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

  瑰之色 作者:荷叶上的水珠
  第一章 电影记事
  下午1点,简单吃完午餐的秦玥穿着宽松的橄榄绿的运动衣和休闲的米色松紧裤站在自家阳台的窗前,望着窗外,黑压压的天,风不停的吹动着,槐树的树枝像着了魔一样不停的摇摆着,刚刚开出两天的槐花有的经受不了树枝的狂摆选择了随风飘走,其中一朵以最快的速度在空中划下一个圈径直的飞向迎面奔跑、着急回家的路人。看来马上就要下雨了,天气预报自从奥运会后准确多了。这个城市的雨天越来越少。手里的咖啡散发出的香味刺激了她的味觉,她慢慢的端起放到嘴边,慢慢的泯了一大口,眼睛仍然不动的盯着窗外,思绪不知不觉的飞到了自己出生的南方偏僻的小镇。
  今天的天气像极了那个小镇。南方经常下雨。
  小镇非常小,从街的这头走到街的那头用散步的方式也只需要10分钟左右。街道只有赶集的日子才是人群熙攘,平常要不就是关着门下地干活去了,要不就三、两个人坐在自家的小吃店前闲聊,到了下雨的日子隐约能听到阵阵麻将声。七十年代末的时候,秦玥就出生在这个小镇。小名叫:玥玥。
  秦玥的父亲是个乡村教师,母亲是个任劳任怨的传统的家庭妇女。她和比她大两岁的哥哥秦文都是母亲一人带大的,小时候父亲一直在邻乡教书,也是这个原因父亲娶了邻乡小镇的母亲。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继承了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对公婆、丈夫、孩子任劳任怨,为了家像一架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作的机器。家里只有父亲是吃国家粮食的,秦玥和哥哥秦文还有她们的母亲都是农村户口,农民自然就离不开土地,而地里的活儿基本都是母亲做,父亲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帮上点忙,而且当时只有周日一天是休息日。母亲忙完了地里的活儿,还要做一日三餐,从山上收集做饭用的柴火,照顾家里养的猪、鸡、等还要洗衣、收拾屋子等等。对于母亲秦玥一直挺感激的,觉得母亲比父亲为这个家付出的更多。
  在父母的眼里秦玥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小时候母亲的活儿比较多,每天放学回家后,母亲都要求秦玥要回家割猪草,不是去地里割现成的,而是自己去山上、马路旁寻找猪爱吃的青草,冬天当然就不用去了,一是天气太冷,虽然南方不常下雪,但是夜里最冷的气温也在零下1-2度左右;二是相对于其他季节地里的活儿少多了,母亲就可以自己割地里现成的猪草了。玥玥一般都是回家先放下书包,拿上镰刀和背篓就去找小伙伴玩儿,在去的途中看见有就割一些,然后和小伙伴们玩儿,到了天快要黑的时候就赶紧认认真真的割一会儿,每每都是快到家的时候才发现猪草只有半背篓,于是她就在家后面随便找个台儿,放下背篓把里面的猪草往上抖抖,猪草变得非常蓬松,看起来也就有一满背篓了,然后都要轻手轻脚的走回家。回家后有时盛着母亲不在的时候就和其他的猪草混在一起;有时就看母亲的脸色,要是她接过背篓马上询问其他的事情就万事大吉了;当然母亲有时也是知道秦玥把猪草蓬松过而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就你割的这点松松垮垮的猪草还不够猪塞牙缝的了。不管怎样秦玥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着,直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因为晚上要上晚自习了,在妈妈的眼里还是学习重要,加上父亲也回到本乡的村小(不是镇上的学校,是村子的小学)教书了,每天可以回家了能少量的给母亲减少些家务了。有的时候懂事是不需要父母督促的,比如有时母亲菜的时候着急需要一些葱,让玥玥去房后面的地里拔几颗葱的话,她就会每大颗里拔一小颗,而她哥哥就会把一整颗都拔了,剩下个土坑留下,她们那里都是吃小葱,没有大葱,每每这个时候哥哥就会挨骂;还有周末的晚上不需要上自习,玥玥和哥哥都会去地里接妈妈回家,在地里干活的妈妈总有一大堆的东西要搬回家,比如一背篓猪草、镰刀、锄头、一挑空粪桶、还有时令蔬菜、瓜果等,玥玥每次拿了些什么东西都会跟妈妈说一下,尤其是像镰刀那样的小东西,她总是想如果不给妈妈说一下,母亲就不知道是她拿走了还是被扔在地里的某个角落,而且如果母亲还要使用怎么办了,而哥哥总是在离开的时候被妈妈问起是否拿这个了,是否拿那个了。
  暑假里玥玥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看。小镇上的电影院只有赶集才会放的,而只有每逢3、6、9号才是赶集的日子,也不是每个赶集都放,有时候一步影片要重复放好几天。而每每赶集的日子,加上天气的炎热,父母下地的时间也会缩短很多,也到街上和别人聊聊家常。玥玥和哥哥做完早餐和爸爸妈妈吃完饭后,和哥哥一起分着做完洗碗、喂猪、喂鸡、扫地等活儿,父母也从地里回来了,于是一家人上街赶集。说是去赶集,两个孩子兜兜里其实没有一分钱,小孩也无所谓了,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一会儿就和父母走开了,离开的时候父母总会说一句:一会儿早点回家吃饭!有新放的电影,哥哥总会和玥玥一起去电影院门口观望。从大人们拿着票入场到头半个小时的播放,电影院门口总是要围上一大堆没钱买票的孩子,售票的叔叔次的轰赶后还能留下一两个孩子,每次都能留下玥玥,有时也有哥哥,后来可能是哥哥的年龄大了,有些不好意思了,慢慢的就只有玥玥了,而同是居住在一个镇上所以玥玥认识售票的叔叔,看见只有自己留下的时候,玥玥就会向售票的叔叔请求说:张叔叔,让我进去看看电影好不好?有时那个叔叔就会很爽快的答应了;有时也会说:这孩子怎么每次都来呀,再等会吧!不过最终玥玥都能达到目的,而唯一比较遗憾的是:看不着片头。随着电影播放结束的音乐,跟随着大人出场的脚步,玥玥的心里总是来不及回味电影的情节就开始担心回家父母的责骂了,因为一场电影结束大概到下午的1:30-2:00了。心一直忐忑的快步走到家门口时却放慢了脚步,在门口能听见声音的地方听听今天家里是不是来客人了(因为住在镇上,老有一些农村的亲戚来赶集顺便就会到家里吃完午饭再回去),或者听听大人们在聊些什么,每次都是正在听的时候,家里的狗狗就会跑出来摇着尾巴围着玥玥,这是母亲看见狗狗的反应就知道玥玥回来了便会喊一声:还不进来吃饭!玥玥就知道今天不会挨骂了。多次这样的经历后,哥哥总是抱怨说不公平:为什么老是我回家做饭,她回来就吃现成的呀,而往往父母给玥玥的惩罚就是饭后洗碗、喂猪。
  玥玥小的时候学校也经常放电影,放电影的晚上学校是不上自习的。到了下午放学后玥玥在学校玩儿一会儿后回家告诉母亲,有时候哥哥先回家帮母亲干了些地里的活儿后拿着两把椅子去占坐儿了,玥玥想等着母亲一起去,而母亲从地里忙完后家里还有一堆活儿,比如给猪切猪草然后喂食;看看所有的鸡是否都回家了;还有电影结束后回来吃什么等等,玥玥一边帮着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般听着电影是否开始了,往往都是放电影的音乐响起了,妈妈还正在准备回来后的晚饭,比如:豆角焖米饭,又要考虑到回到家里饭还是热的而且是熟的,还要考虑不能着火了,因为都是用木柴做饭。母亲这时都会说:玥玥,你先去看吧,妈妈再检查检查等一会儿就来。玥玥都会慢慢吞吞的再等着妈妈,等妈妈三番五次的催促后她才会向学校走去。玥玥非常心疼妈妈,好几次自己往学校走去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想:母亲太辛苦了,每天一刻不停的干活儿,好不容易有场电影看了,还半天都不能来,还要给我们做好晚饭才行,等她来的时候电影都放的差不多了,她每天那么辛苦,而我有时还不懂事,还惹她生气,太不应该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母亲高兴。想着想着可能是女孩子的感性,都会热泪盈眶,不过孩子就是孩子,虽然这么想,但还是自己先走了。80年代在农村看电影是件非常奢望的事情,在那个偏僻的小镇连电都还没有,更不说电视了,后来慢慢的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又经常断电,所以每户人家都有煤油灯,镇上也卖煤油。
  第二章 煤油事件
  说起煤油,有两件非常难忘的事情。
  小时候,她的父母们也会经常吵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金问题,玥玥父亲是初中快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自然就没有再上学了。等了结束后可以高考了,她父亲的一位老师也是当时镇上学校的校长就问她父亲愿不愿继续上学,如果上的话,复习复习直接考中专的师范生应该没有问题。在玥玥爷爷的支持下,父亲终于考上了,两年学完后就成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了。从此也就改变了玥玥父亲的命运了。1973是父亲第一年参加工作,一年后父亲就和母亲结婚了。到了77年、78年的时候每月的工作仍然只有五块七毛三,而那时家里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好在母亲有时也可以在学校的食堂做点零工,有时一年能够卖上一头猪、卖上些鸡蛋、一只鸡什么的来补贴家用。所以在玥玥的印象中,家里的鸡只有来了贵客和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如果今天能吃上一顿鸡蛋炒米饭比现在吃上一顿标准的法式大餐还要美味。玥玥四岁的时候,父母就没有和爷爷、奶奶、三叔、小叔他们住在一起了,靠自己微薄的积蓄和一些亲戚借来的钱,修了五间平房所以家里又陷入了经济危机!
  玥玥七岁的时候,一天晚上,区上又给他们镇停电了!玥玥和哥哥都已经下完晚自习回家准备吃饭,打着手电刚走到房子的拐角处就听见父母的吵架声,两个孩子低着脑袋回到家里,像是自己做错事似的坐在客厅的凳子上一声不吭。餐桌上放了一盏煤油灯,和已经做好的晚饭,父母他们在厨房,听见孩子回来了又吵了几句后就停了下来。父亲径直的走到客厅的桌子上对两个孩子说:
  “吃饭!”说完就头也不抬的自己先吃了起来。
  玥玥发现父亲是过来了,可是母亲仍然在厨房,半天都没有动静。从小到玥玥就特心疼母亲,每次母亲和父亲吵完架,母亲都会非常生气的故意不吃饭,有时候会在床上躺着两天都不下来,而家里这两天的活儿都是父亲做,洗衣、做饭、割猪草、喂猪、照顾鸡等等,而每顿吃饭就要全家人费半天的口舌才有效。不过后来玥玥有了个杀手锏,就是只要母亲不吃,她就站在母亲跟前儿不动也不去吃,十几分钟后母亲就会哄着玥玥说:“你快去吃,我马上就来。”每每听到这句话后,玥玥才会和哥哥、爸爸一起吃饭去。今天看来母亲非常生气了,果然,玥玥来到了厨房,在门口的时候就听见母亲抽泣的声音,她知道母亲的心情不好,小心的走到坐在灶台后面一堆柴火里的母亲跟前儿,母亲马上对她吼着说:
  “还不去吃饭,跑过来干嘛?”
  “妈妈,你也去吃饭吧。”玥玥哀求的说。
  “我还吃什么吃!气都气饱了!”母亲正在气头上,吼叫道。稍停了片刻又说:“你还不去吃!”玥玥偷偷的看了一眼母亲非常生气的脸,想:我还是离她远一点吧,万一她真动手打我怎么办呢。想着想着就用蜗牛的速度走到厨房的门口,贴着墙站着,用打开的门缝偷偷的窥视着母亲。又过了好一会儿,母亲透过微弱的煤油灯看见玥玥没走远就又吼叫起来:
  “你今天是不是想挨揍呀,还不去吃!”玥玥知道母亲是真的生气了,于是就把心里刚刚想的用哽咽的声音说了出来:
  “我怕!”
  “怕什么怕!”母亲反问道。
  “我怕你喝煤油!”说着玥玥忍不住大哭了起来。母亲看见小小的孩子想的这么多,心疼了起来走过来,把玥玥楼在怀里问:
  “你怕妈妈会寻死,是吗?”
  “嗯,我知道这屋里没有别的有毒的东西,只有煤油灯里的煤油了,我怕我走了你就把它喝了。”玥玥一边在母亲的怀里哭泣,一边吞吞吐吐的说。其实玥玥的担心不是无中生有,每次吵完架后,父亲就会把玥玥叫到一边交代她说:妈妈心情不好,你要紧跟她,我担心会有什么意外,你是最小的,妈妈不会揍你的,有不好的情况马上给我说呀,我马上就要干活儿去了。而且还有一次父亲半天没有找到母亲,他甚至爬到后面的山上在一个水塘边用长长的竹竿搅了了半天,以为母亲自己跳塘寻死了。忙乎半天后,母亲从街上回来了。所以慢慢的玥玥也就自然的担心起每次吵完架的母亲了。
  “我不会有事的。走咱们吃饭去!”听完玥玥的话,母亲的气消了一大半。
  第二天,早上起来妈妈就不再生气了。放学的时候,玥玥刚刚走到镇上集中晒粮食的大坝跟前儿,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叫:
  “玥玥,放学了,这么着急回家呀!”玥玥抬头一看是镇上的一位婶婶,便说:
  “是呀,蒋婶婶,你收粮食了!”
  “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