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荀卫的脑门上已经布满了青筋。
  第244章 又得一子。
  正文 第244章 又得一子。
  荀卫忍着揍哈大全一顿的冲动,耐心的说:“主公,不如您把他们招来问一问。”
  “这个主意好。”
  哈大全安排人召见了三十名通过的考生,为了保持旺盛的精力,不至于听着听着睡着,哈大全每天召见十个人,一共花了三天时间。
  这三十名考生,不愧是人才,汉语说的很好,也很有见地。
  最终哈大全选出了两个人,王峰和武纯文正。
  这两个人都是真正的人才,在面试的时候,两个说出了哈大全最爱听的话。
  王峰说:“要治理朝鲜推广汉化,最好的办法是怀柔,让朝鲜人看到学习汉语的好处,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学习了。”很符合哈大全的怀柔政策,所以入选。
  武纯文正说:“我是纯三郎总督的侄子,亲的。”这b货走的是裙带路线,跑到哈大全面前套亲戚。
  哈大全喜欢用自己人,武纯文正自然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广尚北道副总督。对于哈大全任人唯亲的行径,当然惹来了不少的怨言。不过,哈大全是老大,纯三郎又是丽水总督,敢公开反对的人不多。
  王峰被任命为全罗北道总督。
  其余二十八名通过考试的书生都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不过安排工作的时候也有讲究,汉人任职的地方比较靠北,在新的占领区。而朝鲜人的任职地比较靠南,在丽水大军的看管下,这些人不敢起异心。
  这时在丽水附近的战俘营,第一批语言学习班的学院正式毕业,这是一批很有语言天赋的人才,只用了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就初步掌握了汉语的使用。这些人里有一个叫朴志的人,就是在公州大战中幸存下来的小兵之一。
  这些人都会成为某一个地方的集体农场管理员,也将成长为第一批朝奸中的骨干,只要好好干,他们都有升官财的机会。
  哈大全对朝鲜人还是很温柔的,只要听话,就有饭吃。当然,如果有反抗的,哈大全会把他们抓起来劳改,在繁重的劳动中一直到死。人力资源和是宝贵的财富,不能浪费了,能剥削一点是一点。
  天启六年元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向宁远动了猛烈的进攻。
  哈大全在安排好朝鲜的事情后,坐船返回福州,有王张氏看着,哈大全级放心。
  离开前,哈大全给纯三郎的儿子起了个名字。叫武纯一舟,希望他能继承老爹的事业,成为一个未来的海军将领。
  路径琉球时,哈大全会见了琉球贵族的代表,并亲戚的款待了他们。当然了,哈大全不会把土地和权力还给他们,这些人吃饱饭之后,被集体送到了丽水,就此琉球王室彻底覆灭。琉球正式成了哈大全直属的殖民地之一。
  李旦被任命为琉球总督,开始给哈大全打工的岁月。
  台北的地盘哈大全交给了加隆青次,由北方舰队军事代管,台南还有一大群荷兰人,放个文官在这里哈大全不放心。
  等哈大全回到福州马尾大营,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宁远大胜。
  努尔哈赤败了,从他起兵三十余年开始战无不胜无往不利,却在孤城宁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
  哈大全兴奋的问:“努尔哈赤死了吗?”
  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哈大全有些纳闷了,他记得努尔哈赤应该在宁远城下被打死啊。他看的电视剧,当然和历史不一样,要努尔哈赤死,只要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场战役之后,袁崇焕一战成名。
  大战之后没几天,袁崇焕就受到了朝廷的褒奖。
  当然,也有倒霉的。高第高大人被朝廷罢免,直接回老家种地去了。高大人实在不争取,没有本事还吓逞能,就连阉党都不想保他。高第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后一个叫王芝臣的人成为了新的辽东都师。不认识,不知道从那个石头坑里蹦出来的。
  这些跟哈大全都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客氏的一封密信。哈大全打开看了眼,感到无比的自豪。
  “哥真是爷们,一枪就中了。”
  客氏在信里,要哈大全给儿子起名字,这可是哈大全的种。
  哈大全马上奋笔疾书,写了一样温情连绵的信,还附带了十万两白银送去京城。哈大全给儿子起名哈可群,现在儿子不能跟自己姓,暂时就叫做客可群了。
  收到哈大全的情书,客氏心中感到了无比的温暖。
  哈大全写了最温柔的情话,以前哈大全混的时候,每次勾引小太妹上床都这么说,勾一个准一个,没有能够幸免的。
  古人比较保守,客氏那见过这么温柔的情书,不感动就见鬼了。
  客氏抱着怀里的婴儿,看着那肥嘟嘟,与哈大全有几分相似的小脸。“孽债啊。我上辈子一定是欠你们父子的。”
  魏公公在旁边看着孩子,很想抱一抱。他和客氏的关系比较特殊,客氏的孩子,就是他的曾外孙子,老人见了孩子,那有不心痛的。
  “印月让我抱抱小可群。”魏公公有些迫不及待。
  客氏自己都没抱够,当然不会让出来。“哈郎信上说,想请您给孩子取个小名。”
  魏公公愣了一下,客氏跟他说话从来不用敬语,这次竟然用了敬语。他有点不敢置信的看向客氏。
  客氏说:“你也是孩子的曾外公,由你起个小名是应该的。”
  魏公公眼泪差点流出来,客氏终于原谅他了,原谅他四十年前所犯下的错误。
  “好,这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客氏把孩子交给万分激动的魏公公,走到书桌边,上面有一份迷信,把哈大全在朝鲜,琉球搞的事写的一清二楚。
  哈大全的生意做的太大,想保密不容易。
  “哈郎啊。希望你的野心不要太大。”客氏说着把密信丢进了火盆中。
  如果哈大全的所作所为被朝廷知道,绝对会以谋反论处,有客氏压着,他才能在外面折腾,不然早就被朝廷抓起来砍脑壳了。
  客氏为了孩子,也不会把哈大全怎么样,只要哈大全不公开造反,啥都好说,啥都好办。
  这就是裙带关系的巨大力量。
  而连接这一裙带的,就是客氏手里抱的孩子哈可群,现在叫客可群。
  第245章 这还叫谈判吗。
  正文 第245章 这还叫谈判吗。
  哈大全现在有两个孩子,很快他将有第四个,和第五的孩子出生。
  小诺也怀孕了,肚子大的像一面大鼓,这是哈大全几个月前留下的种子。同时怀孕的还有婉儿,这是他的第三个孩子。
  余家四姐妹的肚子没戏,这让她们四个感到十分的失望。
  哈大全回到马尾大营之后,抱着大女儿哈月辉逗了半天。
  一切都很顺利,哈大全原以为回到马尾后,还要跟荷兰人打一仗,他没有见到荷兰人的舰队,却见到了荷兰人的使者。
  荷兰人很客气,腰弯的很深,目的就是要和哈大全保持和平共处的状态。
  哈大全欣然的答应了,他也不能老打仗,砍了这么久的人,也该休息一下了。
  这时在琉球,哈大全前脚走,后面就跟来一大群海盗。以郑芝龙为的一大群海盗跑到了琉球,前段时间哈大全动作太大,搞得海盗们没饭吃,他们只好暂时到日本混饭吃。
  郑芝龙运气不错,在日本他碰到了一个叫颜思齐人。
  颜思齐和李旦、许心素是平辈的老海盗,颜思齐这个人在日本混的不错,也不想着回家,在日本与大明之间倒卖布匹和成衣。
  有个钱的颜思齐,很喜欢交朋友,结交了许多在日本混饭吃的中国人。
  其中以郑芝龙最被颜思齐,郑芝龙到了日本之后,正好赶上颜思齐起兵造反。颜思齐可不是造大明朝的反,他是造日本幕府将军的反。也不知道这位仁兄是怎么想的,他不满德川幕府的统治,圈拢了一队不满的日本人动叛乱,企图推翻德川幕府。
  也许颜先生想在日本混个天皇的职务干几天。
  在这次叛乱中,郑芝龙奋勇作战,很快就得到了颜思齐的赏识,颜思齐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郑芝龙。这时候颜思齐不知道郑芝龙已经有老婆,就是郑成功的妈田川氏。郑芝龙也没说,这b货也够势力的了。
  这次叛乱很快就被日本政府平息了,颜思齐战死,在日本混不下去的郑芝龙不得不离开日本,到琉球找李旦混饭吃。
  郑芝龙继承了颜思齐的势力,有战船、商船六百余艘,当这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琉球外海时。李旦不由得哀叹。“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
  李旦突然觉得自己老了。
  哈大全比他年轻,郑芝龙也比他年轻。
  看人家混的多好,李旦觉得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竟然如此的无足轻重。
  郑芝龙现在有兵有船,上来就要琉球的控制权。这也没啥不对的,这年头谁的拳头大就是老大。哈大全就是最好的例子,有兵有钱有权,啥条约都是废纸一张。哈大全就是这么把葡萄牙人和英国人打跑的。
  就连势力最大的荷兰人都服软了。
  郑芝龙有自己的野心,他要取代哈大全,成为新的“闽海王”。
  李旦看看身边的兵,哈大全为了表示对李旦的信任,琉球岛的守军都是李旦的人,哈大全就给了李旦五百杆弗朗基火枪。
  郑芝龙很客气,希望李旦让他的人上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