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23

  已到喜怒不形于色境界,还是装作生气的模样,脸顿时一沉,似有微怒。
  底下人见有人说话了,也跟着发言,大多都持反对态度。
  李公子见太元脸色越来越黑,“诸位所言差异,真人说过天道之下,众生平等,女子怎么就不可以读书呢!”
  “李兄谬矣,照你所说女子也可以登庙堂喽?”
  “现在不可以不等于以后不行,真人说过,天道无常,变幻莫测,常人不可捉摸,或许真有一天就可以呢!”
  两人你一句,我一言,大有不合掐架的趋势,张公子见自家兄弟处于弱势,也加入战场。太元见众人渐分为两派,任他们争辩。
  转眼却看到方老先生淡然笑着看着众人,不争不辩。老先生好像也发现太元看他,抬头微笑也看了太元一眼,那笑容颇有些神秘莫测。
  他见人掐架趋势已弱,出来打圆场道:“诸位,要不这样,女子可以读书,但必须和男子分开,而且直教一些妇容妇德之内的东西,大家看怎么样?”
  反对派想想这样也可以,反正在家也要请人教习;支持者则认为不能逼得太急,两下权分,也能接受,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也不大赞成,只是看在太元的面子上才这样的。
  “可以,”李公子说道。
  “能接受”,宋夫子(那中年儒士)也不是真愿意走人,有些勉强地同意道。
  方老先生转身又对太元说道:“真人,您看如此可好?”
  太元点点头,“就依方老前辈之意”。太元心里直骂老狐狸。
  其实太元也没抱多大期望,不过是随口一说。这样的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以后怎么发展就不是她能管的了,只希望女书院不要成为大家小姐培训基地就行。
  随后太元有何夫子们谈了一下书院教学规划,基本上都是太元说,他们听。太元把前世的一些知识搬了过来。书院主要分格物,经史,女院等班,又把课时制,假期制等等与现实结合在书院推广。太元也只能做到这些,以后书院如何发展她是不会管的,毕竟她的心中只有大道,凡俗之事还是少插手为妙,以免陷入因果泥潭无法自拔。
  这时,明心走了进来,“观主,人已来齐,您看大典是否能开始了?”
  太元算算时辰,还没到未时,“不急,还需把众位的职务分配一下。”
  众人见太元如此说,都有些期许地看着太元。
  “贫道为山长;村长爷爷为监院:方前辈为堂长;明心为掌祀;李公子和张公子为首先,其他人或为讲书或为掌书或为书办,这些就由方前辈村长和明心三人决定,贫道就不管了,诸位以为如何?”
  “好,”底下人或多或少都同意太元的任命。
  已是未时,太元道“诸位,时间不早了,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书院吧!”
  “好啊,好啊!”众人都有些激动连连点头。
  第 44 章
  参观书院,立观度人
  妙玄书院依山而建,建筑呈中轴排列,最前面的就是大门,而后是讲堂,最后是御书楼。讲堂左右有教学斋,左为男院,右为女院,教学斋各成阆苑。建筑群的左侧为百泉轩园林,右侧为祭祀建筑群。其他地方则为男女厢房。书院坐落于树木环绕,百花争放的三清山上,离太元宫也就一山之隔,两建筑之间有台阶相连,往来方便。
  太元领着众人出妙玄观登台阶朝书院走去,虽阳光烈烈,众人流满汗水,但兴情丝毫不减。而太元早已寒暑不侵,自不会受天气影响。众人见此,顿感玄妙,佩服非常。
  约过半个时辰,一高约一丈的青石建筑现于眼前。
  “这是大门牌坊”,明心说道。
  众人一看果然气势非凡,“不过真人这看着有些空寂,好像缺了点儿什么?”李公子皱眉头说道。
  众人一看果真如此。
  太元微微一笑道:“却是少了一副对联,不知诸位谁有雅兴作一对联?”
  众人想这大门的对联可不是谁都能提的,纷纷请太元提。
  “贫道以为书院提名却不能再提了。”太元摆摆手道。
  “不如这样,方老前辈德高望重,就请烦恼前辈提一首吧!”
  方前辈哈哈大笑,“既如此老夫就不客气了。”方老前辈低头冥思一会儿,眼神一亮,朗声说道:“唐蜀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说完不无得意地捻了捻三缕山羊胡须。
  “好啊!”不知有谁顿然说道。众人连连点头。
  “方老果真名不虚传!”太元颔首微笑说道。“还需刻于此处。”
  说完,太元伸出玉手,凌空一点,食指中一道剑气伸出,手不断挥写,不一会儿只见大门两边便有约两寸深的大气磅礴,龙飞凤舞,骨气洞达的字句,分明是方老刚才说的对联。
  不待众人有所反应,太元继续引领众人向前走去。
  只见佳木葱茏,奇花闪烁,两耳似听见溪流之声,清脆嘹亮,犹如音乐一般,让人忘记了疲惫。
  众人惊奇问道:“不知这溪水之音从何处而来?”
  太元看看明心,“想必是从百泉轩传来”,明心解释道。
  那人兴致顿起,“不如我们去百泉轩看看吧。”
  “不急,从这过去还要绕一段路,我们还是先直走再去吧”太元阻拦道。
  那人有些丧气,“董兄真是糊涂了,大典还没开怎能去有了呢!”
  董夫子扶额叹息,“真是真是,在下真是糊涂了!”
  “前面就是讲堂,人都聚集在那,我们还是快去吧,兀然大家久等。”李公子说道。
  不一会儿,众人便到了讲堂。讲堂高大雄伟,飞檐插空,雕栏玉砌,两边有一对联写道“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涉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有对联却无匾额,众夫子露出不解之色。
  太元也不解释,只说等一会儿就知道了,就领众人走进去。
  里面吵杂的喧闹声瞬间传到了众人的耳中。门口站着的童子见太元已来,连忙跑进去通报,里面声音顿时消失。
  “见过太元真人!”
  太元抬头看看,大多都是平阳郡的世家门阀,还有一些不认识的想必是其它郡的世家。白水城三大家族也来了。不过脸色不太好看。毕竟太元借赏宝大会之势没费一点力就把唐国乃至蜀国的世家商会都请来了,顺便还宣传了妙玄书院。是人都会有点儿嫉恨。不过话又说回来,赏宝大会来这么多人还不是受太元的影响,所以这孰是孰非还真不好判断。只不过是这三人被眼前之事迷了眼睛罢了。
  “众位不必多礼。”
  众人抬头无不在打量这传说中的天仙真人。来之人中也有武功高强之辈,查看太元气息,若有若无,似近还远,无法捉摸,便知是高人,不可小觑;没武功的见当地自己人对太元恭敬有礼,敬若神明,宛若仙人,又见她处于如此多人之间怡然不惧,坦然自若,便知不是常人。
  待众人坐好,太元首先道:“贫道非常感谢诸位能来捧场,贫道欢迎各位以后能送子女来读书。”
  “真人这书院建的大气庄严,是求学的好地方。老夫一定会交犬子来求学的,到时还望真人好好管教”。北冥家主说道。
  这北冥家前几年得罪太元,在传经大会之后被许多好汉光顾,不胜其烦。后又有不知那股江湖势力传言北冥家的先天紫霞真经更全且进度快速,这北冥家就成了探子集中营,不是几天失踪几人,就是明天死几人,久而久之连生意也有些败落。四年后北冥家彻底沦为三流家族。北冥家主还算识时务没有报复,现在他开始就支持太元定有和好之意。
  太元也不是记恨之人,人家既有善意,那就原谅就是,“北冥家主真是太客气了,犬子年少有为,将来必定光大家族。”
  就算北冥家支持,但北冥家早已沦为三流家族,怎能在这些基本上都是一流家族中有影响力,所以还是有些人不屑。众人心想这学院才开始,怎么比得上百年书院。
  “各位,这是我们书院请来的夫子,这位就是方老方前辈。”方老前辈起身见礼。
  太元见众人似有松动之意再添了一把火,不过这把火却是够大。太元拍拍手,只见两童子抬着一约有三丈长匾额,上书“天下第一书院”,这一定是皇帝赐的那块匾了。
  “这是当今皇上手书的匾额。”太元淡淡说道。众夫子恍然大悟,原来要挂在讲堂上的匾额是这块!
  众人见匾上果真印有玉玺,知道妙玄书院得了皇上的支持,纷纷表态支持。
  “贫道想天生万物,那么万物在天之下即是平等的。男子有读书的权利,为何女子就不能上书院学妇容妇德呢?我道慈悲,贫道想给众善女子一个机会,不知各位家主意下如何?”太元面露慈悲,神情悲悯地叹道。
  众人原本松动的脸顿时一怔,闭口不言,心想你虽然只叫妇容妇德,但女子哪能抛头露面,有失教化。
  太元早已料到众人会如此表情,又下了一猛药,“若谁家肯把女儿送到书院,贫道愿赠送玉符一个。”
  众人霎时眼神闪亮,大家都知道太元的玉符外面已经传得出神入化,什么功能都有,众人早就想要了,不过他们碍于太元的权威不敢抢夺太元以前赠送的罢了。
  太元现在心底暗乐:我倒要看你们如何选择!生命与面子孰轻孰重?
  实际上太元这样做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打击三大家族。三大家族原本从太元手里要了一玉符去拍卖,若这些世家能选择玉符,那那拍卖的玉符虽还珍贵,但也会价值大减,可能无法作为压轴大宝了,三大家族肯定会出丑。果然三大家主听了太元的话脸更绿了。
  要说太元真是“睚眦必报”的人,不过她这种报复不是杀人掳掠,淫□女,而是顺势而为,不声不响给人一击,虽不能使人永远瘫痪,但也够他们喝一壶的了。在打击人的同时又能够帮助到其他人,这是在是侮辱人的上上之法。太元心想,俺还是很温油滴!
  太元不等别人如何说,就离开了讲堂,“董夫子,您不是要去百泉轩吗?那我们走吧。众位好好考虑,若想好之后就在明心那登记收玉符。”
  太元又领着众人去了百泉轩,不提。
  到了傍晚,人都走了之后,太元把明心叫来询问,“那些老家伙都同意了?”
  “观主走了之后,他们就都来登记了。”
  “哼,我还以为他们能坚持一会儿的呢!”太元颇为不屑。
  “他们终是凡夫俗子,怎能抗拒如此宝贝!”
  太元突然响起一事问道:“雄霸地这几年表现如何?”
  明心想了想说道:“任劳任怨,潜心修持。”
  “嗯,你去把他叫来。”
  不一会儿,雄霸地便进来了,举止仪态与以前大是不同,拜见太元后就站着不动。
  “雄霸地,这几年你可有所悟?”
  “弟子这几年潜心修道,所悟甚深,弟子深为以前所作所为后悔,浪费宝贵时光在凡尘俗世之上,沉于美色,不知大道玄玄至理。”
  “嗯,你有如此所悟说明你已改过向善,四年已满,你可以出观了。”太元满意道。
  雄霸地突然下跪,“弟子不愿出观,愿出家遁入玄门。”
  太元一惊,想到:我没给他洗脑啊?怎会这样?
  “你缘何如此?”太元反问道。
  “大道玄奥非常,万法归无,凡尘俗世皆是过眼云烟。”
  “你哥哥知道了吗?”
  “家兄已知。”
  “这就好,既然你有如此愿望,我亦愿广开方便之门,度你入道,以显我道门贵生度人之理。赐你道号守无,依明守道仁德,位列第二辈,掌济人殿。”
  “谢观主。”
  “明心,你明天在诸香客前味守无传度受篆。”太元又说道,“太元宫已建好,我就搬到那儿住了,这妙玄观以后就交给你了。”太元语重心长地说道。
  “弟子遵命。”
  第二天,太元在众人的挽留中搬到太元宫去了。
  明心在人山人海中也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开坛授箓传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