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汉君威天下,将军更是威风凛凛,正如朝上有周亚夫大将军,又有栾布、窦婴为左右手,此战必要主动迎击才行。皇上可命周将军为太尉,亲率诸位将军迎击吴楚叛军,派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率兵解齐之围,并命窦婴为大将军,驻荥阳督战。如此一来可令吴王措手不及,再想掌控时机就难了。”
  章节目录 卷三 039 朝廷之争(2)
  景帝听了,微微点头做思考状,许久没有开口。
  楚凌裳也一直站在殿前,静静地看着殿上的景帝,见他眉眼依旧露出闪烁之光,心中知晓他心中尚且存有疑虑。
  “皇上,此举万万不可啊。”袁盎立刻反对进谏,“吴王发兵叛乱已杀我汉军数万人,如不诛杀晁错,叛军更会以此为借口直攻大汉。据臣所知,吴楚叛军声势浩大,单说吴王就有近五十万大军,如皇上真的决定迎战,前线军队不足,临时调动人马也来不及,大汉的百姓又将置身水深火热之中,到时候民怨连连,只因皇上保晁错一人所致,有损我大汉国威啊。”
  朝廷自是分派分流的,袁盎的建议一提出,他身后的几名大臣也同时跪地,“袁中郎所言及是,还望皇上三思而后定啊。”
  楚凌裳微微转头,看着朝堂之上的情形,又见景帝的面色一直在犹豫,再度轻柔开口,“皇上如若担心吴王叛军人数之多,民女认为这并不足为怕。”
  所有人又将视线转到了她的身上。
  景帝愕然,“楚姑娘此话怎讲?吴王叛军可是足足有五十万。”
  “不,这人数有质疑。”她淡淡一笑,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大汉自文帝之后国泰民安,皇上登基以来更是做到国民昌盛,百姓一向爱戴大汉朝廷,自然不会希望改朝换代。吴王是犯上作乱,此举本就不得人心,又何来的五十万大军呢?依民女看来,此次叛军最多不过二十万,这二十万大军中不免会有亡命,怎会尽心效力?相反汉军一心为朝廷,只要皇上下令主动迎战,大汉毕竟赢取主动,只会胜不会败。”
  她的声音虽轻,却很有力度,大胆的推测更是令所有大臣们全都愕然,周亚夫、栾布及窦婴(窦太后堂兄之子)也纷纷跪地请命,异口同声说道:“末将愿为民请命,请皇上下旨迎战。”
  “皇上,此时出战只会给北方匈奴留下机会啊,匈奴这几年屡屡有进犯之意,而今,左贤王又将进殿面圣,如果皇上真的决定迎战,匈奴贵族自会以大汉不尊重外宾为由,与吴王勾结攻打大汉。”又一位重臣大声提议。
  景帝揉了揉额头,没有开口。
  楚凌裳将景帝的样子看在眼中,心中倒也明镜似的,如今的局势在景帝看来是骑虎难下,左贤王的觐见就好比卡住了他的咽喉,发兵不是,不发兵也不是。她能够看得出景帝的确有发兵主动迎战之意,但又怕左贤王以此刁难,发兵与吴王勾结,此时情势势如水火,轻易不得。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轻叹一声,这个左贤王来的还真是时候,看样子是个诡计多谋的人没错,如此一来她更加相信,这个左贤王此次前来,绝对不是为了和亲,相反,他一定会找出各种缘由为难大汉。
  “诸大臣听命,从今日起,朕要认命楚凌裳为太傅,准她可以上朝议政。”景帝思考了半晌后,看着她,态度极为坚定地宣布道。
  众大臣一惊,还没等反应过来,一道颇有威仪的嗓音便在大殿扬起,“那么皇上之意就是迎战吗?”
  话音刚落,便有宦官传话——
  “太后娘娘驾到——”
  “臣等恭迎太后娘娘。”众大臣均跪地叩拜。
  章节目录 卷三 040 窦太后之言
  太后娘娘?
  楚凌裳微微一愣,顺势看去,应该就是当今的窦太后了!众所周知,自从文帝驾崩之后,窦太后便亲自问政,甚至手持虎符,纵使景帝登基做了皇上,很多政事还需要过问窦太后。
  大汉向来主张朝廷简朴,尤其是文帝之后更是不宜铺张浪费,所以后宫佳丽一向不会穿着太过夸张和花哨,由于窦太后是跟着文帝一同在代国生活过,自然也极为讲究简约之道,这一点从她此时的穿着上便能看出。
  窦太后裙衣并无浓艳之色,只是素白渲染些裹金,微微略淡的罩裙脚蜿蜒地面,整齐的发髻不免有些白发,却依旧可看出她过于美丽的脸颊,不难想象她年轻时候的美态,否则文帝怎么会倾尽一生的爱意给她呢。
  见她缓步上前,楚凌裳连忙低下了头,直到窦太后走到了她的身边,威仪之音再度扬起,不过她的声音并不高,也没有丝毫动怒,想必是端坐朝廷太久的女人自然就会变得如此,纵使再温柔的女人,在失去了丈夫的国度里也要变得坚强。
  “你就是鬼谷派传人楚凌裳?”
  她恭敬欠身,“回太后娘娘,民女正是。”
  “抬起头来给哀家看看。”
  她缓缓抬头,只是轻轻对上了窦太后的双眼后,又敛下眼眸。窦太后并没有她想象中的严苛,相反她的双眼一直泛着柔软的光,但眉宇之间又透着威严之气,她是个传奇的女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又怕靠近。
  窦太后仔细打量了她一番,只是轻轻点了一下头,没说什么便缓步走上了殿前。景帝连忙起身搀扶,可见心中对她的敬畏。
  “皇上准备出兵迎战吗?”
  景帝连忙答道:“儿臣还未定。”
  “既然未定就再三思也不迟,眼前最重要的是匈奴左贤王觐见之事,要知道这左贤王是军臣单于身边最信任的人,听说此人也绝非简单之辈,今晚的宴席如若安排欠妥,定会引来麻烦。”窦太后居高临下,淡声说道。“今晚命所有公主们都要出席,尽量满足左贤王的要求。”
  “太后所言及是,儿臣会命人安排。”景帝点头说道。
  窦太后又看了一眼楚凌裳,“太傅之职并非儿戏,也还望皇上能够三思。”说到这里,她压低了声音,“皇上如果看上了,纳入后宫既是,又何必大费周折?”
  “太后——”
  “总之,此事再议吧,皇上要为江山社稷考虑。”窦太后虽然语速缓慢,但态度不容违逆。
  景帝看向楚凌裳,眉宇之间泛着一丝为难……
  ————————华丽丽分割线————————
  皇城上下一片辉煌,各个住所忙碌非常,召见重要客宾的宫殿更是灯火通明,素衣宫娥和太监们忙碌穿走于各个公主处所,掌灯的、手提串铃的,好不热闹。
  早朝之后,宫廷上下就开始为今晚的席宴做准备,听说左贤王进入长安城之时,一路撒下千金白银和糖果,众多百姓早已经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更是高兴,纷纷争起糖果来。
  章节目录 卷三 041 大殿上的那双眸(1)
  相比其他住所的热闹,楚凌裳这里倒是冷清很多。自从她进宫这两天,住所里就一直没有安静过,时不时会有个夫人或者美人什么的来串串门子,又或者是哪个公主好奇她的美貌过来瞧瞧,一来二去的,青袖倒快成了个百事通,跟那些美人们倒是无话可说,有些公主倒没有架子,能够谈得来。
  殿上的烛灯全都一一点亮了,楚凌裳拿过一卷竹简在慢慢看着,宫中摆席之事原本就跟她无关,她倒也没有半点好奇之心。
  倒是青袖一直在喋喋不休,掌灯了之后,一边在为她点燃熏香,一边开始数落起平日来的那些公主了。“小姐,倒不是我说那些公主啊,早上她们还各个躲闪不及呢,现在倒好,打扮得各个跟个仙女似的,全都争着抢着去参加宴席,真是变脸比翻书还快呢。”
  “男大当娶女大当嫁,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她淡淡说了句,眼睛依旧盯着竹简,眸底却略有所思,想到今日在朝廷之上的情景,看样子窦太后另有主张。
  “小姐——”青袖见她心思不在这上面,一抬手拍在了她的肩膀上,“你刚刚没有听我说什么吗?如果那些公主不是知道左贤王长得英俊高大,她们才不争着抢着呢。”
  她这才反应过来,刚刚青袖的确一直在喋喋不休说着一些话,可惜她一直没有听进去,闻言后才不解问道:“她们见过左贤王了?”
  “就是没见过才那么兴奋嘛,你知道这些公主,与匈奴和亲自然心不甘情不愿了,都派出了探子守在长安城呢,没料到这些探子都纷纷回报说,这左贤王午后进入长安城的时候,身披中原长袍,非但没有一丝蛮夷之气,相反是长得英俊异常,高高地骑于一匹汗血宝马之上,后面众多随从跟着,顿时迷煞万人呢。公主们听了全都心花怒放呢,那些宫娥们想必会累坏了,谁不想将自己的主子打扮漂亮些呢。”
  楚凌裳听了,心中总是泛起一丝异样来,视线不经意又落在一旁的玉佩之上,烛灯之下散发出的温润之光耀动着她的眸底。
  就在这个空挡,一阵细碎的脚步声自殿外扬了起来——
  “楚凌裳听旨,因皇上有命,楚凌裳立即出席今晚宴席,备有各色长裙五件、金饰步摇十件、奇珍异宝十件——”
  是传话的宦官,话音刚落下,几名宫娥便翩然走进她的房间,将各色珠宝和裙衫全都一一摆放妥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