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县城

  在黄河边休息了一会儿,魏昊带着小牛开始寻找着人类的痕迹。没过多久,他们就走到了一条大路上,望着上边杂乱的马蹄印和纵横交错的车辙,他几乎瞬间就确定了自己穿越到了古代。
  放弃了想要重回都市,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魏昊在心中暗暗发誓,既然上天不但从新给了自己青春,还把自己带到了不同的时代,他一定会活的更加精彩。
  魏昊倒骑在牛魔王的背上,慢慢的由东向西走去。跟据我给自己补的一卦上所显示,西方是他的吉位,在西方他可能会遇见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贵人。
  走了一个多时辰,忽然、魏昊隐隐约约听到有女子哭泣的声音从旁边的竹林传来。
  魏昊赶紧用手拍了一下牛魔王的屁股,轻轻的对它说道“走”过去看看。
  到了地方,魏昊看到一位壮汉晕倒在马车旁。壮汉的身旁站着一位看上去有点儿慌乱的马夫和趴着一位在那儿哭泣的妇人。
  “敢问”这位女居士,发生了何事。
  妇人止住了哭泣,抬头看向魏昊“抽噎”的说到:“这位小相公”今天我与夫君去安仁县探亲,因为天太热的原因,所以我们准备下车休息会儿。谁知刚一下车,我夫君就晕倒在地上了。
  魏昊运起望气术,向着壮汉看去,顿时我大吃一惊,只见壮汉的精气神,有种快要消散的迹象。
  根据道书上所述,“精气神为人体三宝,《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精气神光不但主宰着人身寿命,同样也显示了人的成就与命运。
  魏昊仔细一看,暗暗的松了口气,原来是中暑了。
  不过,如果再不救治的话,恐怕大汉性命不保啊。
  魏昊赶紧对妇人说到,“贫道”魏昊,师从“昆仑”略懂一些岐黄之术,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让贫道来看看。
  “小道长”求求您一定要救救我丈夫,妇人赶紧跪在魏昊面前抽泣的说到。
  魏昊连忙把她扶起,说道:居士快快请起,济世救人是修道者的本份。
  魏昊走到壮汉面前,屈身蹲下,将右手十指放在大汉的膻中穴上。然后脑中观想黑帝大魔神,运转黑灵珠,一阵微光闪过,一股真水之气顺着魏昊的手指涌入大汉体内,大汉的“精气神”顷刻间稳定了下来。
  “咳咳”,大汉慢慢醒了过来。
  “夫君……”,妇人惊喜的叫了出来声。
  “咳啃…”
  魏昊出声打断了正在互相安慰的两人。
  妇人红着脸,扶着大汉起身。多谢仙长救命之恩,她们对魏昊行着礼说到。
  两位居士不必多礼,贫道微末伎俩,不及家师的万分之一,担不起仙长二字,居士称我为道长即可。
  大汉赶紧回答:小仙长年纪轻轻就救人与举手之间,法力高强,敢问尊师是那位大仙?
  下山之前,家师已经羽化飞升。此次我奉家师遗命下山历练,今日刚刚下山,就遇上你有此难,刚好顺手救了你的性命,魏昊回答道。
  仙长刚刚下山,想必还没有落脚之地,何不与我们一道去安仁慈县城,我们也好报答于您,大汉赶紧说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魏昊回答到。
  魏昊骑着牛魔王,开始与他们一道上路,在路上我不但问情了现在正处于大唐贞观三年,黄帝正是我们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
  魏昊还知道了,这里是河南道的安阳县附近。大汉名叫王魁今年二十八岁,在军队任有官职是个队正。他与妇人是个官配,结婚数年一直恩爱有加。
  顺便一提早期唐朝军对沿用“府兵制”。以班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十四所,总称折冲府,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长官折冲都尉(正四品),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设有团(又称营),官校尉,团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
  以营为基本单位。按军种的功能和配备可分中垒、屯骑、射生、越骑、步伍、长水等。其部属官品级依次为别驾、长史、六曹尉、参军。主管各地戎军及军户,府依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面五番轮流执役,约为1000~4000人,最多时全国有六百多府,共计军卒七十余万。
  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于中央设十六位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军马,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等督京师兵马外其他各卫还兼领关中三百多府府兵。最高上将军基本不设、以大将军总领诸卫、十六卫每卫长官为赐号将军、下设中郎将、左右郎将、以及录事参军、仓曹、兵曹、骑曹、胃曹参军。
  每卫维持卫军25000-40000人,所领为常备军。卫军基曾编制略高于府兵,习惯统称为鹰扬卫,营官上多一级旅帅,长官为鹰扬郎将,品级高于府兵果毅都尉。约常备兵马二三十万左边。
  他们行驶了近三个时辰,终于到了安仁县门前。望着这座古城,魏昊心中充满好奇。
  魏昊与大汉一同进城,看着周围的人生百态,他感到一阵虚幻。
  来到大汉家中,大汉吩咐马夫把牛魔王牵到他家的牛棚里喂上新鲜的草料。然后魏昊拜访了大汉的家人,与他们一起吃过饭后,在他们家暂时住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