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55

  话可说。”
  子虞展颜一笑,仿佛是谢谢他对兄长的信任。他眼神一动,温柔地握住她的一绺发丝,放去唇边一吻:“终于笑了。”
  眼看一年又到了头,子虞要操心的事也多了起来,宫人该有的品级晋升,年关赏赐都在这几日里要安排妥当,又有外命妇的拜谢觐见。
  等子虞全部应付完,松了一口气,才发现已经是到了除夕。
  这日天气隐晦,风急雪大,窗户只打开了一道缝隙,铜灯一瞬就被吹熄了,宫女们上前添灯,只见窗棂上片刻功夫已覆了薄薄一些雪花,片片都有指甲大小。
  “娘娘,时辰不早了,摆宴吧。”秀蝉领着女官宫女前来拜贺。
  子虞微笑颔首,宫中内官能参与的酒筵不过就两三次,尤其年关还能饮酒。女官们难得放纵,便格外喜庆,言谈不再拘谨。子虞平日听她们说话,只当她们是浸淫宫廷之道的老人,现在看这模样,倒与她们的岁数相符。
  女官们尽兴一番,又相约晚间聚会守岁,子虞知悉内情,爽快地放她们离去,留下几个值夜的宫人,都是面生的,平日没有在内殿伺候的资格,举动就有几分拘束,子虞便遣他们出去歇息,殿内眨眼就清冷了下来。
  子虞独坐了一会儿,感到有些冷,起身走到窗边,果然开了一道缝,细碎的雪沫子已覆了薄薄一层。这样的雪,在南国从不曾见,而北国年年都是如此,看了四年,她也渐渐习以为常了。
  正文 第三十四章 (二)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2-11 10:15:41 本章字数:2672
  正有些出神,殿外一阵悉索杂乱的声音,奉仪兴匆匆地禀报:“娘娘,御驾将至。”
  子虞神色怔忪,抬头抚摸脸颊,晚妆已卸,她素淡的脸色仿若窗外的白雪。
  不等她整理衣装,上妆敷面,皇帝就已入殿。
  他穿着玄色大氅,雪花落在上面尤为分明。子虞上前行礼,他扶起她,微微含笑:“刚才看到这里灯光暗淡,还以为你已经歇了。”
  他吐息里带了微醺的酒气,子虞转头让宫女摆上茶果点心。须臾功夫,宫中添酒回灯,重开宴席。宫里人为了讨好子虞,特地做了南国的点心。
  皇帝仔细看了看,随手点了几个,问道:“这是什么?”
  子虞朝他嫣然一笑:“笼仔糯香骨,都叫做团团圆圆,红豆汤圆,叫笑口常开,还有银丝鲈鱼锅,叫年年有余。”
  都是最普通不过的食材,皇帝尝了几口,脸色愉悦,夸奖道:“味道不错,名字取得上佳。”
  见他如此神情,子虞不由笑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吃这个,不管好吃不好吃,就图吉利。”
  皇帝微微颔首,最后吃了一个汤圆,摆手让宫人撤下,他转身去殿后更衣。子虞不由揣摩起他的来意。除夕守岁照旧制应该是帝后相伴,皇后赵氏入宫二十年来,没有一年是例外的。子虞也知道这个规矩,所以早早卸了晚妆。
  她抬起头,缓缓注视身边的宫人,他们无一例外,目光炯炯,似乎在期盼着她能把皇帝留下。
  子虞有些犹豫:二十年的旧例由她来打破,会不会又把她推到危险的境地。她低头考虑得失,却怎么也压抑不住心底的那份悸动——看到他来到的那一刻,她的内心是多么欢悦。轻轻吁了口气,子虞招手让秀蝉近前,吩咐了几句。
  秀蝉走出殿外,不动声色地张望了一下,很快找到了杨慈,她笑着上前寒暄了几句,探问道:“天寒地冻,大人不如随我到后面歇息一下。”杨慈往内殿看了一眼,淡笑道:“职务所在,不敢怠慢,劳秉仪费心了。”
  秀蝉不以为意,闲谈似的说:“娘娘起于微萍,对宫人多有体恤,只怕大人随仪仗等久了,雪寒风冷伤了身体。”杨慈抬起头,远眺片刻,似乎被漫天雪色晃了眼,微微眯起:“幸而方才在永延宫蒙太子赐酒,现在身子还暖和着呢。”秀蝉暗自高兴,原来陛下连交泰宫都还未去,她扫了眼宫灯映照下白银银一片的雪色,慨叹道:“唉,好大的雪……”杨慈便笑着应了一声。
  皇帝更衣出来,兴致极好,和子虞对坐窗前,闲话守夜,窗外偶尔吹来的冷风,也影响不了这和睦温暖的片刻。子虞说起幼时除夕玩爆竹的趣事,皇帝脸上一片祥和,似乎听得入神,在故事的末了,在桌上握住她的手:“看不出你小时候能如此顽皮,”顿了顿,又道,“素手如明玉,也瞧不出受过伤。”
  子虞脸上一红,说道:“妾听人说,幼时的伤最容易褪去。”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却有宦官进来禀报。皇帝微微折起眉峰:“喧哗什么?”周公公低声在皇帝的身边提醒道:“是交泰宫的。”他的声音不高,子虞恰巧听到了,她转过头,似乎被窗纱上模糊的景色而吸引。
  “召。”皇帝吩咐。
  传话的宦官走进殿内,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与他被冻得雪白的脸截然相反,他跪倒在地,说道:“娘娘已将新丰酒热了三回,担心失了酒味,让小人带给陛下,不想竟惊扰了圣驾。”他口称的娘娘只有是皇后,子虞不禁瞥了他一眼,好个能说会道的,短短两三句,就将一幅妻子温酒等待的温馨画面描绘得动情动人。
  皇帝沉默了片刻,道:“拿上来吧。”
  宦官露出喜色。
  紫檀托盘配青白玉酒壶承上殿来,一个年轻的近侍走上前接手,他一碰酒壶,讶道:“风雪这样大?酒已经冷了。”说完,不知所措地面向桌前,似乎在询问是否要重新温酒。
  皇帝往窗扫了一眼,正好看到倚窗而坐的子虞,他转头问随侍的宫人:“外面雪很大?”
  立刻有人回答:“积雪已及半尺。”被皇后派来传说的宦官脸色一紧,正要说什么,皇帝已下了决心:“回去告诉皇后,雪大难行,让她早些睡吧。”宦官怏怏离去。
  皇帝也没有令人温酒,撇开了这个话题,似乎很快将这一段插曲扔之脑后。
  近侍托着酒壶走出殿外,拐角遇到了一个宫女,一看衣饰就知等级不低,两人擦身而过时,她突然塞了金色的一样事物到他怀里。他掂了掂,分量足够让人感到喜悦。走到后殿宫人轮休的地方,都监杨慈正坐在那里,身边没有人,看着他笑道:“陛下已准备歇下,今夜不用再冒风雪行走了。”
  近侍涎着脸道:“刚才得都监指点,果然得到玉嫔娘娘的赏赐。只是不知会不会因此开罪皇后?”杨慈哂道:“你是什么身份,皇后会注意你。”他低头脸一红,杨慈慢悠悠说道:“久居高位的人,早已忘记权势也起源于卑微,你的那点殷情,放在皇后面前一文不值,可若给了玉嫔娘娘,价值就非同一般,这么简单的取舍,你该不会衡量不出吧?”近侍握紧了手中金锭,露出一个憨笑来。
  他留下了,子虞却已经失去了刚才隐约的欢愉。他察觉她的心不在焉,温和地说道:“要是累了就先睡吧。”她摇头:“都已经等了半宿,半途而废,前面的功夫都白费了。”
  宫女送上一杯浓茶,子虞簌簌口,正好提了一下神。
  他半垂着眼,闭目养神。
  看不到他的目光,平日的深沉威严便消了大半,只剩下一片平和温厚。子虞看了他片刻,浮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不知不觉已消磨了时间,她口里还有浓茶的苦味,脑子却沉沉浮浮,倚窗打起瞌睡。
  朦胧里,似乎听见有女官轻声提醒:“娘娘。”她唇齿翕动,不知应了没有。只听见他柔声说:“别吵着她。”旁边就骤然安静,什么声响都没有了。她迷糊中挪挪手,有人托住她的胳膊,轻轻将她移到一个温暖所在,又宽厚又暖和。她用脸蹭了蹭,舒服极了,这才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遥遥传来嘈杂声。她倏然醒过来,一抬头,撞到了什么,耳边听到他轻轻一哼声——原来她觉得舒适是窝在他的怀里,撞的是他的下巴。
  “哎,陛下。”她脑子还有些糊涂。
  嘘——他的声音贴在她的耳边,邀她一起聆听。
  他的手臂环着她的腰,气息在她的脖子旁吞吐,让子虞好一阵无法集中精神,耳根都有些泛红,恍惚了一会儿,才分辨出那是宫城外面爆竹烟花的声音——原来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了。
  正文 第三十四章 (三)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2-11 10:15:41 本章字数:2600
  “等这么久,就为了这一刻?”他低沉着声音问,隐藏着一丝戏谑。
  她倚着他的肩,唇边旋一对梨涡:“除旧秽,迎新年,据说这时立下宏愿,新的一年中便能有所作为。”
  他笑了:“什么样的宏愿让你撑到现在?”
  子虞抬起眼,注视了他半响,抿着唇莞尔一笑:“大约很难实现……”感觉到他身上的温暖,她又犯困起来,把头埋进他的怀中。
  见她疲惫,他不再刨根问底,吻了吻她的鬓发,温柔地打横抱起了她。
  第二日竟是子虞先醒来,床帐内透入微光,她翻了个身,动作很轻,却依然将他惊醒。
  他睁开眼,双眸深邃莫测,流转着一抹谁都难以读懂的神采,他的身体暗藏着魄力。当他伸手抚过来,子虞总是从内心感到一种酥软的战栗,很快,他炙热的气息就笼罩住她的身体。
  待两人起身,天已大亮。
  子虞对镜梳妆,从镜子里看到内侍为皇帝整理衣饰。
  他不必上朝,神色悠闲。等她妆好,他极有闲情地又和她说了一会儿话,这才离开。
  算算时间,子虞该去觐见皇后了。她对着镜子,自顾自地轻叹一口气,仿佛已经预料到今日会面对什么样的境况。
  宫中的风吹草动,迅疾地叫人吃惊。
  当她穿过游廊,殷美人领着宫人,笑盈盈地等着她。
  “娘娘,”她上前寒暄,表情比平日更亲热,“妾早起了一会,想着正好和娘娘一起去交泰宫。”
  子虞微笑颔首,两人相伴,一边走一边寒暄。路过的庭院中遍植梅花,殷美人见子虞欣赏的面容和颜悦色,闲谈似的说道:“妾有一个兄长,随军南征,正好和娘娘的兄长同一营呢。”
  子虞诧异了一下:“竟有这事,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
  殷美人道:“妾的这个兄长,自小顽劣,不通事务,父母都管教不得,族中邻里都喊他浑子。想不到这次会立下大志要建功立业,没有通告父母就随军一起去了。前些日子,妾才得了他的消息。听说在娘娘的兄长手下效力。”
  “真是好巧。”子虞笑道。
  “妾也这么说,”殷美人双眼明亮,正色道,“真可称为缘分,妾不指望他能创下什么功绩,只要他能按下性子,得贵人一些眼缘,就再好不过了。”
  子虞浅浅笑道:“手足齐心,其利断金,你们兄妹若力往一处使,还怕没有好前程?”
  殷美人得了她一句玩笑似的模糊应承,也觉得开怀。
  两人到了交泰宫,妃嫔都已经到齐了。这是子虞入宫头一次见到所有妃嫔齐聚,无论得宠或不得宠。
  据说先帝的后宫充实,素有佳丽近千的传言。与之相比,怀灏的后宫冷清多了。皇后之下,拢共不过二十多位,其中许多已失去圣宠多年,她们面容依然美丽,却失去了光彩,唯一的不同,部分是故作淡然,部分是真的淡然。
  众妃嫔围绕着皇后说话,大多口齿伶俐,妙语连珠,场面极热闹,子虞入殿时却骤然安静了片刻。
  她向皇后行礼,皇后极淡地瞥了她一眼,挥手让她落座。
  皇后不喜欢玉嫔,那是众人皆知的,今日待她又比平日冷淡。众妃嫔心里有数:皇帝为她打破二十年的旧例,让皇后面上无光。她们对子虞极不亲热也不排挤,只是无意间将她冷落。
  过了一会儿,赵曦前来拜谒。皇后让她坐左下首,平时总是笑盈盈答应的她却突然客气地推辞。
  明妃瞧地分明,玩笑道:“太子妃怎么如此客气生分。”
  赵曦神色正经,先对皇后一拜,说道:“长辈在席,小辈岂可逾矩上座。”
  皇后身旁的女官见状说道:“规矩也可含人情,太子妃娘娘太过谨慎了。”
  皇后含笑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