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26
市长不在家 第四部分3
张伯海说:“刚才市政府接到报告,电视台正在闹事,而且事态正进一步恶化,我看这事相当严重,电视台可是我们重要的宣传阵地,处理不好会出大事。”
“电视台在闹事?”马德荣分明感觉到了什么,但他还是沉着冷静地对张伯海说,“是不是让公安局去制止一下。”
张伯海说:“现在我让郝玉和公安局的同志一块去电视台,先把事态平息下来再说。”
“我同意你的意见。”马德荣说。
张伯海放下电话,让郝玉带上几个人马上去电视台,他现在就给王跃打电话,让王跃亲自带上几位公安干警,用最快速度去电视台维持秩序。可是张伯海给王跃打电话老是占线,因此他就把电话打到公安局值班室,让值班室马上通知王跃,让王跃给他回电话。
公安局值班室接罢张伯海的电话就跑到王跃的办公室,对王跃说:“王局长,张市长让您马上给他办公室回电话。”
王跃知道是什么事了,但他不会告诉张伯海,马德荣已经告诉了他,但他还是把电话打给张伯海。
“电视台不知因为什么正在闹事,你马上带几个人过去,我已经让郝玉同志带着市政府办公室的人赶过去了。”张伯海说。
王跃放下电话,带了刑警队几名干警,开着警车,拉响了警笛,朝市电视台方向飞奔而去。
16
夜里,张伯海主持召开的市长办公会在市政府办公楼三楼会议室里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副市长杨畅、柳岸和市政府秘书长郝玉,公安局长王跃列席了会议。由于高进已被停职检查,所以没有参加今天晚上的市长办公会。
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关于市电视台闹事的情况通报。
张伯海首先在会上讲了话,高度评价公安局和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办事效率高,用很短时间查清了事件的真相,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维护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接着,郝玉详细汇报了市电视台闹事的起因,是因电视台领导,没有经过测评,也未进行考查,用打招呼的方式,突击提拔了节目主持人乔静和新闻部记者房蓉,引起了电视台里极大的不满,这起事件的性质是恶劣的也是违背组织原则的、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的违纪行为……
郝玉的汇报仅用了半个多小时,汇报结束后,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谁也不说一句话地沉默着。
张伯海让在座的各位各抒己见,以便市政府拿出一个处理意见。
可是谁也不说话,不知是觉得问题太严重,还是因为牵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而不敢说,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张伯海有些生气,但他没有发火,便问坐在左边沙发上低着头的柳岸:“你是什么意见?”
柳岸抬起头,看了眼张伯海说:“我的意见是先把电视台突击提拔的那两个人的职务停了,不能他们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连一点组织原则都没有,简直是胡闹。至于王生元,我认为他有很大责任,他是台长,但他没有一点组织原则,这么重大的事情,他自己擅自决定,只给副台长打打招呼就定了,应该让他停职检查。”
柳岸说得挺原则,但是很有分量,张伯海还算满意。
杨畅知道他也要在会上说几句,至于说些什么,他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当然他不说不行,可是他能说什么呢?
会议冷场了一会儿,杨畅知道会议室里的人都在看他,于是他清了清嗓子说:“我是分管政法口的,我的任务就是能够让清洲不出什么事,但是电视台发生了这么一场聚众闹事,说明一些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能通过组织渠道解决问题,而是用粗鲁的办法围攻台里领导,好的一点是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我个人认为,对这些闹事者,应当追究他们的责任。”
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
市长不在家 第四部分4
王跃在这时候插了一句话:“那些带头闹事的已经拘留了。”
杨畅说:“我同意柳副市长的意见,我的话讲完了。”
最后,经会议讨论并形成了决议:一是暂停王生元台长的职务,并报市委常委会上研究。二是对带头聚众闹事者,由公安局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三是撤销电视台的任命文件……
散会以后,郝玉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走到张伯海的办公室对张伯海说:“张市长,今天晚上会议形成的这个决议恐怕执行不下去。”
“为什么?”张伯海看着郝玉问。
郝玉说:“你知道马书记是什么态度?”
张伯海问:“马书记是什么态度?”
郝玉说:“我在汇报电视台闹事时,省略了一些情节,现在有必要告诉你。”
张伯海说:“那你坐在沙发上慢慢说。”
郝玉说:“我找了王生元,向他了解台里闹事的真实情况,王生元开始什么话都不说,而且不让公安局的人带走那些带头闹事的,说这是自己内部的事情,由自己去解决。当然电视台闹成这个样子,他还护着,一定有什么根由。因此我就追问他,并且对他说,如果不配合我们调查,一切后果都由他负责。也许他害怕电视台里的人再闹事,或者是他害怕承担责任,他就对我说,并不是他一手遮天,是有人指使他这样干的,他不这样干也不行,所以他违心做了那个荒唐的决定,才引起了台里人对他的不满。”
张伯海看着郝玉问:“那个人是谁?”
“你还不明白?”郝玉说,“是马德荣。”
张伯海早就听说马德荣有这方面的爱好,上次他要带上乔静和房蓉去北京采访陆栋,他不好阻拦,碰巧发生了“5?11”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他特意把陆栋叫回来,事实上是他有意没让他们去,可马德荣又搞出这出戏,让他怎么办?马德荣是市委副书记,但他答应乔静和房蓉也是太草率了,一点后果都不考虑。
现在马德荣也知道电视台闹事的事了,张伯海给他打电话时,他什么话都没说,只让张伯海看着处理。张伯海知道马德荣让他去处理是什么意思,但他不能不管,如果事情闹得再复杂些,让省上知道,那他和马德荣都有很大的责任。
郝玉看见张伯海痛苦地沉思,知道他很为难,搞不好会影响到张伯海和马德荣之间的关系。因此郝玉看着张伯海说:“张市长,我对这件事有些想法,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张伯海看了郝玉一眼说:“你说说看。”
郝玉说:“这里边关系太复杂,为了慎重起见,我想把这事先压一压,也不发市长办公会纪要,把王生元找来,口头上给他讲,让他先不要主持台里的工作,由台里的书记或副台长先主持一段,至于他们那个任命文件,也让放一放再说,这样民愤小了,慢慢事情就过去,适当时候再让王生元把台里的工作主持起来,这样可以避免左左右右的矛盾,马德荣也会同意这样处理。”
张伯海仍有些担心地说:“电视台里的人再闹起来怎么办?”
“我看不会。”郝玉说。
“你怎么知道不会?”张伯海问。
郝玉说:“电视台里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不会蛮不讲理,他们也要顾及他们的影响,一旦他们知道乔静和房蓉有马德荣支持,他们何必要得罪一位市委领导。”
张伯海点了点头,觉得郝玉说得有道理。于是他对郝玉说:“这个事就交给你去处理,有什么问题,再给我说。”
市长不在家 第四部分5
郝玉说:“张市长,我还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张伯海问。
郝玉说:“王跃当场拘留了几位闹事者,我看让王跃把人放了,他们的动机不是真的要聚众闹事,只是让王生元难堪。”
张伯海说:“那你跟王跃商量一下。”
张伯海和郝玉说到这里,便一块回家了。
回到家,郝玉就给王跃家里挂了电话,把他和张伯海的意思给王跃讲了。王跃说没问题,这是人民内部矛盾,关键是起教育作用。同时他让郝玉转告张伯海,绝对按照张伯海的指示去办,明天一早就放人。
其实王跃开完会就把电话打给马德荣了。马德荣特别给他叮咛,绝对不能把那几个人拘留那么长时间,拘留一夜就可以了,让他们知道不能胡来,公安局敢对他们来硬的。至于停王生元职务的事,他也觉得让他停停也好,他看张伯海是什么态度,但台长一定得让王生元当,看来王生元对他还是挺忠诚的。
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电视台里因拘留了几位带头闹事者,别的人就再不敢那么冒失了,只是心里有些不服气,但他们没办法,总不能把饭碗丢掉。
风波总算平息了,王生元说是被停职,实际上仍然在台长的位置,台里有什么事,仍然得请示他。至于那几位带头闹事的,让公安局拘留在号子里过了一夜,放出来也规规矩矩,再不敢鲁莽了。
马德荣把这件事看作是他工作上的一个插曲,心里感到有些不美气,对他并没产生多大影响,如果不知内情的人,都不会把电视台闹事跟他联系在一起,只说是台里的领导做事太离谱,几乎在活人眼里捅拳头。
倒是张伯海对马德荣产生了很大的看法,觉得自己就是给人擦屁股的命,刚把陆栋的谣传让他巧妙地平息了,马德荣又给他惹来了麻烦,他觉得他这个常务副市长当得真累。
然而累也得当,虽然陆栋调出清洲,省上还没有正式任命他担任清洲市的市长,但他觉得在其位一天,就得谋其政一日,总得给老百姓有个好的交代。
于是张伯海回到家,冷静地把这些事想了想,觉得完全像郝玉说的那样,再不去追究电视台任何人的责任,只把电视台闹事看作是一次普通的民事上访。这样想了以后,张伯海便安然地睡了觉,在太阳露脸的时候,他从床上爬起来,吃了早点,就去了市政府。
张伯海往办公室走的时候碰上了郝玉。郝玉看上去比他实际年龄要小得多,走路飞快,办事老练,能说会道,是张伯海的好助手。
张伯海曾多次给陆栋和刘凯等领导建议过,让郝玉担任清洲市的副市长。刘凯倒没有反对,马德荣和陆栋都不同意,把教育局长柳岸提拔成了清洲市政府的副市长,就是不用郝玉。
现在郝玉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关键是他的年龄,眼下什么都讲年轻化,张伯海觉得他没把郝玉推上去,心里很愧疚。但是郝玉似乎把这一切看得很淡,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能不能提拔使用他,并没放在心上,仍然在他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埋头苦干着。
郝玉总是在早上八点上班前就到了市政府,把他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好像市政府里,没有他不能干的事情,就是办公室里的卫生,也是亲自去打扫,从不在市政府搞特殊。
张伯海顺便问郝玉:“给王跃的电话打了没有?”
郝玉说:“昨晚我就给他打了,估计现在已经把人放了。”
书包 网 bookbao8 想看书来
市长不在家 第四部分6
“那好。”张伯海说。
郝玉看着张伯海往办公室里走进去,他才去了洗漱间,打了盆凉水,回到他的办公室,把办公室打扫干净,便坐在椅子上看报。这已经成为郝玉一天开始工作的一种习惯,天天如此。
郝玉正在翻阅报纸,刘亮从门外进来,把张伯海批给他的一些文件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然后对他说:“郝秘书长,张市长让您到他办公室里去一下。”
“我知道了。”郝玉放下手里正看的《 清洲日报 》,便去了张伯海的办公室。
张伯海问郝玉:“你觉得清洲近几天有没有什么情况?”
郝玉先是一愣,但他马上反应过来,觉得张伯海说此话是有用意的。事情不是明摆着,陆栋调离清洲,市长又没有确定,清洲能平静吗?特别是柳岸,这几天钻天觅缝地四处活动,好像这个市长非他莫属。高进被停职,只要能把他职务恢复了,就谢天谢地了,在这个时候他不会有什么大的举动。而张伯海也因“5?11”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作了书面检查,所以在清洲市政界有一种说法,就是张伯海要过渡到市长位置恐怕会有一定困难。倒是柳岸好像才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春风得意。但郝玉认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