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小梅以为他听不清,又问了一遍:“大爷,您家里人还没有回来吗?”
老人这次喏喏地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但似乎并不是在回答小梅的问题,更像是自言自语。
小梅注意到老人的脸上表情有些发木,意识到有点不对劲,仔细看,发现老人脖子上挂着一个公交卡片似的卡片。小梅又问:“您是住这个楼上吗?您知道家里的电话吗?”
老人还是自顾自地说着:“我要回家。”
小梅伸手从老人脖子上取下了卡片,上面有电话和名字。小梅打通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女人。
小梅刚说了一声:“你好。是冷红荷吗?”
对方立刻说:“我是,你好,你是不是看到我爸爸了?”
小梅说了老人的情况,冷红荷说那是她爸爸,是个老年痴呆病人,从早上就走丢了,家人找了一天都快急死了。小梅就说自己姓张,也说了自己的地址。挂了电话,她把老人带回了家。
老人脸色惨白,精神非常萎顿。进了门,小梅先找了一块毯子给老人披上,又倒了杯热水。小梅问他吃饭了没有,他摇摇头。小梅就进厨房去做了一碗面条,加了一个西红柿和两个鸡蛋。把面端到桌上,小梅看到老人的手很脏,就拉着他去卫生间洗了手和脸。老人很快就把一大碗面条吃下去了。吃过面,老人的脸色开始好起来。冷红荷的电话也来了,他们已经到了。小梅开了门,请他们进来。
进来的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穿得都很好,也都很有修养的样子。女的自我介绍说:“你好,我是冷红荷,这是我哥,冷红兵。”男的已经过去拉住老人,关心地问:“爸,没事吧。不要怕,我们来接你了。”随后,才看着小梅微微鞠躬说:“谢谢你,张女士。”小梅注意到这对兄妹长得很像,都是四方脸,大眼睛,大嘴巴,再看了一眼老人,两人都长得像爸爸。
小梅说:“不用客气。刚才我下了碗面条,老人家刚吃了。你们急坏了吧,现在不用担心,歇一下喝杯茶再走吧。”
兄妹俩同时说:“谢谢。谢谢。不用了。这已经给你添很多麻烦了。”说着扶起老人,准备出门。
冷红兵说:“我们来得急,也没有准备什么感谢的礼物,以后再上门道谢吧。”
小梅说:“不用这么客气。都是举手之劳,我父母也这个年纪,做这些也是应该的。”
出门前,冷红荷拿出一张名片,说:“这是我的名片,我是医生,我哥是警察,今后有需要的时候,尽管说。这次真是多谢你了,上次我爸走丢我们找了两天。”她断了一下,继续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的名字,我想应该记住恩人的名字。”
小梅说:“我叫张小梅。千万别说恩人,这称呼也太吓人了。”说完也从门边柜子上的包里掏了一张名片递给冷红荷。
冷红荷接过名片看了一眼,有些惊异地说:“你是张小梅,《未成年人法律研究》编辑?”
小梅说:“是啊,你看过我们的杂志?”
冷红荷说:“我,是,看过。”她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看到爸爸已经不停地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就说:“好吧,这次谢谢了,以后再联系。”
小梅看到冷红兵把自己的外衣穿在了父亲的身上。穿着制服衬衫的冷红兵看起来挺拔精悍,有点警察的样子。
小梅把他们送上了电梯。
半个小时后,小梅接到了高山的电话。高山说:“张小梅,今天谢谢你了。”
小梅不解地问:“你谢我什么呀?”
“谢谢你救了我岳父呀。”
“你岳父?”小梅回了一下神,“你是说,今天的那位老人是你岳父?”
“是,我刚从手术台下来,我老婆打电话告诉了我。”
“那个女的,是你老婆?”
“是,那是我老婆,冷红荷。她告诉我是你救了她爸爸,要我一定要向你道谢。”
“事情怎么会这么巧啊?怎么就是你的家人?”小梅一时还有点转不过弯来。
“我也想事情怎么就这么巧啊。不过,仔细想想,热心的张小梅帮助一个走失的老人好像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高山说,“红荷说明天一定请你吃饭,郑重地谢谢你。你一定要来呀。”
“真得没有必要谢什么,为这么点小事。而且还是你的家人。”
“真的很有必要,特别因为是我的家人。其实红荷早就想认识你了。你就当同学聚会吧。说定了,明天等我电话。今天连做了五台手术,很累了。明天再聊吧。再见”
放下电话,小梅想,这世界可真小呀,吃了顿饭就碰上了崔安东,帮了个人就是高山的家人。她仔细回想冷红荷的样子,觉得她和高山还真是很般配呢。再一想,家里有个患痴呆症的老人,高山一家也够操心的了.
冷红菏的请求
这晚小梅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她每周给他们打两次电话。父母过得不错,有弟弟一家照看着。这么多年对父母都报喜不报忧,就是离婚的事也是过了很久才告诉他们。所以电话也总是安慰和问候。小梅在电话里答应他们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这一晚上的事太多了,小梅的心有点乱。打开电视,不停地换台,就找不到一个看进去的节目。以往她爱看的相亲节目,因为张续的出现再也没有心情看了。十一点钟上了床还是睡不着,就又拿出《译林》杂志看,从大学时期小梅就一直看这本杂志。到了一点多终于睡着了。
第二天十点多才起来,平时小梅不睡懒觉,七点多就起来了。刚收拾好自己,想着是先打扫屋子呢,还是先吃点东西,门铃响了。进来的是石一海。石一海拿着肉馅和豆角,说想吃豆角馅儿饺子了。小梅说:“想吃饺子让你妈包呀,跑我这来干什么?”
石一海说:“姐呀,我妈这辈子包过饺子吗?再说,我喜欢吃你包的饺子呀。”
小梅叹口气,没有再说什么。石一海的妈妈确实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包过饺子,她是个事业型的人,看不上洗衣做饭这种小事。想想石一海也可怜,想吃好的时,一直都是奶奶家、姑姑家还有小梅家蹭饭吃。也因为这样,当年刘一再有吃好的时也总不忘叫石一海来,当然后来叫石一海来吃饭的任务主要是小梅完成,事实上石一海主动来的时候更多。但问题是现在石一海说了好几次要追小梅的话,让小梅心里多少有点顾忌起来。
石一海看小梅不再说话,知道这顿饭可以安心吃了,就动手摘起豆角来。小梅就去和面。她很担心石一海又说什么追她的话,决定如果石一海再说这样的话,就严肃地和他谈一谈,这是决无可能的事。但石一海说起电影来了,据说正上映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是刘嘉玲、刘德华和邓超演的,同事看了说还不错,比较有想象力。小梅一直很喜欢看电影,以前总是拉着刘一再去,后来离婚了,她有时和同事一起去,但比起以前来进电影院的次数就少多了。怎么说一个人进电影院也是件感觉怪怪的事,更何况还是一个中年女人。这两年坚持看的电影是哈里波特和喜羊羊系列,因为陪女儿看。但电影总是个有趣的话题。小梅不喜欢刘德华,但觉得邓超还不错,就表示也想看看这部电影。石一海又说节前上映的《让子弹飞》据宣传也很不错,再说姜文的电影还是很有水准的。两个人就越聊越起劲,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最后小梅很自然地就表示改天和石一海一起去电影。看到石一海乐不可支的样子,小梅心里咯噔了一下,但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继续边做饭边聊天。
饺子要下锅的时候,高山来电话约晚上吃饭。小梅答应了,感谢可以不谈,但同学的邀请不好拒绝。放下电话,看到石一海的询问眼神,小梅就把昨天晚上帮人的事说了。石一海说:“这简直像电视里的情节呀,哪这么巧啊。”小梅想,最近巧的事可真多呀,她想起了张续,崔安东,但没有对石一海讲。
吃过饭,石一海又主动洗了碗。小梅就扫起屋子来,石一海又要帮忙,小梅坚决不让,石一海没坚持,去上网了。三点多的时候石一海走了。走时告诉小梅他把几个有趣的网站的名称放在收藏夹里了,无聊时小梅可以看看,很开心的。出门时,石一海把厨房里的垃圾也带走了。小梅发现这个小男人还是很会体贴人的。
晚上,小梅按时到了饭店,却只看到冷红荷在门口等她。冷红荷说高山临时有个手术去医院了,又说就两个女人,要么去咖啡馆,聊聊天,吃点简单的东西。小梅说很好。两个就去了饭店隔壁的咖啡馆。小梅平时很少喝咖啡,偶尔为提提神,就喝雀巢二加一的速溶咖啡,后来再喝纯咖啡时才知道速溶咖啡喝坏了口味,让你觉得别的咖啡味都不对。但冷红荷显然很会喝咖啡,她只是象征性地征求了一下小梅的意见,就轻车熟路地点了咖啡,又点了饭。
冷红荷并没有像初认识的人那样和小梅客套寒喧,她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小梅,我这么叫你可以吧,因为在我心里,你就是一个老朋友,我认识你已经很多年了。”她对小梅不解的神情并不奇怪,接着说了下去,“我和高山是大学同学,在我追高山的时候,没错,是我追的高山,高山就告诉我你是他的初恋。我当时就很好奇,你倒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啊,为什么高山对你念念不忘。”
小梅说:“其实,我不知道高山对我——”
冷红荷并不等她把话说完:“我知道你不知道高山的心。因为你心里只有张续。我也不在意高山对你的感情,哪个少年不会钟情,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我对你越了解,就越不在意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