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沂州
第406章 沂州
“让他们逃吧,无所谓了。”
沂州城头,吴惟忠看著向西逃窜的残寇,“没了坐骑,就算我们不追,他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一旁的沈洛点头赞同,“日照一战,两个旅加上骑兵团出击,大溃数千贼军,近乎完胜,丁公实有將才。”
吴惟忠笑了笑,他自幼攻读经史,与出身山阴沈氏的沈洛很是谈得来,浮来山一战,两人並肩,结下友谊。
后护卫军扩军,老上司陈濠被处分,又受了伤被送回舟山,沈洛越级晋升二旅三团正,吴惟忠是其魔下三营正。
“团正这是不甘寂寞吗?”
沈洛嘿嘿笑了笑,“且再看吧,咱们驻守临沂,不可轻忽。”
“上次军议,师正將沐沂河谷分为三处,一处以莒县为核心,一处为泰沂山脉,另一处是沂蒙山区。”吴惟忠侃侃而谈道:“蒙阴、费县都属沂蒙山区,道路崎崛难行,但沂州的州治临沂不同,此地上联莒州,下通郑城,水路便捷,绝不容有失。”
“看,他们回来了。”边上的二营正杨文通指了指。
眾人低头看去,数百骑兵正在夕阳的映射下缓缓而来,最前面几匹高头大马的脖颈处都悬掛著累累头颅。
日照一战后,数百贼骑不敢向南,只能向西逃窜,司马率千余骑兵一路穷追不捨。
沈洛得报后,遣吴惟忠依沂水布防,再败贼骑,贼兵头目只率两三百骑兵越过沂水狼犯逃窜。
日照一地,遭乱兵、乱民杀戮极重,民眾十不存一,护卫军下手也辣,特別是骑兵团这些骑兵有六七成都是山东人。
司马跳下马,与沈洛打了个招呼,后者忍不住笑了,“又换马了?”
司马汕汕然,他骑射皆精,但战中经常坐骑被射杀,一场战打下来,坐骑都要换上四五次。
“这是能耐。”吴惟忠一本正经的说:“五代末期,高平之战,北汉大將张元徽就是战中坐骑被射杀,以至阵亡。”
沈洛笑得不行,只能连连点头。
司马是个不读书的,狐疑的看著吴惟忠,也不知道这廝是真的给自己说好话,还是在嘲讽自己。
吴惟忠还是一本正经的模样,司马虽然怀疑,但没证据啊。
半个时辰后,司马、孔壮等骑將与沈洛、吴惟忠、杨文通等將领在团部坐定。
这个团的团副是赵路,兼一营正,不过如今驻守郑城,留在沂州的只有吴惟忠、杨文通的二营、三营。
“你们出战阻敌,战功我会呈文师部。”司马先提了句,然后说:“一路追杀入费县,遇到了说到这司马侧头看了眼,赵鼎很肯定的说:“应该是白莲教民。”
“白莲教?”吴惟忠声音有些尖锐,“上个月斥候回报,白莲教民应该还在汶上甚至东平州呢,怎么会来费县!”
“不清楚。”司马顺手將地图铺开,“费县到临沂之间,虽属沂蒙山区,但有一条大道,周围无有山脉丘陵。”
赵鼎补充道:“浚河、访河的北岸,与蒙山之间,有一条狭长地带。”
沈洛神色有些紧张,“为什么之前地图没有表明,此事需问责斥候!”
赵鼎是负责莒州的斥候头目,委屈的说:“之前陈统领下令查探莒县、日照、沂水县,后师部下令查探穆稜关,可没有说费县这边,这还是今年初查探白莲教民时候呢,应该是阎丁那边的斥候。”
孔壮眯著眼说:“问题不大,前年鱼台一战时候,运河就有过决堤,之后微山湖等地,以及泗水都不太安稳——”
话说的委婉,但在座的眾人都听得懂,韃靶不太可能遣大军来攻打沂州,即使有这条畅通无阻的大道。
“不好说。”吴惟忠摇头道:“即使只是偏师,即使只是白莲教民,也不可轻忽。”
沈洛起身道:“你们骑兵团接下来?”
“都已经六月份了,我们马上启程回胶州。”司马虽然也有些担忧,但更清楚胶州更有可能成为主战场,“回程时候,我会呈文师部。”
吴惟忠突然插嘴道:“赵兄弟,二旅的斥候都去了穆稜关那边,你留下斥候如何?”
赵鼎想了想,“留一个班给你,都是老人,回头少根头髮,別怪我来找麻烦!”
“好好好!”沈洛挥挥手,“不送。”
將几个骑將赶走,沈洛拉著吴惟忠、杨文通等人重新坐定,想了想又派人传唤三营的几个新兵过来。
虽然是新兵,但却都不是寻常人物,一个是松门卫千户葛浩,去年末就在丁邦彦魔下听令,参与了玉环山一战。
一个是才十九岁的张元勛,世袭海门卫百户,十五岁就被点为生员,去年倭寇袭台州,其父张愷聚眾杀倭,最终力战而亡。
还有一人是李超,二十二岁,世袭松门卫指挥同知,精於骑射,嫻於韜略,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这三个人都是今年的新兵,而且都是台州太平县人,丁邦彦率兵剿灭倭寇之后,三人得其引荐来舟山应募投军。
杨文通看到葛浩,很是亲热的楼著肩膀,“知道你被分到咱们二旅,屠团正那边据说跳著脚骂娘呢。”
葛浩乾笑了两声,其实更跳脚的是邓宝—-葛浩长於水战,是邓宝早就挑中的,结果硬是没捞到手。
吴惟忠打量著这三个人,目光闪烁不定,这次新兵分配,太平县应募的新兵基本上都分配到了二旅,原因很简单,因为麻夏在胶州。
麻夏是松门卫出身,但却是在太平县长大的,年纪轻轻就连过县试、院试,名气不小。
这三个人中张元勛是最早被分到二旅来的,因为他不仅也是太平县长大,而且还与麻夏是同窗好友,一起入读赵家学堂。
就在前些天,张元勛与吴惟忠还聊起了麻夏十三童子案至今悬而未决,影响力持续至今。
“都坐吧。”沈洛笑著说:“最早师正不许卫所兵应募,军中只有廉钟、刘西寥寥数人,之后胡守仁、骆松入军,也是有特殊原因。”
“不过今年募兵,放开限制,虽然卫所兵不堪战,但卫所亦有將才。”
吴惟忠轻声道:“护卫军中最是公平无私,只要有功,立时晋升,便如在下。”
张元勛、李超都点头赞同,吴惟忠在莒州一战中先是衝杀在前,稳住了右翼,之后出谋划策,
助陈子鑾大破贼军,从一个副班长连升六级出任营正,手掌四百余强兵。
只略略寒暄几句,沈洛將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来,边上的吴惟忠、杨文通不时补充几句。
好一会儿之后,地图被炭笔描绘得奇形怪状,短暂的沉默后,葛浩最先开口,“济寧州、徐州那边更是难行,毕竟黄河这话说得委婉,年轻的李超、张元勛都没听懂,吴惟忠肯定的点点头,“徐州知府谭子理擅练兵,据说通军略,但治河这等大事,非他一个知府所能为。”
治理黄河、南北运河这种大事,几乎要集中全国之力,是自古以来每个朝廷每年都放在前面的大事,谭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明廷南迁之后,也就勉强修黄河的河南段,至於山东段、徐州段,那就是一点都不管了还省下了大笔大笔的银钱呢。
谭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徐州,还不得不在黄河的北端、南北运河的东端行小规模的泄洪。
所以,济寧州到腾县,以及后世的枣庄一带是一片水泽,韃靶向从这个方向来攻,那是痴心妄想。
张元勛听吴惟忠详尽的介绍后,伸手落在地图上,食指从东平州的东阿县往东南方向,越过汶上、寧阳、曲阜、泗水等地,一直点到费县,最后落在了临沂。
“不错,只有这条路,泗水县那边还算稍微好走一些,费县到临沂有狭长平原地带,利於骑兵突袭。”沈洛分析道:“白莲教民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背后的韃靶。”
吴惟忠探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无非为韃靶先驱罢了,看来韃靶很快就要来犯了。”
顿了顿,吴惟忠轻轻拍了拍地图,“兵贵神速,咱们先动手!”
葛浩年近三旬还稳得住,李超、张元勛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护卫军向来有这样的习惯,不愿意將主动权拱手让人,將校有著很强的进攻欲望,这是陈锐潜移默化带来的,也是护卫军未逢一败带来的。
“通过白莲教探查韃靶动向”沈洛嘆了口气,“可惜兵力不足,咱们二旅需镇守穆稜关,
还要守御沐阳、郑城、临沂三地,不然的话——“
葛浩点头赞同,“不然可以北上越过费县,守住白马关、九女关,卡住咽喉之地,韃靶骑兵怎么也绕不过来。”
泗水县以南到蒙阴县、费县都属於蒙山的山区,其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地是蒙山三关,以白马关、九女关最为要紧,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歷来为兵家必爭之地。
“適才我已经让斥候连夜启程,查探费县以及九女关、白马关防御。”吴惟忠低声说:“抽调一个营的兵力,急行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破敌!”
“一个营———”沈洛沉吟片刻后道:“就三营吧,你把警卫连也带上。”
葛浩迟疑了会儿,低声道:“要不要呈文旅部?”
“不用。”沈洛轻声道:“护卫军中惯例,我奉命镇守沂州,有方面之权,別说旅部,就是师部也不会隨意干涉。”
一旁的杨文通补充道:
:“当然了,胜自然有功,败也会受罚。
六月初八,陈锐从穆稜关回到了莒县,將莒州交给了陈子鑾,自率直属营启程,绕道日照去胶州。
而三旅在日照战事之后,已然先行往东驻扎诸城、高密之间。
就在这一天,吴惟忠亲率二旅三团三营並团警卫连,共计五百余人,携三日口粮,沿著浚河北岸,急行军向北穿插。
六月初九夜间,吴惟忠抵达费县县城外。
城墙不高,不到三米,吴惟忠冒险搭建人梯,数十甲士杀散城门口守卫打开城门,全营进击,
斩首一百三十有余,俘虏三百有余。
次日,吴惟忠没有停留,徵召数十船只,百余船夫,沿浚河逆流而上。
六月十一日,吴惟忠率部攻白马关,守御的白莲教民猝不及防,半刻钟即溃败。
九女关、白马关一在东,一在西,东西呼应,占之则能控制蒙山南北要道。
吴惟忠留下一个连队守御白马关,继续向北穿插,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抵达浚河南岸的毛阳镇。
面对近千贼军,吴惟忠观望片刻,以一个连队正面应敌,警卫连先以標枪、鸟震,后数十甲士破阵,另一个连队直接变阵,以小鸳鸯阵进击,两刻钟內大溃敌军。
五天四夜,急行军数百里,连破费县、白马关、毛阳镇,三战斩首近千,护卫军士卒的素质和敢战,以及吴惟忠的指挥能力,都在这一次突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惜了。”张元勛不知道从哪儿弄了块布,正在擦拭刀身上的血痕,“不然附近都是山脉,
西南河流纵横,处处水泽,若有一个团守御,韃靶难抵沂州。”
“咱们守不住白马关、九女关。”李超摇摇头,“骑兵难过山区,但白莲教民不同,只需要偷过来数百人,前后夹攻———“
吴惟忠笑著打量著两人,张元勛、李超两人均勇猛善战,也指挥得当,之前连续几战,都是他们俩轮流为先锋破敌。
这时候,葛浩快步走了过来,“这次算是找到要害处了!”
吴惟忠之所以攻破费县之后,继续往北攻白马关、毛阳镇,就是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超扬了扬眉头,“粮草?”
“不错,大批粮草!”葛浩嘿然道:“我已经审过了,白莲教首赵全大约是在五月中旬抵泗水县,在附近徵召、搜刮民间粮草,屯於毛阳镇。”
“地点选的不错。”吴惟忠冷笑了声。
几人都点点头,毛阳镇位於浚河边,又在白马关以北,一旦韃靶、百莲教民攻沂州,依託浚河,粮草运送便捷,而且有白马关在南,护卫军很难攻击。
葛浩继续道:“以米、粟、面、豆为主,草料倒是不多。”
“嗯。”吴惟忠点点头,这和之前师部的判断一致,草料不多,意味著靶只会以偏师攻沂州不过这也意味著,韃靶这次攻山东,是將护卫军视为大敌。
两天之后,白莲教首赵全率兵从泗水县赶到了毛阳镇,留给他的是一片焦土,整个毛阳镇都被护卫军付之一炬,烧的寸草不留。
张元勛、李超都点头赞同,吴惟忠在莒州一战中先是衝杀在前,稳住了右翼,之后出谋划策,
助陈子鑾大破贼军,从一个副班长连升六级出任营正,手掌四百余强兵。
只略略寒暄几句,沈洛將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来,边上的吴惟忠、杨文通不时补充几句。
好一会儿之后,地图被炭笔描绘得奇形怪状,短暂的沉默后,葛浩最先开口,“济寧州、徐州那边更是难行,毕竟黄河这话说得委婉,年轻的李超、张元勛都没听懂,吴惟忠肯定的点点头,“徐州知府谭子理擅练兵,据说通军略,但治河这等大事,非他一个知府所能为。”
治理黄河、南北运河这种大事,几乎要集中全国之力,是自古以来每个朝廷每年都放在前面的大事,谭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明廷南迁之后,也就勉强修黄河的河南段,至於山东段、徐州段,那就是一点都不管了还省下了大笔大笔的银钱呢。
谭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徐州,还不得不在黄河的北端、南北运河的东端行小规模的泄洪。
所以,济寧州到腾县,以及后世的枣庄一带是一片水泽,韃靶向从这个方向来攻,那是痴心妄想。
张元勛听吴惟忠详尽的介绍后,伸手落在地图上,食指从东平州的东阿县往东南方向,越过汶上、寧阳、曲阜、泗水等地,一直点到费县,最后落在了临沂。
“不错,只有这条路,泗水县那边还算稍微好走一些,费县到临沂有狭长平原地带,利於骑兵突袭。”沈洛分析道:“白莲教民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背后的韃靶。”
吴惟忠探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无非为韃靶先驱罢了,看来韃靶很快就要来犯了。”
顿了顿,吴惟忠轻轻拍了拍地图,“兵贵神速,咱们先动手!”
葛浩年近三旬还稳得住,李超、张元勛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护卫军向来有这样的习惯,不愿意將主动权拱手让人,將校有著很强的进攻欲望,这是陈锐潜移默化带来的,也是护卫军未逢一败带来的。
“通过白莲教探查韃靶动向”沈洛嘆了口气,“可惜兵力不足,咱们二旅需镇守穆稜关,
还要守御沐阳、郑城、临沂三地,不然的话——“
葛浩点头赞同,“不然可以北上越过费县,守住白马关、九女关,卡住咽喉之地,韃靶骑兵怎么也绕不过来。”
泗水县以南到蒙阴县、费县都属於蒙山的山区,其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地是蒙山三关,以白马关、九女关最为要紧,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歷来为兵家必爭之地。
“適才我已经让斥候连夜启程,查探费县以及九女关、白马关防御。”吴惟忠低声说:“抽调一个营的兵力,急行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破敌!”
“一个营———”沈洛沉吟片刻后道:“就三营吧,你把警卫连也带上。”
葛浩迟疑了会儿,低声道:“要不要呈文旅部?”
“不用。”沈洛轻声道:“护卫军中惯例,我奉命镇守沂州,有方面之权,別说旅部,就是师部也不会隨意干涉。”
一旁的杨文通补充道:
:“当然了,胜自然有功,败也会受罚。
六月初八,陈锐从穆稜关回到了莒县,將莒州交给了陈子鑾,自率直属营启程,绕道日照去胶州。
而三旅在日照战事之后,已然先行往东驻扎诸城、高密之间。
就在这一天,吴惟忠亲率二旅三团三营並团警卫连,共计五百余人,携三日口粮,沿著浚河北岸,急行军向北穿插。
六月初九夜间,吴惟忠抵达费县县城外。
城墙不高,不到三米,吴惟忠冒险搭建人梯,数十甲士杀散城门口守卫打开城门,全营进击,
斩首一百三十有余,俘虏三百有余。
次日,吴惟忠没有停留,徵召数十船只,百余船夫,沿浚河逆流而上。
六月十一日,吴惟忠率部攻白马关,守御的白莲教民猝不及防,半刻钟即溃败。
九女关、白马关一在东,一在西,东西呼应,占之则能控制蒙山南北要道。
吴惟忠留下一个连队守御白马关,继续向北穿插,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抵达浚河南岸的毛阳镇。
面对近千贼军,吴惟忠观望片刻,以一个连队正面应敌,警卫连先以標枪、鸟震,后数十甲士破阵,另一个连队直接变阵,以小鸳鸯阵进击,两刻钟內大溃敌军。
五天四夜,急行军数百里,连破费县、白马关、毛阳镇,三战斩首近千,护卫军士卒的素质和敢战,以及吴惟忠的指挥能力,都在这一次突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惜了。”张元勛不知道从哪儿弄了块布,正在擦拭刀身上的血痕,“不然附近都是山脉,
西南河流纵横,处处水泽,若有一个团守御,韃靶难抵沂州。”
“咱们守不住白马关、九女关。”李超摇摇头,“骑兵难过山区,但白莲教民不同,只需要偷过来数百人,前后夹攻———“
吴惟忠笑著打量著两人,张元勛、李超两人均勇猛善战,也指挥得当,之前连续几战,都是他们俩轮流为先锋破敌。
这时候,葛浩快步走了过来,“这次算是找到要害处了!”
吴惟忠之所以攻破费县之后,继续往北攻白马关、毛阳镇,就是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超扬了扬眉头,“粮草?”
“不错,大批粮草!”葛浩嘿然道:“我已经审过了,白莲教首赵全大约是在五月中旬抵泗水县,在附近徵召、搜刮民间粮草,屯於毛阳镇。”
“地点选的不错。”吴惟忠冷笑了声。
几人都点点头,毛阳镇位於浚河边,又在白马关以北,一旦韃靶、百莲教民攻沂州,依託浚河,粮草运送便捷,而且有白马关在南,护卫军很难攻击。
葛浩继续道:“以米、粟、面、豆为主,草料倒是不多。”
“嗯。”吴惟忠点点头,这和之前师部的判断一致,草料不多,意味著靶只会以偏师攻沂州不过这也意味著,韃靶这次攻山东,是將护卫军视为大敌。
两天之后,白莲教首赵全率兵从泗水县赶到了毛阳镇,留给他的是一片焦土,整个毛阳镇都被护卫军付之一炬,烧的寸草不留。
张元勛、李超都点头赞同,吴惟忠在莒州一战中先是衝杀在前,稳住了右翼,之后出谋划策,
助陈子鑾大破贼军,从一个副班长连升六级出任营正,手掌四百余强兵。
只略略寒暄几句,沈洛將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来,边上的吴惟忠、杨文通不时补充几句。
好一会儿之后,地图被炭笔描绘得奇形怪状,短暂的沉默后,葛浩最先开口,“济寧州、徐州那边更是难行,毕竟黄河这话说得委婉,年轻的李超、张元勛都没听懂,吴惟忠肯定的点点头,“徐州知府谭子理擅练兵,据说通军略,但治河这等大事,非他一个知府所能为。”
治理黄河、南北运河这种大事,几乎要集中全国之力,是自古以来每个朝廷每年都放在前面的大事,谭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明廷南迁之后,也就勉强修黄河的河南段,至於山东段、徐州段,那就是一点都不管了还省下了大笔大笔的银钱呢。
谭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徐州,还不得不在黄河的北端、南北运河的东端行小规模的泄洪。
所以,济寧州到腾县,以及后世的枣庄一带是一片水泽,韃靶向从这个方向来攻,那是痴心妄想。
张元勛听吴惟忠详尽的介绍后,伸手落在地图上,食指从东平州的东阿县往东南方向,越过汶上、寧阳、曲阜、泗水等地,一直点到费县,最后落在了临沂。
“不错,只有这条路,泗水县那边还算稍微好走一些,费县到临沂有狭长平原地带,利於骑兵突袭。”沈洛分析道:“白莲教民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背后的韃靶。”
吴惟忠探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无非为韃靶先驱罢了,看来韃靶很快就要来犯了。”
顿了顿,吴惟忠轻轻拍了拍地图,“兵贵神速,咱们先动手!”
葛浩年近三旬还稳得住,李超、张元勛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护卫军向来有这样的习惯,不愿意將主动权拱手让人,將校有著很强的进攻欲望,这是陈锐潜移默化带来的,也是护卫军未逢一败带来的。
“通过白莲教探查韃靶动向”沈洛嘆了口气,“可惜兵力不足,咱们二旅需镇守穆稜关,
还要守御沐阳、郑城、临沂三地,不然的话——“
葛浩点头赞同,“不然可以北上越过费县,守住白马关、九女关,卡住咽喉之地,韃靶骑兵怎么也绕不过来。”
泗水县以南到蒙阴县、费县都属於蒙山的山区,其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地是蒙山三关,以白马关、九女关最为要紧,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歷来为兵家必爭之地。
“適才我已经让斥候连夜启程,查探费县以及九女关、白马关防御。”吴惟忠低声说:“抽调一个营的兵力,急行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破敌!”
“一个营———”沈洛沉吟片刻后道:“就三营吧,你把警卫连也带上。”
葛浩迟疑了会儿,低声道:“要不要呈文旅部?”
“不用。”沈洛轻声道:“护卫军中惯例,我奉命镇守沂州,有方面之权,別说旅部,就是师部也不会隨意干涉。”
一旁的杨文通补充道:
:“当然了,胜自然有功,败也会受罚。
六月初八,陈锐从穆稜关回到了莒县,將莒州交给了陈子鑾,自率直属营启程,绕道日照去胶州。
而三旅在日照战事之后,已然先行往东驻扎诸城、高密之间。
就在这一天,吴惟忠亲率二旅三团三营並团警卫连,共计五百余人,携三日口粮,沿著浚河北岸,急行军向北穿插。
六月初九夜间,吴惟忠抵达费县县城外。
城墙不高,不到三米,吴惟忠冒险搭建人梯,数十甲士杀散城门口守卫打开城门,全营进击,
斩首一百三十有余,俘虏三百有余。
次日,吴惟忠没有停留,徵召数十船只,百余船夫,沿浚河逆流而上。
六月十一日,吴惟忠率部攻白马关,守御的白莲教民猝不及防,半刻钟即溃败。
九女关、白马关一在东,一在西,东西呼应,占之则能控制蒙山南北要道。
吴惟忠留下一个连队守御白马关,继续向北穿插,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抵达浚河南岸的毛阳镇。
面对近千贼军,吴惟忠观望片刻,以一个连队正面应敌,警卫连先以標枪、鸟震,后数十甲士破阵,另一个连队直接变阵,以小鸳鸯阵进击,两刻钟內大溃敌军。
五天四夜,急行军数百里,连破费县、白马关、毛阳镇,三战斩首近千,护卫军士卒的素质和敢战,以及吴惟忠的指挥能力,都在这一次突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惜了。”张元勛不知道从哪儿弄了块布,正在擦拭刀身上的血痕,“不然附近都是山脉,
西南河流纵横,处处水泽,若有一个团守御,韃靶难抵沂州。”
“咱们守不住白马关、九女关。”李超摇摇头,“骑兵难过山区,但白莲教民不同,只需要偷过来数百人,前后夹攻———“
吴惟忠笑著打量著两人,张元勛、李超两人均勇猛善战,也指挥得当,之前连续几战,都是他们俩轮流为先锋破敌。
这时候,葛浩快步走了过来,“这次算是找到要害处了!”
吴惟忠之所以攻破费县之后,继续往北攻白马关、毛阳镇,就是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超扬了扬眉头,“粮草?”
“不错,大批粮草!”葛浩嘿然道:“我已经审过了,白莲教首赵全大约是在五月中旬抵泗水县,在附近徵召、搜刮民间粮草,屯於毛阳镇。”
“地点选的不错。”吴惟忠冷笑了声。
几人都点点头,毛阳镇位於浚河边,又在白马关以北,一旦韃靶、百莲教民攻沂州,依託浚河,粮草运送便捷,而且有白马关在南,护卫军很难攻击。
葛浩继续道:“以米、粟、面、豆为主,草料倒是不多。”
“嗯。”吴惟忠点点头,这和之前师部的判断一致,草料不多,意味著靶只会以偏师攻沂州不过这也意味著,韃靶这次攻山东,是將护卫军视为大敌。
两天之后,白莲教首赵全率兵从泗水县赶到了毛阳镇,留给他的是一片焦土,整个毛阳镇都被护卫军付之一炬,烧的寸草不留。
张元勛、李超都点头赞同,吴惟忠在莒州一战中先是衝杀在前,稳住了右翼,之后出谋划策,
助陈子鑾大破贼军,从一个副班长连升六级出任营正,手掌四百余强兵。
只略略寒暄几句,沈洛將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来,边上的吴惟忠、杨文通不时补充几句。
好一会儿之后,地图被炭笔描绘得奇形怪状,短暂的沉默后,葛浩最先开口,“济寧州、徐州那边更是难行,毕竟黄河这话说得委婉,年轻的李超、张元勛都没听懂,吴惟忠肯定的点点头,“徐州知府谭子理擅练兵,据说通军略,但治河这等大事,非他一个知府所能为。”
治理黄河、南北运河这种大事,几乎要集中全国之力,是自古以来每个朝廷每年都放在前面的大事,谭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明廷南迁之后,也就勉强修黄河的河南段,至於山东段、徐州段,那就是一点都不管了还省下了大笔大笔的银钱呢。
谭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徐州,还不得不在黄河的北端、南北运河的东端行小规模的泄洪。
所以,济寧州到腾县,以及后世的枣庄一带是一片水泽,韃靶向从这个方向来攻,那是痴心妄想。
张元勛听吴惟忠详尽的介绍后,伸手落在地图上,食指从东平州的东阿县往东南方向,越过汶上、寧阳、曲阜、泗水等地,一直点到费县,最后落在了临沂。
“不错,只有这条路,泗水县那边还算稍微好走一些,费县到临沂有狭长平原地带,利於骑兵突袭。”沈洛分析道:“白莲教民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背后的韃靶。”
吴惟忠探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无非为韃靶先驱罢了,看来韃靶很快就要来犯了。”
顿了顿,吴惟忠轻轻拍了拍地图,“兵贵神速,咱们先动手!”
葛浩年近三旬还稳得住,李超、张元勛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护卫军向来有这样的习惯,不愿意將主动权拱手让人,將校有著很强的进攻欲望,这是陈锐潜移默化带来的,也是护卫军未逢一败带来的。
“通过白莲教探查韃靶动向”沈洛嘆了口气,“可惜兵力不足,咱们二旅需镇守穆稜关,
还要守御沐阳、郑城、临沂三地,不然的话——“
葛浩点头赞同,“不然可以北上越过费县,守住白马关、九女关,卡住咽喉之地,韃靶骑兵怎么也绕不过来。”
泗水县以南到蒙阴县、费县都属於蒙山的山区,其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地是蒙山三关,以白马关、九女关最为要紧,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歷来为兵家必爭之地。
“適才我已经让斥候连夜启程,查探费县以及九女关、白马关防御。”吴惟忠低声说:“抽调一个营的兵力,急行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破敌!”
“一个营———”沈洛沉吟片刻后道:“就三营吧,你把警卫连也带上。”
葛浩迟疑了会儿,低声道:“要不要呈文旅部?”
“不用。”沈洛轻声道:“护卫军中惯例,我奉命镇守沂州,有方面之权,別说旅部,就是师部也不会隨意干涉。”
一旁的杨文通补充道:
:“当然了,胜自然有功,败也会受罚。
六月初八,陈锐从穆稜关回到了莒县,將莒州交给了陈子鑾,自率直属营启程,绕道日照去胶州。
而三旅在日照战事之后,已然先行往东驻扎诸城、高密之间。
就在这一天,吴惟忠亲率二旅三团三营並团警卫连,共计五百余人,携三日口粮,沿著浚河北岸,急行军向北穿插。
六月初九夜间,吴惟忠抵达费县县城外。
城墙不高,不到三米,吴惟忠冒险搭建人梯,数十甲士杀散城门口守卫打开城门,全营进击,
斩首一百三十有余,俘虏三百有余。
次日,吴惟忠没有停留,徵召数十船只,百余船夫,沿浚河逆流而上。
六月十一日,吴惟忠率部攻白马关,守御的白莲教民猝不及防,半刻钟即溃败。
九女关、白马关一在东,一在西,东西呼应,占之则能控制蒙山南北要道。
吴惟忠留下一个连队守御白马关,继续向北穿插,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抵达浚河南岸的毛阳镇。
面对近千贼军,吴惟忠观望片刻,以一个连队正面应敌,警卫连先以標枪、鸟震,后数十甲士破阵,另一个连队直接变阵,以小鸳鸯阵进击,两刻钟內大溃敌军。
五天四夜,急行军数百里,连破费县、白马关、毛阳镇,三战斩首近千,护卫军士卒的素质和敢战,以及吴惟忠的指挥能力,都在这一次突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惜了。”张元勛不知道从哪儿弄了块布,正在擦拭刀身上的血痕,“不然附近都是山脉,
西南河流纵横,处处水泽,若有一个团守御,韃靶难抵沂州。”
“咱们守不住白马关、九女关。”李超摇摇头,“骑兵难过山区,但白莲教民不同,只需要偷过来数百人,前后夹攻———“
吴惟忠笑著打量著两人,张元勛、李超两人均勇猛善战,也指挥得当,之前连续几战,都是他们俩轮流为先锋破敌。
这时候,葛浩快步走了过来,“这次算是找到要害处了!”
吴惟忠之所以攻破费县之后,继续往北攻白马关、毛阳镇,就是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超扬了扬眉头,“粮草?”
“不错,大批粮草!”葛浩嘿然道:“我已经审过了,白莲教首赵全大约是在五月中旬抵泗水县,在附近徵召、搜刮民间粮草,屯於毛阳镇。”
“地点选的不错。”吴惟忠冷笑了声。
几人都点点头,毛阳镇位於浚河边,又在白马关以北,一旦韃靶、百莲教民攻沂州,依託浚河,粮草运送便捷,而且有白马关在南,护卫军很难攻击。
葛浩继续道:“以米、粟、面、豆为主,草料倒是不多。”
“嗯。”吴惟忠点点头,这和之前师部的判断一致,草料不多,意味著靶只会以偏师攻沂州不过这也意味著,韃靶这次攻山东,是將护卫军视为大敌。
两天之后,白莲教首赵全率兵从泗水县赶到了毛阳镇,留给他的是一片焦土,整个毛阳镇都被护卫军付之一炬,烧的寸草不留。
张元勛、李超都点头赞同,吴惟忠在莒州一战中先是衝杀在前,稳住了右翼,之后出谋划策,
助陈子鑾大破贼军,从一个副班长连升六级出任营正,手掌四百余强兵。
只略略寒暄几句,沈洛將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来,边上的吴惟忠、杨文通不时补充几句。
好一会儿之后,地图被炭笔描绘得奇形怪状,短暂的沉默后,葛浩最先开口,“济寧州、徐州那边更是难行,毕竟黄河这话说得委婉,年轻的李超、张元勛都没听懂,吴惟忠肯定的点点头,“徐州知府谭子理擅练兵,据说通军略,但治河这等大事,非他一个知府所能为。”
治理黄河、南北运河这种大事,几乎要集中全国之力,是自古以来每个朝廷每年都放在前面的大事,谭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明廷南迁之后,也就勉强修黄河的河南段,至於山东段、徐州段,那就是一点都不管了还省下了大笔大笔的银钱呢。
谭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徐州,还不得不在黄河的北端、南北运河的东端行小规模的泄洪。
所以,济寧州到腾县,以及后世的枣庄一带是一片水泽,韃靶向从这个方向来攻,那是痴心妄想。
张元勛听吴惟忠详尽的介绍后,伸手落在地图上,食指从东平州的东阿县往东南方向,越过汶上、寧阳、曲阜、泗水等地,一直点到费县,最后落在了临沂。
“不错,只有这条路,泗水县那边还算稍微好走一些,费县到临沂有狭长平原地带,利於骑兵突袭。”沈洛分析道:“白莲教民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背后的韃靶。”
吴惟忠探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无非为韃靶先驱罢了,看来韃靶很快就要来犯了。”
顿了顿,吴惟忠轻轻拍了拍地图,“兵贵神速,咱们先动手!”
葛浩年近三旬还稳得住,李超、张元勛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护卫军向来有这样的习惯,不愿意將主动权拱手让人,將校有著很强的进攻欲望,这是陈锐潜移默化带来的,也是护卫军未逢一败带来的。
“通过白莲教探查韃靶动向”沈洛嘆了口气,“可惜兵力不足,咱们二旅需镇守穆稜关,
还要守御沐阳、郑城、临沂三地,不然的话——“
葛浩点头赞同,“不然可以北上越过费县,守住白马关、九女关,卡住咽喉之地,韃靶骑兵怎么也绕不过来。”
泗水县以南到蒙阴县、费县都属於蒙山的山区,其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地是蒙山三关,以白马关、九女关最为要紧,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歷来为兵家必爭之地。
“適才我已经让斥候连夜启程,查探费县以及九女关、白马关防御。”吴惟忠低声说:“抽调一个营的兵力,急行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破敌!”
“一个营———”沈洛沉吟片刻后道:“就三营吧,你把警卫连也带上。”
葛浩迟疑了会儿,低声道:“要不要呈文旅部?”
“不用。”沈洛轻声道:“护卫军中惯例,我奉命镇守沂州,有方面之权,別说旅部,就是师部也不会隨意干涉。”
一旁的杨文通补充道:
:“当然了,胜自然有功,败也会受罚。
六月初八,陈锐从穆稜关回到了莒县,將莒州交给了陈子鑾,自率直属营启程,绕道日照去胶州。
而三旅在日照战事之后,已然先行往东驻扎诸城、高密之间。
就在这一天,吴惟忠亲率二旅三团三营並团警卫连,共计五百余人,携三日口粮,沿著浚河北岸,急行军向北穿插。
六月初九夜间,吴惟忠抵达费县县城外。
城墙不高,不到三米,吴惟忠冒险搭建人梯,数十甲士杀散城门口守卫打开城门,全营进击,
斩首一百三十有余,俘虏三百有余。
次日,吴惟忠没有停留,徵召数十船只,百余船夫,沿浚河逆流而上。
六月十一日,吴惟忠率部攻白马关,守御的白莲教民猝不及防,半刻钟即溃败。
九女关、白马关一在东,一在西,东西呼应,占之则能控制蒙山南北要道。
吴惟忠留下一个连队守御白马关,继续向北穿插,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抵达浚河南岸的毛阳镇。
面对近千贼军,吴惟忠观望片刻,以一个连队正面应敌,警卫连先以標枪、鸟震,后数十甲士破阵,另一个连队直接变阵,以小鸳鸯阵进击,两刻钟內大溃敌军。
五天四夜,急行军数百里,连破费县、白马关、毛阳镇,三战斩首近千,护卫军士卒的素质和敢战,以及吴惟忠的指挥能力,都在这一次突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惜了。”张元勛不知道从哪儿弄了块布,正在擦拭刀身上的血痕,“不然附近都是山脉,
西南河流纵横,处处水泽,若有一个团守御,韃靶难抵沂州。”
“咱们守不住白马关、九女关。”李超摇摇头,“骑兵难过山区,但白莲教民不同,只需要偷过来数百人,前后夹攻———“
吴惟忠笑著打量著两人,张元勛、李超两人均勇猛善战,也指挥得当,之前连续几战,都是他们俩轮流为先锋破敌。
这时候,葛浩快步走了过来,“这次算是找到要害处了!”
吴惟忠之所以攻破费县之后,继续往北攻白马关、毛阳镇,就是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超扬了扬眉头,“粮草?”
“不错,大批粮草!”葛浩嘿然道:“我已经审过了,白莲教首赵全大约是在五月中旬抵泗水县,在附近徵召、搜刮民间粮草,屯於毛阳镇。”
“地点选的不错。”吴惟忠冷笑了声。
几人都点点头,毛阳镇位於浚河边,又在白马关以北,一旦韃靶、百莲教民攻沂州,依託浚河,粮草运送便捷,而且有白马关在南,护卫军很难攻击。
葛浩继续道:“以米、粟、面、豆为主,草料倒是不多。”
“嗯。”吴惟忠点点头,这和之前师部的判断一致,草料不多,意味著靶只会以偏师攻沂州不过这也意味著,韃靶这次攻山东,是將护卫军视为大敌。
两天之后,白莲教首赵全率兵从泗水县赶到了毛阳镇,留给他的是一片焦土,整个毛阳镇都被护卫军付之一炬,烧的寸草不留。
张元勛、李超都点头赞同,吴惟忠在莒州一战中先是衝杀在前,稳住了右翼,之后出谋划策,
助陈子鑾大破贼军,从一个副班长连升六级出任营正,手掌四百余强兵。
只略略寒暄几句,沈洛將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来,边上的吴惟忠、杨文通不时补充几句。
好一会儿之后,地图被炭笔描绘得奇形怪状,短暂的沉默后,葛浩最先开口,“济寧州、徐州那边更是难行,毕竟黄河这话说得委婉,年轻的李超、张元勛都没听懂,吴惟忠肯定的点点头,“徐州知府谭子理擅练兵,据说通军略,但治河这等大事,非他一个知府所能为。”
治理黄河、南北运河这种大事,几乎要集中全国之力,是自古以来每个朝廷每年都放在前面的大事,谭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明廷南迁之后,也就勉强修黄河的河南段,至於山东段、徐州段,那就是一点都不管了还省下了大笔大笔的银钱呢。
谭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徐州,还不得不在黄河的北端、南北运河的东端行小规模的泄洪。
所以,济寧州到腾县,以及后世的枣庄一带是一片水泽,韃靶向从这个方向来攻,那是痴心妄想。
张元勛听吴惟忠详尽的介绍后,伸手落在地图上,食指从东平州的东阿县往东南方向,越过汶上、寧阳、曲阜、泗水等地,一直点到费县,最后落在了临沂。
“不错,只有这条路,泗水县那边还算稍微好走一些,费县到临沂有狭长平原地带,利於骑兵突袭。”沈洛分析道:“白莲教民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背后的韃靶。”
吴惟忠探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无非为韃靶先驱罢了,看来韃靶很快就要来犯了。”
顿了顿,吴惟忠轻轻拍了拍地图,“兵贵神速,咱们先动手!”
葛浩年近三旬还稳得住,李超、张元勛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护卫军向来有这样的习惯,不愿意將主动权拱手让人,將校有著很强的进攻欲望,这是陈锐潜移默化带来的,也是护卫军未逢一败带来的。
“通过白莲教探查韃靶动向”沈洛嘆了口气,“可惜兵力不足,咱们二旅需镇守穆稜关,
还要守御沐阳、郑城、临沂三地,不然的话——“
葛浩点头赞同,“不然可以北上越过费县,守住白马关、九女关,卡住咽喉之地,韃靶骑兵怎么也绕不过来。”
泗水县以南到蒙阴县、费县都属於蒙山的山区,其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地是蒙山三关,以白马关、九女关最为要紧,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歷来为兵家必爭之地。
“適才我已经让斥候连夜启程,查探费县以及九女关、白马关防御。”吴惟忠低声说:“抽调一个营的兵力,急行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破敌!”
“一个营———”沈洛沉吟片刻后道:“就三营吧,你把警卫连也带上。”
葛浩迟疑了会儿,低声道:“要不要呈文旅部?”
“不用。”沈洛轻声道:“护卫军中惯例,我奉命镇守沂州,有方面之权,別说旅部,就是师部也不会隨意干涉。”
一旁的杨文通补充道:
:“当然了,胜自然有功,败也会受罚。
六月初八,陈锐从穆稜关回到了莒县,將莒州交给了陈子鑾,自率直属营启程,绕道日照去胶州。
而三旅在日照战事之后,已然先行往东驻扎诸城、高密之间。
就在这一天,吴惟忠亲率二旅三团三营並团警卫连,共计五百余人,携三日口粮,沿著浚河北岸,急行军向北穿插。
六月初九夜间,吴惟忠抵达费县县城外。
城墙不高,不到三米,吴惟忠冒险搭建人梯,数十甲士杀散城门口守卫打开城门,全营进击,
斩首一百三十有余,俘虏三百有余。
次日,吴惟忠没有停留,徵召数十船只,百余船夫,沿浚河逆流而上。
六月十一日,吴惟忠率部攻白马关,守御的白莲教民猝不及防,半刻钟即溃败。
九女关、白马关一在东,一在西,东西呼应,占之则能控制蒙山南北要道。
吴惟忠留下一个连队守御白马关,继续向北穿插,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抵达浚河南岸的毛阳镇。
面对近千贼军,吴惟忠观望片刻,以一个连队正面应敌,警卫连先以標枪、鸟震,后数十甲士破阵,另一个连队直接变阵,以小鸳鸯阵进击,两刻钟內大溃敌军。
五天四夜,急行军数百里,连破费县、白马关、毛阳镇,三战斩首近千,护卫军士卒的素质和敢战,以及吴惟忠的指挥能力,都在这一次突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惜了。”张元勛不知道从哪儿弄了块布,正在擦拭刀身上的血痕,“不然附近都是山脉,
西南河流纵横,处处水泽,若有一个团守御,韃靶难抵沂州。”
“咱们守不住白马关、九女关。”李超摇摇头,“骑兵难过山区,但白莲教民不同,只需要偷过来数百人,前后夹攻———“
吴惟忠笑著打量著两人,张元勛、李超两人均勇猛善战,也指挥得当,之前连续几战,都是他们俩轮流为先锋破敌。
这时候,葛浩快步走了过来,“这次算是找到要害处了!”
吴惟忠之所以攻破费县之后,继续往北攻白马关、毛阳镇,就是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超扬了扬眉头,“粮草?”
“不错,大批粮草!”葛浩嘿然道:“我已经审过了,白莲教首赵全大约是在五月中旬抵泗水县,在附近徵召、搜刮民间粮草,屯於毛阳镇。”
“地点选的不错。”吴惟忠冷笑了声。
几人都点点头,毛阳镇位於浚河边,又在白马关以北,一旦韃靶、百莲教民攻沂州,依託浚河,粮草运送便捷,而且有白马关在南,护卫军很难攻击。
葛浩继续道:“以米、粟、面、豆为主,草料倒是不多。”
“嗯。”吴惟忠点点头,这和之前师部的判断一致,草料不多,意味著靶只会以偏师攻沂州不过这也意味著,韃靶这次攻山东,是將护卫军视为大敌。
两天之后,白莲教首赵全率兵从泗水县赶到了毛阳镇,留给他的是一片焦土,整个毛阳镇都被护卫军付之一炬,烧的寸草不留。
张元勛、李超都点头赞同,吴惟忠在莒州一战中先是衝杀在前,稳住了右翼,之后出谋划策,
助陈子鑾大破贼军,从一个副班长连升六级出任营正,手掌四百余强兵。
只略略寒暄几句,沈洛將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来,边上的吴惟忠、杨文通不时补充几句。
好一会儿之后,地图被炭笔描绘得奇形怪状,短暂的沉默后,葛浩最先开口,“济寧州、徐州那边更是难行,毕竟黄河这话说得委婉,年轻的李超、张元勛都没听懂,吴惟忠肯定的点点头,“徐州知府谭子理擅练兵,据说通军略,但治河这等大事,非他一个知府所能为。”
治理黄河、南北运河这种大事,几乎要集中全国之力,是自古以来每个朝廷每年都放在前面的大事,谭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明廷南迁之后,也就勉强修黄河的河南段,至於山东段、徐州段,那就是一点都不管了还省下了大笔大笔的银钱呢。
谭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徐州,还不得不在黄河的北端、南北运河的东端行小规模的泄洪。
所以,济寧州到腾县,以及后世的枣庄一带是一片水泽,韃靶向从这个方向来攻,那是痴心妄想。
张元勛听吴惟忠详尽的介绍后,伸手落在地图上,食指从东平州的东阿县往东南方向,越过汶上、寧阳、曲阜、泗水等地,一直点到费县,最后落在了临沂。
“不错,只有这条路,泗水县那边还算稍微好走一些,费县到临沂有狭长平原地带,利於骑兵突袭。”沈洛分析道:“白莲教民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背后的韃靶。”
吴惟忠探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无非为韃靶先驱罢了,看来韃靶很快就要来犯了。”
顿了顿,吴惟忠轻轻拍了拍地图,“兵贵神速,咱们先动手!”
葛浩年近三旬还稳得住,李超、张元勛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护卫军向来有这样的习惯,不愿意將主动权拱手让人,將校有著很强的进攻欲望,这是陈锐潜移默化带来的,也是护卫军未逢一败带来的。
“通过白莲教探查韃靶动向”沈洛嘆了口气,“可惜兵力不足,咱们二旅需镇守穆稜关,
还要守御沐阳、郑城、临沂三地,不然的话——“
葛浩点头赞同,“不然可以北上越过费县,守住白马关、九女关,卡住咽喉之地,韃靶骑兵怎么也绕不过来。”
泗水县以南到蒙阴县、费县都属於蒙山的山区,其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地是蒙山三关,以白马关、九女关最为要紧,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歷来为兵家必爭之地。
“適才我已经让斥候连夜启程,查探费县以及九女关、白马关防御。”吴惟忠低声说:“抽调一个营的兵力,急行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破敌!”
“一个营———”沈洛沉吟片刻后道:“就三营吧,你把警卫连也带上。”
葛浩迟疑了会儿,低声道:“要不要呈文旅部?”
“不用。”沈洛轻声道:“护卫军中惯例,我奉命镇守沂州,有方面之权,別说旅部,就是师部也不会隨意干涉。”
一旁的杨文通补充道:
:“当然了,胜自然有功,败也会受罚。
六月初八,陈锐从穆稜关回到了莒县,將莒州交给了陈子鑾,自率直属营启程,绕道日照去胶州。
而三旅在日照战事之后,已然先行往东驻扎诸城、高密之间。
就在这一天,吴惟忠亲率二旅三团三营並团警卫连,共计五百余人,携三日口粮,沿著浚河北岸,急行军向北穿插。
六月初九夜间,吴惟忠抵达费县县城外。
城墙不高,不到三米,吴惟忠冒险搭建人梯,数十甲士杀散城门口守卫打开城门,全营进击,
斩首一百三十有余,俘虏三百有余。
次日,吴惟忠没有停留,徵召数十船只,百余船夫,沿浚河逆流而上。
六月十一日,吴惟忠率部攻白马关,守御的白莲教民猝不及防,半刻钟即溃败。
九女关、白马关一在东,一在西,东西呼应,占之则能控制蒙山南北要道。
吴惟忠留下一个连队守御白马关,继续向北穿插,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抵达浚河南岸的毛阳镇。
面对近千贼军,吴惟忠观望片刻,以一个连队正面应敌,警卫连先以標枪、鸟震,后数十甲士破阵,另一个连队直接变阵,以小鸳鸯阵进击,两刻钟內大溃敌军。
五天四夜,急行军数百里,连破费县、白马关、毛阳镇,三战斩首近千,护卫军士卒的素质和敢战,以及吴惟忠的指挥能力,都在这一次突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惜了。”张元勛不知道从哪儿弄了块布,正在擦拭刀身上的血痕,“不然附近都是山脉,
西南河流纵横,处处水泽,若有一个团守御,韃靶难抵沂州。”
“咱们守不住白马关、九女关。”李超摇摇头,“骑兵难过山区,但白莲教民不同,只需要偷过来数百人,前后夹攻———“
吴惟忠笑著打量著两人,张元勛、李超两人均勇猛善战,也指挥得当,之前连续几战,都是他们俩轮流为先锋破敌。
这时候,葛浩快步走了过来,“这次算是找到要害处了!”
吴惟忠之所以攻破费县之后,继续往北攻白马关、毛阳镇,就是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超扬了扬眉头,“粮草?”
“不错,大批粮草!”葛浩嘿然道:“我已经审过了,白莲教首赵全大约是在五月中旬抵泗水县,在附近徵召、搜刮民间粮草,屯於毛阳镇。”
“地点选的不错。”吴惟忠冷笑了声。
几人都点点头,毛阳镇位於浚河边,又在白马关以北,一旦韃靶、百莲教民攻沂州,依託浚河,粮草运送便捷,而且有白马关在南,护卫军很难攻击。
葛浩继续道:“以米、粟、面、豆为主,草料倒是不多。”
“嗯。”吴惟忠点点头,这和之前师部的判断一致,草料不多,意味著靶只会以偏师攻沂州不过这也意味著,韃靶这次攻山东,是將护卫军视为大敌。
两天之后,白莲教首赵全率兵从泗水县赶到了毛阳镇,留给他的是一片焦土,整个毛阳镇都被护卫军付之一炬,烧的寸草不留。
张元勛、李超都点头赞同,吴惟忠在莒州一战中先是衝杀在前,稳住了右翼,之后出谋划策,
助陈子鑾大破贼军,从一个副班长连升六级出任营正,手掌四百余强兵。
只略略寒暄几句,沈洛將目前的局势一一道来,边上的吴惟忠、杨文通不时补充几句。
好一会儿之后,地图被炭笔描绘得奇形怪状,短暂的沉默后,葛浩最先开口,“济寧州、徐州那边更是难行,毕竟黄河这话说得委婉,年轻的李超、张元勛都没听懂,吴惟忠肯定的点点头,“徐州知府谭子理擅练兵,据说通军略,但治河这等大事,非他一个知府所能为。”
治理黄河、南北运河这种大事,几乎要集中全国之力,是自古以来每个朝廷每年都放在前面的大事,谭纶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明廷南迁之后,也就勉强修黄河的河南段,至於山东段、徐州段,那就是一点都不管了还省下了大笔大笔的银钱呢。
谭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徐州,还不得不在黄河的北端、南北运河的东端行小规模的泄洪。
所以,济寧州到腾县,以及后世的枣庄一带是一片水泽,韃靶向从这个方向来攻,那是痴心妄想。
张元勛听吴惟忠详尽的介绍后,伸手落在地图上,食指从东平州的东阿县往东南方向,越过汶上、寧阳、曲阜、泗水等地,一直点到费县,最后落在了临沂。
“不错,只有这条路,泗水县那边还算稍微好走一些,费县到临沂有狭长平原地带,利於骑兵突袭。”沈洛分析道:“白莲教民无所谓,关键是他们背后的韃靶。”
吴惟忠探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无非为韃靶先驱罢了,看来韃靶很快就要来犯了。”
顿了顿,吴惟忠轻轻拍了拍地图,“兵贵神速,咱们先动手!”
葛浩年近三旬还稳得住,李超、张元勛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护卫军向来有这样的习惯,不愿意將主动权拱手让人,將校有著很强的进攻欲望,这是陈锐潜移默化带来的,也是护卫军未逢一败带来的。
“通过白莲教探查韃靶动向”沈洛嘆了口气,“可惜兵力不足,咱们二旅需镇守穆稜关,
还要守御沐阳、郑城、临沂三地,不然的话——“
葛浩点头赞同,“不然可以北上越过费县,守住白马关、九女关,卡住咽喉之地,韃靶骑兵怎么也绕不过来。”
泗水县以南到蒙阴县、费县都属於蒙山的山区,其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地是蒙山三关,以白马关、九女关最为要紧,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歷来为兵家必爭之地。
“適才我已经让斥候连夜启程,查探费县以及九女关、白马关防御。”吴惟忠低声说:“抽调一个营的兵力,急行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破敌!”
“一个营———”沈洛沉吟片刻后道:“就三营吧,你把警卫连也带上。”
葛浩迟疑了会儿,低声道:“要不要呈文旅部?”
“不用。”沈洛轻声道:“护卫军中惯例,我奉命镇守沂州,有方面之权,別说旅部,就是师部也不会隨意干涉。”
一旁的杨文通补充道:
:“当然了,胜自然有功,败也会受罚。
六月初八,陈锐从穆稜关回到了莒县,將莒州交给了陈子鑾,自率直属营启程,绕道日照去胶州。
而三旅在日照战事之后,已然先行往东驻扎诸城、高密之间。
就在这一天,吴惟忠亲率二旅三团三营並团警卫连,共计五百余人,携三日口粮,沿著浚河北岸,急行军向北穿插。
六月初九夜间,吴惟忠抵达费县县城外。
城墙不高,不到三米,吴惟忠冒险搭建人梯,数十甲士杀散城门口守卫打开城门,全营进击,
斩首一百三十有余,俘虏三百有余。
次日,吴惟忠没有停留,徵召数十船只,百余船夫,沿浚河逆流而上。
六月十一日,吴惟忠率部攻白马关,守御的白莲教民猝不及防,半刻钟即溃败。
九女关、白马关一在东,一在西,东西呼应,占之则能控制蒙山南北要道。
吴惟忠留下一个连队守御白马关,继续向北穿插,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抵达浚河南岸的毛阳镇。
面对近千贼军,吴惟忠观望片刻,以一个连队正面应敌,警卫连先以標枪、鸟震,后数十甲士破阵,另一个连队直接变阵,以小鸳鸯阵进击,两刻钟內大溃敌军。
五天四夜,急行军数百里,连破费县、白马关、毛阳镇,三战斩首近千,护卫军士卒的素质和敢战,以及吴惟忠的指挥能力,都在这一次突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惜了。”张元勛不知道从哪儿弄了块布,正在擦拭刀身上的血痕,“不然附近都是山脉,
西南河流纵横,处处水泽,若有一个团守御,韃靶难抵沂州。”
“咱们守不住白马关、九女关。”李超摇摇头,“骑兵难过山区,但白莲教民不同,只需要偷过来数百人,前后夹攻———“
吴惟忠笑著打量著两人,张元勛、李超两人均勇猛善战,也指挥得当,之前连续几战,都是他们俩轮流为先锋破敌。
这时候,葛浩快步走了过来,“这次算是找到要害处了!”
吴惟忠之所以攻破费县之后,继续往北攻白马关、毛阳镇,就是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
李超扬了扬眉头,“粮草?”
“不错,大批粮草!”葛浩嘿然道:“我已经审过了,白莲教首赵全大约是在五月中旬抵泗水县,在附近徵召、搜刮民间粮草,屯於毛阳镇。”
“地点选的不错。”吴惟忠冷笑了声。
几人都点点头,毛阳镇位於浚河边,又在白马关以北,一旦韃靶、百莲教民攻沂州,依託浚河,粮草运送便捷,而且有白马关在南,护卫军很难攻击。
葛浩继续道:“以米、粟、面、豆为主,草料倒是不多。”
“嗯。”吴惟忠点点头,这和之前师部的判断一致,草料不多,意味著靶只会以偏师攻沂州不过这也意味著,韃靶这次攻山东,是將护卫军视为大敌。
两天之后,白莲教首赵全率兵从泗水县赶到了毛阳镇,留给他的是一片焦土,整个毛阳镇都被护卫军付之一炬,烧的寸草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