经基本落幕了。
胶水西岸没能渡河的两百余汉骑乾脆利索的选择了投降,他们也看见了—
对岸斯杀的惨烈,登州骑兵杀红了眼,就连跪地弃械的也一併杀戮。
山坡上,今日观战从头到尾的凌云翼拋却了之前知晓朝中不会遣援军的失落,心中满是奋然,“今日大捷,当振天下士气!”
陈子鑾点头赞同,明廷南迁,各地无不紧守门户,甚至將求战心切的北地卫所兵调往南方。
护卫军率先北上,莱州两战,並登州军大败三千敌骑,斩首千余,主將率数百残兵狼狐逃窜。
战报传回,必为天下瞩目。
一记横扫,方圆几米之內,除了个机灵的躲在坐骑侧面,其他的韃靶骑兵被一扫而空。
后方的登州骑兵高声吶喊,或搭弓放箭,或驱赶马匹向河边衝击,或跟在陈锐身后继续向前。
刚刚牵著坐骑下了船板的诺延达喇浑身都在发颤,几乎要一口血喷出来了。
诺延达喇不傻,都快四十岁的人了,隨父亲、叔父征战沙场十多年,很清楚如果在渡河时候遭袭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诺延达喇一直率兵在后弹压,盯著距离不远的一团、直属营,却没想到对手这般狡猾,居然绕远路渡河,从山丘之后突然来袭。
显然,护卫军在利用地势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也证明了,周君佑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胶水虽然大致是向东北方向,但也有部分河道豌蜓,被山脉遮挡-周君佑特地將韃靶人的退路放在这儿,显然是做好了计划的。
惨烈的廝杀在胶水西岸爆发,手持铁枪的陈锐为眾矢之的,短短时间,他已经换了三匹战马,身上的铁甲插上了七八支长箭。
对岸的凌云翼虽然看不清楚,但略有些紧张,低声喃喃道:“如此困兽之斗...”
徐渭的视线落在胶水的上游,轻声道:“来了。”
凌云翼扭头看去,十余艘大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如云般的船帆鼓足了风力,迅如奔马一般狂冲而下。
都是特地挑选出的大船,有巨木固定在船头处,船上隱隱可见操舱的水手正在高声嘶吼。
还正在渡河的敌军登时大乱,谁都想得到这些大船撞来的后果。
原本还算勉强有序的队伍登时崩盘,距离两岸比较近的不管战马,扭头就往岸上跑,甚至抽出刀砍翻拦在自己面前的同僚或战马。
最惨的是河中央的,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往跳,汉军还有不少人会游泳,而人会水的就少了,面对狂冲而来的大船,只能无奈的放声狂吼。
“砰!”
虽然距离不近,凌云翼、徐渭也能隱隱听见沉重的撞击声,搭建浮桥的船只被撞得四分五裂。
船头的巨木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浮桥,倒霉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被撞得血肉模糊。
“韃要逃了。”陈子鑾提醒了声。
此时徐渭等人已经眺望不见对岸的廝杀,视线被大船遮挡,但已有百多敌骑沿著胶水东岸向南逃窜。
在看见大船疾驰而下的时候,诺延达喇就已经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远,毕竟陈锐虽然选择半渡而击,但並不愿意將过多的骑兵留在胶水东侧否则后方可能会生乱,而登州骑兵必须隨护卫军西进。
但双方混战在一起,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近身斯杀並不是他们的强项。
当周君佑、戚继光率第三波骑兵杀入阵中的时候,诺延达喇已经聚拢兵力向南逃窜而去。
“放!”陈锐高呼著,顺手右手持枪將一个敌兵砸落下马,“让他们走!”
周君佑有些不甘心,戚继光不顾还在疾驰中,猛地拉了拉前者坐骑的韁绳,
吼道:“韃马快,拦著那些汉军!”
周君佑咬著牙大声应了声,调转马头,目送韃骑兵驰远,才突然加速,率三百骑兵截断向南逃窜的汉军。
戚继光组建骑兵,特地挑选山东西侧以及北直隶人氏,其中还有部分边军土卒,人人都与韃靶有深仇大恨,被韃靶一路从潍县逼退到平度州,早就著一肚子气,此刻都杀红了眼。
数十骑兵状若疯魔一般的冲阵,將十余汉骑逼入胶水还不肯把守,双方纷纷落马,涉水廝杀。
陈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这么打下去,伤亡实在太大了些,冲看戚继光喊道:“你留下,许降,许降!”
“戚通、司马,你们跟著我!”
戚继光来不及说什么,陈锐已经率两百多骑绕过战场,继续向南追去。
逃窜了十余里路,诺延达喇瞄见搭建在胶水上的浮桥,心里暗骂了几句,那支骑兵应该就是从这儿过河的。
回头看看,明军还是穷追不捨,诺延达喇一眼就看见最前方那手持铁枪的负甲骑士。
三千骑兵东进,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了,诺延达喇心里都在滴血,去岁入关之时,韃內部有些混乱。
但都已经一年多了,如今韃靶在北地已经大致有了脉络,俺答汗为首领,下面主要是以子侄、部落首领来镇守各地,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俺答汗的义子脱脱镇守蓟门一带,如今是征伐辽东军的主將。
比如俺答汗的两个弟弟纳琳、博迪达喇驻守宣府、大同,如今正在俺答汗的率领下攻打山西。
俺答汗魔下原本六大营,但入关后势力膨胀,诺延达喇虽为吉囊长子,但手中控制的人口兵力不多,如今驻兵天津。
说起来,李淶所部其实就是在诺延达喇的摩下,此次若是山东战事失利诺延达喇在的地位和势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追来的明军只有两三百骑,虽然知道后面可能还有溃散的骑兵会陆续来匯合,但诺延达喇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
“走,走!”
诺延达喇恨恨的盯著越来越近的追兵,率五六百残军继续向南逃去。
胶水上是没有桥樑的,但潍汶水却是有的,诺延达喇倒是不怕逃不掉。
“逃起来就是快!”司马吐了口唾沫,骂道:“大哥,组建骑兵刻不容缓了!”
另一侧的戚通也点头说:“不然就算是胜了,追都追不上!”
陈锐没声,这个道理他如何不懂,但组建骑兵队伍,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如今也就河南前线和山西、陕西还有成建制的骑军,不过在青州、济南战败的明骑不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待得陈锐率军回返的时候,胶水两岸的战事已经基本落幕了。
胶水西岸没能渡河的两百余汉骑乾脆利索的选择了投降,他们也看见了—
对岸斯杀的惨烈,登州骑兵杀红了眼,就连跪地弃械的也一併杀戮。
山坡上,今日观战从头到尾的凌云翼拋却了之前知晓朝中不会遣援军的失落,心中满是奋然,“今日大捷,当振天下士气!”
陈子鑾点头赞同,明廷南迁,各地无不紧守门户,甚至將求战心切的北地卫所兵调往南方。
护卫军率先北上,莱州两战,並登州军大败三千敌骑,斩首千余,主將率数百残兵狼狐逃窜。
战报传回,必为天下瞩目。
一记横扫,方圆几米之內,除了个机灵的躲在坐骑侧面,其他的韃靶骑兵被一扫而空。
后方的登州骑兵高声吶喊,或搭弓放箭,或驱赶马匹向河边衝击,或跟在陈锐身后继续向前。
刚刚牵著坐骑下了船板的诺延达喇浑身都在发颤,几乎要一口血喷出来了。
诺延达喇不傻,都快四十岁的人了,隨父亲、叔父征战沙场十多年,很清楚如果在渡河时候遭袭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诺延达喇一直率兵在后弹压,盯著距离不远的一团、直属营,却没想到对手这般狡猾,居然绕远路渡河,从山丘之后突然来袭。
显然,护卫军在利用地势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也证明了,周君佑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胶水虽然大致是向东北方向,但也有部分河道豌蜓,被山脉遮挡-周君佑特地將韃靶人的退路放在这儿,显然是做好了计划的。
惨烈的廝杀在胶水西岸爆发,手持铁枪的陈锐为眾矢之的,短短时间,他已经换了三匹战马,身上的铁甲插上了七八支长箭。
对岸的凌云翼虽然看不清楚,但略有些紧张,低声喃喃道:“如此困兽之斗...”
徐渭的视线落在胶水的上游,轻声道:“来了。”
凌云翼扭头看去,十余艘大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如云般的船帆鼓足了风力,迅如奔马一般狂冲而下。
都是特地挑选出的大船,有巨木固定在船头处,船上隱隱可见操舱的水手正在高声嘶吼。
还正在渡河的敌军登时大乱,谁都想得到这些大船撞来的后果。
原本还算勉强有序的队伍登时崩盘,距离两岸比较近的不管战马,扭头就往岸上跑,甚至抽出刀砍翻拦在自己面前的同僚或战马。
最惨的是河中央的,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往跳,汉军还有不少人会游泳,而人会水的就少了,面对狂冲而来的大船,只能无奈的放声狂吼。
“砰!”
虽然距离不近,凌云翼、徐渭也能隱隱听见沉重的撞击声,搭建浮桥的船只被撞得四分五裂。
船头的巨木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浮桥,倒霉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被撞得血肉模糊。
“韃要逃了。”陈子鑾提醒了声。
此时徐渭等人已经眺望不见对岸的廝杀,视线被大船遮挡,但已有百多敌骑沿著胶水东岸向南逃窜。
在看见大船疾驰而下的时候,诺延达喇就已经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远,毕竟陈锐虽然选择半渡而击,但並不愿意將过多的骑兵留在胶水东侧否则后方可能会生乱,而登州骑兵必须隨护卫军西进。
但双方混战在一起,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近身斯杀並不是他们的强项。
当周君佑、戚继光率第三波骑兵杀入阵中的时候,诺延达喇已经聚拢兵力向南逃窜而去。
“放!”陈锐高呼著,顺手右手持枪將一个敌兵砸落下马,“让他们走!”
周君佑有些不甘心,戚继光不顾还在疾驰中,猛地拉了拉前者坐骑的韁绳,
吼道:“韃马快,拦著那些汉军!”
周君佑咬著牙大声应了声,调转马头,目送韃骑兵驰远,才突然加速,率三百骑兵截断向南逃窜的汉军。
戚继光组建骑兵,特地挑选山东西侧以及北直隶人氏,其中还有部分边军土卒,人人都与韃靶有深仇大恨,被韃靶一路从潍县逼退到平度州,早就著一肚子气,此刻都杀红了眼。
数十骑兵状若疯魔一般的冲阵,將十余汉骑逼入胶水还不肯把守,双方纷纷落马,涉水廝杀。
陈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这么打下去,伤亡实在太大了些,冲看戚继光喊道:“你留下,许降,许降!”
“戚通、司马,你们跟著我!”
戚继光来不及说什么,陈锐已经率两百多骑绕过战场,继续向南追去。
逃窜了十余里路,诺延达喇瞄见搭建在胶水上的浮桥,心里暗骂了几句,那支骑兵应该就是从这儿过河的。
回头看看,明军还是穷追不捨,诺延达喇一眼就看见最前方那手持铁枪的负甲骑士。
三千骑兵东进,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了,诺延达喇心里都在滴血,去岁入关之时,韃內部有些混乱。
但都已经一年多了,如今韃靶在北地已经大致有了脉络,俺答汗为首领,下面主要是以子侄、部落首领来镇守各地,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俺答汗的义子脱脱镇守蓟门一带,如今是征伐辽东军的主將。
比如俺答汗的两个弟弟纳琳、博迪达喇驻守宣府、大同,如今正在俺答汗的率领下攻打山西。
俺答汗魔下原本六大营,但入关后势力膨胀,诺延达喇虽为吉囊长子,但手中控制的人口兵力不多,如今驻兵天津。
说起来,李淶所部其实就是在诺延达喇的摩下,此次若是山东战事失利诺延达喇在的地位和势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追来的明军只有两三百骑,虽然知道后面可能还有溃散的骑兵会陆续来匯合,但诺延达喇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
“走,走!”
诺延达喇恨恨的盯著越来越近的追兵,率五六百残军继续向南逃去。
胶水上是没有桥樑的,但潍汶水却是有的,诺延达喇倒是不怕逃不掉。
“逃起来就是快!”司马吐了口唾沫,骂道:“大哥,组建骑兵刻不容缓了!”
另一侧的戚通也点头说:“不然就算是胜了,追都追不上!”
陈锐没声,这个道理他如何不懂,但组建骑兵队伍,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如今也就河南前线和山西、陕西还有成建制的骑军,不过在青州、济南战败的明骑不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待得陈锐率军回返的时候,胶水两岸的战事已经基本落幕了。
胶水西岸没能渡河的两百余汉骑乾脆利索的选择了投降,他们也看见了—
对岸斯杀的惨烈,登州骑兵杀红了眼,就连跪地弃械的也一併杀戮。
山坡上,今日观战从头到尾的凌云翼拋却了之前知晓朝中不会遣援军的失落,心中满是奋然,“今日大捷,当振天下士气!”
陈子鑾点头赞同,明廷南迁,各地无不紧守门户,甚至將求战心切的北地卫所兵调往南方。
护卫军率先北上,莱州两战,並登州军大败三千敌骑,斩首千余,主將率数百残兵狼狐逃窜。
战报传回,必为天下瞩目。
一记横扫,方圆几米之內,除了个机灵的躲在坐骑侧面,其他的韃靶骑兵被一扫而空。
后方的登州骑兵高声吶喊,或搭弓放箭,或驱赶马匹向河边衝击,或跟在陈锐身后继续向前。
刚刚牵著坐骑下了船板的诺延达喇浑身都在发颤,几乎要一口血喷出来了。
诺延达喇不傻,都快四十岁的人了,隨父亲、叔父征战沙场十多年,很清楚如果在渡河时候遭袭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诺延达喇一直率兵在后弹压,盯著距离不远的一团、直属营,却没想到对手这般狡猾,居然绕远路渡河,从山丘之后突然来袭。
显然,护卫军在利用地势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也证明了,周君佑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胶水虽然大致是向东北方向,但也有部分河道豌蜓,被山脉遮挡-周君佑特地將韃靶人的退路放在这儿,显然是做好了计划的。
惨烈的廝杀在胶水西岸爆发,手持铁枪的陈锐为眾矢之的,短短时间,他已经换了三匹战马,身上的铁甲插上了七八支长箭。
对岸的凌云翼虽然看不清楚,但略有些紧张,低声喃喃道:“如此困兽之斗...”
徐渭的视线落在胶水的上游,轻声道:“来了。”
凌云翼扭头看去,十余艘大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如云般的船帆鼓足了风力,迅如奔马一般狂冲而下。
都是特地挑选出的大船,有巨木固定在船头处,船上隱隱可见操舱的水手正在高声嘶吼。
还正在渡河的敌军登时大乱,谁都想得到这些大船撞来的后果。
原本还算勉强有序的队伍登时崩盘,距离两岸比较近的不管战马,扭头就往岸上跑,甚至抽出刀砍翻拦在自己面前的同僚或战马。
最惨的是河中央的,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往跳,汉军还有不少人会游泳,而人会水的就少了,面对狂冲而来的大船,只能无奈的放声狂吼。
“砰!”
虽然距离不近,凌云翼、徐渭也能隱隱听见沉重的撞击声,搭建浮桥的船只被撞得四分五裂。
船头的巨木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浮桥,倒霉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被撞得血肉模糊。
“韃要逃了。”陈子鑾提醒了声。
此时徐渭等人已经眺望不见对岸的廝杀,视线被大船遮挡,但已有百多敌骑沿著胶水东岸向南逃窜。
在看见大船疾驰而下的时候,诺延达喇就已经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远,毕竟陈锐虽然选择半渡而击,但並不愿意將过多的骑兵留在胶水东侧否则后方可能会生乱,而登州骑兵必须隨护卫军西进。
但双方混战在一起,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近身斯杀並不是他们的强项。
当周君佑、戚继光率第三波骑兵杀入阵中的时候,诺延达喇已经聚拢兵力向南逃窜而去。
“放!”陈锐高呼著,顺手右手持枪將一个敌兵砸落下马,“让他们走!”
周君佑有些不甘心,戚继光不顾还在疾驰中,猛地拉了拉前者坐骑的韁绳,
吼道:“韃马快,拦著那些汉军!”
周君佑咬著牙大声应了声,调转马头,目送韃骑兵驰远,才突然加速,率三百骑兵截断向南逃窜的汉军。
戚继光组建骑兵,特地挑选山东西侧以及北直隶人氏,其中还有部分边军土卒,人人都与韃靶有深仇大恨,被韃靶一路从潍县逼退到平度州,早就著一肚子气,此刻都杀红了眼。
数十骑兵状若疯魔一般的冲阵,將十余汉骑逼入胶水还不肯把守,双方纷纷落马,涉水廝杀。
陈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这么打下去,伤亡实在太大了些,冲看戚继光喊道:“你留下,许降,许降!”
“戚通、司马,你们跟著我!”
戚继光来不及说什么,陈锐已经率两百多骑绕过战场,继续向南追去。
逃窜了十余里路,诺延达喇瞄见搭建在胶水上的浮桥,心里暗骂了几句,那支骑兵应该就是从这儿过河的。
回头看看,明军还是穷追不捨,诺延达喇一眼就看见最前方那手持铁枪的负甲骑士。
三千骑兵东进,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了,诺延达喇心里都在滴血,去岁入关之时,韃內部有些混乱。
但都已经一年多了,如今韃靶在北地已经大致有了脉络,俺答汗为首领,下面主要是以子侄、部落首领来镇守各地,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俺答汗的义子脱脱镇守蓟门一带,如今是征伐辽东军的主將。
比如俺答汗的两个弟弟纳琳、博迪达喇驻守宣府、大同,如今正在俺答汗的率领下攻打山西。
俺答汗魔下原本六大营,但入关后势力膨胀,诺延达喇虽为吉囊长子,但手中控制的人口兵力不多,如今驻兵天津。
说起来,李淶所部其实就是在诺延达喇的摩下,此次若是山东战事失利诺延达喇在的地位和势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追来的明军只有两三百骑,虽然知道后面可能还有溃散的骑兵会陆续来匯合,但诺延达喇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
“走,走!”
诺延达喇恨恨的盯著越来越近的追兵,率五六百残军继续向南逃去。
胶水上是没有桥樑的,但潍汶水却是有的,诺延达喇倒是不怕逃不掉。
“逃起来就是快!”司马吐了口唾沫,骂道:“大哥,组建骑兵刻不容缓了!”
另一侧的戚通也点头说:“不然就算是胜了,追都追不上!”
陈锐没声,这个道理他如何不懂,但组建骑兵队伍,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如今也就河南前线和山西、陕西还有成建制的骑军,不过在青州、济南战败的明骑不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待得陈锐率军回返的时候,胶水两岸的战事已经基本落幕了。
胶水西岸没能渡河的两百余汉骑乾脆利索的选择了投降,他们也看见了—
对岸斯杀的惨烈,登州骑兵杀红了眼,就连跪地弃械的也一併杀戮。
山坡上,今日观战从头到尾的凌云翼拋却了之前知晓朝中不会遣援军的失落,心中满是奋然,“今日大捷,当振天下士气!”
陈子鑾点头赞同,明廷南迁,各地无不紧守门户,甚至將求战心切的北地卫所兵调往南方。
护卫军率先北上,莱州两战,並登州军大败三千敌骑,斩首千余,主將率数百残兵狼狐逃窜。
战报传回,必为天下瞩目。
一记横扫,方圆几米之內,除了个机灵的躲在坐骑侧面,其他的韃靶骑兵被一扫而空。
后方的登州骑兵高声吶喊,或搭弓放箭,或驱赶马匹向河边衝击,或跟在陈锐身后继续向前。
刚刚牵著坐骑下了船板的诺延达喇浑身都在发颤,几乎要一口血喷出来了。
诺延达喇不傻,都快四十岁的人了,隨父亲、叔父征战沙场十多年,很清楚如果在渡河时候遭袭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诺延达喇一直率兵在后弹压,盯著距离不远的一团、直属营,却没想到对手这般狡猾,居然绕远路渡河,从山丘之后突然来袭。
显然,护卫军在利用地势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也证明了,周君佑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胶水虽然大致是向东北方向,但也有部分河道豌蜓,被山脉遮挡-周君佑特地將韃靶人的退路放在这儿,显然是做好了计划的。
惨烈的廝杀在胶水西岸爆发,手持铁枪的陈锐为眾矢之的,短短时间,他已经换了三匹战马,身上的铁甲插上了七八支长箭。
对岸的凌云翼虽然看不清楚,但略有些紧张,低声喃喃道:“如此困兽之斗...”
徐渭的视线落在胶水的上游,轻声道:“来了。”
凌云翼扭头看去,十余艘大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如云般的船帆鼓足了风力,迅如奔马一般狂冲而下。
都是特地挑选出的大船,有巨木固定在船头处,船上隱隱可见操舱的水手正在高声嘶吼。
还正在渡河的敌军登时大乱,谁都想得到这些大船撞来的后果。
原本还算勉强有序的队伍登时崩盘,距离两岸比较近的不管战马,扭头就往岸上跑,甚至抽出刀砍翻拦在自己面前的同僚或战马。
最惨的是河中央的,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往跳,汉军还有不少人会游泳,而人会水的就少了,面对狂冲而来的大船,只能无奈的放声狂吼。
“砰!”
虽然距离不近,凌云翼、徐渭也能隱隱听见沉重的撞击声,搭建浮桥的船只被撞得四分五裂。
船头的巨木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浮桥,倒霉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被撞得血肉模糊。
“韃要逃了。”陈子鑾提醒了声。
此时徐渭等人已经眺望不见对岸的廝杀,视线被大船遮挡,但已有百多敌骑沿著胶水东岸向南逃窜。
在看见大船疾驰而下的时候,诺延达喇就已经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远,毕竟陈锐虽然选择半渡而击,但並不愿意將过多的骑兵留在胶水东侧否则后方可能会生乱,而登州骑兵必须隨护卫军西进。
但双方混战在一起,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近身斯杀並不是他们的强项。
当周君佑、戚继光率第三波骑兵杀入阵中的时候,诺延达喇已经聚拢兵力向南逃窜而去。
“放!”陈锐高呼著,顺手右手持枪將一个敌兵砸落下马,“让他们走!”
周君佑有些不甘心,戚继光不顾还在疾驰中,猛地拉了拉前者坐骑的韁绳,
吼道:“韃马快,拦著那些汉军!”
周君佑咬著牙大声应了声,调转马头,目送韃骑兵驰远,才突然加速,率三百骑兵截断向南逃窜的汉军。
戚继光组建骑兵,特地挑选山东西侧以及北直隶人氏,其中还有部分边军土卒,人人都与韃靶有深仇大恨,被韃靶一路从潍县逼退到平度州,早就著一肚子气,此刻都杀红了眼。
数十骑兵状若疯魔一般的冲阵,將十余汉骑逼入胶水还不肯把守,双方纷纷落马,涉水廝杀。
陈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这么打下去,伤亡实在太大了些,冲看戚继光喊道:“你留下,许降,许降!”
“戚通、司马,你们跟著我!”
戚继光来不及说什么,陈锐已经率两百多骑绕过战场,继续向南追去。
逃窜了十余里路,诺延达喇瞄见搭建在胶水上的浮桥,心里暗骂了几句,那支骑兵应该就是从这儿过河的。
回头看看,明军还是穷追不捨,诺延达喇一眼就看见最前方那手持铁枪的负甲骑士。
三千骑兵东进,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了,诺延达喇心里都在滴血,去岁入关之时,韃內部有些混乱。
但都已经一年多了,如今韃靶在北地已经大致有了脉络,俺答汗为首领,下面主要是以子侄、部落首领来镇守各地,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俺答汗的义子脱脱镇守蓟门一带,如今是征伐辽东军的主將。
比如俺答汗的两个弟弟纳琳、博迪达喇驻守宣府、大同,如今正在俺答汗的率领下攻打山西。
俺答汗魔下原本六大营,但入关后势力膨胀,诺延达喇虽为吉囊长子,但手中控制的人口兵力不多,如今驻兵天津。
说起来,李淶所部其实就是在诺延达喇的摩下,此次若是山东战事失利诺延达喇在的地位和势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追来的明军只有两三百骑,虽然知道后面可能还有溃散的骑兵会陆续来匯合,但诺延达喇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
“走,走!”
诺延达喇恨恨的盯著越来越近的追兵,率五六百残军继续向南逃去。
胶水上是没有桥樑的,但潍汶水却是有的,诺延达喇倒是不怕逃不掉。
“逃起来就是快!”司马吐了口唾沫,骂道:“大哥,组建骑兵刻不容缓了!”
另一侧的戚通也点头说:“不然就算是胜了,追都追不上!”
陈锐没声,这个道理他如何不懂,但组建骑兵队伍,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如今也就河南前线和山西、陕西还有成建制的骑军,不过在青州、济南战败的明骑不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待得陈锐率军回返的时候,胶水两岸的战事已经基本落幕了。
胶水西岸没能渡河的两百余汉骑乾脆利索的选择了投降,他们也看见了—
对岸斯杀的惨烈,登州骑兵杀红了眼,就连跪地弃械的也一併杀戮。
山坡上,今日观战从头到尾的凌云翼拋却了之前知晓朝中不会遣援军的失落,心中满是奋然,“今日大捷,当振天下士气!”
陈子鑾点头赞同,明廷南迁,各地无不紧守门户,甚至將求战心切的北地卫所兵调往南方。
护卫军率先北上,莱州两战,並登州军大败三千敌骑,斩首千余,主將率数百残兵狼狐逃窜。
战报传回,必为天下瞩目。
一记横扫,方圆几米之內,除了个机灵的躲在坐骑侧面,其他的韃靶骑兵被一扫而空。
后方的登州骑兵高声吶喊,或搭弓放箭,或驱赶马匹向河边衝击,或跟在陈锐身后继续向前。
刚刚牵著坐骑下了船板的诺延达喇浑身都在发颤,几乎要一口血喷出来了。
诺延达喇不傻,都快四十岁的人了,隨父亲、叔父征战沙场十多年,很清楚如果在渡河时候遭袭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诺延达喇一直率兵在后弹压,盯著距离不远的一团、直属营,却没想到对手这般狡猾,居然绕远路渡河,从山丘之后突然来袭。
显然,护卫军在利用地势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也证明了,周君佑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胶水虽然大致是向东北方向,但也有部分河道豌蜓,被山脉遮挡-周君佑特地將韃靶人的退路放在这儿,显然是做好了计划的。
惨烈的廝杀在胶水西岸爆发,手持铁枪的陈锐为眾矢之的,短短时间,他已经换了三匹战马,身上的铁甲插上了七八支长箭。
对岸的凌云翼虽然看不清楚,但略有些紧张,低声喃喃道:“如此困兽之斗...”
徐渭的视线落在胶水的上游,轻声道:“来了。”
凌云翼扭头看去,十余艘大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如云般的船帆鼓足了风力,迅如奔马一般狂冲而下。
都是特地挑选出的大船,有巨木固定在船头处,船上隱隱可见操舱的水手正在高声嘶吼。
还正在渡河的敌军登时大乱,谁都想得到这些大船撞来的后果。
原本还算勉强有序的队伍登时崩盘,距离两岸比较近的不管战马,扭头就往岸上跑,甚至抽出刀砍翻拦在自己面前的同僚或战马。
最惨的是河中央的,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往跳,汉军还有不少人会游泳,而人会水的就少了,面对狂冲而来的大船,只能无奈的放声狂吼。
“砰!”
虽然距离不近,凌云翼、徐渭也能隱隱听见沉重的撞击声,搭建浮桥的船只被撞得四分五裂。
船头的巨木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浮桥,倒霉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被撞得血肉模糊。
“韃要逃了。”陈子鑾提醒了声。
此时徐渭等人已经眺望不见对岸的廝杀,视线被大船遮挡,但已有百多敌骑沿著胶水东岸向南逃窜。
在看见大船疾驰而下的时候,诺延达喇就已经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远,毕竟陈锐虽然选择半渡而击,但並不愿意將过多的骑兵留在胶水东侧否则后方可能会生乱,而登州骑兵必须隨护卫军西进。
但双方混战在一起,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近身斯杀並不是他们的强项。
当周君佑、戚继光率第三波骑兵杀入阵中的时候,诺延达喇已经聚拢兵力向南逃窜而去。
“放!”陈锐高呼著,顺手右手持枪將一个敌兵砸落下马,“让他们走!”
周君佑有些不甘心,戚继光不顾还在疾驰中,猛地拉了拉前者坐骑的韁绳,
吼道:“韃马快,拦著那些汉军!”
周君佑咬著牙大声应了声,调转马头,目送韃骑兵驰远,才突然加速,率三百骑兵截断向南逃窜的汉军。
戚继光组建骑兵,特地挑选山东西侧以及北直隶人氏,其中还有部分边军土卒,人人都与韃靶有深仇大恨,被韃靶一路从潍县逼退到平度州,早就著一肚子气,此刻都杀红了眼。
数十骑兵状若疯魔一般的冲阵,將十余汉骑逼入胶水还不肯把守,双方纷纷落马,涉水廝杀。
陈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这么打下去,伤亡实在太大了些,冲看戚继光喊道:“你留下,许降,许降!”
“戚通、司马,你们跟著我!”
戚继光来不及说什么,陈锐已经率两百多骑绕过战场,继续向南追去。
逃窜了十余里路,诺延达喇瞄见搭建在胶水上的浮桥,心里暗骂了几句,那支骑兵应该就是从这儿过河的。
回头看看,明军还是穷追不捨,诺延达喇一眼就看见最前方那手持铁枪的负甲骑士。
三千骑兵东进,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了,诺延达喇心里都在滴血,去岁入关之时,韃內部有些混乱。
但都已经一年多了,如今韃靶在北地已经大致有了脉络,俺答汗为首领,下面主要是以子侄、部落首领来镇守各地,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俺答汗的义子脱脱镇守蓟门一带,如今是征伐辽东军的主將。
比如俺答汗的两个弟弟纳琳、博迪达喇驻守宣府、大同,如今正在俺答汗的率领下攻打山西。
俺答汗魔下原本六大营,但入关后势力膨胀,诺延达喇虽为吉囊长子,但手中控制的人口兵力不多,如今驻兵天津。
说起来,李淶所部其实就是在诺延达喇的摩下,此次若是山东战事失利诺延达喇在的地位和势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追来的明军只有两三百骑,虽然知道后面可能还有溃散的骑兵会陆续来匯合,但诺延达喇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
“走,走!”
诺延达喇恨恨的盯著越来越近的追兵,率五六百残军继续向南逃去。
胶水上是没有桥樑的,但潍汶水却是有的,诺延达喇倒是不怕逃不掉。
“逃起来就是快!”司马吐了口唾沫,骂道:“大哥,组建骑兵刻不容缓了!”
另一侧的戚通也点头说:“不然就算是胜了,追都追不上!”
陈锐没声,这个道理他如何不懂,但组建骑兵队伍,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如今也就河南前线和山西、陕西还有成建制的骑军,不过在青州、济南战败的明骑不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待得陈锐率军回返的时候,胶水两岸的战事已经基本落幕了。
胶水西岸没能渡河的两百余汉骑乾脆利索的选择了投降,他们也看见了—
对岸斯杀的惨烈,登州骑兵杀红了眼,就连跪地弃械的也一併杀戮。
山坡上,今日观战从头到尾的凌云翼拋却了之前知晓朝中不会遣援军的失落,心中满是奋然,“今日大捷,当振天下士气!”
陈子鑾点头赞同,明廷南迁,各地无不紧守门户,甚至將求战心切的北地卫所兵调往南方。
护卫军率先北上,莱州两战,並登州军大败三千敌骑,斩首千余,主將率数百残兵狼狐逃窜。
战报传回,必为天下瞩目。
一记横扫,方圆几米之內,除了个机灵的躲在坐骑侧面,其他的韃靶骑兵被一扫而空。
后方的登州骑兵高声吶喊,或搭弓放箭,或驱赶马匹向河边衝击,或跟在陈锐身后继续向前。
刚刚牵著坐骑下了船板的诺延达喇浑身都在发颤,几乎要一口血喷出来了。
诺延达喇不傻,都快四十岁的人了,隨父亲、叔父征战沙场十多年,很清楚如果在渡河时候遭袭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诺延达喇一直率兵在后弹压,盯著距离不远的一团、直属营,却没想到对手这般狡猾,居然绕远路渡河,从山丘之后突然来袭。
显然,护卫军在利用地势方面做到了极致,同时也证明了,周君佑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胶水虽然大致是向东北方向,但也有部分河道豌蜓,被山脉遮挡-周君佑特地將韃靶人的退路放在这儿,显然是做好了计划的。
惨烈的廝杀在胶水西岸爆发,手持铁枪的陈锐为眾矢之的,短短时间,他已经换了三匹战马,身上的铁甲插上了七八支长箭。
对岸的凌云翼虽然看不清楚,但略有些紧张,低声喃喃道:“如此困兽之斗...”
徐渭的视线落在胶水的上游,轻声道:“来了。”
凌云翼扭头看去,十余艘大船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如云般的船帆鼓足了风力,迅如奔马一般狂冲而下。
都是特地挑选出的大船,有巨木固定在船头处,船上隱隱可见操舱的水手正在高声嘶吼。
还正在渡河的敌军登时大乱,谁都想得到这些大船撞来的后果。
原本还算勉强有序的队伍登时崩盘,距离两岸比较近的不管战马,扭头就往岸上跑,甚至抽出刀砍翻拦在自己面前的同僚或战马。
最惨的是河中央的,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往跳,汉军还有不少人会游泳,而人会水的就少了,面对狂冲而来的大船,只能无奈的放声狂吼。
“砰!”
虽然距离不近,凌云翼、徐渭也能隱隱听见沉重的撞击声,搭建浮桥的船只被撞得四分五裂。
船头的巨木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浮桥,倒霉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被撞得血肉模糊。
“韃要逃了。”陈子鑾提醒了声。
此时徐渭等人已经眺望不见对岸的廝杀,视线被大船遮挡,但已有百多敌骑沿著胶水东岸向南逃窜。
在看见大船疾驰而下的时候,诺延达喇就已经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远,毕竟陈锐虽然选择半渡而击,但並不愿意將过多的骑兵留在胶水东侧否则后方可能会生乱,而登州骑兵必须隨护卫军西进。
但双方混战在一起,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近身斯杀並不是他们的强项。
当周君佑、戚继光率第三波骑兵杀入阵中的时候,诺延达喇已经聚拢兵力向南逃窜而去。
“放!”陈锐高呼著,顺手右手持枪將一个敌兵砸落下马,“让他们走!”
周君佑有些不甘心,戚继光不顾还在疾驰中,猛地拉了拉前者坐骑的韁绳,
吼道:“韃马快,拦著那些汉军!”
周君佑咬著牙大声应了声,调转马头,目送韃骑兵驰远,才突然加速,率三百骑兵截断向南逃窜的汉军。
戚继光组建骑兵,特地挑选山东西侧以及北直隶人氏,其中还有部分边军土卒,人人都与韃靶有深仇大恨,被韃靶一路从潍县逼退到平度州,早就著一肚子气,此刻都杀红了眼。
数十骑兵状若疯魔一般的冲阵,將十余汉骑逼入胶水还不肯把守,双方纷纷落马,涉水廝杀。
陈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这么打下去,伤亡实在太大了些,冲看戚继光喊道:“你留下,许降,许降!”
“戚通、司马,你们跟著我!”
戚继光来不及说什么,陈锐已经率两百多骑绕过战场,继续向南追去。
逃窜了十余里路,诺延达喇瞄见搭建在胶水上的浮桥,心里暗骂了几句,那支骑兵应该就是从这儿过河的。
回头看看,明军还是穷追不捨,诺延达喇一眼就看见最前方那手持铁枪的负甲骑士。
三千骑兵东进,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了,诺延达喇心里都在滴血,去岁入关之时,韃內部有些混乱。
但都已经一年多了,如今韃靶在北地已经大致有了脉络,俺答汗为首领,下面主要是以子侄、部落首领来镇守各地,划分势力范围。
比如俺答汗的义子脱脱镇守蓟门一带,如今是征伐辽东军的主將。
比如俺答汗的两个弟弟纳琳、博迪达喇驻守宣府、大同,如今正在俺答汗的率领下攻打山西。
俺答汗魔下原本六大营,但入关后势力膨胀,诺延达喇虽为吉囊长子,但手中控制的人口兵力不多,如今驻兵天津。
说起来,李淶所部其实就是在诺延达喇的摩下,此次若是山东战事失利诺延达喇在的地位和势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追来的明军只有两三百骑,虽然知道后面可能还有溃散的骑兵会陆续来匯合,但诺延达喇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
“走,走!”
诺延达喇恨恨的盯著越来越近的追兵,率五六百残军继续向南逃去。
胶水上是没有桥樑的,但潍汶水却是有的,诺延达喇倒是不怕逃不掉。
“逃起来就是快!”司马吐了口唾沫,骂道:“大哥,组建骑兵刻不容缓了!”
另一侧的戚通也点头说:“不然就算是胜了,追都追不上!”
陈锐没声,这个道理他如何不懂,但组建骑兵队伍,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如今也就河南前线和山西、陕西还有成建制的骑军,不过在青州、济南战败的明骑不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待得陈锐率军回返的时候,胶水两岸的战事已经基本落幕了。
胶水西岸没能渡河的两百余汉骑乾脆利索的选择了投降,他们也看见了—
对岸斯杀的惨烈,登州骑兵杀红了眼,就连跪地弃械的也一併杀戮。
山坡上,今日观战从头到尾的凌云翼拋却了之前知晓朝中不会遣援军的失落,心中满是奋然,“今日大捷,当振天下士气!”
陈子鑾点头赞同,明廷南迁,各地无不紧守门户,甚至將求战心切的北地卫所兵调往南方。
护卫军率先北上,莱州两战,並登州军大败三千敌骑,斩首千余,主將率数百残兵狼狐逃窜。
战报传回,必为天下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