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书快书快,看书最快!书快电子书论坛:
----------------------------------------------------------
张小梅想再婚了
离婚三年后,张小梅终于决定重新寻找结婚的对象。最先想起来的是找一下当年的初恋情人张续。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如何,大学毕业后就再没有了他的消息。主要是不想知道他的消息,其实想要知道还是很容易的,但她从来也没有打听他的消息,他也没有和她联系过。可是一转念她就明白找到他又如何。难道他还没有结婚吗?难道还指他依然单身来娶她。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那样好的男人,难道会有女人放过吗?当年自己就放过了他。张小梅叹了一口气。但那时不是年少无知嘛。
张小梅离婚后本来打算一个人过的。三十五岁的离婚女人,还带着一个女儿,基本上很难找到如意的人再婚的,何况和刘一再的婚姻让她受伤很深。可是三年后在刘一再的坚持下女儿读初中后住校了,两周才回来一次,女儿坚持爸爸妈妈家轮流过周日。张小梅就觉出无限的寂寞了。她开始想也许自己应该再谈一次恋爱了。
张小梅现在已经三十八岁了,是一个标准的中年妇人了。每次对着镜子,她都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女人了。虽然办公室的孙姐还是“小张、小张”地喊着她,便更多的年轻人在喊她“小梅姐了”,走在街上也有大学生模样的少男少女喊她“阿姨”了。一个三十八岁的女人能找到什么样的男人呢?小梅对这一点实在悲观。
单位还有两个女同事一直没有结婚,一个三十三,一个三十五,看起来都比自己年轻,漂亮,会打扮,也都很想把自己嫁出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还是嫁不出去。而一年前离婚的男同学胡坚京发誓要找个二十六岁的一米六六的美女结婚,一个月前就真的办了婚礼。新娘二十六岁,一米六八的个子,苗条漂亮。这就是现实。同学聚会时,男同学开玩笑说女人要嫁人年龄要乘二减七,男人娶老婆年龄要除二加七。按这个说法,小梅岂不是要嫁个七十岁的老头子?
但小梅是一个从不后悔的人,或者说对自己做过的事愿意承担后果的人。既然自己离了婚,那就要承受再婚的艰难。既然自己想要再一次结婚,那就要做点什么。第一件事,小梅去买了一张美容卡。总得把自己收拾得好看一点,吸引眼球才能开始呀。第二件事,小梅开始有意识地减肥,其实她也不算肥,只是比普通人更丰满一点,但最近这三年每天躺着沙发上看电视又让她长了近十斤肉,她决定把这些肉减下去。第三件事,小梅主动给几年同学打了电话问候了一下,为了一个人消化离婚的伤痛,三年来她几乎不参加任何的社会活动,除了单位必须去的和外地的来的较好的同学聚会,其他聚会她全不参加。她不想向人说明自己的情况,不想讲离婚的事情,她只想一个人安静地过日子。第四件事,她还没有想好做什么,也许去参加征婚?
好友加美就劝她参加征婚。还说干脆上电视征婚,反正现在电视征婚节目也特别火。加美对她的事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是小梅一起拎着包上大学的同学,是那种可以用吵架的语调争论的朋友。但小梅对抛头露面向来没多大热情,更不要说是为了征婚这种事上电视了。但她也喜欢看电视征婚节目,比起其他娱乐节目,征婚节目的演员毕竟还是本色出演的多,多少能看出一点生活的影子来,不全是那么做作的不着调的搞笑和热闹。
但是当这天晚上她又一次打开某台的征婚节目时,她看到前来征婚的男嘉宾时,她吃惊地喊了出来:居然是张续。
初恋情人张续电视征婚了
张续看上去还是很英俊,也不象奔四十的人,看上去三十出头,岁月对男人真是太客气了。当年小梅最喜欢就是看张续打排球的样子,扣球时的张续真是帅呆了,不知迷了多少女生。那时每天都有一堆人在看张续打球。小梅也是每天必到的一个。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连排球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事隔这么多年再看到他,虽然是在荧屏里,小梅的心还是咚咚地跳了几下。
可惜打开电视时,这个节目已到了尾声,有五个女嘉宾为张续留灯,可是张续居然一个也没有选,最后张续说:“其实我是为3号来的,她很像我的初恋,可惜她没有为我留灯。感谢为我留灯的女嘉宾,希望以后可以作朋友。”然后,灿烂地笑着离了场。那灿烂的笑让小梅的心抽了一下,脑子里闪出了扣出一个好球后,张续回头冲自己的灿烂的笑。那张笑脸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小梅的生活中甚至梦里了。又一个嘉宾上场了,小梅顾不上看,只想看看3号女嘉宾的样子。终于镜头给出了3号女嘉宾的特写,一个典型的网络时代的女孩子,金黄的头发,超细的身体,超短的裙子,本来应该光洁年轻的脸涂了一堆色彩,让大大的眼睛显得不那么真实。小梅没有从那个女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张续那样说只是想让那几个留灯的女孩子有一些尊严,小梅体贴地想。
小梅知道上节目的男嘉宾都会留有联系方式,最起码会有邮箱或qq什么的。可是小梅自己没有qq号,虽有邮箱也是很久才上一次,平时也不怎么用。小梅正想上网搜一下,看一看没看到节目的关半段,电话响了。
加美的声音直着就跳了出来:“刚才那个节目你看了吗?那个张续,是你那个张续吗?”
加美是大学同学,张续是高中同学,他们没有见过面,但加美听小梅无数次地说过张续,所有加美知道张续,那张续不知道加美。特别是前几天小梅还告诉过加美她竟然想起了张续。现在张续跳了出来,加美似乎比小梅还激动。
“是,是那个人。”小梅说。
加美简直是喊了出来:“他是单身哎,而且他在征婚,而且他还记着初恋。而且他还是那么帅!”“而且”是加美表达感情的一个重要的常用词。
“我刚开电视,只看到末尾。不过,他真得还那么帅。”小梅说,“我正想上网重看呢。”
“我一开始还没有想到是你的张续呢,直到后来他说来自呼市,还说喜欢排球,才想到可能是他。你赶紧上网重看节目吧,要记下联系方式哦。”加美由衷地说,“小梅,太好了!为你高兴。”那口气仿佛张续已经是小梅的人了。
挂了电话,小梅上网打开了电脑,重看了那期节目。重看的感觉竟然是非常平静的,就如在看一期节目时的感觉,只不过那个男嘉宾认识而已。节目里介绍说张续是离婚了,有个儿子跟着妈妈过,开了个什么团购公司,好象是成功人士的样子。女嘉宾们大都表现出了热情的态度,十二个人留了五盏灯就是证明。小梅又仔细地看了看3号女嘉宾,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最后张续的笑,小梅再看了一遍竟然看到了一些勉强。小梅突然想到,岁月还是给这个男人留下痕迹,排球场上那个灿烂的笑再不会有了。
小梅记下了张续在节目里留下的邮箱和qq号,但她并没有想好要不要联系。她知道,只要愿意,明天她就可以找到张续的电话号码。她同时想到,张续也一样,只要愿意,就可是找到她的电话号码,但张续没有给她打电话,她离婚三年了,也没有给她打电话,而是上电视征婚了。
躺在床上,小梅决定,上了电视的张续生活一定很热闹,她还是先不要在这份热闹上添乱了。小梅很晚才睡着,梦里没有张续的笑,倒是看到前夫刘一再抱着还很小的女儿笑着。
张续死了
第二天上班,张小梅心思怎么也放不在工作上,总是想着张续。张小梅的单位是机关的研究协会,算是事业单位,平时做一些调研工作,并且出版一本虽然公开发行但基本是内部消化的杂志。杂志专业性很强,叫《未成年人法律研究》,是季刊,一共三个编辑,其他两个编辑都法学硕士出身,只有张小梅是中文专业毕业,所以张小梅就负责两个比较生活化的栏目,主要负责未成年人法律的普及和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故事性相对强一些。而另外一些栏目则是法理性强的研究性文章。因为是全国性发行的国家级杂志,在该杂志发表论文可以申报职称,杂志从来不缺乏论文性的来稿,甚至这些稿件还排着队等发呢。相比之下,张小梅负责的生活性强的两个栏目相对稿件倒少一些,有时她还得自己写一点。但反正一年才发四期,也要不了多少稿,所以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因为不是专业的杂志社,只是一家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所以单位的基本运行方式而是机关的那一套。经费是上面给一点,自己挣一点,反正不穷不富,很正常的过日子而已。
张小梅对自己的工作说不上热爱,也说不上不热爱,就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已,她只是努力地干好自己的活儿就行了。她在这个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工作真得很简单,只要不想着多挣钱,不想着当官,就可以闲心不操地过日子,一点都不用勉强自己,连句违心的马屁话都可以不说。反正只要正式在编,就没有哪个领导能够随便地开除你,况且张小梅不争不斗不抱怨,还认认真真干活,领导也没有理由开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