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轻小说の>微弦> 第六十八章 密会——序幕

第六十八章 密会——序幕

  同一时刻,窗外12000公里,法国鲁昂。
  正是黄昏时分,夕阳斜照在鲁昂大教堂尖顶上化合出的那种金色,让人不禁产生一种错觉:也许神从来没有真的离开这个世界...
  而坐在车中,间或从教堂外经过的各国领导人,却都无心欣赏这咫尺之外的美景。
  这次对外宣称商讨全球环境问题的G20特别峰会,真正的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听取“盘古计划”负责人关于3天前那次奇异事件的秘密报告。
  首脑们匆匆结束了下午那场掩人耳目的环境问题特别会议之后,此刻正在特工们的严密保护下分头秘密赶往鲁昂郊外一处北约军事基地,去参加这次峰会的真正议程。
  基地中由一座机库临时改造出的会场里,宋嘉在几个下属的协助下正做着最后的会议准备。
  近几日的工作有增无减,宋嘉的身体并未恢复,但由于此次事关重大,他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副手们强烈要求由滕济慈教授代劳的提议,在采取了一点特殊医疗措施后,亲自赶来鲁昂。
  这时,各国元首已陆续抵达。
  入口处,在经过安检和保密宣誓后,他们每人拿到一份简报。刚一入座,便一个个细读起来。
  已直接参与“盘古计划”的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看着看着神色不由都变得沉重下来;而其他十五国元首,由于不但是刚得知这一超常事件,也是第一次了解到“盘古计划”的存在,不免都有些惊异,不少人还在相互窃窃私语,交谈着什么。
  虽然十五国中的有些国家,之前在联合国的协调下也参与了“盘古计划”一些外围研究工作,但当时他们只知道那是联合国牵头的国际联合科研项目。直到今天他们才知悉这些所谓“国际联合科研项目”实则来自于“盘古计划”。
  机库的大门已经关上,一般工作人员也已全部离场,会场中只剩下主讲台上宋嘉、滕济慈等4位“盘古计划”主要负责人和主持会议的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台下各国领导人和极少数核心政府要员。
  在机库30米开外,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分三重布防,在严密守卫下,会议正式开始了。
  “尊敬的各位元首、秘书长阁下、女士们、先生们。在宋嘉教授开始说明本次事件之前,请允许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盘古计划’。”
  基于在场的大多数人原先对“盘古计划”都一无所知,而盘古计划又是此次事件的亲历者和应对者,按照议程,由滕济慈先给大家简单介绍“盘古计划”的基本情况。
  很快,随着滕教授的讲述和相关影片的播放,除了原本知情的五常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会场中其他那些见惯了世事风云的要人们,还是被“盘古计划”震慑了。
  不仅是因为它的规模及其近年来作为一股幕后牵动种种重大国际政治经济事件的力量,更是由于它的研究目标和探索到的领域已经隐隐动摇了人类对地球文明及生命本身那些最基本的常识和观念...
  听着滕济慈的讲述,一旁宋嘉的思绪也不由回到了“盘古计划”和它的创始人母小伟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上...
  这本是个差点没有机会诞生的计划。
  那时的母小伟醉心于对物理世界最终奥秘的探索,根本不屑也无暇去参与这个学校最初本为验证“微弦论”而设立的实验项目。
  只是之后迫于种种学术指标的压力,再加上宋嘉、滕济慈等同学好友的劝说,他才不得不勉为其难挂名到这个在当时甚至只有编号连正式名称也没有的学院级项目中。
  立项后的最初两年,各项实验都没有什么进展。一来,小伟的心思并不在这上头;二来,实验设计本就不是他的强项。
  眼看这年的评审十有八九没法过关,项目面临被裁撤。如果真是那样,不但原本就因为远远超越了现有物理理论框架和思维定式而鲜有人懂的《微弦论》更加没有获得学界认可的机会,连小伟自己的学术前途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看着依然对此不以为意的好友,宋嘉忧心忡忡。
  终于,在最后审判到来前两周,宋嘉做出一个决定:暂时放下自己的色动力学研究,加入这个眼下看来前途渺茫的项目,不论结果如何,尽力给好友的《微弦论》争取一线生机。
  不知是精诚所至,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抑或两者本就无分彼此。就在评审前的两天,虽然实验构架已被宋嘉紧赶慢赶设计了出来,但在没有任何实质性成果的情况下,项目依然凶多吉少,而就在这当口,大洋彼岸的一封来信,却让事情有了一线转机。
  那是加州理工大学一个类星体研究小组发来的问询函,他们偶然在一份天文学学术期刊上看到一条对《微弦论》的引用,就是那短短的几行字,却让他们在一个长久困扰的问题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为了进一步解开谜底,他们来信向《微弦论》的创立者直接请教。
  由此,这个眼看要被否决的项目,获得了一年的缓刑期。
  就是接下来这短短一年时间,这个原本连名字也没有的边缘项目,开始具有了“盘古计划”的雏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