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从第一次把握机遇,到后来大获全胜的人数不胜数,上到尧禹、亚历山大,下至毛泽东,比尔盖次。这一个个响当当的人物就是因为敢于、乐于把握住每一个第一次,才得流芳百世。
  把握第一次需要勇气,没有勇气,富兰克林只能呆望雨中的闪电;诺贝尔只能对炮竹感到惊讶。把握第一次需要决心,没有决心,爱迪生只能对着别人的发明终其一生。布鲁诺只能成为“地心说”的信徒。
  我们不应该放弃第一次,要记住第一次的重要性,不要寄所有希望于下一次,下下次,因为生命对于每个都只有一次,既然世界给予了我们这一次生命,那么,为什么要因一次次的遗憾而悔恨终生?
  把握第一次需要勇气,没有勇气,就不会有世界上如此多的辉煌灿烂的奇迹。
  把握第一次需要眼光,没有眼光,就不会有就不会有今天遍布全球的麦当劳。
  把握第一次需要有毅力,浅尝辙止,东掏掏,西挖挖,就不会掏到真正的珠宝。
  把握第一次,我们才有资格把生命赋予世界!
  我是最棒的!
  我颓唐地走在路上。
  天很阴沉沉的。如今是秋末,一丝萧瑟的秋风将几片枯黄的落叶吹旋。风有几丝凉意,将我原本冷漠的心更为冰冷……
  是因为我的努力不够吗?是因为我的功夫下得不深吗?为何五次投稿,都仿佛石沉大海,一去不复返?我的脚步更觉沉重了。回想起这两个月,努力学作,拼命请教,只为能在某次投稿中“金榜题名”,但等来的却是连五次的失望。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写作能力?
  我蹒跚地向公园中的石椅走去。一阵风,我整了整衣领,缩了缩脖子,双手怀抱胸前,暖和些许,继续思考,反省!
  从升初中以来,对写作深感兴趣的我,从不因为有任何原因而对写作丧失兴趣。我喜欢写作,喜欢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感情,赞扬伟人的事迹,批判愚昧的作风。在写作时,我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我希望有人给我肯定,所以我将自己觉得很优秀的文章投予报社,我以为我会金榜题名,我以为我自己的文章会得到好评。但是,勿提评论,投了五次稿从不被刊登。这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我没有这方面的天份?难道我该选择放弃它……
  “宝宝乖,慢慢来,走到妈妈这边来!”一个慈祥温柔的声音传入我耳朵,打断了我的思路。
  我抬起低垂着的头。一个一脸稚气的小孩子摇摇晃晃的,站着,他的母亲也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张着双手,带着微笑,温柔地重复着那句话。
  那个小孩子缓缓地踏出地一步,摇摇晃晃的,站不稳,很快就摔倒了,母亲赶紧跑过去扶起他,那个小孩子竟没有哭,很快又站起来。母亲缓缓地退后,重复着刚才的动作,重复着刚才的话语。这一次小孩子很坚决似的走到了母亲的怀里。每当他走一步,母亲就鼓一下掌,一直到孩子来到她怀里,母亲哭了,紧紧拥住孩子……
  这前后不到三分钟的短短的一幕,使我的心灵震动了好久。一个人学走路之时,摔倒是难免的,但重点是要学会站起来。每摔倒一下,就证明你前进了一步,只要不走回头路,不退缩,继续向前,总有一日会走到端点,不是吗?人生亦是如此,坎坎坷坷是避免不了的,但每遭遇一次困难,就证明你迈进了一步。如此坚持不懈,不管多苦多累,成功的端点总有一刻会达到,尽管我们可能已经遍体鳞伤,但成功的滋味,往往会将其覆盖!
  我站了起来,挺了挺身,大方地向前迈出脚步。不管怎样,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白色的内涵
  世间有许多形容词,可以分配给各种不同的颜色,如红的热情,绿的清爽,蓝的空灵,金的灿烂……,风格迥异,五光十色,然而有那么一个色彩——白,白色怎样形容?一片空空,是否有些单调?其实,白色也有丰富的内涵。它表现着一种伟大,但伟大的具体,伟大的普遍,因此,却显出了平凡。若将这平凡剖析了看,却足以让最绚烂的色彩俯首称臣,自愧弗如。
  我说的是每一个在辛勤工作着的老师。
  老师,生命中必然与白色相连。每一堂课都有两三支粉笔从白色的柱体变成了粉末。老师握着粉笔,一面讲,一面在黑板上留下一条一条的白色。那曾是如此复杂的智慧结晶,从老师的心中到黑板上,却成了简简单单的白色,简单的深刻。
  每一个老师的办公室必然少不了一条毛巾,用来清除手上和衣服上的白色。粉笔在老师手上留下了点点痕迹,老师讲课至动情处时,下意识地挥舞起双手,不小心将手上的色痕抹到了衣服上,成了一片一片的白。若在平常,衣摆被盖上一层白色,确实挺滑稽。可这片白色在老师的衣摆上,滑稽便演化成一种象征,象征着辛苦的书写,象征着动人的讲解,象征着责任心和忘我的精神。还仅仅是一片滑稽的白色吗?白色已是一种高尚,令人敬仰。所以,每每看见老师拿着毛巾拍打着衣摆,心里总涌出一股温暖的感动。
  每一个老师的办公桌上,一定有着一堆一堆的白色。那些白色由老师们赋予了新的内涵,一张张便不再轻薄,而是由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折叠,妥帖地保存好。此刻,白色显得如此贵重,包含了老师的多少辛劳。这些辛劳,聚集起来,有成了一缕一缕的白色,爬上老师的发稍。
  一条条,一点点,一堆堆,一张张,白色环绕着老师,点缀着世上几乎每一个角落,似乎很平凡,很单调。它让我想到了阳光。太阳看起来多是一片耀眼的白光,和明月的清澈,星光的闪烁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拿了三棱镜来,耀眼的白光刹时转换成七彩光带,令明月星光黯然失色。同样,白色的不枪眼,不喧闹,让它在色彩中若有若无,影影绰绰。可当目光转向老师,白色同样熠熠生辉,让人敬爱,令人感动。
  没有不可能
  “不可能”,这句话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它使人们对自己或他人失去信心,也让人们不相信奇迹的发生。但是人们应该想想过去所创造出的奇迹,如:海伦。凯勒不能听见声音,看不见东西,但她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约翰。库缇斯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一天、一周,但他活到了34岁,成为轮椅橄榄球运动员,室内板球健将,国际著名的演讲大师,并有了妻儿……嘿!想起了吗?对,世上没有不可能,人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在奥运会上运动员最不可缺少的也正是这种信念——相信“没有不可能”。
  在第十九届奥运会就出现了许多奇迹。正如那场跳远比赛,当美国的鲍勃。比蒙第一次试跳,记分牌上亮出“8.9米”时,在场观众,裁判以及比蒙本人都一下子惊呆了,他超出了当时世界纪录整整55厘米。
  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成绩,人们有惯性思维,宁愿相信过去的不可能,但往往事实却出乎人的意料。所以“没有不可能”不是一句空话,事实会出乎人们的想象,奇迹也会发生的。
  李。伊万斯在内的美国4x400米接力队,又创造了世界纪录,成绩是2分56秒1,电计时为2分56秒16,这一纪录保持到了上个世纪结束,这一纪录包括在内的这么多纪录长期无法被突破,是那届高原盛会上的奇迹。
  又是一次奇迹,人们认为奇迹是遥不可及的,但在那届奥运会上出现了这么多纪录长期无法被突破的奇迹,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对,没有不可能,只要去努力争取,世上没什么不可能。
  那届奥运会上有一项世界纪录5次被突破的事,令人惊叹。三级跳运比赛中意大利运动员跳出了17.10米的世界纪录,而苏联运动员超过了他0.01米,接着巴西运动员跳出了17.27米的好成绩,最后苏联运动员以17.39米的成绩夺得金牌。
  这件事也令我吃惊,世界纪录5次被突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并且十分的罕见,但是那些运动员们做到了,最后的成绩超过原先纪录0.36米。数字看似很小,但是它有原先的世界纪录作为基础,难度大大增加,苏联运动员创造了新纪录,这件事在我们面前再次展现了“没有不可能”的事实。
  奥运赛场上许多的事例都在告诉我们“没有不可能”。走出赛场,在生活中仍能听到这句话:中国是第一个加入wto组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航天大国……这一切首先在落后的中国是不可能的,但如今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都一一成为现实,“没有不可能”不是句空话,这是一种从奥运赛场上“走”向生活的精神,它告诉人们应该对一切事物充满信心,充满希望,要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相信——没有不可能。
  命运啊!飞翔!
  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歌唱的时候我便歌唱,该学习的时候我便学习,这就是一个自由随着命运方向而飞翔、怀着求知欲望得我。
  如果太阳在我头顶掠过,我便会随着跨父的足迹去追随那光明时刻。如果我身边有朵美丽的花,我便在花的旁边那有一些土,好让我从生命中拥有这朵美丽的花,如果我的头顶有一只鹰,我便会随着那鹰而飞翔,绝不让它在我的身边掠过,我要把握我的命运,把握我的时机……
  假如有一天我成功了,我不会为我的成功而欢喜;假如有一天我失败了,败得得一无所有,我也不会为此而悲伤,因为我的命运当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机会,只要我利用好每一个机会,我的生命中就会变得充实、有意义就会更精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