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为什么,他会这么像那个人?
十多年了,为什么她还是忘不了他?
海清皱着眉,缓缓的睁开眼睛,他只是太过伤心,坐起身来,看着那双凝望自己关切的眼神,他淡淡的开口:“谢谢。”
说完就坐起身来,下了床,摇摇晃晃的想要离开。
那女子轻轻拉住他,指着旁边的药箱,示意他还要服些药。
海清苦苦一笑,摇一摇头,准备离开,可是,当他的目光无意中扫到药箱里的一卷书时,突然停下了脚步。
那医术的封面上赫然有一个云字,那字体是他最熟悉不过的父亲的笔迹。
海清退了回去,伸手想去拿起那本书,那个女子却一把拦住了他,摇了摇头,然后似乎极其珍爱的将一块手帕将那本医书细细包裹起来。
“这本医书你从哪里来的?”海清开口道。
那女子似乎有些凝神,并未及时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用手轻轻的抚摸着那本书,抬起头望着海清,似乎在探寻什么。
海清有些头疼,突然听到外面的一个声音:“公主,我们回去吧。”
他站在窗子前,透着半开的缝隙,看着翰达扶着长夫下了楼,缓缓的从他眼前经过,长夫的脸似乎有些苍白,脸上还挂着泪痕,她这么快就要走了?是啊,她巴不得离开他,早点回到乌孙去,翁归靡让她居住在伊人殿里,让所有的族人都尊称她伊人公主,有那样的一个好叔王,她也会过得很如意,或许再过几年,她大些,再嫁一个哪个国家的王子,或者干脆下嫁给翰达,也好过和他一起过漂泊的日子。
女人狠起心来,是不是比男人还狠?
她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跟在他身后,全心全意依赖他的那个小女娃,那个时候,她一刻见不到他,就会怯怯的躲在栏杆后面,等着他,谁说也不听,直到看到他从前殿退下来,才会奔跑着来到他面前,娇声的喊道:“清哥哥——海清哥哥——”
看护的姆妈会告诉他,为了等他,她有时在栏杆后面要站好久,哪怕天气又多不好。
他看不了她哭,眼睛一红,眼泪就噼里啪啦的掉下来,紧抿的小嘴不肯发出声音来,明明委屈的不得了,却不敢放声。
那个长夫不见了。
那时她才三岁,被送到长安那家青楼的时候,她在陌生女人的怀里拼命的挣扎,喊着他:“海清哥哥——海清哥哥——”
他被母帝紧紧地拉住,不许他下马车,不许他将她一起带走,他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长夫,哭着向他伸手,眼泪晶莹的落下。
“长夫——长夫——”海清的眼中居然笼上了一层泪光,他的记忆居然被母帝封锁,从此忘了他的长夫,忘了他记忆中最重要的人。
母帝,长夫是无辜的,为什么他们之间,只能这样错过?
眼前的长夫,依旧挂着泪痕,依旧似乎不舍的回望,难道她的心底也有那么一点点留恋?
相似的情景,再次上演,可是这次没有外人分开他们,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她选择逃离,他同意放手,他们是不是注定了没有未来?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不是一条真的无法跨越的鸿沟?
长夫——
海清的眼前升起一片迷雾,他的心一点点的冰冷,仿佛恢复了再未重遇长夫前的那种心境。
无限的萧索,无限的孤独,无限的悲凉。
紫苏望着海清的背影,心中的痛意越来越鲜明,沿着他的视线向外看,只看到一男一女两个背影,缓缓的出了客栈的门。
长夫的脚似乎在门槛处绊了一下,翰达小心的扶着她,俩个人出了门,马还拴在门外,翰达扶着长夫上马,可是长夫却呆呆的回望了一下,是不是这一次分别,她真的就与云海清没有任何相见的可能了?
为什么这种感觉,让她有些熟悉,好像什么时候发生过类似的情景,可是她记不清了,只是感觉心很痛,他真的没事吗?他不会有事的,仿佛感觉得到他的气息,似乎还在客栈之中,可是回望处,却看不到他的身影。
海清——
那个月下弹琵琶、孤寂的海清,那个抱着她滚下山坡的海清,那个陪她度过了人生第一次尴尬的海清,那个深夜里为她送来汤药的男人……
他的好,一一回放在眼前,忘不了他抱着她,看彩虹,他在玉器铺扯着她的手,说他要向她求婚,忘不了那个月下帐外,他吹的笛声……
如果现在让她来回答,她或许不懂那是不是父母那样,生死相随的爱情,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的心会这般不受控制的跳动?
“公主?”翰达也有些感伤的回望了一下客栈,来来往往也没有什么行人。
“哦。”长夫木然的上了马,任由翰达牵着马,走了不远,他又买了一匹,两个人缓缓的朝乌孙返回。
正午的阳光十分刺眼,长夫却想起了雨后天晴,他牵着她的手下山,与她共乘一匹马的情景。
是不是回忆越美好,想起来就会越心痛?
她错了吗?
他们错了吗?
到底是谁的错?
雨归来:这当然不是结局哦,雨还在继续更。大家原谅长夫吧,她还太小,而且海清也有他的骄傲和立场,他们的感情看来还需要再沉淀沉淀,精彩还在后面。
五 他在何处
和化花花面花荷。
窗外飞雪,五年光阴竟如这窗外的雪一般,阴冷缠绵,常年是苍白的颜色。
不知为什么,一到雪天,她就会感觉膝盖处隐隐传来疼痛感,明明可以去治,可是她却懒得理会。
伊人殿外,疏朗的枝头都落满了雪,鸟儿也不再飞,瑟缩在枝头,或是躲在房檐下。
解忧抱着四岁的弟史从殿外进来,碧珠紧随其后,推开门,就看到长夫发呆的站在窗前,微微打开的窗户,时不时飘进来几片雪花。
“长夫——”解忧轻轻唤着,从长夫的侧影,似乎可以看到曾经的细君,这个早慧懂事的孩子,惹得任何人都为之心疼。
“姨娘——”长夫转过身来,刚要施礼,解忧就忙道:“别在窗前站着了,小心着凉。”
长夫点点头,望向弟史,凝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弟史,让姐姐抱抱。”
弟史乖乖的伸出双臂,长夫将弟史抱在怀里,看着她粉嫩的脸,水亮的大眼睛,稚气无比,天真无邪,她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小妹。
“长夫,龟兹王派人来求亲了,你要不要看一看?”解忧轻声道。
长夫正在逗弟史,脸上微微一愣,摇摇头道:“姨娘,不必了,长夫还不想考虑这件事。”
解忧微微一叹,看了一眼她的房间,素淡的几乎不见任何雕饰,除了一把琵琶,一些药材,几卷书外,别无他物,她送过来的衣服、首饰似乎都叠放在箱柜之中,自从五年前她回来后,就几乎嫌少露出笑容,除了面对弟史以外。
翁归靡很怜爱这个侄女,还亲自教她弹琵琶,那也成了她除了医术以外唯一的爱好,弟史虽小,却极爱围着她转。
可是,看着她平时落落寡欢,众人都很担忧,尤其是她的个人大事。
“长夫,有海清的音讯吗?如果你……”解忧轻声的说出自己的忧虑,害怕碰触到长夫的底限,可是长夫却淡淡的应道:“他和我已完全没有关系了,所以我不是为了谁,只是不想而已。”
是的,才十八九岁,她却感觉到无比的苍凉,随着时光的推移,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曾经有过那样的回忆。
光阴真的可以冲淡记忆吗?
门外,翰达在外,朗声道:“夫人、公主,王上说有贵客,请夫人、公主去前殿一趟。”
长夫微微皱了下眉,这样的事情这一年似乎颇多,各个地方的王子似乎都很闲,来乌孙的人越来越多,她知道叔王是好心,希望总有一个能入她的眼,可是不知为什么,她觉得,她的心如同古井一般,根本就没有了波澜。
“姨娘,长夫身体不适,就不去了,请您代为向王叔告罪吧。”长夫将弟史送还到解忧怀里,弟史娇声道:“姐姐,一起去嘛……”
解忧有些为难,翁归靡对长夫的宠溺甚至胜过对弟史,只是谁也不忍心看她这么自闭起来。
门外的翰达似乎并不意外这个回答,而是再次开口道:“公主,王上说这次一定要公主去,因为来人是先王的故人。”
“父王的故友?”长夫不知是谁,心下有些犹豫,却还是点点头,解忧也轻出了一口气,碧珠推开了门,解忧抱着弟史,长夫随在其后,碧珠见她们出了门,才关上门,小心的跟着。
地上一片洁白,空中乱玉碎琼,天地之间似乎只听见沙沙的脚步声。
微微感觉到膝盖处的酸涩,已经来到了主殿门前,翁归靡坐在正殿之上,两侧已坐满,长夫并未抬头,只是安静的跟随在解忧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