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到了蓝谷,已经是十点了,小七带着兴奋与犹豫最后终于踏了进去。
  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越来越响,每一声都能让小七撕心裂肺。她一手堵着耳朵,一手紧紧的抓住jj,小心而艰难的在人群中挪动,虽然很黑,小七仍然可以借助那闪电般的灯光看清周围的每一个人一一拼命的摇摆着,贪婪的吸着烟,喝着酒。小七感到一阵眩晕恶心,她有一种到了地狱的感觉,好容易找到一处座位,三个人坐了下来“喝点什么?”服务生靠了过来对着jj的耳朵大喊。
  “你要什么?”jj以同样的姿势问小七。
  “不要!”小七坚决的说。她这辈子最讨厌抽烟喝酒,她觉得这两件事很划不来,浪费钱,伤身体。
  “tqo beees,一瓶百事可乐!”jj告诉服务生。
  接着,那个朋友阿兰又对服务生做了个奇怪的手势,服务生会意的点点头,转身走了。
  小七坐在那里,看着形形色色的红男绿女,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外星人,jj却早已融入其中,表情陶醉极了。
  服务生很快就回来了,小七抱着自己的饮料,虽然口干舌燥,还生怕有人给她下药,一直没敢喝一口,jj她们到是喝的马上见瓶底了。
  “小七,走,跳舞去。”jj拉起小七进了舞池。
  在这里小七觉得放松了一些,她尽情的跳着,忘了一切。
  “阿兰,阿兰……!”
  小七听到了jj的声音。才发现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小了许多,人也似乎少了许多。小七寻声望去,才意识到出了事。jj拼合的喊着阿兰,阿兰则被一伙人抬着,救护车的声音越来越近,后来jj,小七,阿兰三人就被送到了医院。
  “小七,你在这等着,我去打电话。”jj一边跑一边说。
  “哦……”
  “医生,她没事吧?”
  “医生,她怎么样了?”
  “她还在昏迷中,看样子。是由于过量的服用摇头丸。”
  小七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她觉得自己就和那些杂志报刊里的主人公一样。
  “几点了?”jj机械地问。
  “11:30了”小七迷迷糊糊的回答她。
  “天啊,我妈让我到了你家给她打电话,我怎么都忘的一干二净了”。小七突然跳了起来。
  “快走,回家!”jj拖起小七就往外奔。
  在出租车上,小七不得不给妈妈打电话。
  “喂,妈啊,我都睡着了才想起来给你打电话。”挂了电话,小七的脸很烫,她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
  夜,还是那么黑,连个星星都没有,小七躺在床上,根本就无法入睡,今晚的一幕幕在她的脑海里反复上演,她搞不清楚自己睡了没有,就天亮了。
  “jj,我走了”。小七对着还在睡觉的jj说了声拜就离开了她家。
  出门的一刹那,小七感到一阵舒畅,好象出了狱一样,好象重获新生一样,阳光灿烂极了,一切都是那么的明亮。
  “还是白天好!”小七自言自语。她又想起了蓝谷和蓝谷的人们,她突然觉得她并不属于那里。黑夜也许还会降临,但黑暗却永远不会伴随。
  小七高兴的回家了……
  第十三节 无题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题记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
  给你看
  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
  “这个丑,那个美。”
  别总给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雾
  那么当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岸
  如果感情像月光
  那么要知道
  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
  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
  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
  时常擦拭你的双眼
  别让理智离开身边
  拉开窗帘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么撑起帆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这首诗紧扣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以阳光只有一种颜色起兴,用变色墨镜、雾、月光等现实中具体的事物本身具有的朦胧性来说明感情这一抽象事物所具有的易变性和不可靠性,用层层比喻阐述了感情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危害,告诫人们要用理智来判断事物的美丑,从而驶向真理的彼岸,非常确切和深刻,显示出作者有比较高的艺术方法运用能力。全诗构思奇特,内容深刻,语言生动鲜活,打破了中学生比较一般的语言模式。“别总给理智放假”等语句凝练而有哲理,富于形象性且有诗歌的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考生较为厚实的文学基础和灵活运用艺术方法的能力,这在考场作文中较难得。
  第十四节 朝晖夕晒
  夜深,才入寐,忽梦有乌姓编辑挟一《高考杂谈》嘱余为序。问之,乃知国考虽休,出题、教学、师生诸家仍有满腹言辞待发。乌编遂应市场之需、集众人所言,成此册。乌编乃我忘年,盛情难却,余遂勉为是文:
  我以为,这本《高考杂谈》很好,好就好在一个“杂”字。
  诸子百家中,最能助秦王统一天下的是吕氏杂家;晚清大诗人龚自珍,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巳亥杂诗》;中国现代文学泰斗鲁迅,最可表现其思想成就的是杂文……
  “杂”岂不很好?
  当然,“杂”大多在奋斗与竞争时展现其好处,所以“杂物”总能表现出勃勃的生命力。大自然中,植物方面,杂草的生命力总强于庄稼,庄稼中最有活力的是五谷杂粮,精粮水稻中最有价值的是杂交品种;动转方面,野生动物中最长寿的是杂食动物乌龟,家畜中最得力的是马和驴杂交出来的骡子;社会生活方面,人群中最好看最聪明的是混血儿,国家中最先进最发达的是人种最杂的新大陆上的国家,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存留下来的国家,也是因为一直以来众多民族杂处一起不事纷争同舟共济。
  原来,“杂”是一种多极,一种包容。正所谓“千帆竞发,一日千里;海聚百川,有容乃大”。只有万类霜天的世界才显得自由,只有厚德载物的气度才耐得长久,生命的活力与耐力,不正是靠“杂”才得以加强和延续的吗?
  但“杂”在梳理与整治时却又往往是不好的,所以“杂物”是需要收拾与约束的。大自然生生相克,淘汰纷杂落后的物种;各国家制定法律,惩治纷杂败坏的罪行;能源与矿产,要等到提纯之后再来供人使用;着书与立说,要理清规矩条理才能钻研传承……请想一想,在这种时候,我们岂能杂乱无章?所以,《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天下万物、杂久必纯,纯久必杂”呢?
  最后回到这本书上来,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惟其重要,才更要有敢于“杂”的精神——让大家都来参与建设,集思广益,使我们国家的考试制度考试方法更加成熟更加有效,使我们国家的优秀人才更有机会脱颖而出接受培养服务大众,这有什么不好?当然,“杂谈”一番之后,辽是要把出题判分的事“纯”交给考试院阅卷组去办,因为他们可以“集杂成纯”,不至于“杂乱无比”“趁杂牟利”。
  是为序。
  x x x
  x年x月x
  [跋]旦日晨兴,意犹未尽,书记梦中所思,颇得于意;忽闻老父棰门断喝:“太阳晒屁股了还懒着不起,快去楼下杂货店买二斤杂和面儿、六两羊杂碎儿,家里等米下锅呢。”闻悟大惊,流汗失色,蹙頞娟惑曰:“编辑请序,子虚乌有;梦中作草,一钱不值;拉杂文字,难裹其腹:不知所云,何所用哉?”……
  第十五节 爱莲说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