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变
31家变
夜,无边的黑夜向水君瑶逼来,让人窒息到来不及恐惧。密密的丛林,仿佛没有尽头,让陷落在其中的人无限绝望。骤雨倾盆而下,所有的路径全部变幻成溪流,看不到来路,也辨别不出方向。
一声炸雷,将头顶的天空撕裂,让眼前的一切有着瞬间的显现。母亲苍白的脸色,父亲绝望的眼神,雨水落到地上,与血液相混合,到处都是殷红的一片。
“不——不——”水君瑶抱着头,瘫软在地,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可看到的却是如此的真实。
“小姐,小姐你快醒醒,快醒醒呀,不要再吓小雀了。”耳畔有女子的哭泣,嘤嘤嗡嗡,与哗哗的雨声混合,不十分真切。
“怎么办啊,小姐都昏迷三天了。小姐,小雀求求你,快点醒过来吧。”雨没有停,反而有越下越猛的趋势。耳畔的呼唤也没有停,和雨声一起,扰的人心烦。
又一个炸雷响过,一个黑色的人影伫立在面前,手中的长剑犹自在滴血,狰狞的面孔发出渗人的狂笑,寒光闪过,鲜血迸溅,君瑶顿时感觉自己的身体被劈为两半……
“啊——啊——啊——”君瑶呼的一下坐了起来,双手抱头,呼呼直喘,浑身上下,早已被冷汗浸透。
“啊!”小雀吓了一跳,转而喜笑颜开:“小姐,你可醒了,你知道吗,你都昏迷三天三夜了,不停的高烧,不停的说着胡话,小雀都快吓死了。小姐别怕,你到家了,安全了,饿了吧?小雀这就给小姐端百合杏仁粥过来。”说完也不管君瑶同不同意,转身飞快地向外跑去,一边欢叫到处传播“小姐醒了”的消息。
君瑶挣扎着坐起来,斜倚在床边,只觉得头痛欲裂,眼前模糊,整个身子软绵绵的,一丝力气也没有。闭眼深深吸了几口气,再次睁开时,眼前明朗了许多,到处都是熟悉的气息,熟悉的味道。这是自己的闺房,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连夜出城,林中遇险,父母……
君瑶不敢再想,双手捂住张大的嘴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恐惧与绝望攫住了身心,梦,刚刚散去的梦,仅仅是一个梦吗?
钟鼓唢呐声传入绣房,呜呜咽咽的,传来的方向是……君瑶使劲甩了甩头,希望自己更清醒些,方向,是前厅的方向,前厅?
君瑶一惊,来不及多想,踉跄着起身,也没披外衣,跌跌撞撞地向前厅的方向奔去,出门没几步,与端粥回来的小雀撞了个正着,小雀吓得大叫,手中的粥险些泼到君瑶身上。
“小、小姐,你怎么出来了,外面风大,当心身体。”由于事出突然,小雀说话有些磕磕巴巴。
“前面什么声音?我要去看看。”君瑶抬眼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泪水不禁滚落腮边。
小雀当然明白君瑶的心思,小心劝解:“小姐就是要去,也得换了衣服,梳了妆再去呀,不然让人看到,岂不是惹人闲话。”说着上前扶住君瑶的胳膊,将君瑶重新搀回到房中。
“小姐先把粥喝了,小雀这就给小姐梳妆。”放下粥碗,小雀小心的劝慰。
君瑶呆坐在梳妆镜前,无力地摇头,铜镜中的面容十分的憔悴,与几日前相比,判若两人。
小雀知道再劝也是没用,默默地上前给君瑶梳头,短短几日,镇国将军府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让人不敢想象,从今以后,将军府怕是要更换主人了……
君瑶凝眉盯着铜镜中偷偷抹眼泪的小雀,百感交集,最终惨然一笑:“傻丫头,哭什么?”此时的自己也想哭,可是,即使哭,也不能让任何人看到,从今以后的水君瑶怕是再没有人没有理由的宠爱,哭泣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内心深处的酸与痛,永远深埋内心好了。
小雀伸手抹干了眼泪:“小雀没哭,刚才沙子迷住眼睛了。”心里却是一阵揪心的疼,现如今的人个个都是现实得很,即使小姐贤良淑德样样俱全,没有了镇国将军的后盾,怕是也会敬而远之,小姐日后能依靠何人呢?
桃木梳一下一下细心地梳理着秀发,极其简单的发式,也不需要什么装饰,两朵白花,一席素服,使君瑶原本就虚弱的身体显得更加的单薄。小雀心里一阵酸楚:“小姐,小雀扶你去前厅吧。”轻轻搀住君瑶的胳膊,生怕一松手君瑶就会跌倒。
君瑶没说话,顺从地轻倚着小雀,一步一步向前厅走来。
前厅的正中,并排摆放着两口棺木,镇国将军府,白灯高悬,灵堂高设。福来全身重孝,垂泪跪在棺木旁边,烧着纸钱,机械地对着前来吊唁的宾客行礼。厅外两边各有四十九个和尚道士,做法超度亡魂。前来吊唁的宾客,有真正叹息扼腕的,也有做顺水人情的,还有前来看热闹的,不一而足。
水君瑶的出现倒是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听闻水君瑶美貌的多,真正见面的少,如今昔日被捧得高高在上的美人出现在自己面前,那些纨绔子弟一个个意荡神摇,想入非非,种种丑态,令人作呕。
福来看到君瑶,微微一怔:“小姐醒了?”嗓音沙哑,神情木讷。
君瑶略福了福身,算是谢过,继而跪在福来的身边,为父母叩头烧纸。
那些富家子弟,为了能够一睹君瑶芳容,上过香的,也都重新排队,再上一次,目光却不看灵堂,乜斜着眼睛直往君瑶身上描,气得福来浑身发抖,君瑶却不以为意,来者是客,都是以礼相还。
正午时分,来客渐渐散去,福来怕君瑶体弱难禁,想劝君瑶先回房,无奈君瑶就是不肯。福来无奈,知道小姐虽然温婉贤淑,却也是天生的固执难劝,既然如此,倒不如不劝的好。只是无论怎样,也要先吃些东西才行,好容易劝动了君瑶,吃些东西再来,小雀上前扶起小姐,还没迈步,就听到门外大声传报:“孝庆王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