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我周围最多的就是女孩子。”
  小梅想,也许石一海遇上喜欢的女孩子了,既然他不想说,也就不再问,只要不再纠缠自己就行了。石一海也转了话题,又说起了装修的事。这一次,小梅同意抽时间去和装修公司的人见面。
  也许是解决了石一海的问题,小梅上班时心情比较好,上午很顺利地编完了一篇稿子。中午的时候,加美打电话来,小梅就告诉她石一海的转变,加美说:“真替你可惜,你还高兴?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事,让你这个中年妇女也得意一下。”
  小梅问:“什么事跟中年妇女扯上关系啦?”
  “你不是说中年妇女市场不好吗?某种程度上讲这中年妇女也有强项,能胜过那未婚女郎。那天吃饭那一对儿,记得吧,那男的看上你啦?”
  “看上我啦?我又没和他相亲?”
  “姜怀群和他讲了你的事,他就上心啦,说你面善,又有孩子,肯定能当个好后妈,让我告诉你他想和你交往?”
  “原来他是给儿子找妈呢。”
  “他一年半年不在家,当然得给儿子找个妈。让人生气的是,他让我告诉你一声他想交往,好像这是对你的恩赐,实话说,我当时就让姜怀群回绝了他。姜怀群让我先问问你,我说‘我都没看上,小梅更看不上’。”
  “做得好。我谢谢你。”
  “跟我还客气。就是告诉你一声,娱乐一下。晚上没事吧,一起吃饭吧,姜怀群今天上午又走了。”
  “我们一起看电影吧,今天是周二,半价,我想看《让子弹飞》。”
  “好吧,下了班,我去接你。”加美挂了电话。
  《让子弹飞》实在太有意思了,无论是葛优还是姜文都演得一级棒,故事也讲得相当不错,是小梅喜欢的类型。把假故事当真故事来演,直接告诉观众这故事是不现实的,但观众却能从假故事中看出现实来,小梅觉得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事实上这样的故事讲好了,也确实让人喜欢。电视剧《武林外传》假得离谱,可是却更让大家看到现实,所以才有开心一笑,会心一笑,才会反复的重播。有些电影电视剧,努力告诉观众这故事是现实的,可是演得却离现实十万八千里,常常假得让人难受。加美也很喜欢,直夸姜文太有才了,嚷嚷着要重新把姜文的片子都重新再看一遍。
  两个女人感慨着现在会讲好故事的电影实在太少了。小梅说:“每年都有那么多学中文的,有那么多人想当文学家,为什么会讲好故事的人却这么少呢。我们班好像也有几个人算是作家了吧,似乎也没有谁故事讲得很好。”
  加美说:“就因为讲出好故事是难上加难的事,所以说真正的大家就那么几个,这也是需要天分的。绝不是会写字就会编故事,更不是上个什么中文系就能当上作家,否则中国的作家早是满大街了。”
  小梅说:“其实中国的作家就是满大街了。只不过会讲故事的优秀作家不多而已。”
  加美说:“其实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什么事做好的总是很少,所以无论哪一行做到优秀的都让人尊敬。”
  小梅说:“其实谁都想做到最好,只不过不是谁都能付出那份努力和坚持。”
  加美说:“也不是谁都有那个天分做到最好,大多数人做得还好就不错了。”
  小梅说:“那我们,算做得还好吗?”
  加美很认真地思考着说:“我应该算做得还好吧。”
  小梅也认真地思考着说:“我至多算做得还行吧,好真谈不上。”
  加美说:“你真认识到位呀。其实,小梅,你还算有一点天分的,要好好做,应该还能做得很好的。”
  小梅说:“我有哪门子天分呀?我也就有做个好人的天分,人之初,性本善,这天分人人都有。”然后她又问,“你说,谈恋爱需要天分吗?”
  加美夸张地说:“绝对需要。你不见有人天天恋爱,有人一辈子也不会恋爱,恋爱可是一门绝技呀,与天分高低有直接关系。”
  小梅笑了:“我看与荷尔蒙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吧。”
  加美大笑:“你现在正恋爱,荷尔蒙水平一定很高吧。”
  崔安东送小梅礼物
  崔安东一下飞机就给小梅打了电话,说先到公司去一下,晚上去接她一起吃饭。小梅心里满满的,对晚饭有了一些期待。虽然想到崔安东今天回来,早上出门时专门挑了新买的毛衣穿上,可是一想到在单位耗上一天,晚上脸一定灰扑扑的,中午小梅就专门去做了美容,还让美容师给画了个淡妆。下午上班的小梅显得神采奕奕的。孙姐看出了她的变化,说:“小梅,今天有约会吧,看上去很漂亮。”
  小梅说:“今天崔安东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孙姐感慨道:“这女人呀,就得谈恋爱,无论多大,一谈恋爱就漂亮可爱。可惜的是,老公们不懂这个,结婚没几年就变得谈而无味,全无恋爱的感觉,也难怪婚姻中的女人们多是黄脸婆。”
  小梅说:“就算是当黄脸婆,也没有人愿意为了去谈恋爱而失去婚姻。”
  孙姐怕勾起小梅的伤心事,转了话题:“这都是人的命,不是想要婚姻就有婚姻,想谈恋爱就有恋爱。人要信命。”
  小梅也笑着顺下去:“是得信命,所以按照命运的安排打算晚上去见崔安东。”
  孙姐说:“希望他是你的真命天子。都说人有第二春,我也很想有个第二春,再谈次恋爱。”
  小梅看着孙姐的脸上露出了真诚的渴望的神情,就调侃说:“看来人心都不服老呀,都要当奶奶了,还想着有第二春。”
  孙姐哈哈大笑:“是呀,我孙子就是我的第二春,不,是第三春。”孙姐的儿媳妇刚确定怀孕,“其实,听到儿子要当爸爸,心里是真高兴,可是一想到自己都到当奶奶的份上了,就觉得自己是真老了,心里还挺不是滋味。”
  小梅说:“是啊,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自己变老的过程。我现在还能记得我十二岁时我妈的样子,一眨眼我的女儿都十二岁了,我也成当年我妈的样子。”
  孙姐总结道:“所以岁月追人老,行乐需即时。晚上要好好地享受约会。”
  小梅也想好好地享受晚上的约会。在她心里,这才应该算是她和崔安东第一次正式的约会,虽然之前一起吃过两次饭,但那只算是认识的过程。小梅没有问崔安东去哪里吃饭,在哪里吃饭对她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对的人一块吃饭。
  崔安东没有亲自来接小梅,而是派了司机来接她。因为一个星期没有在,公司里有些事要处理,崔安东走不开,就让司机来先把小梅接到饭店。饭店就在崔安东公司的旁边。司机把小梅送到包间后,点了茶,然后说去请崔总,走了。小梅边喝着茶,边等着崔安东。虽然小梅觉得这是完全能理解的事,毕竟人家一回来这么忙还是约自己一起吃晚饭,但心里还是有一点不得劲。
  二十分钟后,崔安东来了。一进来就说对不起,让小梅久等了。小梅笑着说没关系。她看到崔安东好像瘦了一圈,虽强打精神,但脸上还是掩不住的露着疲惫。小梅说:“你很累吧,其实你可以今天先休息,明天我们再见面。”
  崔安东说:“是有点累。不过再累也要见见你呀,再说我也得吃饭呀。点菜了吗?”
  小梅说:“没有点,等你呢。”
  崔安东就叫了服务生,也没看菜谱,就直接点了四个菜加一个银鱼羹,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
  “这家饭店在我们公司旁边,经常来。今天不喝菌汤了,这里的银鱼羹做得非常好。”
  “公司的事很多吗?”
  “其实平时也没很多事,公司建了二十多年了,都有章可循。只是现在正好有一个大项目在谈,事多一点,我一会儿还得再见个朋友。”也许是为了说明事情的重要性,崔安东补充说。“这个项目拿下来的话,公司三年都有活干了。”
  小梅不想太多的过问公司的事,就转了话题:“儿子的事都处理好了?”
  “基本上处理好了,他妈妈在那边呢。儿子是在那里上高中,闯了点小祸,要转学,我过去新找了一所学校。”
  “小留学生应该也不容易吧。毕竟在异国他乡的,说实话,我就舍不得我女儿这么小去国外。”
  “其实我也不放心,但他妈妈坚持要送到国外,受美国的教育,还打算将来留在那儿。说实话,我还真不觉得美国有什么好,现在国内也很好,要什么有什么,还不用当外国人。”
  “怎么,当外国人的感觉不好吗?”
  “不好,尤其到西方国家当外国人。还是在中国当中国人好,多自在。”崔安东喝了一口银鱼羹,“中国菜真好吃啊。我就要一辈子在中国吃中国菜。”
  小梅看崔安东的样子好像在美国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就说:“说实话,我还没出过国当过外国人呢,所以听你这么说感觉有点得了便宜卖乖似的。”
  “你真没出过国?好说,想去哪,我带你去。”崔安东立刻表态。
  “你不是不喜欢当外国人吗?”
  “那要看和谁一起当外国人了。说真的,最想去哪?”
  “欧洲吧。德国啊,芬兰啊,挪威啊。”
  “好啊,等我这个项目忙完了,我们就去。”
  “说的跟真的似的。”
  “当然是真的。”崔安东强调说,“你想去哪,我们就去哪。环球旅游都行。”
  小梅笑了笑,想到有钱还真是好啊,说去环球旅游口气都跟去趟郊区似的。当初自己也和刘一再计划过出国旅游,都要算计半天费用,舍不得,总是想等下一年宽裕了再说,结果离婚了也没宽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