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9
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人。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古兵法】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今译】敌人处于心迷神惑、行为紊乱、意志混沌的状况,不能提防突发事件,即出现萃卦所展示的水漫于地上的现象;利用他们的心智混乱无主张的机会,消灭他们。
【出处】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
【出处今译】凡是作战,所谓声,就是虚张声势。在东边造声势而袭击的目标是西面,声在彼处而袭击此处,让敌人不知道如何来防备。这样我所攻击的地方,正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作品相关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1。少阴、太阴、太阳2。
【注释】
1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诳,欺诈、诳骗。实,实在,真实,此处作意动词。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真象。
2少阴,太阴,太阳:此‘;阴‘;指假象,‘;阳‘;指真象。句意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嵩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古兵法】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今译】诳骗,并不是长期的诳骗,而是在虚假诳骗之后,把真象推出。把小虚假发展到大虚假,在极端的虚假之后,采用极端真象的行动。
【出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于《老子;8226;四十章》)。
【出处今译】
天下万物都从有的状况中生发出来,而有又是从无的状况中生出的。
第八计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1,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2‘;。
【注释】
1示之以动:示,给人看。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2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益,卦名。此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意即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故卦名为益。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纷。《益卦》的《彖》辞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这是说益卦下震为雷为动,上巽为风为顺,那么,动而合理,是天生地长,好处无穷。
此计是利用敌人被我‘;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
【按语】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遥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日:‘;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古兵法】示之以动,乘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今译】有意展示佯攻行动,利用敌方决定,重兵在这里固守的时机,暗地里悄悄地实行真实的行动,乘虚而入出奇制胜,事物的增益,因为变动而顺达。
【出处】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司马迁《史记之卷八高祖本记》)
【出处今译】
汉王刘邦回国去,项王派三万兵跟从,后离开的时候,就烧毁了栈道,用来防备其他诸候的袭击,同时也向项王表示,自己没有再往东来的意图。同年八月,刘邦采用韩信的计策,从故道袭击雍王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章邯兵败。
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1,明以待逆2。暴戾恣睢3,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4。
【注释】
1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2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3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为。
4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豫,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按语】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古兵法】
阳乘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顺以动。
【今译】
表面上回避敌人的混乱,暗地里等待其内部争斗的发生,其内部反目成仇,就会不攻自破,我方顺其自然,自然有所得,若要有所得,就有能不强求。
【出处】
“隔岸观火,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唐;8226;乾康《投谒齐己》)
【出处今译】
对岸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而一河相隔,另一边却看破红尘,心冷如冰。
第十计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1,阴以图之2,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3。
【注释】
1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疑心。
2阴以图之:阴,暗地里。
3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
【按语】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奕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堠骑(骑马的侦宿员)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日.‘;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古兵法】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今译】
使敌方充分相信我方,并安然不动,麻木松懈,在暗中却谋划克敌致胜的方案,经过充分准备后,相机突然行动,不让敌人察觉而采取应变措施,这就是外表友善,内藏杀机。
【出处】
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已,微作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出处今译】
李义府外表看来显得很温和,同别人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实际上气量很小,喜欢猜忌,阴险狠毒。李义府作为一个掌握大权的人,总想希望别人服从自己,稍微违反了他的意愿的人,就会遭受他的陷害。所以当时的人们说他笑里有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1。
【注释】
1损阴以益阳:阴: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此指事物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按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古兵法】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今译】
当局势发展到必然有所损失时,应舍得小的损失而保全大局。
【出处】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西汉;8226;无名氏《鸡鸣》)。
【出处今译】
桃树生长在露天的天井边,李树生长在桃树旁边,虫子来咬桃树,李树代替桃树受罪以至僵死。树木尚且能够以身相代,兄弟之间却忘掉手足之情。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1;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2。
【注释】
1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2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古兵法】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今译】
再微小的疏忽,也必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