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哪里有什么鬼啊仙的,骗三岁小孩还差不多,要信你信去,别拉上我,老迷信!”
  母亲被我这一连串的话顶得不言语了。我见她不作声,赶紧趁机走开,末了还不忘甩出一句“人老了,就这样——老湖涂!”我也不管她受不受得了。
  下午二点多钟,我拿了一本书,掇了把竹椅到门外的屋檐下看。过了一会儿,母亲走出来,新换了一双旧球鞋,头上戴了一顶破草帽。她看了我一眼,走了。这么个热死人的天,她去干什么呢?我心里虽疑惑,但也懒得问她,仍旧看我的书。
  太阳实在太毒,在屋檐下阴凉处的我,也不觉渗出了一身的汗,身上粘乎乎的。
  太阳偏西时,她提了一个黑袋子从远处走来,老远我就能听到她沉重的喘息声,走近看时,胖胖的母亲脸上似沷了血一般,额上豆大的汗珠不时的滚落下来,一件衬衫紧贴着身子,湿透了,似乎能拧出水来。我忍不住问她:“大热天的,上哪了?”
  她上气不接下气,喘喘地说:“哎……会热死……十几里路尔……终于弄回来了。”说完,脸上绽开了这些日来难得的笑容。
  “么东西弄回来了?”我看着她手里提的袋子。
  她没回答,提了袋子径直进屋里去了。
  太阳已落山了,天渐渐暗下来,她走出来,仍提了袋子,只是手里多了一盒火柴和蜡烛。
  “来,把它烧了,就好了。”
  哦,我完全明白了,原来弄的竟是这些鬼东西!我不耐烦地瞟了她一眼,懒得作声,真迂!
  母亲没法,自个走到南边的墙角,拿出香表,将表放在了地上。她点了蜡烛,然后将香一根根点燃。吹了蜡烛,她缓缓地弓下腰去,又将香一根一根插在地上,脸憋得血红。大概是土太硬,有几根香歪斜了些,她又将它们一一拔出来,再直直地插进土里去。看着她那笨拙的动作,我心里直想笑——真正比阿q还阿q。
  我以为她点完香再烧表的,没料到,她竟要跪下去。母亲是个胖子,跪下去着实很有些难度。她弓了腰,屈了腿,将右手好容易撑在了地上。她慢慢地将左腿跪下去,然后用了左手死死地抓住左上腿,缓缓地跪下右腿去。
  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似乎有一种东西闯进了我的心里。胸中的血就在这一刻,一下子发怒般沸腾起来,把我的每根血管都胀得鼓鼓的。我的心里又仿佛被谁忽然泼了一瓶醋,酸溜溜的,直想哭。我真希望母亲能走过来狠狠地扇我二个耳光,这样我的心里或许好受些。
  她点燃了表,在火光中合了掌,挺了腰杆,默默地跪立在那里,胖胖的身子在空中微微地晃动。
  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似脱僵的野马一般飞奔而出。我不能原谅自己,我怎么能斥责母亲老湖涂、老迷信呢!如果硬要说母亲迷信,那她也是对爱的迷信。不,那决不是迷信,那是一种伟大的信仰——对爱的执著的信仰!我觉得我定是这世上最蠢无知的人。
  母亲说世上有神的存在,现在我倒希望那是真的。无上的神哪,如果你真的存在,我要向你真诚的祈祷:愿你保佑我快些好起来,好让母亲的愁容得以舒展;愿你保佑我亲爱的母亲健康长寿。
  这件事过去这么多年了,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它却从不曾模糊,反是愈加的清晰起来,我知道它已溶入了我的生命,将与我的生命同在。
  阳光里的爱
  在高高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寒风下,旋转着升腾着的是那份柔情的爱,透明而略发白色。是的,那是天地之间的爱,是阳光里的爱,是我和父母的爱。
  ——题记
  他有着一双粗糙的手,大而温暖。他曾经抓着我的手,让我感受他的温暖。他也曾举起那双手打我,可我从不怨恨他,他也曾骂我说我,我从没记在心上,只记得他爱我的那些片段,因为他是一位那样含蓄的父亲,他从没对我说过那句话:“孩子,爸爸爱你。”可我每次都能感受到他对我的爱。我知道,我永远都是他手中的宝贝,我逃不出去,也不想逃走。
  我的母亲是一位常常抱怨自己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她经常拿着去皱纹的笔在眼角按摩,她是一位爱孩子,却不懂得怎样去爱的母亲。生病的日子里,母亲一直在床边陪我,陪我度过那漫长的一段日子。她曾为我撕心裂肺的疼痛过一次。那一阵痛将永远记在我的心里。在那漫天飘满雪花的银白色的日子里,我来了。母亲爱我,因为我是她生命的延续。她的爱是直接的,不留痕迹的,和父亲相比,显的有些凹凸不平。
  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位,但我依然是这个家的主人,尽管我没有多少权利。我爱这个家,爱的投入,爱的专一,我没有对爸妈说过我爱你们这类的话,我遗传于父亲,含蓄,不外露。有时我会和他们斗嘴,可我依然爱他们。就像他们说的一样,我是一只气球,但气球的一端被他们紧紧的握住,他们不想放手,我也不想被放走。
  三月到了,可我还能感到冬日里的寒风,冷冷的。但是有太阳,有阳光,有阳光里的爱。那束光直穿入我的身体,暖暖的。
  后续:
  我是一条飞鱼,会飞的那种,但我离不开水,因为水是我的父母,我们都离不开鱼缸,因为鱼缸是我们的家。
  辉煌的文明
  透过历史的岚帐望去,隐约中祖先们用石斧开辟出的始祖图腾依然清晰可见,倾听祖先的脚步声,它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璀璨与辉煌——题记。
  灯火阑珊,笔尖轻轻的、急促的在纸上飞扬着,我正企图用它来勾画出五千张树叶的脉络,描绘出每一朝美一代的版图。或许我的笔触仍然稚嫩,可我实在是无法令自己的那颗激情澎湃的心平静下来,所以希望借我拙陋的文笔记录下今日所见所想得点点滴滴。
  “八重宝函”、“西汉玉仙奔马”、“唐鎏金舞马衔权纹银壶”……若非亲眼所见,我仍不敢相信这些近乎完美的艺术品是出自几千年前劳动人民之手。是的,今天我正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期盼已久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原本我是以一种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心情参展的,谁知当一件件来自数千年前的工艺品一一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心中的震撼与感动早已溢于言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酒仙在与世无争、半醉半醒之间吟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而在他之后吟叹“朱门猪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子美,以浪迹天涯的孤寂,看透事情的悲沉,枯槁的沧桑,郁愤的哀痛向后代诉说着那段苍凉的历史。还有白居易、陈子昂、李商隐……是他们创造了大唐群星璀璨的天空,写就了五千年文化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当我从这些近来才在陕西“重见天日”的文物前缓缓走过,脑海中不知不觉地就浮现了这些诗句,同在一个时代,这些精致的文物是否也经历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兴盛与灭亡?是否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国献身的壮丽与伟岸?是否能够像我们这些后人透漏前人的所感所想?
  尽管文物仅能静静的被挡在玻璃橱窗外供我们后人观赏,可它所看见的、它所经历的、它所能见证的是那么的深刻,是任何人甚至是时间都无法磨灭的!
  今天,来自数千年前的艺术品令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而一同参展的人们也同样令我感动。当我刚到门口,人们早已经排起了长龙,而且其中不乏学生,有的比我年龄还要小;除此以外,甚至有头发花白、满面沧桑的古稀老人冒着冬日刺骨的冷风、冰冷的雨丝前来,而他们竟然已来过数次,为的仅是带着儿孙一同来看看这来自千年之前的珍贵文物,他们语重心长的说:“这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啊!”
  后来,我在报纸上了解到这次的展览吸引了近30万名上海市民参展,而且在参观的观众中,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仅四岁。这些数字令我再次的感动,这足以说明上海市民们对中华历史文明的关注,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上海市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些都为了上海更辉煌的明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不想因为我对中华文化几句粗陋的见解而抹煞了中国文化,因而我也只敢选取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几粒微小的细沙来抒发自己对此次观展的感想、对上海未来的憧憬、对中国文化的景仰,仅此而已。
  我希望用我稚嫩的笔画下那条正在腾飞的龙,龙的希望告诉我,中国是辉煌的!希望这文明的辉煌能够带动现在及未来的成功!愿我们伟大的中国创造出更为壮丽的明天!
  把握第一次
  人生是由无数个第一次组成的,想要成功,想要出人头地,我们不得不把握第一个第一次。
  诸葛亮是幸运的,他等到了刘备,使他的才华得以施展,没有被埋没于草芦之中。但是,世界上又有几个刘备能三顾茅芦,又有多少人才隐士能像诸葛亮一般幸运呢?假若刘备经历第一次拜访而失去了耐心,诸葛亮将会怎样?巩怕只得怀着满腹经纶碌碌一生,长困于卧龙坡终日发出怀才不遇的感叹而死去。
  由此看来,等待是多么危险!这种作法实在不可取,特别是在人才密集的今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