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觉打趣道,“至于么,等打完仗,按你们族里的规矩,抢在马上,一溜跑走不就完了?”
  “要是真的能如此,就好了。”玄安显得十分无奈,“她是大周人,而且,而且她的心里有别人。”
  李元芳终于明白这个年轻人的苦恼了。“那就再去寻个更好的。以你的条件------”他其实一点计策也没有,只是想劝他一下而已。
  不料,卢玄安惊异地盯了他一眼,又苦笑起来说 “我也想,但不行。一闭眼就是那个影子,真的、放不下。”说着竟自顾自的出神道,“你不知道,她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又动人的女子,美丽聪慧,灵动娇俏,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能把人的魂勾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她真的象她名字一样可爱。只是,我不应让她将巢筑在自己的心里。”
  “你说,她,叫什么名字?”一旁的那个声音因惊疑而微微有些颤动。卢玄安沉浸在自己美好的想象中,根本没听出来。
  “如燕,她叫狄如燕!”一个惊雷轰然打到了李元芳的心里。
  “她------?”他已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卢玄安仍是一脸苦笑,“她说,她的心永远为一个人而留着,不管那个人什么时候来取,愿不愿意来取。”玄安真的没有注意,旁边的李将军已将手中一根粗粗的树枝慢慢撅成了两截。
  第三十四章
  漠北的夏季已基本到边,苍穹中*云转,高原上、山坳边青衰草黄。从西北而来的朔风,开始敲打起身居客馆的大周监察御使狄仁杰的窗棂,两鬓斑白的他此时正立在窗边,抬首仰望着那天空里一支南去的雁阵,悠远的目光里竟流露出一丝淡淡地离愁别绪。
  堂屋里,如燕轻轻地走来,把手里的茶盘小心亦亦地放在桌上,又要悄无声息地退出。“如燕,”狄仁杰不知何时转回头来,唤她,“你真的可以确定这两只兵刃出自同一个炉灶么?”
  如燕瞧着案上的长剑与短匕,胸有成足的点点头。那长剑是狄仁杰在查检毕勒刺杀瀚海都督的涉案物件时留置的,是刺客所使用的兵器。匕首自是从斯结那里讨来的。
  “杨远回来了么?”狄仁杰又问。
  如燕正待开口。突然,杨远气喘如牛地闯了进来,“大人,已经查明了,长史府近来多购食材,是因为从部族里来了六十来个亲誊,不过,杂铺里的人说好象从没见他们出来过。”狄仁杰听了,面上有会心的微笑呈出。
  “叔父,您真的确认,------”如燕只说了半句话, 狄仁杰便用目光回答了她。“如燕,前敌有什么消息么?”
  “只说两军对峙,一场熬战在即。”她忧心冲冲地答道。过分的担心与挂牵,令这几日的她已是食不甘味了。
  狄仁杰踱至案前,伸出手掌细细地摩挲那两柄闪着同样清光的兵刃,突然道,“如燕,给我备马,我要立刻去见大都督。”
  药勿葛部一处隐蔽阴暗的营帐中,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高大背影,怒气冲冲地注视着走如斗兽的卓力格图。“你还在犹豫什么?!”他恨铁不成钢地质问道。
  卓力格图语气顿结,“可是,朝庭的监察御使还未宣布------”
  “等到寒霜普降,黄雀早就冻僵了爪翅,想飞走那才是做梦了!现在突厥军已牵制住大周及瀚海都府的主要兵力,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事情若成功,朝庭也无可奈何,如果------”那个背影停下来,半晌,终于有所顿悟似地讥诮着说,“你这样推脱慢延,到底是因为害怕,不想为父血仇,还是早就坐等着这一天,名正言顺地接替族长之位呢,嗯?”
  一句话未了,卓力格图嚯地跳起来,两眼电光火石一般,“我、干了!!”
  突然,门帘一掀,一个修长美丽的身影快速闪了进来,“卓力格图,你不能答应!!”
  来人正是乌兰,她已心惊胆颤地在外听了许久。她不顾一切地冲到兄长面前,“朝庭一定会做出正确结论的,不能起兵!这样只有死路一条!”
  黑色背影一把将乌兰欣翻在地,恶狠狠地向着卓力格图道,“狄仁杰已经做出结论了,毕勒犯反叛俎族之罪,我的眼线说他此时正在婆闰的都督府里,向他献宝呢!!”
  没有星星的夜晚,乌兰一个人走在帐外一处阴暗的坡地边,那是她和如燕告别、结盟的地点,她的脸上流着焦灼的泪水,不知道怎样来化解心头的恐惧、孤独和忧伤?突然两个鬼魅一样的黑影蹿到她身后,不容她反应挣扎,就将汗巾捂住了嘴,黑色的布袋兜头套下。药勿葛部的乌兰公主消失了,侍女宝音到处去找卓力格图,却被一列面色阴郁的兵士远远地挡在帐外,他们说族长正在与首脑们密商大计。
  天底下,大漠的一角,山倾地斜,人仰马翻,遍地尸骸,血流成河,一场旷野之战的喧嚣刚刚散去。不远处的一个山岗上,满脸血腥的李元芳两眼有些失神地注视着这一切,大周军队以六千余人的损失留下了突厥上万悍兵的尸体,并将他们赶出了瀚海边境,可是他却觉得如此沉重,难道真的只有撕杀、只有流血才能解决这世间的困绕纷争?!
  一直贮立在旁的卢玄安,也久久没有说话,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会给每一个目睹者和参与者带来或大或小的创伤,不论你胜利或是失败。然而年轻些的他却更容易从这种灵魂的撕裂中自拔。“总要有人牺牲,除了冲杀,我们别无选择,为了部族里的妻女不受践踏,为了我们的牛羊能在这片原野上纵情的奔跑。”他象宽慰自己,又象安慰李元芳。
  突然,山岗下,一个兵士疾步跑来,朝着李元芳高喊,“李将军,监察御史狄阁老派人送来一封急件,请您------”话未说完,李元芳一个健跃,从岗上纵落下来。还未来得及做战后的休整,他读完那封信,便亲自挑选了三千骑兵十万火急的先行赶向瀚海都府中心库伦。
  第三十五章
  瀚海都府的议事大厅里,府中所有七品以上官员齐聚于此,一百多人的嗡嗡议论声,响彻了宽阔的厅堂。他们昨夜接到使令,要在今天卯时三刻到这里听取朝庭监察御使狄仁杰,关于药勿葛族长毕勒叛反一案的最终结审。
  满时满刻,只见瀚海大都督婆闰与狄仁杰先后来至堂前,两人并肩而立。婆闰将双手一举,大堂里瞬时鸦雀无声。他环视四周之后,向狄仁杰做了个请的手势。狄仁杰向前一步,语沉声缓,“瀚海都督的各位大人,今日请大家到此,专为一件事,宣布关于药勿葛族长毕勒叛反一案的察查定论。经过三个月的取证分析,作为朝庭专门负责此案的监察御使,我的结论是------”
  说至此处,他停顿了一下,扫视着堂下密集的人群,好象在找什么人。方才的点卯册里分明写着他的名字,可是人群里却未见此人,狄仁杰只好继续说下去,“毕勒叛反纯属乌有!”
  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婆闰,大堂上下所有人的惊疑都达到了极点,有的人甚至叫出了声。婆闰虽不见惊讶,但脸色很是难看,他见众人的声浪再起,便大声伏压道:“诸位肃静!!”
  果然,堂里再次如闻针落。狄仁杰依然语出惊人道:“先前所定其暗通突厥特使、谋逆刺杀大都督,劫杀朝庭送亲使团三罪,均系他人栽臧污陷!”
  “可是,御使大人前日还同我等讲,毕勒叛反证据确凿呢,时隔二日,为何出尔反尔!”一位曾负责此案的都府要员,忍不住先声夺人。
  狄仁杰微微一笑,猛地提高了声音:“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心存不轨、背信弃义、害祸栽臧的始作蛹者消遥法外!”
  “哦?阁老的意思是这个罪犯就藏在我们中间,” 堂下前排吃惊的斯结,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可否告诉大家他是谁呢?!”
  “斯结大人不问我也要说,这个人就是——你!”无论婆闰再如何弹压也是无效,厅堂里如炸惊雷,人声滚滚。
  斯结双手一剪,抬胸傲首,冷冷地道,“御使大人血口大张,敢问,证据何在?!”
  狄仁杰不无半点慌张,他慢慢地踱下堂来,前面的官员霎时后退几步,给他与斯结留出了充裕空间,好象是为了使二人得以开始一场不见刀兵血刃的战争。
  “斯结大人要听证据,那就先从毕勒暗通突厥特使先说罢。突厥特使的确到过药勿葛,但他们不是去暗通毕勒的,而去见你!大都督接到的告密信里说,突厥人到药勿葛的时间为长寿元年六月中旬,这段时间正是你以叙旧探病为名暂住药勿葛部的时段。你在药勿葛以毕勒的身份露面演出了暗接突厥使团的假戏,却与他们会在一起谋算了刺杀大都督,劫杀朝庭送亲使团的真计!”狄仁杰一口气说完,冷眼看着他。
  “哦?”斯结不以为然,“您是在说故事么,我怎么连半点证据也没看见。”
  狄仁杰并未答理他的话,继续说下去,“你们约定,由突厥人去暗弑药勿葛的迎接队伍,而你去劫杀大周的送亲使团。然后再将此事嫁祸给药勿葛。不想两边都出了差子,突厥人在半路尽杀药勿葛使者后,在清运尸体,将其投下山崖时,被进山的几个村民发现,他们竭尽全力地逃回了自己的村子,却被凶残的杀人魔鬼们将整个村里的人屠光!直至现在,两地的尸骨依然未寒!”狄仁杰一摆手,杨远捧上一只托盘,里面是一件带血的药勿葛部族的官服,及带部族标志的一枚铁质信印。这便是从山崖下找到的物证。”
  斯结面上的惊愕毕现。狄仁杰一挥手令杨远下去。
  “另一方面,你亲率人去劫杀大周护送队伍,强夺公主时,也惹出了麻烦,副使狄如燕无意中发觉了你们的行迹,事先带着公主等三十人出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