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当方清荷跨进狄仁杰的公事堂门时,发现狄公想见的并不单单是自己,李元芳、卢玄安、狄春、张环等侍卫已在他的桌案下站了一溜。
“方姑娘,”案后的狄仁杰面上现出和善的笑容,“把你找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我们决定要离开襄州了。”
“哦,”方清荷似乎早作了准备,“那容我回去收拾一下,也就此告辞了”。
“方姑娘,”狄仁杰喊住她,和风细雨地道,“你的身体刚刚复原,还需有人照料,我方才已经吩咐玄安,让他送你转回荆州去,你看可好?”
“阁老,你们不去荆州么?”方清荷有些意外
“我已派人哨听,荆州这些天雨量尚可,堤防短时间内可保无逾,我要借着这段空闲去硖州看看,一来谢谢那位刺吏大人援手,二来再访察一下那里的民风,望他不要碍于情面将粮借了我,却勒着了当地的百姓。”
方清荷微微颔首,“但不知阁老要从哪里入硖州。我倒有个建议不知当不当讲?”
“哦?”狄仁杰感兴趣地道,“方姑娘但讲无妨。”
“听说朝庭援粮在距此百里的邓州改路,不如从那里沿粮队行进方向一路南下,或许可循到它的行踪又不误下到硖州,不知可合您心意?”方清荷完全一副研究公事的语气道。
狄仁杰一抚颔下银须,微微一笑,“方姑娘真是聪慧又善解人意,竟与老夫想到一起去了!”
却见她又向前盈走两步,“阁老,清荷还有一样不情之请。”
“哦?是什么?”狄仁杰认真地注视着她。
“因为舅舅宽纵,小女自幼在山南游历,于各地道路、民俗、方言都很熟悉,这些天见阁老为民解忧奔波劳顿,清荷深为感佩,此番南去,我愿作向导,为阁老引路,您看行么?”方清荷落落大方,并无并无半分扭捏。
此言一出,满屋皆感惊异,众人凭着与她相处这几天,都觉得她虽孤高特立好施乐助,但不过出身官宦,少受折难,单凭率性使然,却不知这位大小姐竟有如此思虑与胆气。
狄仁杰向旁稍一侧目,“元芳,你这个副使意下如何啊?”
李元芳见方清荷转头别有意味地瞧着自己,不知怎么,他突然想起如燕走时的话来,面呈难色道,“大人,我看------”
“李将军,您是瞧不起我是个女子,是么?”方清荷直截了当点出了他心中所想,“不过,我看尊夫人这些日子好象也未曾耽误跑路呢!!”她话中有刺,李元芳顿时面上一红,没了言语。
“呵呵呵,”狄仁杰好象笑得很开心,“看来,我们必须要愧领方小姐的一番心意啦,不然,问题似乎很严重,啊?”
方清荷唇边终于生出由衷的笑意,“阁老就是阁老,果然别有心胸!”
夜里,襄州城外,一家不起眼的农家村舍中,两个黑衣黑巾的人也在人神不知的密会,
“你,怎么不阻止他,却让他奔出事的地方去呐,”一个男声埋怨道。
“别说昏话了,狄仁杰的英名可是大风刮来的?硖州的粮食还不是按他说的要了来?”那修长的黑影一闪,走向窗边,“话说回来,这样不好么,想办法让他对丢粮的事死了心,省得揪着不放,再拔了萝卜带出泥来。”
那男人沉思一会,“也只好如此,不过,要千万小心才好。”
襄州官署中的密室里,刺史陈惟良一面听着亲信长史的汇报,一面迷缝着眼睛瞧着山南道的路径图谱,“你说的位置在哪儿?”他问。
长史躬身上前将竹枝一样的手指一点,“明公,在这里下手保证万无一失。”
“万无一失,万无一失!上次你也这么说的!”陈惟良不满道,“这回可要思量仔细,若再失手,不但你,就连我,在千岁面前也再没脸皮可拨。”
“请明公放心,三百里深山密林,我不相信他们能飞过去!”那长史眼中凶光闪烁。
第十七章
一座险峻的高山峡谷里,回响出一阵杂踏的马蹄声,细看正是狄仁杰带着李、卢等一百多名侍卫仆从缓骑而过。这些天来,在方清荷的导引下,一路循着押粮车辙重重的轮痕,顺利地过了平坦的官路,正式进入了司槽所讲的土蛮聚居的地区,但脚下的道路也日渐复杂崎岖起来。
这一路之上,方清荷果然如自己所讲,路径捻熟,风物悉知,为他们赶路省了不少麻烦,而且她并不象养尊处优的官家小姐那样娇烦,除了偶尔不便时见求于卢玄安,其他人一律不扰。倒让李元芳心生惭愧,是自己错估了人家。
走至峡谷的中间,前面领头的卢玄安与方清荷忽然停下马来,李元芳打马快走几步,赶到他们身后,“玄安,怎么了?”
卢玄安一回头“车轮印没了!”。
“哦?”李元芳一惊,向地上细看了一回,向他二人道,“保护大人,我到前面去看看。”说着一路催马前行。
约摸快马走了三五里,已出了峡谷,地上仍然无迹可循。李元芳不敢走得离队太远,放眼观察了一会儿,不见任何异象,正待回去,猛然听右侧山坡上一阵骚动,隐隐有杂乱的喝喊声传来。林动处,眼见一个长发披肩身着长裙的女人飞快地从密林里跑出,越下徒坡,直向山路上冲来,她的后面身隔百米之遥,跑出十来个黑色劲装的人,他们蒙巾罩面,手持刀剑,狂追而来。那跑于前面的蛮夷女子已看到持马而立的李元芳,没命的向他奔来,边跑口里还边呼喊着救命,李元芳心下惊骇,眼见如此,不能不管。他拨马让过了那名女子,左手持缰,右手长剑出鞘,向下方轻一抬臂,拦在路中。
转眼那十多个强悍的黑衣人已经追至,他们看见了立马亮剑的李元芳,也吃惊不小。“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追捕个手无寸铁的女子,到底想要干什么?”李元芳剑眉高挑,目似闪电、声贯空谷。
冲在前面的三两个人,不由气怯,一齐望向中间一个高瘦之人,很明显在等待他的命令。只见他打量了一下李元芳,狠狠地叫出一个字来,“杀!”。
十来人顿时齐声嚎叫着挥兵器向他袭来。几乎与此同时,李元芳一声长啸,身子孤烟般在鞍上冲天拔起,七八个起落,伴着一阵乒乓金属撞击声,那些黑衣人没弄清怎么回事,便被人用脚踏倒了一半,有几人甚至手中的兵器都被剁去半截。其余的人挥刀再上,将李元芳围在当中,他却毫无惧色,一牵嘴角,剑光再闪,这次却跃过人的头顶直奔躲在这些黑衣人背后的那个瘦高之人。那人失惊之下举刀来挡,却哪里是李元芳的对手,三招之内,就听一声惨叫,他的右肩已现一道长长的血口,若不是李元芳因他们身份未明,不愿下死手,此人怕是连喊叫的机会都没有了。
那中剑之人,虽被手下拦救下来,但眼见这些人根本不能与李元芳抗横,且峡谷中又有马蹄声隐约响起。他先自抽身向原路急走,同时回头厉声高叫,“撤!”那些打手已被李元芳逼得穷途末路,本无心再战,一听招呼,转身便逃。
李元芳瞧准一个身形较慢的人,一个凌空飞跃,纵落在他的面前,阻住其去路。那人一步步后退,李元芳一步步逼近,那人无奈之下,绝地挥刀劈来,却被一个耀眼的剑花将刀头拨过,瞬时绞向了半空,那刀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锒铛一声不知落到了何处,他脖颈上已寒意森森。
“说,你们是什么人!”李元芳持剑冷冷地问道。随着剑锋的锁紧,那人的意志逐渐崩溃,“我,我们是------”话未说完,他身体猛的一颤,倾刻仆倒在地上,胸口处赫然插着一只精亮的棱镖。李元芳转身四顾,不见任何踪迹,那起悍匪全都没了影。只起先跑过去的那个女子立在他身后不远的一棵大树后,象是被刚才发生的一切,吓得丢了魂。
第十八章
“元芳!”这时狄仁杰已带人赶到,他们远远地听到此地的厮杀声,急奔了过来。“发生了什么事?”狄仁杰关切地问道。
李元芳三言两语向他解释了一下,转身一指仍躲在树后的那个年轻的姑娘,“就是她!”
那女子见李元芳指她,又见狄仁杰和善地向她招手,慢慢从树后闪出身来,试探着走近他们。只见她约摸十六七岁年龄,明目皓齿,黑发如瀑,颈上挂着件琳琅耀目的银项圈。这女子说自己名叫阿朵,是本地酋长启踵的女儿,独自跑出来玩时,被先前一伙坏人捕到,带到这里,是自己趁他们商量事情才借机逃离,眼看被捉到时,所幸遇到了李元芳。
狄仁杰与元芳商议,决定先将她送回部落,并可借机向那酋长寻问一下援粮失踪的事情。据那姑娘讲,他们的中心寨离这里并不很远。沿路而行,几个时辰便可到达。
狄仁杰令狄春腾出匹马与那姑娘。一队人紧赶慢赶,还是在夜幕降临之后才来到一座山谷面前。阿朵说穿过那山谷便可见寨子了。
当众人高举着火把来至谷口,但见周围树高林密,黑暗阴森,不时兽啸鸮啼,令人毛发耸然。阿朵不常走夜路,也有些害怕,一步不差地跟在李元芳的马后,她现在只相信他。
在谷中大约只行了半刻,突然,一声刺耳而古怪的唿哨声划破了夜空,立时两侧山上火把四起,点亮了两面山林,人影树影混杂在一起如鬼魅丛生。李元芳与卢玄安迅速冲出队伍挡在狄仁杰前面。
狄仁杰见状只觉不好,他沉住气息道,“元芳,不要管我,快去与他们交涉要紧!”。
未等李元芳行动,只听一通震天鼓响,山上土著挥舞着明晃晃的武器,已蜂拥而下。李元芳回头向阿朵高喊,“这是你的族人么,快叫他们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