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9

  己的胸口连连喘气。那少年真是救了我一条命!我笑了一下:“不,不,是我自己太急了,不关你的事。”那少年笑道:“兄台不生我的气就好,还想请教尊驾如何称呼?”我说:“温采。”
  那少年笑道:“在下姓秦,名印月,无字。”秦印月道:“我见你们是外地的,是出来游玩的吗?”我想了一会,道:“我和……嗯,这位兄弟打算去零陵。”弄玉轻笑出声,这个混帐东西。秦印月喜道:“原来如此,我就是住在零陵的,不如二位随我一起回去,路上也有个伴。”
  “好啊。”“不用了。”前面那句是我说的,后面那句自然是弄玉说的。我赶忙抢先道:“秦兄就跟我们去吧,他和你逗哏呢。”我估计弄玉的脸色现在一定难看得紧,但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或许是太久没有受到这样的礼遇,有人对我热情一点,我就会受宠若惊。
  三人就一同朝零陵走去,没隔多久就到了边境。突然想起了秦印月和零罗的事,于是问道:“秦兄和零罗姑娘可是许了婚配?”秦印月道:“方才若不是你扑倒了我,可能我们就真这么成了……只是习武之人居无定所,不可能一辈子待在那个小村落里,所以,我还得谢谢你没让我失去理智。”我说:“那你的志向是什么呢?”秦印月有些腼腆地笑了:“行侠仗义,惩恶除奸,做一个义薄云天、生死之交散遍五湖四海的大侠。”
  身旁的弄玉又低笑了一声。如果秦印月真要除奸,那第一个除的人大概就是他弄玉。可我偏偏和秦印月是同一条道上的:“你年纪不大却有这样的志向,温采真是佩服极了。”秦印月笑道:“我第一眼见温采兄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我有些激动地说:“温采亦是有如此想法!”他微微一笑:“那我们何不八拜为交,义结金兰。”我大声说道:“好,我今年十八岁,你呢?”秦印月说:“那刚好比仁兄小一岁,一会我们就进城去歃血为盟,可好?”我用力点头。
  此时我的心情是从来都没有过的热血沸腾,我竟然有了一个义弟,他的名字叫秦印月。在我全家都被杀害之后,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亲情。零陵城墙周围,月光从树缝中洒落,秦印月的瞳孔却显得比月光还要明亮。
  任何事都是这样——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即便付出了感情,也要看人家愿意践踏,还是愿意珍惜。或许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愿意无条件付出。但仅有一个,倘若错过了,便不会再回来。而我怎么都不会想到,那愿意为我付出一切的人,竟是最无可能的那一个。
  第九章  酒惠圣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章和第九章的资料
  关于古称
  零陵就是今湖南的永州的古称,冯乘就是神州瑶族第一县——江华,江华是永州的一个县,在永州南方,那儿的少数民族居多,以瑶族为主,但是也有壮族部落,由于壮族的习俗符合小说情节需要,所以我就选的壮族。
  关于江华(冯乘)
  莽莽南岭,横亘在中国南方。在南岭腹地,有一片神奇美丽的大瑶山,以全国瑶族人口最多、居住地域最广、发展潜力最大,而被称为神州瑶族第一县。这就是湖南江华。
  关于永州(零陵)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地处潇水,湘江两水汇合处,东接郴州,西南毗邻“两广”,与桂林、清远相连,北界衡阳、邵阳,全市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0万。
  永州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永州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游览胜地。这里有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和五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关于壮锦
  壮锦是壮族的一种瑰丽工艺品,它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 传说壮锦是在宋代一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看到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示。她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织而成。从此就产生了瑰丽的壮锦。
  ”三月三”与歌圩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关于“三月三”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 ”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 ,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ps:徘徊花是玫瑰花的别称。
  我们刚才进城,就看到一个孱弱的中年男人正被一群人殴打。
  那中年男人一见着我们,就像发狂一样跑到我们面前,扯着嗓子大叫:“酒惠圣人,求求您救救我,我就要被他们给打死了,求求你救救我……”他跪倒在弄玉面前,一个劲地磕头,泪如泉涌:“酒惠圣人,我求求您救救我吧。我给您磕头了,我给您磕头了!”弄玉淡然道:“你认错人了。”
  后面那几个人见着有人来了,有些忌讳,停了下来听他说什么。那个中年男人又继续哭道:“我知道是您,我见过您的!您现在要不救我,我就要给他们打死了!”他努力摇着弄玉的裤脚,可是弄玉依然不为所动。
  我轻运内力,倏地跃到了那几个人面前:“你们干什么欺负他。”为首的那人啜了一口唾沫,骂道:“你个小毛孩,管老子们什么闲事?我们爱打不打,是我们的事,用得着你来插手么——呜!!”他还没说完,我就用脚挑起了地上的不明物体抛到了他嘴中。
  其他几个人看着老大被欺负了,全都蜂拥而上。看他们的武功路数如此紊乱,就知道肯定都是一群无用之徒,我轻身一跃,就飞到了半空中,从衣袋中迅速抽出了一些在村庄里捡的绿豆,往他们脸上洒去。
  “啊——!”整齐的惨叫声。我跃回地上,看见他们纷纷倒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后悔——我居然动手把他们杀了。身子一震,往后退了一步。身后传来了响亮的鼓掌声。弄玉极动人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真不愧是我亲手培养出来的孩子,厉害,你的武功看样子是越来越好了,就快超过我了。”
  可是他说的每句话都像利刃一般狠狠扎着我的心。我……我竟然杀人了!
  那个求救的中年男人早不知道跑哪去了,秦印月也是一时说不出话来。我想他大概还没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吧。而弄玉只是一直含笑看着我。
  这时候天已全黑,以前一直不知道这座以“锦绣潇湘”驰名各地的城看上去会如此雄伟。高高矗立的雕梁画栋,鳞次栉比地排列在拱形的城门上。夜色中无法看清城里的景象,只觑见几辆黑轓停在门前的道路旁。
  秦印月邀请我们去他家过夜,弄玉拒绝了。我本想和这个义弟多聊聊的,但想到我们的确不好打搅别人,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秦印月似乎很失望的样子,告诉了我们他家在九嶷山下,然后自己离开了。
  此时就连客栈都差不多打烊了,我原想问弄玉我们住哪儿,但一想到他刚才讽刺人的话,我更是不想再理睬他。只是跟着他走。
  城中贯穿着一条碧绿水带,蜿蜒曲折,绕山丘,穿田涧,潇水泫泫流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也不知沿岸走了多久,方见着一片十里红楼,从外面便可看到里面极是奢华的碧阁,弄玉走到了一座府邸面前,推开门,径直走了进去。
  此时我还是禁不住在后面问道:“你这是去哪,不要私闯民宅。”弄玉转过身来,莫名地看着我:“我回家都有错么。”我顿时目瞪口呆:“你到底有几个家?那之前你住的地方又算什么。”弄玉思索了一下,道:“那个小破宅子,随便买来住的。”
  小破宅子。如果我没记错,我住的那小屋外面,貌似一个豪宅的后院。我又问:“你哪来这么多钱去买这些房子。”弄玉更是答得理所当然:“有钱又怕死的人这么多,你说我哪来的钱。”我怒道:“你竟然威逼别人给你钱!”弄玉摆摆手:“我可没有这么做。”
  我疑惑地看着他。他靠在门上,一脸慵懒闲散地看着我:“你都知道一把绿豆就能解决的事,何必用‘逼’的呢?”我立即想到了刚才杀掉的几个人,正是用绿豆……弄玉竟然是直接把那些有钱的人宰了,再去别人家里取劫钱财。我指着一脸柔笑的弄玉,手和声音都在颤抖,痛斥道:“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天理难容!”
  谁知我刚说完这句话,弄玉却是笑得花枝乱颤,明月投落下光芒,将他的脸也倒映成了浅浅的月白色。我不知道他最近是在玩什么名堂,动不动就嘲笑我。他做过的坏事太多,我也不想去问了,我抢在他前面,冲到了他家里面,随后便听到了弄玉关门的声音。
  若不是我认识弄玉,我光看着这里面的景色,定会以为是一个文雅书生住的地方。庭院中种着各种各样的牡丹花,似荷莲、瑞兰、黑花葵、冠世墨玉、璎珞宝珠……种类数不胜数,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从大门处就可以看到正堂中央挂着一幅美人弄月图,篇幅颇大,画中之人是一个少年,身着一席白如迭雪的衣裳,独立于月光下,木桂前,顾盼生姿,淡雅媚人。清冷,却又带着几分邪佞之气。
  我看了看那画上的少年,又看了看弄玉,半晌才勉强问出口:“那人是你?”弄玉的神色似乎顿时就黯淡了许多,点点头。我说:“那作画之人不会是你自己吧?”他摇摇头,依然不发话。
  画中的弄玉虽和现在相貌差异不大,却像一个未谙世俗的孩子,无忧无虑,稚气未褪。对于弄玉的过去,我是完全不知道,但光听蜚蠊血母说过的那几句话,大概就能猜到他在江湖上恶名昭著一定有什么原由。不过与我无关。倘若知道这些消息就能躲掉那些奇怪的脸红心跳,我还求之不得呢。
  这一晚弄玉依然与我同眠,没有碰我,只是将我紧紧地抱在怀中,睡得十分沉稳。我从来没觉得弄玉这样需要被人保护过,原本纤瘦的身子更让我觉得他像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孩子。或许对他来说,我不算什么。我只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没什么优点,所以也不敢多想。待在他身边,能偶尔给他一些安慰,就够了。
  次日清晨弄玉已经没在身边了,每次与他同床都是这样,起来的时候,人早就离开了。我经常想,会不会有一天醒来,发现他已经走得很远,再也不回来了。
  家里只有几个丫鬟在打扫房间,突然想到了燕舞。或许她还没有回来。无聊至极,只得出门去逛逛。零陵是我憧憬了很久的地方,听说这里的景色比仙境还要漂亮。白天的零陵比晚上要繁华得多,人们的生活也挺好,穿着上等布料的老百姓随处可见。
  一路上买了一些小吃,一直都听到有人在说“酒惠圣人”的事。我突然想起那个给弄玉下跪求他救命的中年男人,似乎就是一直在提着个“酒惠圣人”。看样子他是认错人了,毕竟那是晚上。我拉了一个小贩,问了他有关这个人的事。
  酒惠圣人姓桓,酒惠是他的字,六王爷的小儿子,是一个富商,住宅在京师长安。每一年,他都会游遍全国各地,赈灾,分发银两。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敬之情,就在他的字后面加了“圣人”二字。据说他曾经有一个哥哥,多年前是全长安公认最美的人,却没人愿意提起他的名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