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7
以最快的速度转给了日军,日军立即下令萱岛联队转而前往大红门方向,伏击撤退中的赵登禹部。
关于潘毓桂的叛卖,颇有些耐人寻味的内容。
首先,潘毓桂作为著名的亲日派,为何在战役中一直能够接触29军最上层的机密呢?这就要涉及到宋哲元的特点了。在对日问题上,宋一直摇摆不定,潘正是宋对日表示亲善时候的窗口。在宋看来,打,是要靠冯治安、何基沣他们的,和,还要靠潘毓桂等人。宋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旧军人,极重封建理念。潘与宋为两代相交,宋的父亲原为潘父幕僚,因此宋对潘信任不渝,视作亲信。在机密问题上,宋也绝不背潘。或许他的潜意识里认为要让日军能够真正信任潘,显然要付出一定代价,这上面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不过宋可能认为潘无论怎样总是29军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于哪些能够用来和日军作交易,哪些不能,心中应该有数。
宋哲元就是没有想到,潘毓桂却没有把自己与29军的利益绑在一起的兴趣。他有自己的“理想”,如果说他有一个效忠的对象,一定不是宋哲元,而是“大日本帝国”。自然,哪些可以卖,哪些不可以卖,他的理解与宋哲元完全不同。所以,宋对潘的期待,显然是没有弄明白潘的屁股坐在哪里。
其次,如果说潘将29军的作战计划出卖给日军是为了自己的“理想”,那么,这一次叛卖则无疑将山穷水尽的南苑守军送上了死路。都是同僚同胞,潘何以如此冷酷绝情?
要说潘是汉奸不假,但汉奸也有汉奸的逻辑,绝不会为坏而坏,潘这样做,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自保。
解放后审理潘的材料表明,从南苑战斗打响,潘就处在一种非常“自危”的状态。因为日军通过潘把进攻计划转告29军,其目的是为了吓退南苑守军。谁知结果却是南苑守军顽强抵抗,给日军造成了相当大伤亡。作为传话人的潘毓桂深感恐惧——他认为是自己把这件事办糟了。日本人是不大讲理的,如果伤亡过重要找个出气筒,自己无疑是最佳人选。就算因为有交情不会责怪,自己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无疑会大大下降。如果是这样,他将来的前途如何呢?难道跟着没有出路的29军南撤?
血斗南苑11
因此,潘毓桂一了解到南苑撤退的命令,马上就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立即将其交给日军,作为自己将功折罪的礼物。至于这样会造成多少将士的牺牲,就不是他会考虑的了。
事后,潘果然因为与日军的“精诚合作”分得北京市警察局局长的职务,不久升迁天津市市长。
鲜血染红的顶子,不知道潘某人夜深可能安卧?
战后,潘被逮捕,从北平押解南下途中,身挂写着自己名字和“汉奸”二字的布条,一路遭到万人唾弃。由于潘家上下打点,并请动著名律师进行辩护,法院以潘1939年离开伪职,有悔悟之心(实为汉奸之间的内部矛盾——投日的汉奸来头越来越大,潘这样的老牌汉奸地位也就不断下降)为由,从轻判处并很快保外就医。
不过,国民党的法院虽然将其放过,但共产党却未放过他。1951年,人民政府认为潘潘毓桂所犯罪行远未清算,以汉奸罪名将其再次逮捕。潘毓桂1961年死于狱中。
今天,北京还有三条街道是用29军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命名的,它们的名字分别是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和张自忠路。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也许,会让人想起南苑那血与火的日子来。
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
猛龙过江1
b 猛龙过江——中国炮兵击伤日本亲王之战b
一
偶然的机会,在日本发现一条历史线索——淞沪战役期间,曾有一个日本亲王在前线被中国军队击伤。
经过调查,这的确不是谣传,这个被击伤的亲王便是日本海军大佐伏见宫博义,时任海军第三驱逐舰队司令。日方报道称“伏见宫博义王殿下”。1937年9月25日,他在指挥日舰与中国军队进行炮战时,因座舰被中国军队一发75毫米山炮炮弹击中而受伤。
根据1937年9月26日日本海军省发布的“公表”,对此战有如下描述:“伏见宫博义王殿下以第三驱逐舰队司令之职,在指挥属下驱逐队遂行某重要任务之时,于黄浦江溯江行动中,在上海日本邮船公司浦东栈桥附近,与附近仓库中隐藏敌军发生战斗……战斗进行到下午3时40分,敌卑怯一弹击伤殿下左臂,幸伤势不重……同时,殿下身边的部下也有多人伤亡,但官兵努力奋战,终于压制敌军,完成任务。殿下负伤后极为奋勇,始终坚持指挥战斗……”
虽然其中不乏水分,但对于整个战斗过程,描述还是比较详尽的。
这个伏见宫是何许人也?说起来,此人在日本皇族中,地位还颇为显赫。他是伏见宫博恭王(曾任日本大本营军令部总长)的长子,其母为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的女儿德川经子。他的儿子后来继承爵位,称伏见宫博明王,1947年因麦克阿瑟在日本实施抑制大族政策而被废除皇籍。
应该说,中国军队这个战果还是有点儿遗憾。若是炮弹落点再准确一点,日本海军将欲哭无泪 ——因为这位伏见宫博义王,在日本海军中,就算不是招牌,也属于牌位型的人物。这就要说到伏见宫家对日本海军的意义了。
日本的皇族中,有四大历史悠久的世袭亲王世家,史称“四亲王家”,即伏见宫家、桂宫家、有栖川宫家和闲院宫家,他们可称是日本贵族社会的主要支柱。其中,伏见宫家地位最高。这是因为桂宫、有栖川宫两家,都因为生不出儿子来,在二战前就绝嗣了,影响微弱。闲院宫家也因为在明治初年绝嗣而不得不从伏见宫家引进义子才维系传承。因此,当时日本贵族中最有影响的两大家伏见宫、闲院宫实际上都是一门之后。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日本皇室从明治以后就子嗣艰难,或者是不生,或者是生女不生男(日本皇室和爵位法定男性继承),就算是生男也往往精神或身体有问题。说起来伏见宫家倒是这方面的异类,不但自家子嗣不乏,还能过继给其他华族,甚至曾过继给天皇,第102代后花园天皇,就是从伏见宫家过继的。即便如此,他家还有剩余的孩子,便依律封为新的宫家,这些新的宫家虽地位不及四亲王家,但因其数量关系,自然也有巨大的影响力。直到1947年麦克阿瑟在日本打击传统贵族,废除伏见宫家皇籍,伏见宫一系的皇族,还有十家之多。
不过,在日本陆海军的竞争中,作为有影响力的皇族,伏见宫、闲院宫两大家却站队不同。日本陆军极力拉拢闲院宫,海军则以伏见宫为靠山。任职军令总长的伏见宫博恭王是强硬的海军派,海军对他的这位世子博义王,便视作未来海军皇族发言人来培养。
那么,既然是如此一个招牌,怎么会送到战场上呢?
从情况看,日本海军还真没想让这位亲王大佐打什么像样的仗,大约只是想让他到战场来镀镀金。
由于实力悬殊,当时的中国海军,对日本舰队根本构不成致命的威胁。中国海军的主力为“拱卫京畿”,将八艘巡洋舰中的七艘集中在江阴,依托封锁线阻止日军深入长江。双方水上舰艇较激烈的战斗,大多集中在这一水域。而这位伏见宫博义亲王指挥的第三驱逐舰队并不在江阴方面,主要活动于上海黄浦江面。这里虽也是前线,但中国海军留在上海战区的仅有永健、普安两舰。其中,永健舰在开战第二天即在和日军轰炸机的战斗中被击毁,沉没在江南造船厂对面的江中。而普安舰为一战期间中国缴获的德国运输舰,已经陈旧报废,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第三驱逐舰队的日军舰艇,并无水战任务,其职责只是炮击中国军队的陆上阵地而已。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差、火力弱,这种一边倒的战斗当然没有什么风险。
猛龙过江2
即便如此,日本海军依然不放心,因此为第三驱逐舰队配备的兵力异乎寻常的强大。一般日军一个驱逐舰队装备三至四艘驱逐舰,而第三驱逐舰队却装备了七艘,而且全部是日本海军速度最快的峰风型鱼雷驱逐舰。伏见宫大佐的座舰,更是日本海军长期的航速冠军 ——岛风号,其创造的航速节高速,直到1943年才被打破。
在几乎没有敌人的情况下,乘着风驰电掣的战舰在黄浦江上横冲直撞,似乎是很快哉的事情。可以想见,伏见宫依靠这样的“战功”,今后在海军中的前途肯定是青云直上。
不幸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显然中国军队的抵抗超过了日军的预期。日本海军很快发现黄浦江上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中国海军尽管在上海已经没有战舰,但电雷学校史可法中队的英制鱼雷快艇史102艇从内河潜入黄浦江,8月16日奇袭了日本海军在中国的舰队旗舰出云号,震惊中外。而中国空军也不顾敌众我寡,奋勇出击,不时攻击在上海的日舰。伏见宫部下的舰艇,也多次被中国陆军的炮兵击中负伤。
因为这种不安全的因素,加上日本海军认为伏见宫“镀金”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在他被击伤之前,已经发布他转任第六驱逐舰队司令。不料,还未移交,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根据日方资料,伏见宫博义王被击伤的时候,正是在岛风舰上。按照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其战斗经过远较日本海军的“公表”要险恶得多。而中方的报道中,这支击伤日本亲王的炮兵部队也经常受到青睐。只是,好像这些炮兵也没想到,在他们给日军造成的伤亡中,居然还包括一个亲王。
二
这次击伤日本亲王的炮战,在中国方面的文献中并无专门记载 ——原因是立功的中国炮兵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这一炮打出了如此一个稀奇古怪的战绩。我所见中国方面提及击伤伏见宫一事的,是美国出版戴维·博加米尼的《日本天皇的阴谋》一书。由于资料来源不够详细,该书只提到这个亲王随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上海时被中国军队击伤。这与事实似是而非。
实际上伏见宫和他所指挥的第三驱逐舰队,是日军最早投入淞沪战场的海军舰艇部队。他这次被击伤的战斗,根据日方记载也不是随增援部队行动,而是在黄浦江上执行任务时遭到了浦东方面中国炮兵部队的奇袭。
说起来在当时的浦东战区,日军炮火占据绝对优势,这一段战线,双方隔黄浦江对峙。中国军队右翼军团55师330团的团长,一度担任炮兵指挥官的孙生芝回忆,即便不算日军陆军部队的炮兵,单计算航行在黄浦江上的日本海军部队,其实力就远远超过中方 —— “当时领空、领海已经为日本飞机和军舰所左右,敌人军舰在30艘上下,每舰有大炮12门以上,30艘军舰共有360门炮,力量比我们强得多。”
但在如此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浦东的中国炮兵部队,却打得相当出彩,不但在阵地防御中屡立战功,使日军在这条战线上始终无法跨过黄浦江一步,而且不时主动出击,发动对日军的炮战。
这支炮兵部队行动诡秘,胃口奇好,从吴淞的仓库到停泊在英美烟草公司对面码头的出云号装甲舰都在它的打击范围,而且炮术又奇佳,哪怕是藏在建筑后面的日本军舰也不乏被它像打篮球一样一炮吊中的经历。日军对这支中国炮兵部队的炮为何打得如此之准始终不得其解,隔山打牛这种活儿即使在武术界也只是传说。日军恼羞成怒,曾多次调集部队,空中江上一齐动手,誓欲除之而后快,但每次“全歼”之后,过不了一天,中国的炮弹,又会像还魂一样落到日军的脑袋顶上。直到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中国军队大撤退,这种带响的问候始终没有停过,相对于罗店的“血肉磨坊”,形成了淞沪战役中少有的戏剧性场面。因此,这支部队在当时中国的报道之中,有“神炮”之称。
说来说去,这支炮兵部队,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猛龙过江3
观看淞沪战区作战序列,其部队分为左、中、右三个军团,左翼军团总指挥陈诚、中央军团总指挥刘建绪、右翼兵团总指挥张发奎。浦东属于淞沪战区中国军队右翼军团的一部分。说来惭愧,堂堂右翼军团总司令、北伐名将张发奎上将,手下总共只有一个营的炮兵。日夜不停地进行“问候”,搞得日军鸡犬不宁的,便是这个中国陆军炮兵第二旅第二团第一营,击中岛风号炸伤伏见宫的,正是该营的一门1930 l20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