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君王
南宫纯疲惫地躺在太液池边的摇椅上,微闭着双眼,享受着斜阳残余的温度,心情却再也轻松不起来。赐死一个变心的妃子,除掉一个反叛的大臣,对于一个帝王,根本算不得什么,甚至还功德无量。只是如今却因此而想起另外一个人来,倒是令自己有着些许的烦闷。
“陛下,天凉了,小心龙体。”高公公手中拿了一件披风,站在一旁小心地伺候着。
南宫纯并没有睁眼,更没有要起身的意思:“又没有外人,有什么话,就尽管直说吧。”这么多年了,高公公的心思,自己还是猜得到的。
“老奴多嘴了,四皇子……”抬眼看了看南宫纯,这个喜怒无常的皇帝,今天的脸上倒是出奇的平静。
“你想说什么?”说话的语气有些疲惫,亦如此刻自己的心,疲惫到了极点,也就懒得再起什么波澜了。
“皇上恕罪,终身囚禁于后宫密室,这样的惩罚是不是有些重了?”试探着询问,见南宫纯没什么反应,又加了一句:“毕竟四皇子还是个孩子。”
南宫纯睁开眼,示意自己要起身,高公公忙上前搀扶着。心里却不是个滋味。十几年前的那天也是在这个地方,皇上呆呆地看着斜阳,任是什么人也劝不回去,今天,依然如此。
“舍不得他了是吗?”南宫纯突然开口,忧郁的眼神让人心酸。
“老奴知道,皇上也舍不得。”高公公低了头,声音也小了许多。
“放心吧,等以后仁在登上王位的时候,就会放他出来了。”南宫纯在回答高公公的话,却更像是在自言自语。长叹口气:“义儿,今生今世,怕是再无缘相见了……”
看着皇上憔悴的样子,高公公无比心疼,却又不知该怎样劝慰。夫妻反目,父子成仇,这就是皇家子孙的悲哀。
“你把她藏在哪儿了?”南宫纯突然回头,眼睛直直地盯着高公公。
“她?”高公公无限诧异:“陛下指的是……”皇上今天心情不好是必然的,说话没头没脑让人不知所云倒是不常见,难不成气糊涂了?
“十年前的那个人,你把她藏在哪儿了?”南宫纯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褶皱:“不记得了吗?”
“十年前的那个人?”高公公一头雾水,突然心中一惊:“莫非是……惠妃?”高公公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连忙跪倒在地:“老奴该死,当年按照陛下的意思,已经……”
南宫纯轻叹口气:“算了,你还是不肯说。”看了一眼战战兢兢的高公公:“起来吧,我又没怪你。”顿了顿,又轻声问了一句:“你说仁儿和孝儿,到底谁会赢?”
“……”这回高公公彻底崩溃掉了,皇上今天不是吃错了药,就是脑子有问题了。
“全万盛国的人都以为朕是傻子,你也这样认为吗?”南宫纯看着高公公苦笑:“他们根本不会知道,能够坐在皇位上的,没有一个是傻子。”
“皇上圣明——”高公公小心翼翼地站起身,轻声附和着。
“这种话我早就听腻了,没人的时候,还是别说了。”南宫纯摆摆手,抬眼望向远方,夕阳的斜晖正慢慢褪去,天边正残留下一抹淡红。“朕知道,今天的范贵妃是遭了别人的陷害,朕不过是顺水推舟,借这个机会除掉她而已,不然,太子不会顺利回来的。”
“……”无比的诧异,皇上居然会为太子杀掉自己心爱的女人,而且心里明明知道这个女人是无辜的。
回过头来看着高公公,南宫纯淡笑:“是不是觉得朕很陌生?很可怕?其实也没什么,就算范贵妃这次是遭人陷害,她也该死。朕老了,时日不多了,却不糊涂。如果一切遂了范贵妃的意,义儿是应付不了外面复杂的局面的。”
“皇上的意思是,太子能够应付得了?”高公公还是不明白,太子虽然宅心仁厚,但身体太过单薄,怕是也经不起太大的风浪。
“你认为,皇帝的身份,太子和孝庆王谁更合适?”
“皇上,恕老奴直言。”高公公犹豫片刻,还是鼓足勇气开口了:“太子太过柔弱,所以,老奴认为孝庆王更合适一些。”
南宫纯哈哈大笑:“这么说你也早就认出了他,却有意瞒着朕喽?”
“这……”高公公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一记耳光,在宫中这么多年,祸从口出的道理居然没学明白。再次跪倒叩头:“老奴死罪。”
“没外人,起来吧,朕也不是怪你。也许真的是坐的位置高了,能够谈论知心话的人也就少了。说说看,太子哪里柔弱了?”
“皇上刚才已经说过了,日后太子登基,就会释放四皇子的。”放虎归山的后果,任是什么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是吗?”南宫纯神秘一笑:“那朕再问一句,是不是太子把她带走了?”
“她?”高公公心里打鼓,莫非还是惠妃?
“秋惠娘。”这三个字出口的时候,南宫纯的脸上异常的平静,仿佛在说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
“……”高公公低垂了头,无言以对。
南宫纯一笑:“跟了朕这么久,知道朕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吗?”这样的问话,倒显得有些调侃的意味。
“……”高公公的额角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今天皇上的话越说越让人难以应付:“这个,老奴实在不知。”皇上的心思,还是不要妄加揣度。
“朕最喜欢的女人心里却没有朕,哪怕她已经怀了朕的骨肉,也没有改变她的心。”南宫纯的眼中充满了哀怨,无奈地苦笑,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高高在上的君王又怎样,纵然你囊括四海包举宇内,也会有太多的不如意。
“朕和你不一样,朕倾向于太子。就凭他控制了惠妃这一件事就足可以说明问题。在他的手里还有最后的杀手锏,这就是他比孝庆王高明的地方。朕也做过太子,小儿辈的尔虞我诈朕看得清楚。在朕的眼里,他们都很幼稚,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