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想要轻叹却止于唇边,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静静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静静看着他认真煎药的模样。
  空气中开始慢慢浮荡草药的味道,由清淡变得浓郁,丝丝缕缕地萦绕在两人之间,窗外夜风大起,室内却温暖异常。
  草药的味道让原本就虚弱的她开始变得昏昏欲睡,膝盖上的疼痛开始减缓,人在舒服的時候就想睡觉,尤其是在气氛极为静谧和融洽之下。
  楚凌裳的头越来越沉,最后搭载檀木椅上阖上双眼终于沉沉睡去。
  这种感觉很美妙,也很温暖无害,让她的梦境也跟着变得柔软,如同置身在厚厚的棉絮之中,包裹着她,让她可以无忧无虑地一直依靠下去,不想醒来。
  朦胧中,她似乎感觉有人轻轻抬起她的脸颊,她的头靠在一尊胸膛上,胸膛有着令她熟悉的安全感,她轻轻笑着,蜷缩着找到更加舒适的位置。
  又隐约感觉到有什么苦涩的东西入口,不烫,像是药汁,许是胸膛之中太舒适了,她只觉得眼皮越来越沉重,丝毫不想醒来。
  隐约中她又觉得额头有些温热,像是有只蝴蝶轻落在上面,然后沿着额头一直向下,落在她的双眼上、鼻尖上,最后落在了她的之上,久久不再离去。
  ——————————华丽丽分割线——————————
  匈奴皇城,大和殿
  佩刀侍卫沿着大和殿并站两排进行守卫,殿内设有席座,军臣单于为中间位置,他之下设了阶梯,阶梯之下则站有匈奴国的重要王侯们。
  与大汉设置王侯的制度不同,在匈奴之中是允许有"王"这一官称,王有大小,正如大汉官有等级之分一样。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就是相对于"名王"、"裨小王"的大王。事实上,单于,也就是孪鞮氏虽然掌控着国家命运,但在封王的习惯上实质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分配财产、权力和地位。{泡芙言情书苑}
  {泡芙言情书苑}
  此時此刻,觐见君臣单于的除了左谷蠡王伊稚斜外,便是赫连御舜、二王子于单和右谷蠡王。
  大殿的气氛有些凝重,良久后,于单先是上前对着军臣单于深鞠一躬道:"单于,我认为这次左贤王带兵失误,战场之上竟然损失十万大军,自己却安然无恙回来简直有辱我们匈奴的威仪和骄傲,如果单于对左贤王的失职不做任何表示的话,其他王必会不服啊。"
  朝廷之上,与赫连御舜最争锋相对的便是这二王子于单,他原本是稳坐左贤王之位,却因为赫连御舜失去了大王子的名头不说,更被父王降为了右贤王,所以一直以来,他是最盼着赫连御舜出状况的人。
  话说这二王子长得倒也不错,有着匈奴人独有的强悍之气,倒是没有赫连御舜的英俊气,毕竟赫连御舜的母亲为魏国人,他多少还是带着点汉人的美态,但这于单不同,五官粗犷,宽额高鼻,如果硬要说赫连御舜和于单是亲生兄弟的话,那只能说一点,就是他们共同继承了军臣单于霸气外露的气势!
  赫连御舜没说什么,只是淡淡看了一眼于单,从他回城那天起,这个于单便在父王面前不停上表他这次的失误,目的很简单,只不过是想要拿回兵权而已。
  军臣单于被于单吵得脑袋疼,抬手揉了揉额角,扫了一眼下面,疑惑问了句,"伊稚斜何在?今天怎么没见他人影?"
  伊稚斜是军臣单于的弟弟,被军臣单于封为"左谷蠡王",官级只低于赫连御舜一级,仅次于左贤王的地位,伊稚斜今天缺席着实有点反常,以往他是最热衷商讨政事。
  在旁的传话侍卫连忙上前禀告,"单于,左谷蠡王今天告了病假,无法前来觐见。"
  "哦,他患了什么病?"军臣单于有意拖延二王子于单的问题,看向传话侍卫,故作紧张地问了句。
  "貌似——"侍卫有些紧张地回答道:"罹患了风寒,请单于放心,左谷蠡王说了只要病情缓和,他便马上觐见。"
  "好。"军臣单于轻轻点头。
  赫连御舜低低一笑,恐怕罹患风寒是假,避开朝廷纷争才是真。
  于单岂会放任机会溜走?见单于的话音刚落下便又马上说道:"单于,请您一定要给诸位王侯一个交代才是。"
  章节目录 卷四 131 显露心机二王子(2)
  军臣单于再避也无济于事,两个都是他的儿子,一个出自他最深爱的女人之子,一个出自他明媒正娶的阙氏之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偏偏这两兄弟就素来不合,两人之间的矛盾他看在眼里也了然于心。
  于单原本毋庸置疑地坐上太子之位不假,但当他将在外长大的儿子赫连御舜带回来之后,原本大王子之称便被赫连御舜夺了去,于单心中自然不服,历来册封太子或是继承单于之位均按照长幼有序来进行,由最初的得利到如今的失利,他这个儿子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
  再说说他这个大儿子赫连御舜,自小将他带回匈奴后便跟着他西征北讨,相比于单,大儿子骨子里流淌的更多相似他的地方,跟他一样喜欢征战、喜欢追求不管扩张的刺激,但许是因为他负了他的母亲,由此他这个大儿子心中终究有根刺,直到现在也不肯改换姓氏。他直到他亏欠了这个儿子,不但亏欠他,还亏欠了他的母亲,所以在很多時候他都尽量多听听赫连御舜的意思,尊重他的意思
  赫连御舜在战场上一向骁勇善战,这是整个匈奴过都无所不知的事情,自然骨子里也有着心高气傲,他不是不知道两个儿子都有争夺太子之位的心思,都是他的儿子,哪有不想坐上单于之位呢
  两个儿子之所以闹得如此不合,更多是因为他的缘故,无因便没果,因此每每到了这个時候都会令他头疼
  右谷蠡王见状上前,深施一礼,"单于,二王子所言极是,左贤王虽说往日战功显赫,但这次毕竟损伤了近十万的兵马,如此不了了之的确无法遮住悠悠众口。
  于单在一旁微微勾了一下唇,冷笑着看了一眼赫连御舜,连右谷蠡王伊柯都站在他这边,看父王还怎么偏袒
  君臣单于看向了赫连御舜,轻叹一声,"御舜。
  赫连御舜上前,面上丝毫波动神情都没有,恭敬欠身,"单于。"{泡芙言情书苑}
  {泡芙言情书苑}  "你原本早已谋划联合北赵共同攻打长安,为何后来赵王出尔反尔,将你陷入困局之中?"军臣单于稍稍往前倾着身子,关切问了句
  "战场之事瞬息变化,赵王当時被困难出,自然无法联合,而窦婴和李广又左右夹击四面包抄,的确出乎意料。"赫连御舜将战场当天的情形同单于详细讲明,却唯独刻意忽略了一个人,这人便是楚凌裳,他没有同单于讲明当時坐在军营之中运筹帷幄的另有其人。
  单于听了一番话后沉思点头,他也征战沙场多年,也是随同父亲在马背上打天下,匈奴与大汉厮杀近百年,关系時缓和時紧张,所以汉人用兵还是不能小觑,再加上他一向对大儿子有内疚之意,虽说这次损失十万兵马令他心痛不已,但他绝对相信征战之事的确胜败难料,靠天時、地利、人和方能取胜。
  纵使追究赫连御舜的过失,也无非是小惩大诫而已。
  "单于,此次战败确是儿臣领兵失误,所以儿臣愿受一切惩罚。"赫连御舜自然明白于单咄咄逼人背后的目的,再加上右谷蠡王也是于单的人,他执意下去也无非是令单于左右为难,虽说他不是一个好阿爹,但的确是一个好单于。
  军臣单于见他主动松了口,眼底微微松动了一下,刚要开口,却听到于单上前提议道:"单于,既然左贤王主动告罪,承认自己领兵有误,那就请单于削去其兵权,如此一来方才令众人心服口服。"
  右谷蠡王也连忙提议道:"单于,臣也赞同二王子的提议。左贤王身居要位,手握重权,却偏偏在这个時候发生领兵失误的情况,足足十万大军损失早已造心惶惶,各位诸王无一不再叹息,如果左贤王继续掌握兵权,必然会引起军心不服,到時只怕会引起更多不必要的争执,还望单于三思。"
  军臣单于本没有削去赫连御舜兵权的意思,却被于单和右谷蠡王左右夹击,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着实为难。
  赫连御舜将冷笑藏于唇齿之间,不着痕迹看了一眼于单,他的野心早已经暴露无遗。再次开口,"儿臣这次领兵作战失误,致使十万大军被埋伏自愿接受军法处置,就算单于要儿臣交出兵权给朝廷,儿臣也毫无怨言,但如果兵权落在无能之辈手中,儿臣定当不从。"说完,他的目光从于单脸上滑过,有意,也有心。
  于单倏然攥紧拳头,脸上很快闪过一抹愤恨之意,右谷蠡王见状暗自拉扯了一下于单,他这才稍稍将面部表情转为正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