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65
r 子虞神情有些麻木:他们的看法真是南辕北辙。在她看来,活的如此自我,如此恣意的人,让人一见就联想到自身的处境,无法不感到厌恶。何况,玉城对她也抱有同感,她们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只能在彼此为难中获取一点快慰。
“陛下说的是,”子虞苦涩地一笑,“做您的女儿真是幸福。”
他看着她,唇角含笑,眼神静柔如月光:“她是我的女儿,注定一生荣华富贵——也仅仅如此。除了这些,她无法从我这里得到更多。”
子虞有些怅然地轻轻摇了摇头:“已经足够了。”
“孩子的贪心可远超你的想象。”皇帝牵着她,寂静的夜里,只能听见枝叶间偶尔滑过的瑟瑟风声,剩下只有两人的脚步声,一步步尤为分明。
他又说道:“满足了他们一次,下一次他们就会索要更多——你根本不需与她计较。已经出嫁的公主,你无法改变她,她也无法伤害你。”
子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在提点她与玉城并无利益相关的冲突,两人的相处之道,最好相安无事,不近不远。
正文 第三十六章(八)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2-11 10:15:43 本章字数:3343
“妾明白了。”
夜风吹散了她的鬓发,他温柔地替她捋到耳后:“去你的宫里吧。”
知易行难,说的大概就是眼下的情况,子虞暗暗想。
即使他说的全部都在理,理智上告诉她,与一个出嫁后的公主计较实在没有必要。可是心里始终有一处疙瘩。那个公主,行事无所顾忌,如果有一天,她的为难不再仅仅停留在言语上——相安无事,终究只是一个美好的憧憬。
当他的手臂环上她的腰,子虞打了一个激灵,迷惘地看着他。
细碎的亲吻落在她的眼睑上,他低沉而缠绵地轻语:“想什么?”
“陛下似乎更喜欢女儿。”也许不应该重提这个话题,她却想知道究竟。即使是深受他宠爱的睿绎,都没有得到如同玉城那般的纵容。
“女儿若是不懂事,不过是些小烦恼,儿子不懂事,才让人忧心。”他笑了笑,“纵容一些又何妨呢?”他的口气轻松又含打趣,子虞随之微笑,只好揭下不提。
他的气息渐渐粗喘,有一下没一下抚摸她长发的手也慢慢伸入她的衣襟。
这一夜他格外怜惜温存。
子虞心底有些悸动,翻了个身,她将手伸入枕下,很快就摸索到靠近床沿的一缕水丝流苏,上面系着她打了一半的同心结。
他察觉到她轻微的动作,伸手搂住她的腰:“怎么了?”
她讶了一下,很快将手缩回,轻声道:“没什么。”闭起眼,须臾功夫,呼吸匀净地睡着了。
床脚边搁着一盏宫灯,只因她一向害羞,宫人们把灯放得远,灯光朦胧,连床帐也无法穿透。他看不清她的表情,伸手越过她的肩膀,往她刚才摸索的地方探了过去。
第二日子虞先醒来,轻手轻脚地离开床榻。等她梳洗完,回到寝殿,皇帝仍在熟睡。
子虞有些惊异——他的睡眠一向警觉,稍有动静就会惊醒。
宫女为她上妆,不知是不是因为紧张,调弄的胭脂几次都不合心意。子虞接了过来,选了海棠红的脂粉,轻轻在脸上盖了一层,侧过脸想要和宫女说什么,却瞥到皇帝已起身坐在床边,透过铜镜看着她。
镜中的他离地远,面貌模糊,可是目光深沉又探究,让她不敢轻易回头。
宫女们垂手肃立,鸦雀无声。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步声,周公公走了出去,很快又回来,在皇帝的耳边轻语。他控制着音量,一丝也没有外露,皇帝的神情却变得严肃起来,一言不发,在屏风后换了朝衣。
气氛与平时迥异,子虞站起,来到屏风旁。
皇帝转过身,握住了她的手,声音依然温醇:“你的哥哥昨晚遇刺受伤,此时正在宫外求见。”
子虞脑子嗡地一声响,疑心自己听错了,抬头直视皇帝肃然的表情,期艾道:“遇、遇刺?”
“嗯。”皇帝安抚地握住她的肩,“抓住了一个刺客。”
子虞心急如焚,她担心的只是兄长的安危,转头看向周公公,他果然明白,说道:“娘娘不用担心,云麾将军脸色不好,身上却无大碍。”
皇帝见她新上的胭脂都掩不住骤然发白的面色,伸手温柔地抚摸她的脸庞,说着:“我去看看。”带着宦官侍卫走了。
子虞心里又急又燥,遣了宫女前去打听,等了一会儿不见消息,又让秀蝉再去。在寝殿里来来回回走了几圈,宫女归来回禀:“听闻罗将军昨日和军中好友小聚,在路过安邑坊时,遇到几个酒醉的汉子,因为抢道而起了争执,后来就动了刀剑,罗将军,殷郎将,还有几个侍从都受了伤,当场击杀了五个,只留下一个活口。”
子虞听着就皱起眉,对她冷冷扫了一眼,宫女垂下头:“娘娘莫怪,我是听几个宫人如此说的,一句不曾添改。”
秀蝉带回来的内容却不尽相同:“罗将军手臂上受了些伤,并不累及要害。刺客有六人,留下一个活的,正绑在宫外。”子虞微微松了口气,把秀蝉召到近前,问道:“问谁打听的?”
“刚才那些都是杨都监让我告诉娘娘的。”
子虞一直紧绷的心才稍稍放松了些。哥哥与杨都监一直有往来她是知道的,既然能在这个时候还传话出来,肯定伤势不重。她深深呼吸了一下,放缓身子,目光在第一个回禀的宫女身上转了转,若有所思。
等了一个多时辰,还没有传来罗云翦出永延宫的消息。
子虞按捺不住,带着宫女去了永延宫。殿前侍卫欲入内通报,被子虞制止:“不要惊动御驾,我就在这里等一等。”
这一等足足近半个时辰,罗云翦才从殿中走出,看见等候在外的子虞不由怔住。
子虞见他面色苍白,毫无血色,好不容易压住了已涌到喉口的称呼,直到罗云翦行了礼,才轻轻道:“将军随我来。”
走到僻静处,四下无人,子虞转过身,眼圈微红,有些激动地唤:“哥哥。”
罗云翦微微一笑,安慰道:“娘娘不用太过担心。”
“这世上能让我担心的人已经不多,”子虞酸涩地看着他,“伤了哪里?”即使冬衣厚重,她也看出罗云翦的衣物太过臃肿,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他的胸口。
罗云翦轻轻拍了一下左肋:“这里,还有手臂,都是皮肉伤,不算什么,”他略微顿了一下,口气僵硬地说道,“若再偏一些,就直插胸口,险些被他们得逞。”
子虞的胸口仿佛被堵了一块大石,半晌才喘了口气:“伤成这样,就该回去休息,派人来宫中传话也是一样。”
罗云翦的眼中闪过一抹犀利的微光:“只有让陛下亲眼看看这些伤处,才不会失去原有的意义,”他摇了摇头,“昨日要不是几个兄弟拼命相护,今日不一定能面见御驾,殷泰为我挡了两刀,至今生死未卜,我岂能在家中安心休息。”
子虞伸手在他未受伤的左手臂上轻轻一拍:“只要他衷心对你,豁出命去博取的,我会补偿给他。”
罗云翦吃了一惊,大概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妹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他看向她,细心地察觉她的神情与往常大不相同,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乌黑的眼眸里掩了一层厉色。
“娘娘打算做什么?”他放柔了语调,“今日你在后宫中的地位来之不易,可不要轻举妄动。”
“我不动,就任由他们对你刀剑相向?”子虞冷冷一笑。
罗云翦张了张口,子虞道:“退让如果不能换来平安,那就毫无意义。坠马一事我尚且还能忍耐,可是这一次,刀锋已经悬在颈上,我决不能再忍气吞声。”
“子虞,”情急之下,罗云翦唤出她的名字,“事情还未查出究竟,你岂能轻启战端?”
“刺客是谁派出,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何需查出究竟,”子虞拭去眼角的一滴泪水,“至于战端,上一次侥幸逃脱,这一次侥幸轻伤,下一次,下下一次……我们难道要把性命托付给侥幸两字。后家如今式微,尚且能做出如此嚣张疯狂之举,若让他们再势起,这里就没有我们兄妹存身之地。”
罗云翦专注地看着她说道:“陛下已经得知内情,我们不防等一等。”
子虞抬眼望了一眼永延宫的檐角,吐出一口白气,微微苦笑:“靠他主持正义?”
“娘娘不信陛下?”罗云翦看看左右,轻声问。
子虞道:“昔日明妃,文媛都曾相信过他,可是结局如何?”
罗云翦缓声道:“他待你和她们不同。”
“有什么不同,”子虞平静地一笑,“我和她们都是一样,不是他必选的唯一。哥哥,后宫的妃嫔,宠遇都在他一念之间,可是谁也不会真正将性命交托给他,那样与寄望侥幸有什么分别。”
“上一次三殿下坠马,被后家暗中化解,打杀了两个宫人就算交差——这一次决不能重蹈覆辙。”
罗云翦说不清这一刻是什么心情,他曾经希望妹妹能入住后宫,影响局势。可真当她拿出这样的魄力,他又觉得满心的酸涩。
“哥哥回家好好休息,”子虞柔声道,“只有被逼绝境的野兽才会露出獠牙,行径疯狂——我看后家也看到了穷途末路。”
正文 第三十六章(九)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2-11 10:15:43 本章字数:4055
唤来宫人,护送罗云翦出宫。直到他的身影在宫门处消失,子虞久久站立风中,直到女官催促才回步寿宫。
将清晨打探消息的宫女召来,子虞问:“早上你去哪里打探的消息?”
宫女早知失言,忐忑不安了整个上午,立刻答道:“奴婢去了宫门,那里正是换班的时候,打听了几句,他们就是如此议论的。”
不但要杀害她的哥哥,还想将罪名掩盖为醉酒私斗,子虞心底的愤恨如火烧一般,脸上反而更加平静了,冷眼看着宫女道,“我以为你们都是聪明人,现在看来显然是我高估了你们的本领。”宫女在她的目光下瑟瑟发抖,仍咬紧牙关:“请娘娘再给一次机会。”
子虞道:“别再让我失望。”宫女应声而去。
午时才过一刻,宫女又折返回来,向子虞回禀:“奴婢打听到,宫中有两种说法。一说罗将军遇到醉酒地痞,不小心被刺伤。还有一说是延平郡王旧部的军汉闹事,为鸣功劳不平,这才行刺将军。”
晚间才发生的事,一个清晨流言就已充斥宫廷,显然有人故意作为。
而且用心险恶。听信第一个谣言的人,只能在庆城治安上做文章。可若信第二个谣言,在问罪之余,不免对罗云翦南行的功勋心存疑问。
子虞轻叹,出手就是一击必杀的行刺,行事周密。失败之后,立刻又传讯入宫,掩盖事实。这样的手法,速度,和在宫中的人脉力量,只不过再次应证了她的猜想。
宫女见子虞放缓了表情,放大了胆子又道:“娘娘,那唯一一个刺客活口,已经被敇令送交大理寺。只是听说审讯了一个多时辰,还上了刑,可还未开口。”
“若真是寻常地痞军汉,能有这样地骨气。”子虞冷笑。
宫女自知交差过关,顺势退下。
子虞一整日听着各色的消息往来。期间殷美人听闻兄长受伤未醒,哭哭啼啼来到步寿宫诉苦,子虞安慰道:“付出总有回报。他的伤不会白受。”这才将她劝走。
到了晚间,杨慈突然来到。
子虞微诧:“公公怎么不在御前伺候?”
“陛下担心娘娘,命人来看看娘娘的情况,”他笑道,“如此圣眷,小人在宫中多年,还未见过呢。”
子虞招呼他坐下,等宫女上茶后,才开口道:“这样的小事,公公何必亲力亲为。”
杨慈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她的神色,说道:“罗将军特意嘱咐我看望娘娘,现在一看,娘娘气色还不错。”
子虞笑了笑,他又说:“娘娘可知,皇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