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
南梦寻 作者:倾城
目录
自序
人人尽说江南好
女人是江南的魂
江南印象
略忆江南
寻访随感
清秋深呼吸——山居随笔之一
诗意的栖居——山居随笔之二
悬、悬、悬——大慈岩的回忆
大奇
西湖梦忆
瘦西湖观戏有感
龙虎山记游
梧桐道
江南雨
忆梅
和春天有约——花事之一·探梅
和春天有约——花事之二·牡丹
和春天有约——一春花事
古来圣贤皆寂寞
秋的极致
姑苏美食之春华篇
姑苏美食之夏艳篇
姑苏美食之秋韵篇
姑苏美食之冬恋篇
秋天的滋味——鲃肺汤
佳茗似佳人
吃茶去
问茶
咖啡·人生
三生花草梦苏州
小城旧事
清淡苏州
姑苏梦寻
吴中好处
苏州随笔
赏心乐事谁家院
且听月吟
天凉好个秋
我只是有些怀念
藏龙卧虎穹隆山
启园随想
倩女幽魂——三山随笔
如梦令
枫过留痕
寒山钟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雨中赏荷
今夜,月色依旧
兰到香时静有声
春望
最是一年春好处
神鬼二月天
人间四月天
夏艳
凉呀凉
秋天的童话
秋思
秋香
秋怀
冬之梦忆
冬日梦呓
一场无关风月的雪的思忆
2004年的那两场雪
秋词初试
书从读后纸无字
爱莲说
有凤来栖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以月亮的名义(外一篇)
风雅是吐半口血
小窗闲记
旧时光
无那尘缘容易绝
事如春梦了无痕
牡丹亭上三生路
闲庭拾萃
幸福醉倒在这里
身似菩提无媚骨
母亲,家中的佛菩萨
禅说
清心集
在呼吸中静心——闲说瑜伽
弹指瞬间
闲适
境界
流浪
一个人的流浪
天鹅之死
感动的瞬间(五则)
后记
自序
我,一个极散漫之人,爱读杂书,喜饮佳茗,寄宿蜗居,常怀幻想,爱好凡是有关中国古典的一切,一生的信仰唯在碗茗炉烟。与书打了十多年的交道,偶得过一些小奖,却永将写作当成是一种闲适的消遣。然又极珍爱自己笔下的每一个文字。
怀素曾书贴自叙曰:“我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闻之吾心戚戚,但于转念间顿又释然:其实,每个人的见识都难免会有疏漏——再缜密的功夫终究会留下死穴,再聪明的人儿也终究会留有盲点,更何况平常如我之人呢?那么,不如常怀一颗平常心、用一双平常眼来注视这个不平常的世界便就是了。沧桑阅尽或是空白如初,我都喜欢,也都乐于接受。
每个人,不过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寄旅者罢了,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倘若心还能有所托寄,便也算得上是一种难得的福分了。龚自珍还尝诗云:三生花草梦苏州。而我,恰正是这样一个三生有幸的苏州人——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更受益于江南,又偶得些许粗浅之见地,倘或更能诉之于笔端纸上,那么,虽不敢妄图笔补天工,亦但求能以拙笨之笔墨略陈诸兰之芳、稍倾书城之香!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人尽说江南好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唐·皇甫松
女人是江南的魂
桃红柳绿,江南是喜人的;粉墙黛瓦,江南又是雅人的;山温水软,江南是养人的;曼妙佳丽,江南更是醉人的。其实,江南只是一个概念,江南只是一种情怀,任谁也说不清江南……
人又说,女人是江南的魂。于是,身而为女子的我,每往各处,总喜欢留心那里的女子,同属江南却又是风格迥异。
曾对上海女人黑唇的冷艳、绿唇的惊艳叹为观止,时至今日容颜虽已淡忘,然那一袭香翠的亮丽却至今历历在目。上海女人似钻,张爱玲也许是其最好的诠注了,奢华前卫的自我张扬,如钻一般,甚至可以任意切割一切浮华;上海女人又似锦,锦是一种里外截然不同的织物,这正如上海女人外在的要强,里子里的依赖。也许这话有人会驳回,然上海女人的驯夫有术和上海男人的俯首贴耳却是有目共睹,身为女人,自当生在上海。
相对而言的杭州女人则如翠般富丽、鲜明,提起越女,也许每个人的脑海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浣纱女子的影子来——西施,不管她亡了吴国也好,不论她救了越国也罢,人们更乐意记住的是她浣纱的倩影,淡雾弥漫的溪畔,晨珠晶莹,娇姿容辉,西施成了越女的经典,有着绢一般的轻盈、精致,一言一语间散着雅韵,一颦一笑中藏着香媚,一举一动里更透着魅惑,永远不会让人沉闷,不然,吴王夫差是断然不会舍下吴地粉黛佳丽却独对西施痴迷若此的。生为越女,夫复何求!
苏州的女人我喜欢以玉譬之,如玉的女人婉约而不时尚,别致而不前卫,经典而不新潮,如夏日忽掠而过的一阵凉风——清心;如春羲的一滴晨露——晶莹;如秋暮的一抹落霞——温存;如冬天的一缕梅香——含蓄。她有着缎一般的柔顺和温润,你再看不到她的里子,她忽而是结着愁怨的姑娘,忽而是慵懒缱绻的娇娘,她也许没有钻的炫耀奢华,也没有翠的富丽堂皇,然她总是含而不露,脂凝粉暖,不张扬,不招遥,那一口香软糯甜的吴侬软语直让听的人醉在心里酥到骨里,直说出宁可听苏州人“相磨”(吵架之意)这等傻话来,在苏州女人的嫣然一笑里,还有什么干戈不能化为玉帛的呢?
当然,不管是锦是绢是缎,她们的本质其实都是丝,只是演绎出了不同的姿态而已。丝是女人的魂,女人是江南的魂,也因此,一直以来令人梦寐以求的,是如诗如画的江南,更是似梦似幻的江南女人。 bookbao8
江南印象
江南,在有的人眼里,是一帧淡描的水墨;在有些人看来,是一幅浓抹的油彩。其实,哪怕是数册长卷也还是画不尽那一个至灵至美的江南。
在世人的梦里,江南是那一句夸张至极的诗:游人只合江南老;在诗人的眼里,江南是那一首闲逸如梦的曲:《渔舟唱晚》云水间。“我打江南走过……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郑愁予的诗里,江南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然在我的眼中,江南只是一个容颜如莲的梦。我知道伊是美的,但我描述不尽伊的美丽。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在这里可以各安其是——水村山郭是江南,“乌衣”“王谢”也是江南;婉约妩媚是江南,风雨沧桑同样还是江南。江南,是漫了一川的梅黄烟雨,是碎了一湖的风起云涌。
在游子的心底,江南是“夕阳西下”里的“小桥流水人家”,伊的诗情画意总要心碎了才懂;在外乡人的眼中,江南的“晓风残月”精致得如一件名贵的瓷器,江南的“菱歌泛夜”又清悠得像是不沾人间烟火的诗境,除了唏嘘,怎敢靠近,就更不知该酒醒何处了。
“千里莺啼绿应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有时,江南就是这样一幅入眼即成的画;“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有时,江南又是那么一段才子佳人的传奇。其实,这一片“别有深情一万重”的所在,能令白乐天们忆了又忆的妙处,不只因为伊是一个有着伤感美丽的地方,江南,更成了一种文化,是一所精神的家园。诚若余光中所言:中国不是地理的,而是历史的。我想,江南亦是!并且,在一千个人的眼里,也许就会有一千种江南的经典和经典的江南。
“能不忆江南?”是的,千言万语,千头万绪,统统凝结成了这一句问话——只是,我能忆起的,实在是形容尚少,我更堆砌不起……,那么,不如就让江南印象停留于此了吧?
略忆江南
淮左名都——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有了钱,自然是要去扬州的,不然,吴绮不会直要“买断扬州十里春”,杜郎更不会凭空诗云“春风十里扬州路”了。而“烟花三月”总是“下扬州”的绝佳时机——乘一叶孤帆或跨一骑青骢,一路的春风得意,琼花自然是必赏的,那是一种连寿阳公主再世也会“羞见落梅妆”的奇花。扬州的春天,就是这样烂漫得让人迷眼。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一提起扬州,终难免风月二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的这一句诗又引发了多少骚人墨客对二十四桥的明月夜苦思冥想?徐凝也不忘告诉说:“天下明月共三分,二分无赖是扬州”,水光、树影、箫声、冷月,扬州的秋,又是这样浪漫得教人感伤……
西湖梦寻——杭州
相形之下,杭州的明月则要多出几分雍容华贵来,所有的前尘旧梦皆围绕着被才子张岱喻为“曲中名妓”的西湖一一展开。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怪才徐渭的这首藏头诗将“平湖秋月”之景描绘得是恰如其分——每在夜深人散之后,月色如镜新磨,清辉似练飞泻,枕着湖光人便就入了梦去;而浸透了月光的“三潭印月”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天上月一轮,湖中景成三……清风碧水,烟树远山,皓月中天,直不知复为人世间矣!
无怪乎白公忆江南时,最忆的便是杭州了,不止是秋,不论哪个季节,也不管是浓妆或是淡抹,西湖总是四时相宜的:莺飞草长的阳春,看新柳青翠,听娇莺婉转,“柳浪闻莺”自有其诗一般的美妙;而盛夏,最不能错过的正是曲院里的连天碧荷和映日荷花了;须得是雪后的断桥,你才得见那一份凄迷与冷艳,许仙和白娘子魂销欲死的传奇更是动人惆怅;还有那西泠桥畔的苏小小,伊人的一缕香魂,又引出了多少缱绻的诗章……
渔隐之地——苏州
在杭州的富丽堂皇之下,苏州更如一块温润婉约的玉,藏而不露。那精致的私家庭园寂静地散落于高墙深巷之内,不着一丝痕迹,渔隐者收敛起心中五岳,在方寸间构筑着一个个澹然的梦,看花开花落,信步闲庭;落泊人暗藏了胸中丘壑,在尺幅上泼洒出一卷卷怡人之境,望云舒云卷,笑意人生。
形单影只的宝带桥于天高水阔间纵横在大运河与澹太湖之上,似长虹卧波,教人已然忘了今夕何夕?每逢中秋之夜,五十三个桥孔里映浮出五十三个月影来,穿月成串于万籁俱寂间;八月十八,泛舟石湖居士的归隐处,行春桥下,九环洞里,“石湖串月”的奇景又在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